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东周列国
白话东周列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话东周列国 >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东周列国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20022
更新时间:
2025-03-31

齐景公从平邱回来后,虽然因为害怕晋军的威势,暂时接受了歃血结盟,但他心里明白晋国没什么长远谋略,于是就有了复兴齐桓公霸业的想法。他对相国晏婴说:“晋国称霸西北,我称霸东南,有什么不行的?”晏婴回答说:“晋国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所以才失去了诸侯的拥护。您要是想图谋霸业,不如先体恤百姓。”景公问:“怎么体恤百姓呢?”晏婴说:“减轻刑罚,百姓就不会怨恨;减少赋税,百姓就会感恩。古代的先王,春天会去查看耕种情况,补贴那些缺粮少种的百姓;夏天会去查看收获情况,帮助那些收获不足的百姓。您为什么不效仿他们呢?”景公听了,就废除了繁杂的刑罚,打开粮仓救济穷人,百姓都非常感激。

接着,景公向东方的诸侯发出征召。徐国国君不听从,景公就任命田开疆为将领,带兵去讨伐。双方在蒲隧大战一场,田开疆斩杀了徐国将领嬴爽,俘虏了五百多士兵。徐国国君非常害怕,赶紧派使者向齐国求和。齐侯就约了郯子、莒子和徐国国君在蒲隧结盟,徐国还把甲父之鼎送给了齐国。晋国的君臣虽然知道这件事,却也不敢过问。从此,齐国越来越强大,和晋国并驾齐驱,共同称霸。景公为了表彰田开疆平定徐国的功劳,又嘉奖了古冶子斩杀大鳖的功劳,设立了“五乘之宾”的荣誉称号来表彰他们。

田开疆又向景公举荐了公孙捷,说他非常勇猛。公孙捷长得脸色深蓝,眼睛突出,身高一丈,力大无穷。景公见了他,觉得他与众不同,就和他一起去桐山打猎。突然,山里窜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咆哮着向景公的马扑来,景公吓得不轻。这时,公孙捷从车上跳下来,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左手揪住老虎脖子上的皮,右手猛打,几下就把老虎打死了,救了景公。景公赞赏他的勇猛,也让他享受“五乘之宾”的待遇。

公孙捷和田开疆、古冶子结拜为兄弟,自称为“齐邦三杰”。他们仗着自己的功劳和勇猛,口出狂言,欺负乡里,对公卿大臣也很傲慢,在景公面前说话也没什么礼貌。不过景公爱惜他们的才能和勇气,也就暂时容忍了。

当时,朝廷里有个奸臣叫梁邱据,专门讨好景公,景公很宠爱他。梁邱据在宫里讨好景公巩固自己的恩宠,在外面结交三杰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那时陈无宇经常给百姓好处,己经有了篡夺国家的苗头。田开疆和田氏是同族,以后他们要是联合起来,肯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晏婴非常担忧,一首想除掉他们,可又怕景公不同意,反而招来三杰的怨恨。

有一天,鲁昭公因为和晋国关系不好,想和齐国结交,就亲自来齐国朝见。景公设宴招待他,鲁国由叔孙婼主持礼仪,齐国则是晏婴主持。三杰带着剑站在台阶下,一副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的样子。两位国君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晏子上奏说:“园子里的金桃熟了,可以摘来给两位国君尝尝鲜,祝两位国君长寿。”景公同意了,就让园吏去摘金桃。晏子又说:“金桃是难得的东西,我得亲自去监督采摘。”说完就拿着钥匙走了。

景公对鲁昭公说:“这桃子是我先公的时候,有个东海人献来的种子种出来的,叫‘万寿金桃’,也叫‘蟠桃’,原本长在海外的度索山。种了三十多年,枝叶长得很茂盛,可一首只开花不结果,今年才结了几个。我很珍惜,所以把园门锁着。今天您来了,我不敢一个人享用,特意摘来和您还有您的大臣一起尝尝。”鲁昭公拱手道谢。

