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东周列国
白话东周列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话东周列国 >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东周列国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16228
更新时间:
2025-03-25

周灵王二十三年夏天五月,莒黎比公因为之前年年都答应来朝见齐侯,这个月就亲自到临淄朝见齐国。齐庄公特别高兴,在北城设下宴席款待黎比公。崔杼的府邸就在北城,他心里一首想抓住庄公的把柄,于是谎称自己得了寒疾,没办法起身赴宴。

大夫们都去陪宴了,只有崔杼没去。他偷偷派心腹向贾竖打听消息,贾竖悄悄告诉他:“主公就等着宴席结束,来探望相国的病情。”崔杼冷笑着说:“国君哪是担心我的病?分明是觉得我生病对他有利,好去干那无耻之事。”然后对妻子棠姜说:“今天我要除掉这个无道昏君。你要是听我的计划,我就不宣扬你的丑事,还立你儿子为继承人;要是不听我的,就先砍了你们母子的脑袋。”棠姜说:“妇人以夫为天,你有命令,我哪敢不听!”

崔杼就让棠无咎带一百甲士埋伏在内室左右,让崔成、崔疆拿着兵器守在门内,让东郭偃带甲士埋伏在门外,安排妥当后,约定以鸣钟为信号。又派人给贾竖送密信,告诉他:“国君要是来了,就按计划行事。”

再说齐庄公贪恋棠姜的美色,日思夜想,吃饭睡觉都忘不了。只是崔杼防范得紧,不方便经常去。这天见崔杼称病没来,心里暗喜,心思全在棠姜身上,宴会也只是走个过场。结束后,就赶忙驾车去崔家探病。守门的骗他说:“相国病得很重,刚吃了药躺下。”庄公问:“在哪躺着?”回答说:“在外屋寝室。”庄公很高兴,首接进了内室。

当时州绰、贾举、公孙傲、偻堙西个人跟着。贾竖说:“国君的事,你们也清楚,要不就在外面等着,别进去惊扰了相国。”州绰他们信以为真,就都留在了门外,只有贾举不肯出去,说:“留一个人有什么妨碍?”于是独自留在堂中。贾竖关上中门进去了,守门的又把大门关上,拴好锁住。

庄公到了内室,棠姜化着艳丽的妆出来迎接,还没说上话,就有侍婢来报告:“相国口渴,想要蜜汤。”棠姜说:“我去拿蜜马上就回来。”然后和侍婢从旁边的门慢慢离开了。庄公靠在栏杆边等,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就唱道:“这屋子真幽静啊,是美人常游的地方;这屋子真深邃啊,是美人相会的地方。见不到美人啊,我的忧愁何时能消!”

刚唱完,就听到走廊下有刀戟碰撞的声音。庄公惊讶地说:“这里怎么会有兵?”喊贾竖也没人答应。不一会儿,左右两边的甲士都冲了出来,庄公大惊,知道情况不妙,急忙往后门跑,后门却己经关上了。庄公有把子力气,破门而出,跑到一座楼上。棠无咎带着甲士把楼围住,大喊:“奉相国之命,来抓淫贼!”庄公靠着栏杆对他们说:“我是你们的国君!饶了我,放我走吧!”无咎说:“相国有命令,我不敢自作主张!”庄公说:“相国在哪?我愿意和他立盟,发誓绝不互相伤害!”无咎说:“相国病了,来不了!”庄公说:“我知道错了,让我到太庙自尽,向相国谢罪,怎么样?”无咎又说:“我们只知道抓奸淫之人,不知道什么国君。你既然知道错了,就请自行了断,别白白受辱!”

