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封,我建造了末日安全屋
全球冰封,我建造了末日安全屋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全球冰封,我建造了末日安全屋 > 第63章 突破能量存储舱的挑战与宇宙能量网络新模型

第63章 突破能量存储舱的挑战与宇宙能量网络新模型

加入书架
书名:
全球冰封,我建造了末日安全屋
作者:
凌风墨羽
本章字数:
3206
更新时间:
2024-11-27

探险队围绕着能量核心内部的能量存储舱展开了紧张的研究。

这些能量存储舱被一层复杂的能量护盾所保护,护盾散发着强烈的能量波动,与能量核心的其他部分相互呼应,形成了一道看似无法逾越的屏障。

工程师们首先尝试分析能量护盾的能量频率和结构,他们使用了最先进的能量探测设备,但每次探测都会引起护盾的强烈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脉冲差点损坏了探测设备。

“这个护盾的防御机制太复杂了,它不仅能自动识别外来的能量干扰,还会主动发起攻击。” 一位工程师皱着眉头说道。

科学家们则在研究是否存在某种特定的能量 “钥匙” 可以打开护盾。

他们从之前在遗迹中发现的各种符号、壁画以及能量核心的运作原理中寻找线索。

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他们发现了一种可能与护盾控制相关的能量频率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完整,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

与此同时,探险队中的外星文明成员利用他们独特的能量感知能力,尝试从能量护盾的微弱波动中寻找破绽。

他们发现护盾在吸收和释放能量的瞬间,有一些极其微小的能量间隙,如果能够精确地把握这些间隙,或许可以找到突破护盾的方法。

在不断尝试和分析的过程中,探险队逐渐了解到,能量存储舱的护盾与能量核心的 “能量奇点” 以及整个行星的能量平衡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护盾的能量来源似乎直接与 “能量奇点” 相关,这意味着他们不能简单地通过切断能量供应来解除护盾。

而且,护盾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到行星的能量平衡,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护盾的工作原理,探险队决定建立一个能量护盾的模拟模型。

他们利用飞船上的计算机系统,结合在遗迹中获取的所有数据,开始构建模型。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需要对各种复杂的能量参数和物理规律进行精确的设定。

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同文明对能量理解和计算方式的差异问题。

地球文明的科学计算方法与外星文明的能量理论在某些关键参数上存在冲突,导致模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多次错误。

探险队不得不组织跨文明的科学讨论,寻找一种能够融合两种文明理论的计算方法。

经过艰苦的努力,能量护盾模拟模型终于成功建立。

通过对模型的运行和分析,探险队对护盾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们发现护盾的能量波动存在一种周期性的规律,这种规律与行星的自然周期以及能量核心的 “能量奇点” 输出波动相互关联。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个周期性规律来找到突破护盾的时机。” 李阳说道。

根据模型的预测,他们开始制定突破护盾的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精确的时间控制和能量操作,任何一点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在准备突破护盾的同时,探险队也没有忘记对宇宙能量网络的研究。

基于在能量核心和遗迹中的发现,他们开始构建一个新的宇宙能量网络模型。

这个模型将行星视为宇宙能量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能量核心则是节点的核心部分,与周围的能量区域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节点通过复杂的能量通道相连。

在这个新模型中,宇宙能量网络不再是简单的线性连接,而是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结构。

不同的文明可能在不同的节点上发展出独特的能量利用方式和技术,这些技术通过能量通道在网络中传播和交流,共同影响着宇宙能量的分布和平衡。

例如,他们发现神秘行星上的能量海洋、山脉能量结构体、能量遗迹等都是这个行星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能量流相互连接,并且与能量核心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这种平衡不仅受到行星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与宇宙中的其他因素,如恒星的能量辐射、行星之间的引力作用等密切相关。

探险队意识到,这个新的宇宙能量网络模型将对他们未来的宇宙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宇宙中的能量现象,也为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如何与其他文明和能量系统打交道提供了理论指导。

然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还是突破能量存储舱的护盾,获取其中珍贵的能量晶体。

随着突破计划的逐步完善,探险队迎来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每一个行动都将在这个神秘行星的能量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