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和子弹!”
当晚,张祥躺在被窝里反复睡不着。
桂花也没睡,她小声说道:“今天王婶来找我了。”
“她?干嘛?”“想给我们家张福说亲。”
“开玩笑呢,张福才多大。刚十四,说什么亲。回了她,不行。”
“嗨,人家是想定个娃娃亲,等十八了在结婚。人家说的那闺女……”
“什么闺女都不行。张福是个读书的料子,他要好好读书才是正事。”桂花不在说什么,自家男人不同意,那就自然不用说了。
她反而转口说道:“我堂弟在派出所工作,听说他们那又抓了一个特务。”
“嗯?”“台湾那边的,留下来搞破坏的。”“这些人能不能安生了。”张祥愤愤的说道。
桂花继续道:“听说那个特务被抓的时候还喊着,蒋总统会和美国人联合起来,一起消灭新中国呢。诶,你说这事会不会是真的啊。”
“你这婆娘还睡不睡了!”张祥气哼哼的说了一句。
他不想聊天了,但是桂花的话却让他陷入沉思。他想着现在的生活,想着今天孩子们吃鸡肉时那种幸福的表情。
想着自己的老婆不用每天为了担心锅里没米而愁的掉眼泪。
又想起儿子今天给他讲的电影。
他默默念叨着: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哪有家啊!要真的有那么一天,怕是自己也要站出来去拼命了啊!
第四十三章 新中国空军
对于平凡的升斗小民来说,新中国的成立对他们而言是经历过几十年战乱后最好的岁月。
没有歌颂民国的黄金十年。
没有幻想中军阀与姨太太的绝美生死恋。
也没豪门阔少与灰姑娘的三生之约。对于无数平凡的中国人来说,过去的岁月带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动荡,和无穷的悲伤。
张祥从前有兄弟四个,但是因为饥饿、战乱、灾荒,原本的兄弟四人就死的只剩下一个了。
他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自己需要把老张家血脉流传下去的使命感。
他要养更多的孩子,给老张家开枝散叶。他要活的好好的,因为他活命的机会是三个哥哥让给他的。
他没有不好好过的理由。他也想着,如果真的蒋总统要联合美国人打新中国会怎么样?
他想起了年少时那战乱横飞的旧中国。
想起了横征暴敛的民国政府。也想起了无恶不作的小鬼子。他心头憋着一口气。
又想起钢铁厂里那解放军指导员说的话,说他们炼钢工人炼的就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只要我们国家钢铁够多,那么外国人就不敢欺负我们。
对!自己要多炼钢。以后张富多读书,以后也跟着自己炼钢,成为大工匠,给国家炼更多钢铁保护国家不被外人欺负。
因为保住了这个大国,才有自己这个小家。迷迷糊糊的,张祥在这样的想法中昏沉沉的睡去。
而这是很多在新中国生活过的升斗小民们的朴实想法。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没有打了鸡血一样的亢奋。他们只想为自己,为子孙挣一条坦途。
谁不想呢?新中国空军司令刘亚楼在很多时候对新中国的设想并没有比钢铁工人张祥高多少。
大巴车穿过北平的旧城们,千年古都迤逦的身影栩栩在他眼前展开。
长长的驼队将山西的货物运来北平,在从北平将这里的特产运回山西。
前门楼子边上沿墙而摆的小商小贩。
卤煮火烧、爆肚、龙须糖、日用杂货、不锈钢餐具。
林林总总的小贩们汇聚成了一条商业街。
这商业街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的百姓们提着自己的篮子在路边挑挑拣拣。
路过一家供销社,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从喧闹的人声来分析,他们都是买鸡的。
这就是自己曾经无数次梦想过的太平场景啊。
刘亚楼双手抓着军帽,眼神迷离的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国家不在打仗,百姓安居乐业,国力得到发展。
一步一步的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
有什么比实现这一伟大事业更让人激动的事情吗?
如果有的话大概就是在完成这个伟大事业前,要先统一祖国。
西北那边的新疆问题、和西南那边的青藏问题在刘亚楼看来都不算难。
水磨工夫罢了,解放军已经是中国第一强军,部分地方军阀的割据作乱是蹦跶不了多久的。
新中国真正的心腹大患还是在于虎踞台湾的老蒋。
没办法,新中国海空军薄弱,根本无法登岛作战。
1949年新中国基本上已经解放大陆,军队内部士气高涨。决定一口气收复台湾。
但是缺乏渡海作战经验的解放军指战员错误的将渡海峡作战当成了与渡长江作战同一个难度的事情。
认为台湾海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