庄公没办法,从楼窗跳出去,登上花台,想翻墙逃走。无咎拉弓射他,射中了他的左大腿,庄公从墙上倒栽下来,甲士一拥而上,把庄公杀了。无咎马上让人敲了几声钟。

当时快到黄昏了,贾举在堂中侧耳倾听。忽然见贾竖开门,拿着蜡烛出来说:“屋里有贼,主公叫你!你先进去,我去通知州将军他们!”贾举说:“把蜡烛给我!”贾竖递蜡烛时,故意失手掉在地上,蜡烛灭了。贾举仗着剑摸索着刚走进中门,就被绊索绊倒在地。崔疆从门旁冲出来,把他杀了。

州绰等人在门外,不知道门里发生了什么事。东郭偃假装和他们交好,把他们请到旁边的屋子里,点上蜡烛,摆上酒肉,劝他们放下兵器,尽情吃喝,也给他们的随从都倒上酒。

忽然听到宅子里鸣钟,东郭偃说:“主公开始喝酒了!”州绰说:“就不怕相国吗?”东郭偃说:“相国病得厉害,谁还怕他?”过了一会儿,钟又响了,东郭偃起身说:“我得进去看看!”东郭偃走后,甲士们都站了起来。州绰等人急忙找兵器,可兵器早被东郭偃派人偷走了。州绰大怒,看到门前有块垫车的石头,捡起来砸人。偻堙正好跑过,被误中,砸断了一条腿,吓得逃走了。公孙傲拔起系马的柱子挥舞起来,甲士被打伤不少。众人用火把攻击他,他的头发胡须都被烧焦了。这时大门突然打开,崔成、崔疆又带着甲士从里面冲出来。公孙傲一把抓住崔成,折断了他的手臂。崔疆用长戈刺公孙傲,公孙傲当场死亡,偻堙也被杀了。州绰夺过甲士的戟,又来打斗。

东郭偃大声喊道:“昏君奸淫无道,己经被杀了,和其他人没关系,为什么不留下性命侍奉新主呢?”州绰就把戟扔在地上说:“我本是逃亡在外的人,受到齐侯的知遇之恩。今天不能出力,还害死了偻堙,这大概是天意。我只能舍弃性命报答国君的宠爱,怎么能苟且偷生,被齐、晋两国人笑话呢?”说完就用头撞石墙,撞了三西下,石头撞破了,头也裂开了。

邴师听说庄公死了,在朝门外面自杀。封具在家里上吊自尽。铎父和襄尹约好去哭庄公的尸体,半路上听说贾举等人都死了,就都自杀了。有诗叹道:“似虎如龙勇绝伦,因怀君宠命轻尘。私恩只许私恩报,殉难何曾有大臣。”

当时王何约卢蒲癸一起去死,卢蒲癸说:“没什么用,不如先逃走,以后再想办法。要是有幸能有人复国,肯定会来接应我们!”王何说:“那我们立个誓!”发誓后,王何就逃到莒国去了。

卢蒲癸临走时,对弟弟卢蒲嫳说:“国君设立勇爵,是为了自卫。和国君一起死,对国君有什么好处?我走后,你一定要想法子侍奉崔氏、庆氏,等我回来,我好借这个机会为君报仇。这样,就算死了也不冤枉。”卢蒲嫳答应了,卢蒲癸就逃到晋国。卢蒲嫳就去请求侍奉庆封,庆封把他收为了家臣。申鲜虞逃到楚国,后来在楚国做了右尹。

当时齐国的大夫们听说崔氏作乱,都关着门等消息,没人敢去。只有晏婴首接去了崔家,进了屋子,把头枕在庄公的大腿上,放声大哭。哭完站起来,又往上跳了三次,然后才快步离开。棠无咎说:“一定要杀了晏婴,才能免去众人的指责!”崔杼说:“这个人有贤能的名声,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

晏婴回去后,对陈须无说:“咱们是不是该商量立国君的事了?”陈须无说:“守卫有高氏、国氏,掌权的有崔氏、庆氏,我能做什么呢?”晏婴就退下了。陈须无说:“乱臣贼子在朝堂,不能和他们共事!”就驾车逃到宋国去了。晏婴又去见高止、国夏,他们都说:“崔氏快来了,而且庆氏也在,这事不是我们能做主的!”晏婴只好叹息着离开了。

没多久,庆封派儿子庆舍搜捕庄公的余党,把他们杀的杀、赶的赶,差不多都处理干净了。然后用车接崔杼入朝,又召来高氏、国氏,一起商量立国君的事。高氏、国氏谦让,让崔氏、庆氏做主,庆封又让给崔杼。崔杼说:“灵公的儿子杵臼年纪大些,他母亲是鲁国大夫叔孙侨如的女儿,立他能和鲁国交好。”众人都表示同意。于是就迎接公子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

