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村。
晒谷场上排起了长队,有挎着篮子的妇女,有挑着担子的老汉,还有半大孩子抱着自家母鸡刚下的蛋。
一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递上两个鸡蛋:“叔叔,我只有这么多......”
李卫东摸摸她的头:“两个也收。”
特意多给了五分钱,“去买糖吃。”
小姑娘欢天喜地地跑了,边跑边喊:“娘!咱们有钱买盐了!”
到了下午,晒谷场上己经堆满了各种农产品。
崔大壮擦了把汗:“李同志,今天收了多少?”
李卫东翻了翻账本:“鸡蛋六百多个,野兔二十只,还有不少山菌子。”
“好!”崔大壮一挥手,“都搬到崔大可家地窖去!”
夜幕降临时,李卫东和崔大可在地窖里清点物资。
“野猪两只,兔子二十八只,山鸡十五只......”
崔大可一边点数一边报,声音在地窖里回荡。
李卫东突然注意到角落里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那是什么?”
崔大可神秘一笑,解开一个麻袋:“好东西!山蛇!泡酒大补!”
麻袋里盘着几条花纹斑斓的蛇,己经风干了。
“崔书记特意让我留给你的,”崔大可压低声音,“城里人稀罕这个。”
李卫东会意地点头:“替我谢谢崔书记。”
三天后的清晨,三辆驴车整齐地排在村口。
李卫东仔细检查每一处捆扎,特别是那些垫着干草的鸡蛋筐。
“李同志,这个给你。”崔大壮递过来一个布包,“自家做的干粮,路上吃。”
李卫东打开一看,是十几个杂粮饼和一罐咸菜,还有——两个煮鸡蛋。
他抬头看向人群,果然发现了那个小女孩,正躲在母亲身后冲他挥手。
驴车缓缓启动,李卫东回头望去,郑庄在晨雾中渐渐远去。
崔大可坐在第一辆车上,扯着嗓子唱起了山歌:“哎嘿——山高路远不怕难哎——”
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城市轮廓,李卫东的嘴角扬起。
西合院的那些禽兽们,我李卫东要回来了!
这三天的郑庄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完成了采购指标,还意外开辟了一条稳定的野味供应渠道。
崔大壮安排给他的,驾驶驴车的车把式老崔,扯着嗓子应了一声,甩了个响鞭,三辆驴车排成一列驶向轧钢厂大门。
门卫张大爷正端着搪瓷缸子喝茶,见到这阵仗差点呛着,连忙放下缸子走出来:“哎哟喂!这是哪来的大部队?”
“张大爷,早啊!”
李卫东利落地跳下车,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熟练地弹出一支递过去。
张大爷接过烟,眼睛却首往驴车上瞟。
只见第一辆车堆着鼓鼓囊囊的麻袋,第二辆车绑着十几个竹笼,隐约能听见里面家禽扑腾的声音。
第三辆车更是引人注目——车板上整整齐齐码着七八个竹筐,盖着新鲜的芭蕉叶,缝隙里露出红艳艳的山楂和黄澄澄的柿子。
“小李啊,你这是把供销社搬来了?”
张大爷咂舌道,划着火柴的手都有些发抖。
他在轧钢厂当了二十年门卫,还是头回见采购员一次性拉回这么多东西。
李卫东嘿嘿一笑,顺手把剩下的半包烟塞进张大爷兜里:“郑庄老乡实在,听说咱们厂工人劳动强度大,特意多给了些山货。”
张大爷乐得见牙不见眼:“好家伙!这么多东西?李采购本事不小啊!”
李卫东笑了笑,转身对赶车的社员说:“师傅,麻烦把车赶到后勤仓库那边。”
驴车缓缓驶入厂区,引得不少上班的工人驻足观望。
“看!那是野兔吧?”
“还有山鸡!我好久没吃过野味了......”
正在扫地的清洁工王婶停下扫把,瞪大眼睛数着竹笼里的活鸡。
钳工车间的几个青工凑过来,对着野兔指指点点。
就连办公楼上的窗户都探出几个脑袋。
李卫东心里暗笑,表面却故作镇定。
其实采购科给他的任务指标只是玉米2000斤、鸡蛋200斤和活鸡50只,但上次系统抽奖恰好获得了完全匹配的物资。
今早天没亮,他就借口检查货物,悄悄把系统空间里的存货都混进了驴车。
现在车上的东西,足够让他在这次采购评比中拔得头筹。
李卫东走在驴车旁,不时和相熟的工友打招呼。
“让一让,让一让!”
后勤部的陶志平小跑着迎上来,手里还拿着登记本。
这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是仓库记录员,平时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此刻却精神抖擞地盯着驴车,“李哥,这些都是你采购的?”
“是我采购的,入库吧。”
“李哥,你可真牛,别人都没有你采购的多。”
陶志平夸赞道。
李卫东笑了笑,待到陶志平登记入库,签完字后,一身轻松的离开了仓库。
准备去个厕所时,李卫东突然听见一声阴阳怪气的嘲讽:“哟,这不是咱们的李大采购吗?出去三天弄来多少东西?”
回头一看,贾东旭双手插兜晃了过来,身后还跟着面色阴沉的易中海。
李卫东眼神一冷。
他一回来,就这么针对他,想必是棒梗进了他家,偷了巴豆糕吃。
“你管我干嘛?”李卫东冷笑:“我看傻柱整天往你家跑,跟你媳妇有说有笑的,你怎么不管管?”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戳进贾东旭心窝。
他气得浑身发抖,却无言以对——全院谁不知道傻柱对秦淮茹有意思?
【来自贾东旭的负面情绪+150】
易中海见状,快步走过来:“怎么回事?上班时间吵什么吵!”
李卫东耸耸肩:“易师傅,您徒弟非要跟我讨论工作,说我采购水平有问题,要不这样,贾东旭,咱们打个赌如何?”
贾东旭一愣:“赌什么?”
“就赌我这次采购的物资数量,”李卫东自信地说,“如果是后勤部这次采购任务的第一名,你回西合院扫一个月院子,如果不是,我扫。”
贾东旭眼睛一亮——他根本不信李卫东能有什么好成绩!
“好!”他迫不及待地答应,“师父你要给我作证啊!”
易中海皱了皱眉,但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只好点头:“行,我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