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翼魂
铁血翼魂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翼魂 > 第41章 人才招募(三)学规初立的震颤

第41章 人才招募(三)学规初立的震颤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翼魂
作者:
黑水邑人
本章字数:
5376
更新时间:
2025-05-17

陈继儒的指尖轻轻袖口那片焦黑的墨迹,粗糙触感瞬间将他拽回三个月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成都府学大堂内,烛火摇曳,昏黄光线将学政大人扭曲的面容映照得愈发狰狞。只见那学政猛地将《海国图志》狠狠掷入熊熊燃烧的火盆之中,烈焰如恶兽般瞬间吞没书页,滚滚热浪扑面而来,灼得人几近睁不开眼。陈继儒几乎是出于本能,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滚烫火苗舔舐着他的袖口,在衣料上留下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可他浑然不觉,双手紧紧扒住火盆边缘,双眼满是决绝,只想从那火舌中抢出哪怕半页残章。学政大人尖锐的斥骂声与火焰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交织回荡:“妖言惑众!此等邪书,留之何用!” 那刺耳声音仿若仍在耳边炸响,一下下刺痛他的心。

此时,柔和晨光悄然洒落在教案本上,“翼平寨学规第一条:凡子弟必学测绘、算术、万国舆图”,字迹苍劲有力,力透纸背。这是陈继儒用松枝笔饱蘸浓墨,一笔一划,满怀希望与信念书写而成。笔尖在 “舆图” 二字上微微停顿,思索片刻后,他极为小心地添上一个小巧的翼鸟尾羽图案。那灵动线条,恰似为这行文字注入了鲜活生命力,仿若预示着知识即将在此地振翅高飞,开启全新征程。

庙外陡然传来木料相互撞击发出的 “咣当” 巨响,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陈继儒抬眼望去,只见石虎正带领一众弟兄搬运新制的磁石罗盘。众人步伐沉稳有力,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那些罗盘被精心打磨得光亮照人,中心镶嵌的 “翼鸟衔北斗” 铜铸图腾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陈继儒清楚记得,昨夜在昏暗油灯下,他就是借着那昏黄光线,一笔一划认真地在羊皮上绘制出这图腾的设计图。

“陈先生,您瞧瞧这图腾铸得是否周正?” 石虎放下手中罗盘,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腰间青铜兵符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左翼十三根羽毛,每一根都严格依照您画的模样打造,弟兄们都说,这是给紫打地牺牲的老兄弟们立的一座丰碑。” 他的声音低沉,隐隐带着几分哽咽,不过很快便振作起来,接着说道,“右翼十二根,我特意让周铁匠锻出十二道棱,以后每月初一给弟兄们讲解耕战策略时,就对着这罗盘,让大伙时刻铭记。”

陈继儒正要开口回应,阿青扛着教鞭急匆匆跑过来,教鞭柄上那代表僰人智慧的 “智” 字,新涂的红漆似乎还散发着微微湿气。“先生!快试试这教鞭!” 阿青一边兴奋呼喊,一边晃了晃手中教鞭,棉线在晨光中闪烁着柔和光芒。“昨儿夜里,绣娘嫂子们围聚在篝火旁,一起搓这棉线,说要给教鞭拴上一个‘护书符’。王大嫂还特意叮嘱,等冬天到了,就给您做双棉鞋,免得石板路硌伤您的脚。”

“阿青兄弟,这‘智’字刻得真是深刻啊。” 陈继儒伸手接过教鞭,指尖轻轻抚过那凹凸不平的刻痕,感慨万千地说道,“僰人传承了三百年的智慧,全都凝聚在这笔画之中了。” 他的思绪忽然飘回到在邛州教馆的日子,仿佛又听见戒尺落地时清脆的声响。“从前在府学,戒尺上刻着‘忠孝节义’,可教出来的人却打不了胜仗。如今这根教鞭,刻着僰人的‘智’,握在手里,感觉握住的是整个寨子的未来啊。”