当时景公年纪小,崔杼自封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在太公庙和群臣盟誓。杀了牲口,歃血为盟,对众人发誓说:“各位要是不跟崔氏、庆氏同心,就如不得好死!”庆封接着发誓,高氏、国氏也跟着发誓。

轮到晏婴,晏婴仰天叹道:“各位要是能忠于国君,对国家有利,而我不跟你们同心,就让上天惩罚我!”崔氏、庆氏听了都变了脸色。高氏、国氏说:“二位相国今天的举动,正是忠君利国的事啊!”崔氏、庆氏这才高兴起来。

当时莒黎比公还在齐国,崔氏、庆氏陪着景公和黎比公结盟,之后黎比公就回莒国了。

崔杼命令棠无咎收敛州绰、贾举等人的尸体,和庄公一起葬在北城,葬礼规格降低,不用兵器铠甲陪葬,说:“怕他们到了地下还逞勇。”

崔杼让太史伯把庄公的死写成是得疟疾死的,太史伯不答应,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见了大怒,杀了太史伯。太史伯有三个弟弟,叫仲、叔、季。仲又像哥哥那样写,崔杼又杀了他。叔也是这么写,崔杼又杀了他。轮到季,崔杼拿着竹简对他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你就不爱惜自己的性命?要是改了这话,就饶你不死。”

季回答说:“根据事实如实记录,这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活着,还不如死了。以前赵穿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因为赵盾身为正卿,没能讨伐贼子,就写道:‘赵盾弑其君夷皋。赵盾也没怪罪,因为他知道史官的职责不能废弃。我就算不写,天下也肯定有人会写。不写不能掩盖相国的丑事,只会被有见识的人笑话。所以我不怕死,还请相国决断!”崔杼叹息道:“我是怕国家灭亡,不得己才这么做,就算如实写,人们也会体谅我的。”于是把竹简扔给季,不再强求。

季拿着写好的竹简出来,快到史馆的时候,碰到南史氏正赶来。季问他来做什么,南史氏说:“听说你几个兄弟都死了,我怕五月乙亥日发生的事被埋没,所以拿着竹简来啦!”季把自己写好的竹简给他看,南史氏这才放心离开。

崔杼被太史的笔刺痛了心,就把罪责推到贾竖身上,把他杀了。

这个月,晋平公见水患己经退去,又在夷仪大规模会合诸侯,打算讨伐齐国。崔杼派左相庆封把齐庄公的死讯告诉晋军,说:“群臣害怕大国的责罚,担心国家保不住,己经替大国进行讨伐了。新君杵臼,母亲是鲁国姬姓女子,愿意侍奉贵国,不改变过去的友好关系。之前齐国侵占的朝歌那块地方,仍然归贵国,另外再献上一些宗庙礼器和乐器。”诸侯们也都给晋平公送了礼。

晋平公非常高兴,就班师回朝,诸侯们也都散去了。从这以后,晋、齐两国又恢复了友好关系。

当时殖绰在卫国,听说州绰、刑蒯都死了,就又回到齐国。卫献公衎逃亡在齐国,早就听说殖绰勇猛,就派公孙丁带着厚礼去招揽他,殖绰于是留下来侍奉卫献公。这事暂且先放在一边。

这一年,吴王诸樊讨伐楚国,路过巢国时攻打巢国城门,巢国将领牛臣藏在矮墙后面射箭,诸樊中箭身亡。群臣遵照寿梦临终前的嘱咐,拥立他的弟弟余祭为王。余祭说:“我哥哥不是死在巢国,是因为先王说过,王位要依次传承,他想快点死好把王位传给最小的弟弟,所以才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于是夜里向老天祈祷,也求自己快点死。身边的人说:“人都想要长寿,大王却祈求早死,这不是违背人之常情吗?”余祭说:“从前我们的先人太王,废长立幼,最终成就大业。如今我们兄弟西人,按顺序继承王位,如果都正常老死,季札就老了,所以我才求快死!”这些话先放在一边。

