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贾环在这梨香院中,每天就是吃饭睡觉,逗小丫鬟玩,或者看看书。
时而跟着赵国基出门,把神京城,逛了一个遍。贾环出来才发现这个神京不同于后世的西安(据考据,神京就是后世西安)。这里没有前世熟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历史上的名人这里也没有。
李白,杜甫,等等大诗人都没有。书法家也没有颜柳欧赵,也没有王羲之。历史在这里是全新的。
好吧,在白纸上才好画画。
这个朝代,流行的书风是馆阁体,写的规规矩矩,乌黑,厚重,方方正正,光滑流利。初见觉得工工整整,看多了倒胃口。就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偶尔几个有个性的书法家,也是书风柔弱不堪,写字矫揉造作,或似无病呻吟,时而运笔如烂麻绳,又似死蛇挂树。总之,充斥着颓废,腐朽的气息。
国画人物也是柔柔弱弱,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是弱不禁风的样子。
山水画承袭前朝,刻板程式化的东西,而,所谓的文人画,更是一些文人士大夫的消遣工具。这类人的通病就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作品流于粗野,或者无病呻吟…
反正贾环是看不上这个时代的书画作品。
军事方面,当权者推行闭关锁国,自高自大,颇有坐井观天之嫌疑。
然北方蛮族日益强大,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工业几乎没有,基本靠手工作坊,生产力极低。这几年又连续天气严寒,气候失常,造成土地减产。小冰河气候持续着…
人民生活困苦,底层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达官贵人却贪淫好色,贪腐成性,正是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种情况下,荣国府的积蓄也几尽耗干。府里下人的月例钱有时候都不能按时发放。
贾环,看的书都是在书铺子里偷偷看,靠着过目不忘的本事,白嫖。一家书铺不好一首去,只好这家看一天,那家看一天……就这样,贾环脑袋里己经装了几千本各种书籍。西书五经,天文地理,道经杂书,八字术数,书画艺术,医学养生……
可谓移动的图书馆,为今后考科举做好准备。
这样白天看书,晚上悟道修炼,他的实力也恢复到前世巅峰时期……
这几天,贾环准备去搞点钱。但是怎么搞钱是个难题。主要他太小了,很多事不方便做。最后他决定先找城里的黑帮借点——没错,就是借……至于什么时候还?贾环并没有说。
不是贾环不想还,是债主都死了。首先是一个拐子团伙在庆祝干了一票大买卖,正在吃喝时。被贾环连锅端了,所有人瞬间被抽走魂魄。财宝赵国基拉了满满五大车……到贾环的梨香院,还好是晚上,没人发现。
官府的人闻讯赶来,查看过后首摇头——毫无头绪。最后以一个荒唐的理由:饮酒过度,集体死亡结案。
这一票,贾环弄来了价值几千两银子的财宝。给了赵国基一百两,没给赵姨娘,怕她大嘴巴乱说。
财宝都被贾环藏在梨香院一个地窖里。外面只留几百两银子花用。
暂时贾环不打算搞大动作,投资赚钱啥的,还是玩几年,等长大一点再说。
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读书修炼上。有了钱贾环可以好好修炼了,除了早晚去赵姨娘那里请安,别的时间都在家里。连探春都很少见到。
时间张牙舞爪过得真快……
转眼贾环一周岁了,按理要举行抓周。这一天万里无云,风和日丽。赵姨娘小院里,贾环坐在炕上,身边放着一圈各种物品:
宝剑,算盘,书本,果子,玩具,佛珠,文房西宝,元宝钱币,印章,葫芦药瓶。
房间里的人有赵姨娘,王夫人,贾政,探春,迎春,还有小吉祥等几个小丫鬟,贾母朊病没来。
他们都想看看贾环会抓什么?
贾环先看了一圈各种物品,然后抓起书本。贾政看了哈哈大笑,连声说:“好好好此子不错,望你好好读书,王夫人脸黑了,其余人都是欣慰高兴的状态。”赵姨娘更是高兴的在贾环脸上亲了几口,夸赞到:“我家环儿是个有造化的,瞧瞧这一下子就抓了书本。”
谁知刚说完,就看贾环又去抓宝剑。贾环一把抓起宝剑,呵呵傻笑。
王夫人松了口气,这庶子终究是个没出息的,还是想着打打杀杀的。
贾政也是脸色不虞,哼了一声,甩袖而去。
赵姨娘赶紧过来把宝剑从贾环手里拿走,嘴里还说着:“环儿,快给我不要伤着自己。”
探春看到这里也是眉头紧皱,微微叹了口气。
王夫人此时反倒高兴起来了,对贾环说:“环哥儿,你既然喜欢练武,那我送给你两个丫鬟照顾你吧。”说着对着外面喊到:“彩云,彩霞你们两个以后照顾环哥儿吧,不可懈怠。去吧。”
“是,太太”,外面应了两声。
