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好古望着手中的密信,眉头紧皱,满心纳闷。那信中所言,竟是诋毁岳腾将军与前方浴血将士的谗言,用词恶毒,颠倒黑白。这几日,朝堂上下对此事议论纷纷,军心也有些浮动。虽说张好古平日里不务正业,一心扑在金石、字画、古玩之上,但值此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也知晓这等事太过离谱,绝不能坐视不管。
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到底是何人如此丧心病狂。终于,他咬了咬牙,带着一件珍贵的古玩去找皇帝身边的小黄门。这小黄门平日里没少得张好古的好处,见他一脸凝重地前来询问,犹豫了一番,还是悄悄在他耳边说出了一个名字——黄贾善。
张好古听到这个名字,不禁愣在了原地。那黄贾善,平日里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待人接物总是笑眯眯的,不想背地里竟如此阴险毒辣。张好古心中暗忖:“这朝堂之上,果真是人心难测。如此奸臣,绝不能让他继续逍遥法外,否则国将不国!”
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那黄娘娘是黄贾善收养的养女,在皇帝面前极为得宠。想要扳倒黄贾善,必须从黄娘娘处入手。张好古四处打听,得知黄娘娘最爱在御花园的湖边赏景,且对古玩字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午后独自一人前往。
一日午后,阳光明媚,张好古带着一幅精心挑选的唐寅真迹,早早地来到御花园,在黄娘娘常去的湖边佯装赏景。不多时,黄娘娘身着华服,在几个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张好古深吸一口气,待黄娘娘走近,急忙恭敬地行礼道:“微臣张好古,见过黄娘娘,娘娘金安。”
黄娘娘微微点头,目光却被张好古手中的画轴吸引。张好古见状,心中暗喜,缓缓展开画卷,说道:“娘娘,微臣近日偶得一画,自觉精妙非凡,却又才疏学浅,难以领略其中深意,听闻娘娘精通书画,特来请教。”
黄娘娘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轻声说道:“张公子有心了,这画看着倒是像唐寅的手笔。”
张好古连忙应和:“娘娘好眼力,正是唐寅之作。其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只是微臣愚钝,这画中所绘山水之韵、人物之神,总觉得似懂非懂,还望娘娘不吝赐教。”
黄娘娘轻轻一笑,说道:“张公子过谦了。这画中用笔刚柔并济,墨色浓淡相宜,山水之间仿若藏着无尽故事。你看这人物的神态,是不是有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张好古点头称是,接着说道:“娘娘所言极是。微臣听闻娘娘不仅对书画见解独到,对朝中之事也颇为关心。如今天下不太平,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却总有小人在背后搬弄是非,实在令人痛心。”
黄娘娘微微皱眉,问道:“张公子何出此言?”
张好古叹了口气,说道:“娘娘有所不知,近来朝中有人恶意诋毁岳腾将军和前方将士,致使军心不稳。这等行径,无疑是在损害我朝根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黄娘娘神色变得凝重起来,说道:“竟有此事?这可如何是好?”
张好古趁机说道:“微臣也在暗中调查此事,只是这背后之人隐藏得极深。不过,微臣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揪出这个奸佞之徒,还朝堂一片清明,让将士们能安心杀敌报国。”
此后数日,张好古又如法炮制,借着送各种珍稀古玩字画之名,频繁与黄娘娘接触。每次见面,他都巧妙地将话题引向朝中之事,不动声色地观察黄娘娘的反应,从她的言语中搜集关于黄贾善的信息,渐渐知晓了一些黄贾善不为人知的勾当和弱点,心中也逐渐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来揭露这个奸臣的真面目。
几日后,京城中突然流传起一个消息,说是有一神秘人得了一件稀世珍宝,乃是上古时期的玉如意,传言这玉如意有着神奇的力量,能保国运昌盛,但只有真正心怀天下、品行高洁之人才能发挥其威力。这消息越传越广,很快就传到了黄贾善的耳中。
黄贾善听闻此事,心中一动。他本就是贪婪阴险之人,又想着若能得到这玉如意,在皇帝面前邀功,巩固自已的地位,岂不妙哉?于是,他四处打听这神秘人的下落,费了好大的周折,终于找到了张好古。
张好古见黄贾善上钩,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黄大人,这玉如意乃是我偶然所得,不过我也听闻了它的神奇之处,怎敢私自占有?只是这玉如意灵性极高,我也不知该如何处置,正想找个德高望重之人问问呢。”
黄贾善一听,连忙说道:“张公子,这玉如意事关重大,不如交由我,我定会将其呈献给皇上,让其发挥作用,保我朝之安康。”
张好古故作犹豫,最后还是“不情愿”地将玉如意交给了黄贾善。黄贾善得了玉如意,如获至宝,赶忙进宫去见皇帝。
皇只见那帝皇目光凝视着眼前的玉如意,眼中流露出一丝好奇之色。此玉如意晶莹剔透、温润光滑,其上雕琢的图案更是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帝皇不禁开口问道:“黄爱卿啊,如此珍贵奇异之物,不知你是从何处得来?”
黄贾善一听,心中暗自窃喜,赶忙上前一步,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述起来。他将整个获取玉如意的过程说得跌宕起伏、惊险万分,其间还不忘添油加醋,把自已描述得英勇无比、机智过人。然而,他却未曾料到,自已这番话已经引起了皇帝的怀疑。
皇帝听完之后,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思忖道:“此事似乎并非如他所言那般简单,其中怕是另有隐情。”正在此时,一直默默立于一旁的张好古突然挺身而出。他先是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这黄贾善平日里作恶多端,其罪行可谓罄竹难书。尤其是他常常在陛下面前进谗言,恶意诋毁岳腾将军以及奋战在前线的诸位将士们!”说罢,张好古毫不畏惧地直视着黄贾善,眼中满是愤怒与鄙夷。
皇帝闻之,面色如乌云密布,阴沉至极,凝视着黄贾善,厉声道:“黄爱卿,可有此事?”
黄贾善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脸上露出一副无辜的表情,拱手说道:“陛下,微臣冤枉啊!此事纯属子虚乌有,定是有人嫉妒微臣,故意诬陷微臣啊!”他的声音充满了委屈和无奈,仿佛真的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时,张好古拿出之前搜集到的证据,那是黄贾善与他人密谋构陷岳腾将军的信件副本,还有一些证人的口供记录。他双手呈上给皇帝,说道:“陛下,臣已暗中查访多时,这些都是确凿证据。而且那玉如意也是臣故意放出风声引得他上钩,以观其贪婪之心。”皇帝翻看这些证据,脸色越发难看。黄贾善看到这些,腿一软跪了下来,不断求饶。黄娘娘在一旁也吓得花容失色,忙向皇帝求情。皇帝却不为所动,冷声道:“朕最恨臣子间相互倾轧,陷害忠良。黄贾善,你罪不可恕。”随后皇帝下令将黄贾善打入大牢,抄家灭族。至于黄娘娘,念及往日情分,削去封号,禁足于冷宫。岳腾将军得知真相大白后,对张好古感激涕零。而张好古经此一事,名声大振,再无人敢小瞧他这个昔日只爱玩古玩的公子哥。从此,朝廷上下齐心,岳腾将军带领将士更加奋勇作战,边境得以安宁。
黄贾善惊得面如土色,浑身战栗,如筛糠般跪地叩头求饶。然证据如山,皇帝岂会轻易饶恕这等罪人?最终,黄贾善被革去官职,严加查办,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而张好古,经此一事,犹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哪怕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也应为国效力,尽自已的一份绵薄之力,万不可再如往昔那般,终日沉迷于古玩,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