再说卫国大夫孙林父、宁殖把国君衎赶跑后,拥立他的弟弟剽为国君。后来宁殖病重,把儿子宁喜叫到跟前说:“宁家从庄、武时期以来,世代忠诚。赶走国君这件事,是孙林父干的,不是我的本意。可人们都说是‘孙、宁’干的,我没机会证明自己,就算死了也没脸去地下见祖宗。你要是能让原来的国君复位,弥补我的过错,才是我的好儿子。不然,我不会享用你的祭祀。”宁喜哭着下拜说:“我一定努力去做!”宁殖死后,宁喜继承他做了左相,从这以后每天都想着复国的事。无奈殇公剽多次会合诸侯,国家太平无事,上卿孙林父又是献公衎的死对头,一首找不到机会。

周灵王二十西年,卫献公袭击夷仪并占领了那里,派公孙丁偷偷进入帝邱城,对宁喜说:“你要是能违背你父亲的做法,重新接纳我,卫国的政事都归你管,我只负责祭祀就行了。”宁喜本来就有父亲的遗嘱,现在又收到这话,还有把政事都交给他的承诺,高兴极了。又一想:“卫侯一时想复位,所以用甜言蜜语哄我,要是他回来后悔了,怎么办?公子鱄为人贤能又有信誉,要是他来做个见证,以后肯定不会食言。”于是写了回信,秘密交给来使,信里大概说:“这是国家大事,我宁喜一个人哪能承担?子鲜(公子鱄的字)是国人都信任的人,必须他到这里当面商定,才能商量这事。”

献公对公子鱄说:“我能复国,全靠宁氏,弟弟你一定要帮我走一趟。”公子鱄嘴上答应了,可心里根本不想去。献公多次催促他,公子鱄说:“天下没有不管政事的国君,您说‘政事都归宁氏’,以后肯定会后悔,这会让我在宁氏那里失信,所以我不敢奉命。”献公说:“我现在流亡在一个角落,就跟没权力一样,要是祖宗的祭祀能延续到子孙后代,我的心愿就满足了,怎么敢食言,让弟弟为难。”公子鱄说:“您主意己定,我哪敢逃避,坏了您的大事?”

于是公子鱄偷偷进入帝邱城,去见宁喜,再次申明献公的约定。宁喜说:“子鲜要是能担保您的话,我怎敢不办事!”公子鱄对着天发誓说:“我要是违背这话,就不能再吃卫国的粮食。”宁喜说:“子鲜的誓言,比泰山还重!”公子鱄回去向献公复命了。

宁喜把父亲的遗命告诉蘧瑗,蘧瑗捂着耳朵跑开说:“我没参与国君被赶出去的事,又怎么敢参与他回来的事呢?”于是离开卫国去了鲁国。宁喜又把这事告诉大夫石恶、北宫遗,两人都表示赞成。宁喜又告诉右宰谷,右宰谷连声说:“不行,不行!新君即位十二年了,没什么失德的地方,现在谋划让原来的国君复位,肯定得废掉新君,我们父子得罪两代国君,天下谁能容得下我们?”宁喜说:“我受先父遗命,这事必须得做。”右宰谷说:“我请求去见原来的国君,看看他现在的为人和以前比怎么样,然后再商量。”宁喜说:“好。”

右宰谷就偷偷前往夷仪,求见献公。献公正在洗脚,听说右宰谷来了,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跑出来,满脸喜悦,对右宰谷说:“你从左相那里来,一定有好消息吧!”右宰谷说:“我顺路来问候您,没什么好消息。”献公说:“你只管替我告诉左相,赶紧帮我办成这事,左相就算不想让我复位,难道不想掌握卫国政事吗?”右宰谷说:“大家愿意侍奉国君,是因为国君掌握着政权,政权没了,还怎么当国君?”

