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疆域
超疆域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超疆域 > 第27章 掠影(4)

第27章 掠影(4)

加入书架
书名:
超疆域
作者:
落菘
本章字数:
7022
更新时间:
2025-01-14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水声清脆;游鱼往来,皆若浮空。

青树翠蔓,树影婆娑。捣衣声阵阵,儿童戏其间。

一个农家妇女盘着高高的头发,衣服黑青色镶嵌着条缕花纹和彩带,正在用杵锤使劲敲打着木盆里的麻布衣服。她疲惫的目光突然在河边的孩童身上一瞥而过,随即恢复了平静,只是如常地呼喊道:“文儿,戏泥莫出神,莫要下河太深!水大鱼会叼走你的哈!”

“知道了,娘!”远处的孩子头也不抬地回应道,正认认真真地把河里抓出来的淤泥堆塑成各种形状。

孩子手下的泥塑经了他细致的手法和修葺,变法术般竖立在河滩边上、成为了一座座小房子,那房子屋顶、梁椽、甚至是门窗,几乎是一应俱全。他手里握着一块打磨来的前端锉刀状的石头,正是这石头协助他在一块块软黏稀碎的淤土上化腐朽为神奇、筑起了一座座房屋。黏土建筑在春风和太阳的改造下,进一步释放出水分,从而固化、定型。若是有心人靠近了瞧,会发现,这孩子周围俨然是一座小小城池:城墙、坊市,一应俱全。

但没有宫殿,因为孩子没有见过宫殿。

小小的城池静静坐落在河滩上,很快吸引来了一群小伙伴,他们兴高采烈地踏进了孩子的城池,也不说请示和谢谢,生性活泼的幼童们很快将“城池”的地面踩得坑坑洼洼。孩子呆呆地坐在城池临河的一侧,看着嬉戏的小伙伴们将城池搞得一片狼藉,似乎并没有兴趣立刻去加入他们,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很快,孩子们玩累了,一个个四仰八叉地坐在了河滩上,脚尖俏皮地左右摆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胡乱聊起天来。

孩子们聊着聊着聊到了小小城池的房子有多少,最大的建筑是哪一个,然后各自争着说自已占据的房子是最大的,谁也不服谁。可他们刚刚都在城池上叱咤风云、领兵冲杀,哪顾得上细看城池的建筑啊?也就几个细心些的孩子能留存些印象。于是他们此时此刻终于想起来了城池的建设者,那位建设者正旁若无人地从河里剜出新的软泥、修复刚刚被踩坏的地面和踢倒的房屋。孩子们感到十分不解,也似乎有些愧疚,但终究还是有个领头的小男孩开了口:

“嘿,文子,你这城里哪个房子最大呀?”

见他仍在自顾自地模塑房屋,其他几个小孩也开口了:“是啊是啊,文子,你一个人在那玩有什么意思?你说话呀!”

“文子不会说话!文子是个不喜欢和小孩玩的傻瓜哑巴!”

叫文子的男孩终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抬起头看了几人一眼,似乎很不屑地继续做自已的事了。

为首的小男孩火了,他扑腾一下从地上弹起来,气冲冲地一脚踢倒了“城池”里一座最高的类似佛塔的建筑,那黏土的建筑顷刻间化作了飞扬的碎土,土石飞沙在小男孩和众人之间蒙上了一层轻纱。

小男孩还要继续往前,但他眼里的怒气下一秒就泄了气,因为叫文子的男孩站起来了。他站起来比这为首的男孩还要高半个头。

最主要的是,为首的男孩在这个叫文子的男孩眼里,分明看见了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的杀气。

他手里还紧紧攥住了那块四方棱角的石头,石头在此时被赋予了可怕的威压和权柄。

“滚出去。”文子低声喊道,眼神死死盯着呆若木鸡坐在自已城池里的几个孩童。

起初没有人动,他们都是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哪里见过这种压迫感?接着,文子向前轻轻迈了一步,手微微扬起,膝盖也微曲下来。这下几个小孩子慌了。随着为首的男孩一声破音的惊呼:“快跑!文子打人啦!”几个小孩子便离弦之箭一般四散跑开、全然顾不上什么玩耍不玩耍、集合不集合的事情了,丫蹄子撒得飞快。

男孩文子眼神失落地站在原地,看着破坏者们跑开,他惆怅地坐在地上,左手抚摸着一个“小院门房”的屋脊,什么也没有说,眼睛里好像慢慢变红了。

不远处的树荫下,一个妇女正用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揩拭着走过来,面色微带担忧:

“诶诶诶,怎么了?文儿,不是说不能随便打架吗?”

文子无辜地望向母亲,只是小声地说:“我没有打他们,是他们弄坏了文儿的城。”

妇女嗔怪了两声,也没再追究,只挥挥手:“好了好了,别玩了,我收拾衣装咱们回家——这时候兴许赶上饭点了哩!”

