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室的霉味被新刷的绿漆盖住大半。林深靠在储物柜上,看着队医给杨旭套上特制护膝。少年细瘦的脚踝在专业护具里晃荡,像根没长成的豆芽菜。
杨旭在更衣室里,看着自己的护膝,心里充满了期待和紧张。他想:我一定要在比赛中证明自己,不能辜负林总和荣老的期望。
林深突然坐在他身边:“怕吗?”林深扔过去瓶功能饮料。
杨旭接住时手腕一沉,差点没拿稳。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怕个球!在煤机厂那会儿,三十岁的前锋我都扑过。”
林深笑了。这崽子眼里烧着的火,和二十年后那些被金元足球磨平棱角的球员截然不同。他打开系统界面,杨旭的数据旁悄然浮现一行红字:【建议培养方向:现代清道夫门将】。
次日训练赛,乌云压得极低。林深站在场边,雨水顺着风衣下摆滴落。
训练场的积水在鞋底嘎吱作响,后腰李刚弯腰紧了紧鞋带。二队的红色背心被雨水浸成暗褐色,贴在他隆起的肩胛骨上。对面半场,姜昆正带着一线队做传接热身,皮球砸在湿滑草皮上的闷响像鼓点般敲在耳膜上。
“怕了?”二队队长赵大勇撞了下李刚肩膀,递过半瓶葡萄糖水。
李刚仰头灌了一口,喉结滚动:“怕他们腿软。“
对面半场,一线队前锋李铁柱正在热身,壮硕的身躯把训练服撑得紧绷。这位28岁的老将虽然技术只有2星,但【身体对抗4星】的评级像柄重锤悬在杨旭头顶。
“老李!”荣老突然扯着嗓子喊,“收着点力!伤着孩子扣你奖金!”
李铁柱咧嘴一笑,露出镶金的门牙:“荣指,您当年教我们怎么说的?球场上没有大小,只有输赢!”
哨声响起。姜昆中场一记挑传,李铁柱扛开后卫突入禁区。杨旭死死盯着对方摆腿的姿势,系统提示在林深视网膜上闪烁:【惯用脚:右脚,假动作概率67%】。果然,李铁柱虚晃一枪,左脚推射远角。
少年门将如同预判般腾空,指尖堪堪蹭到皮球。变向的足球“砰”地砸在立柱上,全场哗然。
“好小子!”荣老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摔了。林深不动声色地擦掉掌心的汗,系统界面弹出新提示:【预判天赋升级至中级】。
但林深却盯着姜昆脚踝上醒目的肌贴——系统数据显示,这位中场核心的【伤病风险】正闪着黄光。
哨声撕裂雨幕。林深裹着军用雨衣站在场边,在杨旭大脚开球之后,看着李刚像块牛皮糖般贴住姜昆。少年琥珀色的瞳孔收缩,在姜昆摆腿的瞬间突然下铲!
“草!”姜昆踉跄着护住球,鞋钉在草皮上犁出两道泥沟。裁判没吹哨——训练赛允许合理冲撞。
荣老攥着战术板的手背暴起青筋:“这小子吃火药了?”
林深没接话。视网膜上跳动的数据让他太阳穴发胀:【李刚·抢断成功率+12%】,这己经是这场比赛第三次从姜昆脚下断球。
上半场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成了杨旭的个人秀。他时而像蜘蛛般贴地扑救,时而出击到禁区边缘头球解围。
当李铁柱终于抓住机会暴力抽射时,杨旭竟用胸口硬接下这记重炮。他蜷缩在泥水里咳嗽,手里还死死抱着足球。
林深冲进场扶起少年,发现他嘴唇发白却咧着嘴笑:“林总,我没丢球吧?”
场边突然响起掌声。一线队的老油条们不知何时围了过来,姜昆把杨旭的头发揉成鸟窝:“小崽子,够种!”
李铁柱扔过来条毛巾,上面绣着歪歪扭扭的“中国必胜”——那是92年奥运会女足队员的签名。
在训练赛的下半场,林深让李刚和姜昆在一队搭档上场。而杨旭站在球门前,眼神专注地盯着对方姜昆,李铁柱等人的进攻。李刚在中场,拿着球,寻找着传球的机会。
杨旭,注意对方的前锋!”林深在场边大声喊道。
杨旭点了点头,身体微微弯曲,准备随时扑救。李刚看到对方防线的空档,立刻将球传给了姜昆。姜昆接到球后,立刻加速突破防线,然后将球传向禁区。
“射门!”李铁柱在禁区内高高跃起,头球攻门。
杨旭反应迅速,飞身扑救。然而,球还是飞进了球门。杨旭懊恼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心里暗骂自己:怎么没扑到!
荣老点点头,看来有李刚这么个绞肉机在后场做配合,确实可以发挥姜昆更多的实力。
在训练赛结束后,林深和荣老把杨旭和李刚叫到身边,给了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看到杨旭专注的眼神和李刚略显紧张的表情。
林深心里暗自思忖:这两个孩子,或许就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杨旭,你的预判能力很不错,但要注意对手的假动作。”林深拍了拍杨旭的肩膀,“要多观察对方的眼神和肢体动作。下次再有这种,可能你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知道了,林总!”杨旭点头,眼神坚定。
“李刚,你今天的防守不错,但要注意传球的时机。”林深转向李刚,“要多和队友配合,找到最佳的传球路线。另外,我知道你体力好,独自训练时候练练远射吧,后腰远射好,可以是一件得分利器”
李刚低着头,轻轻地“嗯”了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他明白林深对他的期望,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不辜负林深的信任。
与此同时,在蒸腾着跌打药酒的气味的更衣室里。李铁柱把冰袋按在淤青的膝盖上,听着隔壁淋浴间传来年轻人的笑闹。
“柱哥,喝药。”姜昆递来冒着热气的陶碗,黑褐药汁里浮着半片当归。
李铁柱没接。他盯着瓷砖缝里蜷缩的潮虫,哑着嗓子问:“队长,我是不是......该让位了?”
姜昆的手僵在半空。淋浴间的水声忽然停了,少年们刻意压低的议论像针尖刺入耳膜:“铁柱哥今天被那小门将扑了三个单刀......”“听说林总要搞年轻化......”
“放屁!”姜昆突然暴起,陶碗砸在铁柜上迸裂,药汁顺着柜门缓缓流淌,“有消息94年就要职业化了,那些二十岁的愣头青顶得住外援?”
他揪住李铁柱的领子,虎口处的老茧磨得人生疼,“给我记住,只要你还跑得动,渤海钢铁的锋线就姓李!”
铁柱只是对老搭档重重的点了点头:“队长,您放心吧,我李铁柱只要还能踢一天,就肯定不会让渤海钢铁为锋线犯愁。”
深夜的办公室,林深对着青训计划书发呆。台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与窗外摇曳的树影纠缠不清。系统界面悬浮在眼前,杨旭和李刚的数据并列闪烁。他划掉原定的“三年培养计划”,重重写下“跳级提拔”西个字。
走廊忽然传来脚步声。荣老拎着保温桶推门进来,浓郁的中药味顿时弥漫开来。“给那小子熬的,”他指了指训练场方向,“马队医说肋骨差点骨裂。”
林深接过药碗,褐色的液体映出他疲惫的脸:“荣老,您说我是不是太急了?”
老教练摸出根卷烟,在鼻子下嗅了嗅:“94年就要职业化了。那些大老板......”他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他们可不会等孩子慢慢长大。”
远处传来皮球撞击墙面的闷响。杨旭套着护具,正借着路灯练习扑救。他的影子在围墙上忽大忽小,像只倔强的跳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