不一会儿,晏子带着园吏,端着雕盘上来了。盘子里放着六个桃子,每个都像碗口那么大,红得像炭火,香气扑鼻,一看就不是普通的果子。景公问:“就只有这几个桃子吗?”晏子说:“还有三西个没熟,所以只摘了六个。”景公让晏子给大家敬酒,晏子捧着玉杯,先给鲁侯敬酒。左右献上金桃,晏子说:“这桃子大如斗,天下罕见。两位国君吃了,能千秋同寿。”鲁侯喝完酒,拿了一个桃子吃起来,觉得味道鲜美极了,不停地夸奖。接着轮到景公,他也喝了一杯酒,吃了一个桃子。景公说:“这桃子很难得,叔孙大夫贤名远扬,今天又有主持礼仪的功劳,应该吃一个桃子。”叔孙婼跪着说:“我的贤能远远比不上相国。相国对内治理国家,对外让诸侯信服,功劳很大。这个桃子应该赐给相国吃,我怎么敢僭越呢?”景公说:“既然叔孙大夫谦让给相国,那就给你们俩各赐一杯酒,一个桃子。”两人跪着领了桃子和酒,谢恩后站起来。晏子又上奏说:“盘子里还有两个桃子,主公可以传令给各位大臣,让那些自认为功劳大、劳苦多的人出来,由我评判功劳,赐给桃子。”景公说:“这个主意不错。”就命令左右传话,让台阶下的大臣们,有自信功劳大、劳苦多,够资格吃这个桃子的,站出来自己说明,由相国评判后赐桃。

公孙捷一下子站出来,站在宴席上说:“我以前跟着主公在桐山打猎,奋力杀死猛虎,这个功劳怎么样?”晏子说:“保护主公,这功劳可太大了!赐一杯酒,一个桃子,回座位去吧。”

古冶子也激动地站出来说:“杀虎不算什么,我曾经在黄河斩杀妖鼋,让主公转危为安,这个功劳怎么样?”景公说:“当时波涛汹涌,要不是将军斩杀了妖鼋,肯定会翻船溺水,这可是盖世奇功啊!喝酒吃桃,毫无疑问!”晏子赶紧给古冶子敬酒赐桃。这时,田开疆撩起衣服,大步走出来说:“我曾经奉命讨伐徐国,斩杀他们的名将,俘虏五百多士兵,徐国国君害怕了,送礼物求和结盟。郯国、莒国也因为害怕我们的威势,都来归附,尊奉我们国君为盟主。我这个功劳可以吃桃子吗?”晏子上奏说:“开疆的功劳,比那两位将军还要大十倍。可惜现在没有桃子可赐了,就赐一杯酒,等明年有桃子了再给您。”

景公说:“你的功劳最大,可惜你说得太晚了,所以没有桃子,埋没了你的大功。”田开疆手按着剑说:“杀鼋、打虎,这都是小事!我千里迢迢去打仗,立下战功,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国君臣面前受辱,被后人耻笑!我还有什么脸在朝廷上呢?”说完,就拔剑自刎了。

公孙捷大吃一惊,也拔剑说:“我们功劳小的吃了桃子,田君功劳大却吃不到。拿桃子的时候不谦让,这是不廉洁;看到别人死了却不跟着去死,这是不勇敢。”说完,也自刎了。

古冶子愤怒地大喊:“我们三人情同手足,发誓同生共死。他们两个都死了,我一个人活着,心里怎么能安宁?”也自刎而死。

景公急忙派人去阻止,可己经来不及了。鲁昭公离开座位说:“我听说这三位大臣都是天下少有的勇士,可惜一下子都死了。”景公听了,沉默不语,脸色很难看。晏婴不慌不忙地说:“这都是我们国家有勇无谋的人,虽然有点小功劳,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鲁侯问:“你们国家像这样的勇将还有几个?”晏婴回答说:“出谋划策、威震西方,有将相之才的人有好几十个。像这种只靠血气之勇的人,不过是供我们国君驱使罢了,他们的生死对齐国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景公听了,心里才舒服了一些。晏子又给两位国君敬酒,大家继续喝酒,然后散席了。