文子目送母亲走回了河边。他低头看了看自已残破的城池,仿佛一夜之间被敌军烧杀抢掠、荣华尽毁,一滴眼泪终于再也噙不住,“吧嗒”一声,滴落在还潮湿的黏土里。

他握着石头的右手愈发紧了,他的眼神也带上了一种新的元素,他缓缓起身,走向了自已柳荫下的母亲。

炽烈的阳光正正地悬在世界的中央,犹如昏室中高挂的钟磬,却也不分黑白地晒得这昏室里的生灵们发昏。

越过这道河滩边的小丘,目光与地平线的交际是一道道袅袅炊烟。妇女仿佛已经闻见了喷香的饭菜,看见了滚滚柴烟自土灶炉膛里汩汩涌出。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同时不忘向旁边的文子招呼:“文儿,走快些,你爹他们可别等久了。”

文子的目光不在路的前方。这条路他走的很熟,只要不是下雨或是夜行,他几乎拥有绝对的路面记忆和空间感知。此时的他目光正茫然地发散向远处的小丘,亦或者不是小丘,而是高处的那些繁盛得可以遮天蔽日的密匝匝的枝叶。再接着,是一队运输的力夫——他们看上去相当费力,一个个汗流浃背,脸色的黢黑里透出不健康的紫红色,车似乎也重极了——用一根根绳子绑紧了货物,再一起拖拉着车前进;很快这景色变成了一小块鱼塘,静谧的几尺方塘里蛰伏着褐色的麻绳织的网子,等待着随时对落入陷阱的成鱼张开血盆大口。

鱼塘旁溜过去一条水渠——那是几十年前村子里一个慷慨的读书人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捐建的,乡亲们一度想要为这渠和读书人立块碑;紧接着是一口一尺多高的水井,旁边还零零散散堆放着不少水桶。

看到这里,文子才终于回过神来,因为他遥遥看到土路的尽头、正站在门口用镰刀割箬竹叶的父亲了。

侧抬起头,正和母亲和悦的的目光碰上,文子恍然想起来了。

今天是端阳节,庆历元年的五月初五。

怪不得母亲要急急忙忙地回家。

直到父亲浑厚的嗓音和家门口木门转动的声音响起,文子摇摇头、抖擞抖擞身体,目光这才如释重负般收敛起其中的锋利。

“夫君,今日的祭祀事宜可已完备?”

妇人放下了右手的木盆和衣袍,一边温情而平静地看向分拣着叶片的男人。

“差不多。”男人没有看自已的夫人,而是认认真真清点着手里的一叠叶片、然后对齐,“昨日包粽子时不知为何竟会少了四十余个,结果便是今日原定的祭祀粽子的数目出了错。”

“少了?”夫人问。

“祭祀是够的,可我们自家的就不够了。”

夫人唏嘘了一声,叹道:“不知又是哪个怠懒的后生偷了懒。”

“无所谓了,夫人无虑,我已经将叶片拣好,你们洗涤便可使用。”

夫人点点头,从木盆里拿出衣服往院子里的藤架上挂。她刚刚挂好第一个便又停下来,面带忧虑地说:

“对了,夫君,你将族门的颂词抄写了吗?”

男人叉着腰站直了身子,扬起眉毛:“当然写了,足足四十三张!若不是这繁冗的抄写,恐怕这四十余个缺少的粽子早就补备完毕了。那足足花了我两个时辰!险些要误了时!”男人伸出两根手指头。

一旁的文子突然开口了:“爹,为何不留我在家中帮持?儿郎已经习过字了。教书先生夸儿郎字写得好呢!”

“那还不是你能帮持的事,待儿你长大,承接家室,自然会做这些事务的。”男人有点惊讶地回答。接着他俯下身看着文子,说:“文儿,爹的好文儿,你千万谦持稳重、仔细修业,好好向那先生请教,以后达官求仕、也谋个好营生。那先生据说是那欧阳相公在夷陵县时的文友呢!爹很想读书,也很喜欢读书,可惜爹老了。但文儿还小,你可以成大器!”

一旁的夫人凑过来对男人小声嘀咕:“夫君,那先生不过欺世罔民的一个老秀才,文子天资聪慧,你可曾考虑他易师而习之事?如今成儿也将近开蒙的年纪了。”

男人干咳了两声,平静道:“午时已到,先吃饭吧。”

“这可是要紧事,你把儿子的事处理完再走吧。”夫人侧过脸。

男人沉默了,细小的眼睛里仿佛在叹气。

文子跟着父亲和母亲走进了前堂。这房屋低矮且破旧,屋顶不过是质量中乘的茅草,陈设也极其简陋。一家人按照辈分次序坐上了餐桌,简单行过礼后,桌上的煮水芹、烹竹蕈被夫人一一端上了餐桌。出人意料地,今天的餐桌上竟然多了一碟兔肉之荤,想必是端阳日的特惠罢。

文子于是便低头认真吃饭了,却没有注意到母亲正在掩藏着眼里的忧色。她看看碟中的兔肉,又看看身旁的丈夫,而丈夫却并没有搭理他,只是用平静的眼神示意她吃饭。

你抓的?夫人的眼睛在问。

嗯嗯,我抓的。

没花钱?夫人追问。

对对,一分钱没花。

男人的眼睛在倔强地直视着夫人的眼睛,可是他明明就不会打猎,更何况家里也没有猎具。

夫人的眼神暗淡下去,抿着嘴,低下头,勉强挤出来一个微笑,不再追问了。

文子似乎没有看懂父母的这些动作和心思,他的思绪留在了父亲的那番话上。

不是让他跟着教书先生仕途通达的话,而是前面的那句无意间自然流露的抱怨。

文子心里很疑惑,为什么那颂词,爹爹写得,自已也习字,自已却写不得呢?

写不得,怎么让爹爹轻松高兴起来呢?

他边思索,边扒拉着碗里蒸得胖胖的白粟米,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局促的踏地声,紧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