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宿局促地站在电梯门口,白乔木看了他一眼,径直走出电梯。
沈辰和方绮言站直了身体,乖乖地往旁边一站。
气氛有些尴尬,沈辰轻轻咳了一声,“白姐来啦。”
“怎么?你把我辞退了?”
白乔木瞪了眼沈辰,沈辰大呼冤枉,“我哪儿敢呐~”
又不是我气的你,你找气你的人啊!
不理他们,白乔木直接转身走向法医室。
法医室里的冷气拂面而来,让她心头的火气稍微消散了一些。
冷宿看着她的背影,迟疑着到底还去不去医院。
沈辰与方绮言对视一眼,一起走进了电梯,伸手挡了一下没让门关上,“你还去吗?”
“我……”
冷宿心里天人交战。
老同学母亲去世,他去探望一下没什么吧?
但自从实习以来,白姐就对他照顾有加,她现在明显是不高兴,也不知是不是身体还没好起来,他抛下她也不好吧?
方绮言看不下去,“廖媛上次找你,是为了什么?”
冷宿一怔,如梦方醒。
看他这表情,沈辰就知道他应该反应过来了,按下了电梯关门键,“白姐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你去看看她吧。”
电梯门缓缓合上,冷宿心里也有了选择。
……
沈辰和方绮言下到一楼的时候,姜敏达和高爽也刚好从医院回来。
廖夫人没度过危险期,撒手人寰,她娘家人的口供极其一致,找不到攻破口两人只能让民警去盯着,自已先回来汇报。
“吃饭了吗?”
此时已经是正午,沈辰问两人。
“没呢。”
“那一起。”
一行四人前往隔壁的小饭馆,点好菜,沈辰才问道:“有发现吗?”
姜敏达摇了摇头,“廖夫人本名林娟,是隔壁市首富林家的小女儿,不过廖安平家境也不错,林娟的母亲坚称廖安平不会对自已女儿不利,而且林娟在廖媛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所有的财产都转给她了。”
“换言之,这不可能是为财杀人?”沈辰道。
“没错。”
姜敏达喝了一口茶,“听林娟母亲说,他们夫妻虽然不算很恩爱,但也相敬如宾,夫妻一条心,话里话外都在为廖安平开脱。”
“那么肯定?”沈辰眉头轻皱。
“你查一下廖家和林家有没有利益上的往来。”
“好。”
此时,菜端上桌,高爽却盯着桌面一脸的呆滞出神。
“想什么呢?”沈辰眉头一皱,问道。
“啊?”
高爽回过神,挠了挠头,“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你我都是镜中人’是什么意思?”
“什么?”沈辰一脸疑惑。
姜敏达在一旁哭笑不得,“头儿,你别管他,他就是碰到个奇怪的人,自已也变得神神化化的。”
“什么奇怪的人?”
沈辰更加疑惑。
倒是一旁的方绮言,抬起头盯着高爽,表情微微变化。
“是一个男人。”
高爽道:“我在病房门口等敏达,他突然坐到我旁边,给了我一杯咖啡,还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话?”
“说什么,主导者和被动者,猎人和猎物,什么不到最后一刻不知道身份,哦对了,还有那句‘你我都是镜中人’,我都完全听不懂。”
“你我都是镜中人……”
方绮言轻声重复了一句,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脑子飞速运转起来。
案件中怪异的地方,似乎穿成了一条线,慢慢地变得清晰明了起来。
“阿言?”
“副队?”
“我知道了!”
方绮言略微激动,拿起水杯猛地喝了一口,似乎在斟酌怎么开口。
“知道什么?”
沈辰更加迷惑,“你没事吧?”
“‘镜中我’的理论出自查尔斯霍顿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说的是人对自我的认知,其实来源于外界的评价、态度,人需要通过外界这面‘镜子’去认识和把握自已。”
“而近代心理学和哲学理论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是会受他人影响,从而形成错误想象和行为。”
“……”
方绮言说完,一扭头就对上三道懵逼的视线。
沈辰无奈,“能说人话吗?”
“……”
我说的怎么不是人话了!
方绮言气呼呼地喝了一口茶,委屈巴巴地解释道:“简单点说,就是把孩童甚至婴儿与外界隔绝开来,给他单独灌输思想,那么你说他是什么,他成长以后就会认为自已是什么,是人是动物都由你决定。”
“这样一来,当他形成了‘我是谁’这个概念后,基于这个而发起的所有想象都将是错误的,要是他自我认知是坏人,那么想象中的就全都是暴力、血腥等坏的东西。”
“以前有心理学者利用这个理论,进行人格驯化实验。”
沈辰眯起双眼,“换言之,把一个孩童或者婴儿放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那么他的人格形成将不受外界影响,而受灌输思想的影响。甚至可以借此培养出他们想要的任何一种人,不对,是任何一种东西?”
“没错。”
方绮言点了点头,“不过这种实验违背人性,所以很多年前就被禁止了。”
“呵~~”
沈辰冷笑一声,“犯罪也被禁止,不也有人在犯罪。我想,那些失踪的婴儿的去向,基本可以确定了。”
高爽不解地问道:“那……这主导者、被动者,猎人和猎物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说,假设这个实验真的存在,这次是第几轮实验?”方绮言不答反问。
高爽和姜敏达想了想,“第二次?要按你这个推测,那几个游戏者应该就是第一轮。”
“不。”
沈辰却摇了摇头,“是第三轮。”
高爽和姜敏达一脸懵逼。
方绮言打了一个响指,“我也认为是第三轮,以二十年为一个实验周期。”
“能解释清楚点吗?”他们觉得自已脑袋不够用了。
“实验是一个过程,像是一道程序,最终数据若是错误,那么必然要反推整个过程,或者修改初始参数和运行过程,重新进行实验。”
“这次剖腹取婴案说明,第三轮已经发展到用婴儿进行实验,按照杨乐山、王洁和刘易阳他们的年龄推算,第二轮是3-5岁的孩子,那么第一轮……”
方绮言和沈辰异口同声地道:“是8-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