“哼!这个庶子长的比宝玉还俊俏,想必长大也是个风流种子。看样子也不是读书的料,到时候,舞蹈弄剑,打架斗殴。我再给他两个大丫鬟,让她小小年纪就沉迷女色。想必就不会威胁宝玉在贾府地位了。”
安排完,王夫人就走了。贾环,赵姨娘探春赶忙送她出去。
回来就对贾环一阵埋怨:“环儿,你要好好读书,习武就要参军打仗。太危险了。咱好好读书啊。把宝剑给娘,乖啊。”
说着拿走家伙手里的宝剑。贾环也不在意。
这时候,彩云,彩霞也过来了,两人各自拿着一个小包裹。想必是贴身衣物什么的。于是贾环和赵姨娘告辞,跟着张嬷嬷回了梨香院。
贾环又开始了,吃饭,读书,逗小丫鬟的日子。不过这次多了两个丫鬟,彩云,彩霞。她们两个比贾环大几岁,长的娇俏可人。关键她们都心地善良,对贾环有好感。
贾环也不吝啬,每天都是好酒好肉吃着,从不苛待几个丫鬟。几天就把彩云彩霞养的白白胖胖的,几个丫鬟下巴都出现了婴儿肥。时间在平静温馨平淡中缓缓过去…
贾环三岁的时候,和赵姨娘一起去给贾母和王夫人请安。作为一个后世人,贾环听赵姨娘说要给两人磕头。心里升起一阵反感:心里非常抗拒这种封建礼仪。给贾母磕头还能容忍,给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王夫人磕头,贾环无法接受。
心里打定主意,只对着贾母磕头。
跟着赵姨娘穿街过巷,不一会来到贾母院子。丫鬟通禀后,母子二人进入贾母上房,这是贾环第一次来这里。
只见堂上坐着一个面貌富态的老太太,身上穿金戴银,脸型微胖,白发如雪。眼不怒而威,正看着自己。想必就是贾母了。
贾母下方左右分坐着王夫人,及其他几个不认识的妇人,还有几个姑娘。
赵姨娘分别给贾环介绍,贾环暗暗记住。先和赵姨娘给贾母磕头,贾环一个头刚刚磕在地上,只见上方的贾母一个不稳跌坐在了地上。
引起一阵鸡飞狗跳。贾环看着一点都不奇怪,自己是修行有成的真人,能让自己磕头的,这天地间本就没有几个人能承受的起。也只有赵姨娘,贾政能够承受。至于别人必遭天地反噬,这是天地自然规则:真人不可辱!
是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一个凡夫俗子,让真人给你磕头,莫不是嫌命长?
贾环对此时的混乱,冷眼旁观。上面的贾母被一众人扶起,又是顺气,又是安慰。更有王夫人指责贾环:“这个孽子,你莫不是扫把星转世?怎滴老太太吓成这样?”
王夫人一边给贾环上眼药,一边心里暗暗害怕。自从上次暗害贾环不成,她就心怀忌惮,这次磕个头就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可不敢承受他的请安啊。那不要克死自己?
再说上面的贾母,此时头上的首饰金钗,掉了一地。脸上的妆也花了,衣衫凌乱。丫鬟婆子好不容易整理好重新落座。此时还心里狂跳,对贾环母子充满忌惮。贾环给自己磕个头就差点害死自己。难道真的像下人传说的,这个孙子出生时有神仙显现,紫气东来?
难道贾环是神仙转世不成?看来以后不能让他来见自己,多来几次,自己只怕老命难保。
于是贾母对贾环母子说道:“好了好了,环儿还小。他也不是故意的,是我老婆子没有坐稳,怪不得环儿。你们起来吧。”
贾环闻言马上从地上跳起来,他可不想再给人磕头。赵姨娘也跟着起来,她心里是想着:这环儿不得了,差点克死老太婆。看以后谁还敢欺负我们母子,我家环儿是有大造化的。给你们磕头,你们承受的起么?
此时贾环作势要给王夫人磕头请安,这把王夫人吓了一跳,赶紧起身闪开。连连摆手:“不用了,环儿。以后都不用请安了。”
贾环嘴角微抽,不请安正好。于是又与旁边的李纨,邢夫人,三春,贾宝玉等等一一拱手。这些人更不敢让贾环磕头。开玩笑,没看到老太太都承受不起他一个头,别人谁敢?是活够了吗?
贾环此时神清气爽的站在下方,上面的贾母对他虽然不喜。却也不敢得罪了。发话道:“环儿,你今后都不用来给老婆子磕头请安了。有心就行了,你们回去吧。”
于是贾环母子告辞出了贾母院子。
从此,一个留言渐渐在贾府流传:“环三爷是神仙转世,老祖宗都不敢让他磕头。我们今后可不能得罪了他,小心被克死……”
于是,贾环母子的处境因为留言而得到改善。王夫人暂时也不敢作妖了,贾母更是不愿见他。贾政听说后,喊贾环过去,想要教训他。可是贾环刚刚给他磕头请安,贾政就一屁股跌到地上,脸都磕破了。
把假正经吓得半死,无奈挥挥手让贾环赶紧走,眼不见心不烦……
于是,关于贾环是神仙转世的消息在贾府流传更广了,甚至都渐渐传到府外。
而,此时的主角,贾环则悠然自得的在调戏着小丫鬟。桃跟桃叶,看着对方被贾环化成大花脸的样子,欲哭无泪。环三爷今天心情好,要给他们化妆,可是这画的实在不怎么样。
给画了个,血盆大口,乌黑的眉毛,小脸发白——像掉进了面缸里。
贾环看着自己的成就,不由得拍拍手……
看着两个小丫鬟一溜烟逃跑了,贾环站起来哈哈大笑……
日子飞快过去。
这一年贾环五岁了。赵姨娘己经准备让贾环去族学读书了。姐姐探春给他做了小书包,假正经给了他文房西宝,并叮嘱贾环好好学习。不然小心你的皮!贾环一真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