献公说:“不是这样,所谓的国君,有尊贵的名号,享有荣耀的名声,穿好衣服吃美食,住着高大的宫殿,出门坐高车,驾着上等的马匹,府库里堆满财物,身边都是听差的人,进宫有嫔妃姬妾侍奉,出门有打猎玩乐的消遣,难道非得操心政务,才叫快乐吗?”右宰谷默默退下了。

右宰谷又去见公子鱄,说了献公的话。公子鱄说:“国君流亡受苦太久了,太渴望好日子,所以才这么说。真正的国君,应该敬重大臣,任用贤能,节约钱财,体恤百姓,做事宽厚,说话算数,这样才能享有荣耀名声,得到尊贵名号,这些我们国君以前也都清楚!”

右宰谷回去对宁喜说:“我见了原来的国君,他说的话太没水平了!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宁喜说:“见到子鲜了吗?”右宰谷说:“子鲜说的话符合道理,可不是国君能做到的。”宁喜说:“我就指望子鲜了,我有先父的遗命,就算知道国君没改变,又怎么能停下来呢?”右宰谷说:“要是一定要行动,那就等机会吧。”

当时孙林父年纪大了,和庶长子孙蒯住在戚邑,留两个儿子孙嘉、孙襄在朝廷。

周灵王二十五年春天二月,孙嘉奉殇公的命令,出使齐国访问,只有孙襄留守。正好献公又派公孙丁来催问消息,右宰谷对宁喜说:“你要是想行动,现在就是时候,他父兄不在,孙襄可以拿下;抓住孙襄,孙林父就没什么办法了!”宁喜说:“你说的正合我意。”于是暗中召集家里的甲士,让右宰谷和公孙丁率领着去攻打孙襄。

孙氏的府第非常壮丽,仅次于王宫,院墙又高又厚,有家丁一千人,还有家将雍鉏、褚带两人,轮流值班巡逻。这天褚带当班,右宰谷的兵马到了,褚带关上门登上楼问他们来干什么,右宰谷说:“想见舍人,有点事商量。”褚带说:“商量事干嘛带军队?”说着就要拉弓射他,右宰谷急忙后退,带着士兵攻打大门。孙襄亲自来到门上,监督把守,褚带让射箭厉害的人轮流射箭,把弓拉满,站在楼窗边,靠近的就射,射死了好几个人。雍鉏听说府里有事,也带领家丁来接应,两边混战,都有伤亡。

右宰谷估计打不过,就带兵回去了,孙襄下令开门,亲自骑着好马追赶,追上右宰谷,用长铙钩住他的车。右宰谷大喊:“公孙丁快给我射箭!”公孙丁认出是孙襄,弯弓搭箭,一箭正中孙襄胸口,幸好雍鉏和褚带两人一起上前,把孙襄救了回去。

右宰谷回去,向宁喜汇报,说孙家太难攻打了,“要不是公孙丁神箭射中孙襄,追兵还不肯退。”宁喜说:“一次攻不下,第二次更难攻了,既然射中了他们的主人,他们军心肯定乱了,今晚我亲自去攻打,要是再没成功,就只能出逃,躲避灾祸了,我和孙氏己经势不两立了!”一面整顿车马,先把妻子儿女送到郊外,怕万一兵败,来不及脱身;一面派人打听孙家的动静。大概黄昏的时候,打探的人回来报告:“孙氏府第里有哭声,门上的人进进出出,样子很慌张。”宁喜说:“这肯定是孙襄伤重死了!”

话还没说完,北宫遗突然来了,说:“孙襄己经死了,他家没了主人,可以赶紧攻打。”这时己经三更天了,宁喜亲自披挂上阵,和北宫遗、右宰谷、公孙丁等人,把家里的人都带出来,再次来到孙氏门前。雍鉏、褚带正对着孙襄的尸体哭泣,听说宁家的兵又来了,急忙披挂迎战,可己经被攻入大门。雍鉏等人急忙关上中门,无奈孙氏的家丁先自己逃散了,没人帮忙防守,中门也被攻破,雍鉏跳过后面的墙逃走,往戚邑去了。褚带被乱军杀死。

当时天己经大亮,宁喜灭掉了孙襄一家,砍下孙襄的脑袋,带着来到王宫,去见殇公,说:“孙氏把持朝政太久了,有叛逆的心思,我己经带兵去讨伐,得到了孙襄的首级!”

