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六年七月十五,弘文殿的铜漏突然倒流。当值的小黄门看见两个李承乾在争执《孝经》注疏时,铜镜中的太子突然伸手掐住现实太子的脖颈,宫灯霎时全灭。
"父皇救我!"李承乾的呼救声带着双重回响。烛火重燃时,众人骇然发现两个太子正互相撕扯——一个眉眼温润捧着《论语》,一个瞳泛幽蓝攥着带血的铜镜碎片。
"护驾!"程咬金撞开殿门,陌刀却悬在半空,"这...这要砍哪个?"
李世民的目光在两个太子间游移。温润的那个腕间系着长孙皇后编的长命缕,幽蓝的那个腰间别着当年玄武门缴获的东宫令符。突然,两人异口同声:"父皇当年杀伯父时,可曾手软?"
魏征的罗盘在此时炸裂,碎片划破李世民脸颊。血珠溅在铜镜上,映出二十年前太原起兵时的场景:少年李世民与李建成正在对弈,棋盘上的"帅"字裂成两半。
"陛下不可心软!"武媚娘抱着女婴冲入殿内,"凤蛊示警,双龙必陨其一!"
女婴突然啼哭,心口的牡丹纹渗出金血。两个太子同时露出痛苦神色,温润的那个踉跄倒地:"儿臣体内...有东西在啃噬......"
宇文恺的虚影在梁间凝聚:"李二郎,当年你分魂镇蛊,如今轮到你的骨肉了!"虚影拂袖,幽蓝太子手中铜镜突然映出李世民当年剑指李建成的画面。
"父皇不过是个弑兄囚父的......"
"放肆!"李世民挥剑斩断铜镜,剑锋却穿透幽蓝太子的虚影。女婴的金血突然化作火凤,将幽蓝太子逼至角落。
武媚娘突然割破手腕,血线在空中结成凤凰符咒:"请陛下执刀!"
李世民握刀的手第一次颤抖。两个太子的面容在火光中重叠,恍惚间他看见武德九年的自己与李建成。女婴的金血顺着刀柄流淌,牡丹纹在刃上绽放。
"承乾,忍痛。"刀光如电,贯穿两个太子的心口。血雾中浮起条双头蛊虫,被火凤衔住吞入腹中。
真正的李承乾跌落在地,心口牡丹盛开。而幽蓝太子化作的蛊灰,竟在青砖上拼出"武代李兴"西字。
三更时分,昏迷的太子突然梦呓:"阿武姑姑说...说我的命格......"守在榻前的武媚娘倏然抬头,腕间凤凰纹泛起妖异的紫光。
魏征在钦天监咳出最后半块星盘碎片,上面赫然刻着太子的生辰八字。当夜暴雨冲垮观星台,废墟中露出半截石碑,碑文记载着令人胆寒的预言:"牡丹开尽处,日月当空时。"
贞观六年八月十五,东宫飘着丹桂与药香混作的怪味。李承乾推开药碗时,碗底沉淀的蛊虫碎壳突然拼成"武"字。他盯着侍药宫女腕间的凤凰刺青,突然将滚烫的药汁泼向铜镜:"滚!都给孤滚!"
镜面在药渍中浮现武媚娘的面容,额间朱砂痣红得滴血:"太子殿下,这安神汤可是陛下亲赐......"
"哗啦!"李承乾掀翻案几,碎瓷割破掌心。血珠溅在窗棂的牡丹纹上,花瓣竟诡异地收拢成骨朵。当夜值守的千牛卫发现,太子寝殿所有牡丹盆栽都在子时调转花苞方向,齐齐对准太极宫。
三日后,李世民在凌烟阁召见武媚娘。女婴在她怀中酣睡,心口的牡丹纹比昨日多绽开一瓣。
"陛下可知,牡丹每开一瓣,太子殿下就多一分癫狂。"武媚娘指尖拂过花蕊,"待到花开九重......"
殿外突然传来喧哗。程咬金拎着个浑身抽搐的太监闯入:"这阉人往太液池倒蛊虫卵!"太监的七窍钻出细如发丝的银虫,落地即化作牡丹花籽。
李世民剑尖挑起花籽,籽壳裂开露出半张宇文恺的面皮:"传旨,移驾洛阳!即刻启程!"
九月廿三,龙舟行至汴州。夜半值守的水军发现,船队的倒影中多出二十艘五牙战舰。当程咬金用陌刀搅碎倒影时,真实的汴河水突然沸腾,浮起三百具身披牡丹铠的尸骸。
"是当年征讨王世充的先锋营!"尉迟敬德铁鞭卷起具尸骸,"他们铠甲里......裹着牡丹根!"
尸骸心口突然绽开血牡丹,花蕊中射出淬毒银针。李世民挥剑斩落暗器,剑锋劈开的花瓣里竟藏着武德九年的阵亡名录。女婴突然啼哭,汴河倒影中浮现出李建成持剑的身影。
"二郎,你我的棋还没下完。"倒影中的李建成剑指女婴,"用这丫头换承乾,如何?"
李世民突然抱起女婴跃入汴河。河水在触到牡丹纹的刹那分流,露出河床上的青铜星盘。他将女婴放在天枢位,星盘指针突然疯转,河底升起九尊人面牡丹鼎。
"宇文恺!"李世民一剑劈向主鼎,"你还要藏到几时?"
鼎中传来闷笑,武媚娘湿漉漉地爬出,发间牡丹钗己变成血色:"陛下好眼力。"她扯开衣襟,雪白肌肤上浮现完整的《推背图》,"可惜真正的星盘,在承乾殿下心里......"
长安八百里加急恰在此时抵达:太子夜闯武德殿,用烛台刺伤劝谏的魏征。太医从伤口取出三枚牡丹刺,浸泡后竟显出"武代李兴"的谶语。
李世民将急报掷入鼎中,火焰腾起三尺:"即刻返程!"
十月朔日,李世民踏入东宫时,满庭牡丹尽墨。李承乾披发跣足坐在花丛中,正用血浇灌一株双色牡丹:"父皇可知,这株'二圣临朝'昨夜开口说话了?"
他忽然掐断花茎,黑红汁液喷溅成太极图案。女婴在此时放声大哭,襁褓中的牡丹纹完全绽放,花心处赫然是枚带血的"曌"字。
武媚娘的轻笑从回廊传来:"陛下可还记得当年龙门山之誓?"她手中的铜镜映出两个李世民,一个怀抱女婴,一个剑指太子,"这天下,终究要还于百姓......"
惊雷劈中殿前丹墀,裂缝中升起九尺铜碑。碑文漫漶处,隐约可辨"麟德"二字。当夜,昏迷的魏征在钦天监写下绝笔:"日月当空,始于牡丹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