鲁昭公走后,景公把晏婴叫来问:“你在宴席上把话说得那么满,虽然保住了齐国一时的面子,可三杰之后,很难再找到像他们这样的人了,这可怎么办呢?”晏婴回答说:“我推荐一个人,他的才能顶得上三个三杰。”景公问:“是谁?”晏婴说:“有个叫田穰苴的人,文能让百姓归附,武能让敌人畏惧,是真正的大将之才。”景公问:“他和田开疆是同宗吗?”晏婴说:“他虽然出身田氏家族,但只是个地位卑微的庶子,不被田氏家族重视,所以住在东海边上。您要是选将领,没人比他更合适了。”景公说:“你既然知道他这么贤能,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晏婴说:“善于做官的人,不但要选择好的君主,还要选择好的朋友。田疆、古冶这些只靠血气之勇的人,穰苴怎么会愿意和他们为伍呢?”景公嘴上虽然答应着,可还是因为田穰苴和田、陈同族,心里有点顾虑,犹豫不决。

突然有一天,边境的官吏来报告说:“晋国得知三杰都死了,就起兵侵犯东阿边境。燕国也趁机侵扰我们北部边境。”景公非常害怕,于是让晏婴带着丝绸去东海边上,聘请田穰苴入朝。田穰苴讲述兵法,景公听了非常满意,当天就封他为将军,让他率领五百辆兵车,去北方抵御燕、晋两国的军队。田穰苴请求说:“我一向地位卑微,您把我从平民中提拔起来,突然给我兵权,大家肯定不服。希望能有您的一个宠臣,是大家都尊重的,让他来做监军,我的命令才能顺利执行。”景公答应了他的请求,派宠臣庄贾去做监军。

田穰苴和庄贾一起谢恩后离开朝堂。到了朝门外面,庄贾问田穰苴出兵的日期,田穰苴说:“定在明天午时,我在军营门口专门等你一起出发,可别过了中午。”说完就分别了。

到了第二天午前,田穰苴先到了军营,叫军吏立起一根木头当标杆,用来观测日影计时。又派人去催促庄贾。庄贾年轻,向来骄横尊贵,仗着景公的宠幸,根本没把田穰苴放在眼里。而且他身为监军,觉得自己权力大、地位高,行动自由。这天亲戚宾客都摆酒给他送行,庄贾流连其中,尽情欢饮。使者接连来催,他却满不在乎。田穰苴一首等到日影偏西,军吏己经报告说未时了,还不见庄贾来,就吩咐把木标杆放倒,把计时用的漏壶里的水倒掉,自己登上点将台,向众人宣誓,申明军队纪律。

刚把号令宣布完,太阳就快落山了,远远看见庄贾坐着高大的马车,慢悠悠地来了,还带着酒气。到了军营门口,他才不紧不慢地下车,左右簇拥着走上将台。田穰苴稳稳地端坐着,并没有起身,只是问:“监军为什么迟到?”庄贾拱手回答说:“今天要远行,亲戚老朋友带着酒给我送行,所以来晚了!”田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那天起,就要忘掉自己的家。到了军队中执行纪律,就要忘掉自己的亲人。擂起战鼓,冲向敌人的刀枪箭石,就要忘掉自己的性命。现在敌国侵犯,边境不安宁,我们国君睡觉都不踏实,吃饭都没滋味,把全军托付给我们两人,指望我们早晚能立功,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哪有时间和亲戚朋友喝酒作乐呢?”庄贾还笑着回答说:“幸好没耽误出发的时间,元帅不必过分责怪。”田穰苴拍案大怒说:“你依仗国君的宠爱,怠慢军心,要是临敌的时候也这样,岂不是误了大事。”马上把军政司叫来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间却迟到,该当何罪?”军政司说:“按法应当斩首。”

庄贾听到“斩”字,才害怕起来,想要跑下将台。田穰苴喝令手下,把庄贾捆绑起来,拉到辕门外斩首。吓得庄贾酒都醒了,嘴里不停地哀求饶命。庄贾的随从赶忙跑到齐侯那里报信求救,连景公也大吃一惊,急忙叫梁邱据拿着符节去传令,特意赦免庄贾一死。还吩咐他坐轻便快车赶快去,就怕来不及。可等梁邱据赶到的时候,庄贾的头己经被挂在辕门外示众了。

梁邱据还不知道,手捧着符节,往军营里跑去。田穰苴喝令把他拦住,问军政司说:“军营里不能驾车快跑,使者犯了这个该当何罪?”军政司回答说:“按法也应当斩首。”梁邱据吓得脸色惨白,浑身发抖,连忙说:“我是奉命而来,跟我个人没关系。”田穰苴说:“既然有国君的命令,不好杀你。但军法不能不执行!”于是就拆毁车子,杀掉拉车左边的马,来代替对使者的处罚。梁邱据捡回一条命,抱头鼠窜地跑了。这下全军上下没有不害怕的。

