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米饭
鲍鱼米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鲍鱼米饭 > 第018章李为从军

第018章李为从军

加入书架
书名:
鲍鱼米饭
作者:
谢云墨
本章字数:
4132
更新时间:
2024-12-30

李华离开范府,前往北部打大营。一路上,见到南宋军民,秣兵厉马。踊跃报名,组成乡勇,都想赶走金人,要是能够组织起来,将是一支有生力量。

李华心中暗自高兴,看来宋人并没有放弃抵抗。若能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必能成为抗金的中坚力量。于是,他决定在大营附近设立招募点,广招各路豪杰,共同抗击金兵。数日后,越来越多的乡人前来投军,其中不乏武艺高强之人。李华亲自选拔,将他们编入不同队伍,并请来军中将领指点兵法战术。就这样,一支由乡人组成的义军逐渐形成规模,他们士气高昂,准备随时与金兵展开一场生死较量。

在训练义军的同时,李华也不忘关注金兵的动向。他派出探子深入敌后,搜集情报。得知金兵近期蠢蠢欲动,似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李华深知敌我实力悬殊,不能硬拼。他苦思冥想,决定采取智取的策略。一日,他心生一计,让义军佯装败退,引金兵入伏。

金兵果然中计,追杀义军至一处山谷。李华早已在此布下天罗地网,只待金兵落入陷阱。刹那间,滚木礌石从山上倾泻而下,金兵死伤无数。义军趁机反攻,杀得金兵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此役大获全胜,不仅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更是让义军声名远扬。周边百姓纷纷响应,加入义军的队伍愈发庞大。

其中,有个小伙子,叫辛弃疾,带领一千多人,突入金人后方,辛弃疾率领众人在金人的地盘上大肆破坏,搞得金军鸡犬不宁。金兵首领为此大发雷霆,派出大量兵力围剿辛弃疾。然而,辛弃疾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勇武,一次次化险为夷。

另一边,李华得到消息后,担心辛弃疾安危,决定率义军前去支援。双方里应外合,给了金兵沉重一击。经此一战,金兵元气大伤,不得不暂时撤退。

战后,辛弃疾来到李华面前,抱拳说道:“多谢李将军相助!今日能大败金兵,全赖将军妙计!”李华哈哈大笑道:“辛兄弟智勇双全,乃我大宋之福!此次胜利,你当居首功!”两人相视一笑,彼此眼中充满了敬佩与欣赏。

辛弃疾拱手道:“李将军过奖了,若不是将军设下妙计,诱敌深入,我等也难有如此战绩。”

李华笑道:“哈哈哈,辛兄弟莫要谦虚,你在金人后方大闹一场,可是替我们分担了不少压力啊!”

两人相谈甚欢,决定日后共同抗金。随后,他们商议起下一步的计划。

辛弃疾提议道:“金兵此番受挫,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加强防备才是。”

李华点头赞同,“所言极是,我已派人打探金兵动向,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可提前做好准备。此外,我们还可联络其他义军,共同抵御金兵。”

辛弃疾拍手叫好,“此计甚好,若能联合各方势力,定能给金兵以重创!”

于是,李华与辛弃疾分头行动,一方面加强防守,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其他义军。在他们的努力下,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形成一股强大的抗金力量。

在联络各路义军的过程中,辛弃疾和李华发现,除了金兵的威胁,还有一些朝廷官员暗中勾结外敌,企图破坏抗金事业。

辛弃疾决定深入调查此事,揪出幕后黑手。他利用自已的智慧和勇气,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

与此同时,李华则带领义军继续与金兵作战,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然而,他们渐渐发现,每次战斗过后,金兵的实力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辛弃疾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内奸的问题,否则抗金事业将面临巨大的危机。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他终于找到了证据,揭开了朝廷官员与金兵勾结的真相。

辛弃疾与李华决定联手铲除这股邪恶势力,为国家和人民除害。在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他们终于成功击败了敌人,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李华将自已所遇到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通过飞鸽传书的方式,传递给了远在京城的范进。收到消息后的范进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回忆起历史书上关于北宋灭亡的记载。他深知,北宋之所以走向覆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朝廷一味地选择议和。这种软弱和妥协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与灭亡。想到这里,范进决定采取行动。他知道,现在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而这个人,或许正是那位曾写下过无数壮丽诗篇的辛弃疾。范进决定将辛弃疾的诗词整理成一本诗集,希望这些激昂的文字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宋孝宗读着辛弃疾的诗句,热血沸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仿佛看到辛弃疾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他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已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孝宗听后顿时精神一振,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自已祖先们的英勇事迹和辉煌成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爱国之情。于是,他拿起笔墨,奋笔疾书,写下了一首壮丽的诗篇——《岳飞》。这首诗充满了激情与豪迈,表达了他对岳飞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决心继承先辈遗志、振兴国家的壮志豪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