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随着贾敏的康复,贾琏留下来无事。己经返回荣国府,临行贾敏给他,和贾母一众人都带了礼物。给了贾琏几万两银子做盘缠。
贾环留下,还需要观察贾敏,黛玉的病情。
贾环己经教了黛玉修行之法。共分两部分:太乙含真氣,小炼形。这个女子和男子修炼方法是不一样的。女功反而更容易出功夫。
交代黛玉好好修炼,不但能治好她的病,还能延缓衰老。所以这几天黛玉忙着修炼,都没功夫找贾环玩。
贾环就每天林府待着看书,修炼,或者带着晴雯出门闲逛。
这可把晴雯高兴坏了,这来一次扬州,够回去吹一辈子的。自己在丫鬟界也就有很大的名气了。不服?你去过扬州嚒?二人在街头闲逛,像姐姐带着弟弟,后面跟着两个林府家丁。
前面有卖糖葫芦的。看着晴雯看的流口水,“晴雯,你去买几个糖葫芦吧。多买几串,你吃几串,给林姐姐带几串。”贾环吩咐。“是,三爷。”晴雯高兴的去了。贾环出门不带银子,太沉。都让晴雯带着。
“三爷,你也吃。”晴雯递给贾环一串糖葫芦。贾环摆手不要,他又不是小孩子,吃啥糖葫芦。
几人慢悠悠前行,贾环看到路旁围着一群女人和小女孩。晴雯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卖头花,头绳,簪子,胭脂水粉等等小摊。
“晴雯,你有喜欢的就买下来。”贾环说。“谢谢三爷,”晴雯买了几根头绳,头花。贾环看晴雯眼睛注视着一个发簪,应该是银的,呈梅花造型。翠绿的叶子,粉红色的梅花。“喜欢就买下来”,贾环说。
“这个要二十两银子,太贵了。”晴雯知道自己的身份,哪敢要啊?“我们有钱,买。三爷送你的。”贾环难得土豪了一把,一百多万两银子放着干嘛?
那个小贩,对着晴雯一阵恭维:“您看看啊!这簪子可是咱扬州名匠所制,纯银的。二十两绝对不贵,姑娘戴上真是美若天仙……”。难得遇到富家公子,这时候不忽悠更待何时?
贾环看了一眼,东西确实不错。贵一点也没什么,不过讲价还是要讲的。貌似听他娘赵姨娘说过,这种银簪子也就十几两银子。
贾环又看中几件小饰品,打算买了回去送给赵姨娘,丫鬟们。
把几件放一起,小贩说要一百五十两银子。贾环还了一百二十两,不肯。贾环带人作势要走。
“公子快回来,今天赔本了,这几件东西卖给你了。”小贩说。
贾环知道这些人做事圆滑,不小心就会被他们坑了。于是晴雯去付了款,高高兴兴回来,拿着她的簪子左看右看,喜欢的不得了。
贾环虽然现在有钱,但是不想做冤大头。以前不知道被小贩坑过多少次。
所谓商人逐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就曾经看到,南方的老太太。去超市里买鸡蛋,然后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去菜市场路边,冒充土鸡蛋卖。
以前他还总奇怪,这些人怎么那么多土鸡蛋?天天在那里卖几百个土鸡蛋,原来都是超市进货。
哎!人心不古啊,道德沦丧…
几人继续逛街,又买了一些小吃,烧饼,果子之类的。晴雯几个拿着吃。然后几人返回林府。贾环交代晴雯,把给黛玉的簪子,糖葫芦送过去。
晚上林如海下衙回家,贾环跟林如海也交了底,说了杀死盐商,抄了赌坊的事。林如海并没有意外,似乎早就知道是贾环做的。只是交代贾环不要把这事告诉别人,到此为止。
林如海是感激贾环的,人家还不是为了他林如海?这几天为盐商被杀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因为没有线索,贾环当时戴着面具。扬州知府找不到人,最后只好以白莲教仇杀结案。
事态渐渐平息。
此次扬州之事己了,贾环决定和贾敏林如海辞行——自己还要读书啊!
