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牧生将这些威胁与无理要求一一记录在案,果断交给法务团队处理,决定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守护来之不易的成果,只是这接二连三的闹剧,让他愈发深刻体会到医药行业暗流涌动下人性的丑恶与复杂,也更坚定了他肃清行业歪风、专注科研正道的心志。
在配方售卖引发的分钱风波尚未平息,云牧生还在应对外界纷扰之际,“希望一号” 的药价问题又如同沉渣泛起,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得各方关注与争议,而这次的矛盾冲突,更凸显出人性的矛盾与荒诞。
起初,“希望一号” 因研发成本高昂、资本逐利等因素,定价高达十万一个疗程,这一价格让众多普通患者望而却步,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指责声浪此起彼伏。
彼时,云牧生虽心系患者,多次与资本方协商,尝试各种方法降低成本、优化定价策略,奈何种种努力在复杂商业利益纠葛前,进展缓慢,难以短期内实现药价亲民化。
那些买不起药的患者及家属们,在绝望与愤怒驱使下,联合部分公益组织,发起大规模抗议活动,向监管部门投诉,指责云牧生公司 “唯利是图”“不顾患者死活”,甚至有极端者在网络上煽动抵制 “希望一号”,声称 “这是药企压榨患者的天价毒药”,全然不顾及药物研发背后的艰辛付出以及其对部分适用患者确实显著的疗效。
在舆论高压下,监管部门多次约谈云牧生公司,责令尽快解决药价问题,否则将采取严厉监管措施,公司上下陷入空前危机之中。
时光流转,历经波折后,云牧生通过拓展原材料采购渠道、提高生产效率、争取政策补贴等一系列举措,艰难将药价逐步下调,同时联合慈善机构推出援助计划,为特困患者提供免费赠药或大幅减免费用,试图缓解患者用药压力,挽回公司声誉。
然而,就在局面稍有缓和之时,部分之前抵制 “希望一号”、参与举报药价过高的患者群体,又因自身病情恶化,在其他治疗手段均告无效后,再次将目光投向 “希望一号”,急切地找到云牧生公司,要求使用该药治疗。
一日,一群神情焦急、满脸疲惫的患者家属涌至公司门口,拉着工作人员哭诉道:“我们知道之前对你们态度不好,可现在亲人病情危急,只有‘希望一号’还有一线生机,求求你们,让我们用药吧。”
云牧生听闻,踱步而出,望着眼前这些人,心中五味杂陈:“当初药价高,你们举报抵制,四处宣扬这是‘天价药’,把我们逼得焦头烂额。
如今在别处碰壁,才想起回来找我,这天价药当初是你们自找的困境,现在又来找我做什么?”
患者家属们面露惭色,低头不语,心中满是懊悔。
他们当初跟风参与抗议,只图一时泄愤,未深入考量长远治疗需求与药物研发不易,如今深陷绝境,才明白自身鲁莽。
云牧生虽心中有怨,但医者仁心难抑,还是安排医生为患者详细检查评估,依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经济困难者,依规纳入慈善援助范畴,给予用药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