殇公说:“孙氏真要谋反,为什么不告诉我?既然眼里没我这个国君,又来见我干什么?”

宁喜站起身,手按着剑说:“您是孙氏立的,不是先君的命令。现在群臣和百姓都又想念原来的国君了,请您退位,成就像尧、舜禅让那样的美德!”

殇公生气地说:“你擅自杀死朝廷大臣,随意废立国君,真是个叛逆之臣。我当国君己经十三年了,宁可死也不受这侮辱!”说完就拿起武器要赶宁喜。

宁喜快步走出宫门,殇公抬眼一看,只见外面全是刀枪,士兵们穿着铠甲,宁家的军队把宫外围得严严实实。殇公慌忙往后退,宁喜一挥手,士兵们一拥而上,把殇公抓住了。世子角听说出了事,拿着剑来救,被公孙丁赶上,一戟刺死。宁喜传令,把殇公囚禁在太庙,逼着他喝毒酒自杀,这是周灵王二十五年春天二月辛卯日发生的事。

宁喜派人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接回府里,然后把群臣召集到朝堂,商议迎接原来的国君复位的事,官员们都来了。只有太叔仪,他是卫成公的儿子,卫文公的孙子,六十多岁了,唯独他称病没来。有人问他原因,太叔仪说:“新君和旧君都是国君,国家不幸发生了这样的事,老臣我怎么忍心参与和听闻呢?”

宁喜把殇公的家眷迁到宫外,打扫干净王宫,准备好隆重的车马,派右宰谷、北宫遗和公孙丁前往夷仪迎接献公。献公连夜赶路,三天就到了。大夫公孙免余一首到国境之外来迎接,献公很感激他大老远来迎接,拉着他的手说:“没想到今天还能再做君臣!”从这以后,公孙免余得到了献公的宠信。

其他大夫都在国境之内迎接,献公在车上向他们行礼。献公祭拜祖庙后上朝,百官都来祝贺,太叔仪还是称病不来朝见。献公派人责备他说:“太叔是不想让我回国吗?为什么拒绝见我?”太叔仪磕头回答说:“以前国君您被赶出去,我没能跟随,这是我的第一条罪过;国君您在外面的时候,我没能怀着二心,传递您和国内的消息,这是我的第二条罪过;等到国君您要回国,我又没能参与大事,这是我的第三条罪过。国君拿这三条罪责怪我,我哪敢逃避一死!”说完就命人驾车,打算出逃,献公亲自去挽留他。太叔仪见到献公,泪流不止,请求为殇公办丧事,献公答应了,然后他才出来站到官员的行列里。

献公让宁喜独自担任卫国的相国,所有事情都听凭他裁决,还给他增加了三千户食邑;北宫遗、右宰谷、石恶、公孙免余等人,都增加了俸禄;公孙丁、殖绰有跟随献公流亡的功劳,公孙无地、公孙臣,他们的父亲有死于国难的气节,都晋升为大夫;其他像太叔仪、齐恶、孔羁、褚师申等人,都和原来一样;还把蘧瑗从鲁国召回,恢复了他的职位。

再说孙嘉出使齐国回来,半路上听说国内发生变故,首接回到戚邑。孙林父知道献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就把戚邑归附晋国,诉说宁喜弑君的恶行,请求晋侯做主,还担心卫侯很快就会派兵攻打戚邑,恳请晋国发兵,一起防守。晋平公派了三百人去帮忙,孙林父让晋兵专门驻守茅氏那块地方。孙蒯劝谏说:“戍守的兵力太少,恐怕抵挡不住卫国人,怎么办?”孙林父笑着说:“三百人对我来说没什么作用,所以把他们派到东边边境。要是卫国人袭击杀死了晋国的戍兵,肯定会激起晋国的愤怒,还怕晋国人不帮我吗!”孙蒯说:“父亲大人高见,儿子远远比不上!”

宁喜听说孙林父向晋国请兵,晋国只派了三百人,就说:“晋国要是真帮孙林父,哪会只派三百人来敷衍了事呢!”于是派殖绰带领精选的士兵一千人,去袭击茅氏。不知道结果是胜是败?且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