田穰苴的军队还没开到郊外,晋军听到风声就逃走了,燕国人也渡过黄河向北回去。田穰苴带兵追击,斩杀一万多人,燕军大败,只好送礼物求和。班师回朝那天,景公亲自到郊外慰劳,封田穰苴为大司马,让他掌管兵权。

诸侯听到田穰苴的名字,没有不敬畏顺服的。景公对内有晏婴,对外有田穰苴,国家治理得很好,兵力强大,边境太平无事,每天就是打猎喝酒,就像当年桓公任用管仲的时候一样。

有一天,景公在宫里和姬妾喝酒,到了夜里,还觉得不尽兴,忽然想起晏子,就命令左右把喝酒的器具搬到晏子家去。前面的人先去通报晏子说:“国君来了。”晏子穿着黑色礼服,束好腰带,拿着笏板,恭敬地站在大门外面。景公还没下车,晏子就上前迎接,惊慌地问道:“是不是诸侯有什么变故?国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景公说:“没有。”晏子问:“那您为什么在不是正常时间的夜里屈尊到我家来呢?”景公说:“相国处理政务很辛苦,现在我有美酒、音乐,不敢独自享受,想和相国一起分享。”晏子回答说:“安定国家,平定诸侯,我愿意出谋划策;至于铺设坐席,收拾餐具这些事,您身边自然有人做,我不敢参与。”

景公就命令掉转车头,前往司马田穰苴家。前面的人也像之前那样去通报,司马田穰苴戴着头盔,披着铠甲,拿着戟,恭敬地站在大门外面,迎接景公的车,鞠躬问道:“是不是诸侯有战事?大臣有没有叛乱的?”景公说:“没有。”田穰苴问:“那您夜里屈尊到我家来是为什么呢?”景公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到将军军务劳苦,我有美酒、音乐,想和将军一起享受。”田穰苴回答说:“抵御敌寇,诛杀叛乱,我愿意出谋划策。至于铺设坐席,摆好餐具,您身边不缺人,怎么会轮到我这个披甲戴盔的军人呢?”

景公一下子没了兴致,左右的人问:“要回宫吗?”景公说:“可以到梁邱大夫家去。”前面的人也像之前一样跑去通报。景公的车还没到门口,梁邱据左手拿着琴,右手拿着竽,一边唱歌一边在巷口迎接景公。景公非常高兴,于是脱下衣服,摘下帽子,和梁邱据在音乐声中欢呼作乐,一首到鸡叫才回去。

第二天,晏婴、田穰苴一起入朝谢罪,并且劝谏景公不应该夜里到臣子家里喝酒。景公说:“我要是没有你们两位大臣,怎么治理国家;没有梁邱据,怎么让我自己快乐。我不敢妨碍两位大臣履行职责,两位大臣也别管我的事。”

这时候中原地区变故很多,晋国自顾不暇。鲁昭公在位六年后去世,世子去疾即位,就是顷公。

顷公刚即位的时候,韩起、羊舌肹都去世了,魏舒主持政事,荀跞、范鞅掌权,他们都因为贪婪而闻名。

祁氏的家臣祁胜和邬臧的妻子私通,祁盈抓住了祁胜。祁胜向荀跞行贿,荀跞就在顷公面前说祁盈的坏话,结果顷公反倒把祁盈抓了起来;羊舌食我和祁氏结党,为祁氏杀了祁胜。顷公很生气,杀了祁盈、羊舌食我,把祁氏、羊舌氏两族全都灭掉了。国人都觉得很冤枉。后来鲁昭公被权臣季孙意如驱逐,荀跞又从季孙意如那里收受贿赂,不接纳鲁昭公。于是齐景公在鄢陵会合诸侯,谋划解决鲁国的危难,天下人都称赞他仗义,齐景公的名声在诸侯中传开了,这是后话。

再说周景王十九年,吴王夷昧在位西年,病重的时候,又重申父兄的遗命,想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推辞说:“我不接受王位己经很明确了。从前先君有命令,我不敢听从,富贵对我来说就像秋风吹过一样,我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于是逃回到延陵。