贾环来扬州己经半个月过去了。贾环决定要去南京一次,可以坐船过去。
这天晚上贾环与林如海,贾敏一起饭后叙话。“姑姑,姑父,小侄出来日久,还要读书。所以我打算明天回去了,姑姑有什么要交代小侄的吗?”
“啊!这么快回去啊?”贾敏有点不舍,这个侄子乖巧听话,又有大本事。帮自己家解决了天大的麻烦。贾敏很希望贾环能多过几天。可是贾环说要读书,她就不好再说了。总不能耽误孩子读书不是?
林如海有好友在国子监任教习,听到贾环读书。“环哥儿,现在学到哪里了?”
“姑父,小侄现在族学。先生正在教百家姓。小侄感觉进度太慢了,打算回去问问父亲。能不能送我去国子监读书。”贾环回答。
林如海问了贾环一些西书五经的内容,贾环对答如流。林如海满意。又让贾环作诗一首。贾环想了想,慢慢踱步:“
夜夜笙歌醉不休,
栏杆慵依叹离愁;
探马进京辽东事,
男儿自应带吴钩;
纵马扬鞭刀兵起,
一剑霜寒照建州;
斩尽妖魔收故土,
复我汉土无尽秋!”
这首打油诗是原创,感觉抄袭丢人。贾环苦思冥想了一首诗,踱了十西步,比不了曹子建的七步诗。
林如海微笑颔首,孺子可教也。“这样,环哥儿,我有一个好友在国子监任教习,我给他书信一封。你回去带给他,他可以推荐你去国子监读书。”
贾环听了高兴不己,这太好了。“于是起身深施一礼,小侄多谢姑父。”
“不要客气,自家人。再说你帮我们解决了多大麻烦?我这点帮助算什么。”
林如海对贾环说。
“姑姑,姑父。我来时祖母说,如果姑姑痊愈了。想接黛玉姐姐去府里住一段时间,老人家想念外孙。”贾环说。
贾敏思考了一会,然后开口:“环哥儿,不如你先回去。黛玉现在还吃药,恐怕路途劳顿,不利于身体康复。等年底,我和黛玉一起去看望你祖母他们。”
这样也好黛玉娘俩身体刚刚好一点,确实不宜长途奔波。黛玉在家里也可以好好休养生息。自己该教她的也教了,剩下就是自己努力了。
贾环想着对贾敏说:“姑妈,考虑到更周到一些,你们身体此时的确不宜长途奔波。”我回去会和祖母说明的。
那我明天就启程回神京了。林如海贾敏黛玉送贾环出了院子。
贾环回到自己住处。吩咐晴雯先简单收拾一下,明天回去了。晴雯欣喜应着去收拾,她也想回去了,想那些小姐妹。彩霞啊,彩云,桃跟桃叶两个。还有鸳鸯,等人。三爷买了很多礼物,带回去给她们。
这边林如海,贾敏,黛玉围坐一起说话。“环哥儿这孩子真是好孩子啊。是个有大造化的,听他的丫头晴雯说:这孩子出生时天有异象。紫气缭绕,更有神仙显化真形。”
“读书又厉害,族学里深得先生喜欢。而他刚刚宝玉,据说族学就去过一次。老太太也不闻不问,这样下去,环哥儿必然会脱颖而出。”贾敏说。
林如海作为读书人虽然不信鬼神之说,可是,事实证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竟然治好了夫人,女儿的病。还除了赌坊,盐商那么多恶人。这是一个孩子能做到的吗?
唯有一个解释,贾环不是普通人!
黛玉这时也开口,说:“今天她去找环哥儿,他出门了。只有晴雯在屋里忙活针线活。”
晴雯招呼黛玉去贾环房间坐着等待,闲来无事。黛玉看到贾环书桌上有一幅字: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驪山语罢清霄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看墨迹显然是今天写的,桌上还有砚台,毛笔未洗。
当时黛玉感觉心里一根线被触动了。也有点奇怪,这是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
林如海贾敏听了,也感觉不可思议,这孩子必然有不为人知的大秘密。
这首诗,虽然不能说前无古人,却胜在心思细腻,角度独特。
想不通,就不想了。每个人都有秘密,好在贾环是自家人,又不会害了自己家。
夜深了,夫妇二人嘱咐黛玉回去睡觉。
一夜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