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晓,陆渊率领五千精锐,悄然绕道城东,开始佯攻东门。
张谦果然中计,急忙调派主力前往东门防守。与此同时,萧承毅率领主力部队,悄然逼近南门。
南门的守军因主力被调走,防守薄弱。萧承毅一声令下,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箭雨如蝗,攻城器械轰鸣,南门的守军措手不及,很快陷入混乱。
萧承毅身先士卒,亲自登上云梯,挥剑斩杀了数名守军。
他的勇猛激励了士气,士兵们奋勇争先,很快攻破了南门。城门大开,宁王的军队如洪水般涌入洛阳城。
城内,张谦得知南门失守,大惊失色,急忙调兵回援。然而,陆渊的佯攻部队早己在东门牵制了大量敌军,张谦的兵力分散,难以迅速集结。
萧承毅率领主力部队,迅速向城内推进。他按照司马瑾的计策,派出一支奇兵潜入城内,成功烧毁了敌军的粮仓。粮草被毁,守军士气大挫,纷纷溃退。
张谦见大势己去,只得率领残部退守内城,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然而,宁王的军队士气如虹,势不可挡。经过一番激战,内城也被攻破,张谦被俘,洛阳城彻底落入宁王之手。
洛阳城攻陷的消息传回军营,宁王萧远山大喜过望。他亲自率领大军入城,接受百姓的欢呼。洛阳城的百姓早己厌倦了战乱,对宁王的到来表示欢迎。
宁王入城后,迅速安抚百姓,整顿秩序。他宣布减免赋税,释放囚犯,赢得了洛阳百姓的支持。
与此同时,萧远山在洛阳城内设立了临时行宫,召集众将商议后续事宜。他首先表彰了陆渊和萧承毅的功绩,尤其是萧承毅的英勇表现,赢得了众将的敬佩。
……
建昭二十一年六月,天下风云骤变,宁王萧远山率军攻破洛阳,彻底改变了天下的格局。
洛阳城作为中原腹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陷落不仅意味着宁王势力的急剧扩张,也标志着朝廷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皇帝赵衍得知洛阳陷落的消息,大惊失色。
他深知洛阳的重要性,一旦失守,长安也将岌岌可危。在众臣的建议下,赵琰决定放弃长安,南逃避难。
六月的一个深夜,皇帝率领部分亲信和禁军,悄然离开长安,向南逃往江南。长安城内一片混乱,百姓纷纷逃离,昔日繁华的帝都瞬间变得萧条。
……
清晨,洛阳行宫内,萧承毅正在书房中整理行装,准备出发前往宁州。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即亲兵恭敬地禀报道:“世子殿下,洛阳城内的几位官员前来拜见,说有重要宝物献上。”
萧承毅微微皱眉,心中疑惑,但还是点头说道:“请他们进来。”
片刻后,几位洛阳官员恭敬地走进书房。
他们身着官服,神情肃穆,手中捧着一只精致的玉匣。
为首的官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世子殿下,我等特来献上一件宝物,此物名为“琼华”,乃是当年虞皇后留在洛阳行宫的遗物,今日特来献给世子,以表我等归顺之心。”
萧承毅闻言,心中一震。
他知道虞皇后是崔文溪的外祖母,这件宝物对她来说意义非凡。他接过玉匣,仔细端详。
玉匣通体晶莹剔透,雕刻着精美的凤凰图案,栩栩如生。
他轻轻打开玉匣,只见匣内装有一枚晶莹剔透的玉佩,玉佩上雕刻着凤凰图案,背面刻有“虞氏”二字,字迹古朴典雅,显然是虞皇后的随身之物。
萧承毅心中暗自思量,这件宝物对崔文溪来说意义重大,他决定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她。
他抬头看向几位官员,郑重地说道:“此物确实珍贵,多谢诸位大人。”
为首的官员恭敬地说道:“世子殿下,此物一首由我们妥善保管,如今洛阳归顺宁王,此物理应交由世子殿下处置。我等愿为宁王效犬马之劳,共襄大业。”
萧承毅点头说道:“诸位大人的心意,我定会转告父王。洛阳的安定,还需诸位大人多多费心。”
他轻轻合上玉匣,将其小心地放入行囊中,心中己有了决定。
行宫外,亲兵们早己整装待发。萧承毅走出书房,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他挺拔的身姿。
他翻身上马,率领一队亲兵,悄然离开洛阳行宫,踏上了前往宁州的路途。
……
宁州城楼上,崔文溪静静地站在高处,目光远眺着城外的官道。微风拂过她的发梢,带来一丝凉意。她的神情冷清,眸中无波无澜,仿佛世间万物都与她无关。
今日,萧承毅凯旋而归,宁王府都来了城门口迎接,崔文溪也不得不过来。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尘土飞扬间,一队人马出现在官道的尽头。
崔文溪的目光微微一凝,随即恢复如常。她看着那队人马逐渐靠近,最前方的那人一袭玄色戎装,骑在高大的黑色战马上,身姿挺拔如松,正是萧承毅。
他的面容冷峻,眉宇间带着几分战场归来的肃杀之气,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阳光洒在他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衬得他愈发英姿飒爽。
崔文溪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淡淡收回。她的神情依旧冷清,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周嬷嬷匆匆赶来,脸上带着笑意:“姑娘,世子回来了!王妃和府中的众人去城门口迎接了,您也快些过去吧。”
崔文溪点点头,她随着周嬷嬷走下城楼,步履轻盈,裙摆随风轻扬,宛如一朵盛开的牡丹。
城楼上,旌旗飘扬,侍卫们列队而立,神情肃穆。
城门口,百姓们也被允许聚集在此,纷纷踮起脚尖,想要一睹世子的风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当崔文溪走到城门口时,宁王府的众人早己聚集在此。林静仪身着华贵的锦袍,头戴珠钗,脸上带着欣慰的笑意,和萧承礼一起站在最前方。
她的身旁是宁王府的家眷和府中的幕僚,众人神情恭敬,目光齐齐望向远处的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