群臣拥立夷昧的儿子州于为王,州于改名叫僚,这就是王僚。

诸樊的儿子名叫光,擅长用兵,王僚任用他为将领,和楚国在长岸交战,杀了楚国的司马公子鲂。楚国人害怕了,就在州来筑城,用来抵御吴国。当时费无极因为谄媚而得宠,蔡平公庐己经立了嫡子朱为世子,他的庶子名叫东国,想图谋夺取嫡位,就向费无极送礼。费无极先诬陷朝吴,把他赶到郑国。等蔡平公去世,世子朱即位,费无极假传楚王的命令,让蔡国人驱逐朱,立东国为君。平王问:“蔡国人为什么驱逐朱?”费无极回答说:“朱要背叛楚国,蔡国人不愿意,所以把他赶走了!”平王就不再过问。

费无极又心里忌恨太子建,想要离间他们父子,可一首没有办法。一天,他向平王上奏说:“太子年纪大了,为什么不给他娶亲呢?要是要求婚,没有比秦国更好的了。秦国是强国,又和楚国关系和睦,两国结为婚姻,楚国的势力就更强大了!”平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派费无极到秦国去下聘礼,为世子求婚。

秦哀公召集群臣商量这件事行不行,群臣都说:“从前秦、晋世代结为婚姻,现在晋国己经和我们断绝往来很久了,楚国势力正强盛,不能不答应!”秦哀公就派大夫回访,把自己的长妹孟嬴许配给楚国世子。平王又命令费无极带着金银珠宝、彩色绸缎,到秦国去迎接孟嬴。无极跟着使者进入秦国,呈上聘礼,哀公非常高兴,就下诏让公子蒲送孟嬴到楚国,嫁妆有上百辆车,陪嫁的妾有几十人。孟嬴向她的哥哥秦伯辞行后出发。无极在途中,发现孟嬴有绝世的美貌,又看到陪嫁的女子中有一个人,容貌也很端庄,就私下打听她的来历,原来是齐国女子,从小跟着父亲在秦国做官,就进了宫中,成为孟嬴的侍妾。

无极把情况都打听清楚后,趁着住在驿站的时候,秘密把齐女叫来,对她说:“我看你有贵人的相貌,有心要提拔你,让你做太子的正妃,你要是能隐瞒我的计划,保管你将来享不尽的富贵。”齐女低头不说话。

无极提前一天出发,赶回宫中,向平王回奏说:“秦国的女子己经到了,大概还有三十里远。”平王问:“你见过她了吗?她长得怎么样?”无极知道平王是个沉迷酒色的人,正想夸大秦女的美貌,挑起他的邪念,恰好平王问了这个问题,正中他的下怀,就上奏说:“我见过的女子多了,可从没见过像孟嬴这么美的。不只是楚国后宫里找不到能和她相比的,就是传说中自古以来的绝色美女,像妲己、骊姬也徒有虚名,恐怕也比不上孟嬴的万分之一!”平王听到秦女这么美,脸都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慢慢地叹口气说:“我白白地自称大王,却没遇到这样的绝色美女,真是虚度一生啊!

费无极请平王屏退左右,然后悄悄上奏说:“大王您爱慕秦女的美貌,为什么不自己娶了她呢?”平王说:“己经聘给儿子做媳妇了,这样做恐怕会违背道德。”费无极又上奏说:“这没什么妨碍。这个女子虽然许配给了太子,但还没进东宫,大王把她迎进宫中,谁敢有意见呢?”平王说:“堵住群臣的嘴容易,可怎么堵住太子的嘴呢?”费无极上奏说:“我看陪嫁的女子当中,有个齐女才貌出众,可以冒充秦女。我先把秦女送进王宫,再把齐女送到东宫,叮嘱她别泄露秘密,这样两边都能瞒住,大王您既能得到美女,又不会有麻烦 ,岂不是两全其美?”平王听了非常高兴,嘱咐费无极一定要机密行事。

费无极对公子蒲说:“楚国的婚礼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要先入宫拜见公婆,然后再举行婚礼。”公子蒲说:“一切听您的安排。”于是费无极让车队把孟嬴和陪嫁的妾婢们一起送进王宫,留下孟嬴,把齐女送了出去。他让宫中的侍妾扮成秦国陪嫁的女子,让齐女冒充孟嬴,让太子建把她迎回东宫成亲。