石虎抬手轻轻拍了拍陈继儒的肩膀,目光落在教案本上的学规,满含赞许地说道:“先生定下的这学规,可真是给咱们寨里的娃儿们打开了天眼。” 他抬手指向远处正摆弄日晷的虎娃,接着说道,“昨儿夜里,我瞧见虎娃趴在石桌上,拿着炭笔在石板上画地球,还说要让翼鸟带着咱们的种子,飞到红毛夷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呢。”

陈继儒望着虎娃蹦蹦跳跳的身影,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笑容:“当年在成都,学政指责我讲授地圆说是蛊惑民心。可如今在这儿,虎娃们却懂得借助翼鸟的翅膀去丈量天地。” 他下意识地握紧教鞭,即便棉线勒进掌心,他也浑然不觉疼痛。“知识就该如同奔腾不息的大渡河水,既能解渴,又能行船,还能用于淬火。您看这教鞭,日晷是用清军旗杆基座改制的,砚台是用炮弹残片做成的,握把是用嫁衣棉线搓成的。咱们的学问,早就该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了。”

阿青挠了挠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差点忘了!周铁匠让我给您带个物件。” 他一边说着,一边抖开布包,一枚刻着翼鸟图案的铜戒露了出来。“这是铁匠铺的弟兄们凑钱打造的,他们说您教他们计算角度,让箭头的准头提高了三成。这枚戒指,就算是咱们匠人们送给您的束脩。”

陈继儒接过戒指,能感觉到铜戒还带着锻铁时残留的余热,而且翼鸟的翅膀恰好正对着北斗的方向。就在这时,庙内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混着松烟墨独特的气息飘散出来:“耕者需知节气,战者需识方位 ——” 他转头望向石虎,只见对方正凝视着罗盘上的图腾,神情专注,腰间的兵符与罗盘上的图腾在晨光中相互辉映,散发着别样光芒。

“等这些娃儿们长大,” 石虎缓缓开口,声音里满是憧憬,“他们定会记得,咱们在这山神庙里,用清军炮弹刻制砚台,用嫁衣棉线拴系教鞭,以紫打地的星光为灵感绘制罗盘。” 他转身指向逐渐消散的晨雾,远处梯田里,弟兄们正使用刻着北斗纹的犁头翻耕土地。“知识倘若能像这样,伴随着咱们的汗水洒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耕战同盟’。”

陈继儒将铜戒郑重地戴在无名指上,然后在掌心掂量了一下教鞭,忽然感觉手中的分量愈发沉重了。阿青提及的 “护书符”,石虎所说的 “天眼”,虎娃画的地球,此刻仿佛都凝聚成教案本上那个带有翼鸟尾羽的 “舆图”。他瞬间领悟到,当知识不再仅仅是火盆里被焚毁的残页,而是化作孩子们掌心的北斗印记、罗盘上的神圣图腾、教鞭握把的缕缕棉线时,它便真正成为了守护耕读、保卫家国的强大利器。

“走,” 陈继儒迈步朝着山神庙走去,教鞭在晨风中划过一道优美弧线,“是时候给虎娃们讲讲,为何咱们的罗盘中心要刻上翼鸟衔北斗了 —— 那可不单单是一个图腾,而是咱们用血汗镌刻在大地上的文字。”

石虎望着陈继儒远去的背影,转头对阿青说道:“去转告周铁匠,新制的弩机上都刻上‘智’字纹,依照陈先生教的抛物线原理来计算角度。再跟绣娘们说,多搓些棉线,给每个娃儿的笔杆都拴上护书符。咱们的学问,就得像这棉线一样,既柔软又坚韧,既能穿针引线,也能捆住清妖的刀枪。”

阿青响亮地应了一声,转身跑开,他的脚步声惊飞了几只停歇在枝头的山雀。石虎低头看着教案本上的学规,指尖轻轻抚过那个小巧的翼鸟尾羽图案,仿佛触碰到了三百年前僰人在岩画上刻下的古老智慧,触碰到了三年前紫打地江水中倒映的璀璨星光,也触碰到了此刻山神庙里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热切渴望。他的脸上忽然绽放出笑容,这笑容里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缅怀,更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 当知识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它便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珍贵墨宝,而是支撑起整个寨子的坚实脊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