带着网咖回1950
带着网咖回195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32章

第32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网咖回1950
作者:
一斤小鳄梨
本章字数:
2008
更新时间:
2024-12-04

记得我们在中央苏区的经济问题吗?”
  说道中央苏区的经济问题,周总理罕见的有一瞬间的局促,但是下一秒又放开释然了。
  他说道:“记得,王明一派搞左倾冒险主义。打土豪分田地被他们搞成了不分好坏全都打倒。没有劣迹的士绅也一并抄家。”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最后还要搞什么往上查三代,祖上有富农和地主都要被打倒。”
  “他那是瞎搞!”毛主席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
  但是他对于这件事还是耿耿于怀。因为中华苏维埃国是他一手创立的,最早他和老总在井冈山开辟第一根据地,当时建设根据地时还没有经验。
  两人完全按照苏联的经验导致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井冈山根据地因为经济枯竭而被迫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了著名的「二月来信」和「九月来信」事件。
  同时也有著名的「古田会议」。
  在这期间毛主席深刻反思了井冈山的失败,并且归纳总结了经验。他最后得出结论,不能按照苏联模式生搬硬套的把他们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带到中国。
  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性和自己的文化属性,强行生搬硬套只会水土不服。
  所以在建立第二根据地的时候毛主席归纳总结了许多经验与方法。
  第一就是除非罪大恶极必须坐牢或枪毙的地主外,普通地主也要分田。
  他们也有种田养活自己的权力。
  第二,在乡间没有做过恶的地主只分田不抄家。
  第三,不取消乡土的大家族管理制度。只派红军监督,让家长管理制度得到监控。
  第四,鼓励商业流通,全面盘活红区经济。
  对小商小贩进行少收税或不收税政策。
  一年营业额在一百大洋以下的商贩不收税。
  一年营收一百大洋到两百大洋之间的只收取百分之三的商业税。
  二百大洋到四百大洋之间的收取百分之四的商业税。
  只对奢侈品如猪肉、丝绸、洋货之类的商户收取百分之十七的商业税。
  第五,对于分了田的农户,所有田亩都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租售。
  并且雇佣当地农户为分了田的红军战士进行耕种。
  第六,抽肥补瘦。因为各家分田的情况不一样,根据田亩的质量和粮食的产量,每年上缴的公粮也不一样。
  靠河边的水浇地多交一点,靠山脚的山地田就少交一点。
  谁说毛主席不懂经济?
  其实他比这时候中国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更懂中国的乡土经济。
  在他的治理下,苏区的经济一日好过一日。苏区甚至自己开始印刷自己的钞票,而且票值与信誉度比国府的法币还要高。
  因为边区票的锚定物是农村出产的粮食。
  而这是那个时期的硬通货,谁都离不开。
  在苏区旁边驻军的一部分国军还直接和苏区做起了买卖。
  把军火卖给苏区红军换取边区票,然后再用边区票在苏区买粮食带回城市赚差价。
  而这样的大好形势一直到上海的第三国际破灭,王明一伙人从上海逃亡苏区开始变味。
  他一来苏区就对毛主席啪啪一顿指责,各种大帽子扣的飞起。把毛主席生生的逼得靠边站了。
  然后全盘否定了毛主席制定的所有经济计划。
  只要是地主不论好坏全都抄家,而且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分了田的农民也禁止他们土地流转,土地不再归自己所有。
  同时开展查三代运动。
  祖上有地主和富农的也要把田交出来重新分。
  搞得整个苏区的农民都无心耕种了。
  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田就不属于你了。
  而且在苏区开始全面打击所谓奸商。
  而他们是怎么定义奸商呢?
  只要卖的价格稍微比外面贵一点点就是奸商。
  而奸商要抄没所有财产,甚至被枪毙。凭良心说,苏区当时可是国军的封锁区。
  蒋总统可是不许一粒盐进苏区的,别说其他洋货和生活物资了。
  这群商人冒着杀头的风险把东西运进来,不卖贵一点,他们图什么?现在倒好,不仅在国军那边会有个私通共匪的罪名。
  到了苏区还会扣上一顶奸商的帽子。那还做什么,大家一起滚吧。还有诸如禁止红军用粮食买军火,说军队以打仗为天职,经商是大忌。
  也批评红军战士下乡监督农村工作,说这是党包办一切等等。于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原本经济形势一片欣欣向荣的苏区瞬间变得死气沉沉。
  整个苏区的经济已经接近崩溃。
  而王明派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多印钞票!这天才的想法更是加速了苏区经济的崩盘。
  即便没有后面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苏区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