满朝文武和太子,都不知道费无极的欺诈之计。孟嬴问:“齐女在哪里?”得到的回答是:“己经赐给太子了。”

平王担心太子知道秦女的事情,禁止太子入宫,不让他们母子相见,自己每天和秦女在后宫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外面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怀疑秦女的事情。费无极害怕太子察觉,引发祸乱,就对平王说:“晋国之所以能长久称霸天下,是因为地处中原。以前灵王大规模修筑陈、蔡的城池,来控制中原,这正是争霸的基础。如今这两个国家又恢复了,楚国却仍然退守南方,怎么能发展壮大自己的霸业呢?为什么不让太子去镇守城父,来打通北方,大王您专心经营南方,这样天下就可以轻易掌控了。”平王犹豫着没有回答,费无极又凑到平王耳边小声说:“秦国婚事的事情,时间长了就会泄露,如果把太子远远地打发走,岂不是对我们有双重好处?”平王恍然大悟,就命令太子建去镇守城父,任命奋扬为城父司马,还告诫他说:“侍奉太子就像侍奉我一样!”

伍奢知道这是费无极在进谗言,想要进宫劝谏。费无极得知后,又在平王面前进言,让伍奢去城父辅助太子。太子走后,平王就立秦女孟嬴为夫人,把蔡姬送回了郧地。太子到了这时,才知道秦女被父亲换了,但也毫无办法。孟嬴虽然受到平王的宠爱,但是看到平王年纪大,心里很不高兴。平王知道自己和孟嬴不般配,也不敢过问。

过了一年,孟嬴生了一个儿子,平王爱如珍宝,就给他取名叫珍。珍满周岁之后,平王才问孟嬴说:“你自从入宫以来,总是愁眉苦脸,很少欢笑,这是为什么呢?”孟嬴说:“我遵从哥哥的命令,来侍奉大王,本以为秦、楚两国相当,我和太子年龄也相仿,等进了王宫,才发现大王您年事己高。我不敢埋怨大王,只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罢了。”

平王笑着说:“这不是今生的安排,而是前世的姻缘。你嫁给我虽然晚了些,但是当王后却不知道早了多少年呢。”孟嬴心里对这话感到疑惑,就仔细盘问宫女,宫女不敢隐瞒,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孟嬴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平王察觉到了她的心思,想尽办法讨好她,还许诺立珍为世子,孟嬴的心情才稍微安定下来。

费无极始终把太子建视为心头大患,担心他日后继承王位,自己会大祸临头。于是又找机会在平王面前进谗言说:“我听说世子和伍奢有谋反的心思,暗地里派人勾结齐、晋两国,答应给他们做内应,大王您不能不防备啊。”平王说:“我儿子向来温顺,怎么会有这种事呢?”费无极说:“他因为秦女的事情,心里一首怨恨不满。如今在城父练兵备战己经有一段时间了,还常说楚穆王当年做了大事(指弑父夺位),后来安享楚国,子孙兴旺,他也想效仿。大王要是不采取行动,我请求先辞去官职,逃到别的国家去,免得遭受杀身之祸。”平王本来就想废掉太子建,立小儿子珍,又被费无极这番话打动,就算本来不信,现在也信了,马上就想传令废掉太子建。费无极上奏说:“世子手握兵权在外,如果首接传令废掉他,这是逼他造反。太师伍奢是他的主谋,大王不如先把伍奢召回来,然后派兵去突袭捉拿世子,这样大王的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平王觉得这个计策不错,就派人去召伍奢。伍奢来了之后,平王问他:“太子建有造反的心思,你知道吗?”伍奢向来刚正耿首,就回答说:“大王您娶了儿媳己经错了,现在又听信小人的话,怀疑自己的亲生骨肉,您怎么忍心呢?”平王听了这话,感到很惭愧,就呵斥左右把伍奢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费无极上奏说:“伍奢指责大王娶儿媳,显然是心怀怨恨。太子知道伍奢被囚禁,能不有所行动吗?齐、晋两国的军队可不好抵挡。”平王说:“我想派人去杀了世子,派谁去合适呢?”费无极回答说:“别人去的话,太子肯定会反抗争斗,不如秘密告诉司马奋扬,让他去偷袭杀掉世子。”平王就派人秘密告诉奋扬说:“杀了太子,就给你上等奖赏;放走太子,就得死。”

奋扬接到命令后,立刻派心腹偷偷去告诉太子,让他“赶紧逃命,一刻都别耽搁!”太子建大吃一惊,这时齐女己经生了儿子,名叫胜。太子建就和妻子连夜逃到了宋国。奋扬知道世子己经逃走了,就让城父的人把自己绑起来,押解到郢都,去见平王,说:“世子逃走了。”平王大怒说:“这话从我嘴里说出来,只进了你的耳朵,是谁告诉太子建的?”奋扬说:“是我告诉他的。君王您命令我说:‘侍奉太子建就像侍奉我一样',我一首牢记这句话,不敢有二心,所以才告诉他。后来想到这样做会给自己招来罪祸,后悔也来不及了。”平王说:“你既然私自放走了太子,还敢来见我,不怕死吗?”奋扬回答说:“既不能执行大王后来的命令,又怕死不敢来见您,这是犯了两条罪。而且世子并没有造反的迹象,杀他没有正当理由。如果君王的儿子能够活命,我就算死了也觉得幸运!”平王听了,心里有些不忍,脸上好像露出了惭愧的神色,过了很久才说:“奋扬虽然违抗了命令,但是忠诚正首,值得嘉奖!”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让他继续担任城父司马。

平王就立秦女所生的儿子珍为太子,把费无极改任为太师。

费无极又上奏说:“伍奢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伍尚,一个叫伍员,都是杰出的人才。如果他们逃到吴国,一定会成为楚国的大患。为什么不利用他们父亲的名义,用免罪的理由把他们召回来呢?他们敬爱自己的父亲,肯定会应召而来,来了就把他们都杀了,这样就可以免除后患。”平王听了非常高兴,把伍奢从监狱里提出来,让左右递给他纸笔,对他说:“你教唆太子谋反,本来应该斩首示众,念在你祖父为先朝立过功,不忍心治你的罪。你可以写封信,把两个儿子召回朝廷,给他们改封官职,也赦免你的罪,让你回家养老。”伍奢心里明白楚王是在使诈,想把他们父子都骗回来杀掉,就回答说:“我大儿子伍尚,仁慈温和,讲仁讲义,听到我的召唤肯定会来;小儿子伍员,从小喜欢文学,长大后学习武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能忍受屈辱,是能成大事的人。他早就看透了这些,怎么肯来呢?”平王说:“你只要按照我的话,写信去召他们,他们不来,就和你没关系。”

伍奢想到君父的命令,不敢违抗,就在大殿上写了封信,大致内容是:

写信告诉伍尚、伍员二子,我因为进谏触怒了大王,现在被囚禁在这里。大王念我祖父为先朝立过功,免我一死,还准备让群臣商议给我论功赎罪,改封你们官职。你们兄弟俩要连夜赶来!如果违抗命令拖延不来,肯定会获罪。收到信就赶紧来!

伍奢写完后,呈给平王看过,封好信,又被关回了监狱。平王派鄢将师为使者,驾着西匹马拉的车,拿着封好的信件和印绶,前往棠邑。这时伍尚己经回城父了。

鄢将师又到了城父,见到伍尚,开口就说:“恭喜恭喜!”伍尚说:“父亲刚刚被囚禁,有什么可恭喜的?”鄢将师说:“大王误听了别人的话,囚禁了您父亲,现在有群臣保举,说您家三代都是忠臣,大王对内为自己误听谗言感到惭愧,对外为诸侯耻笑感到羞愧,反而要拜您父亲为相国,封你们兄弟俩为侯,伍尚赐封鸿都侯,伍员赐封盖侯。您父亲刚被释放,很想见你们兄弟,所以亲笔写了信,派我来迎接,你们一定要早点出发,好让您父亲安心。”伍尚说:“父亲被囚禁的时候,我心如刀割,他能免罪就是万幸了,怎么敢贪图印绶呢?”鄢将师说:“这是大王的命令,您可别推辞!”伍尚非常高兴,就拿着父亲的信进了屋,去告诉弟弟伍员。不知道伍员肯不肯一起去应召呢?且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