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恶仆欺主,初立微威
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张嬷嬷那张刻薄的脸又出现在门口。
她依旧是那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手里端着一个比昨日那个缺口碗好不了多少的粗瓷盘,上面放着一块黑乎乎、看不出原貌的窝头,旁边是一小碟蔫黄的咸菜。
“二小姐,用早膳了。”
张嬷嬷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一般,毫无温度,将盘子“哐”地一声重重放在那张摇摇晃晃的旧桌上,险些将窝头颠到地上。
林冬一夜未眠,腹中早己空空如也,闻到那窝头散发出的隐约霉味,胃里更是泛起一阵不适。
但她知道,此刻不是示弱的时候。
原主的记忆告诉她,越是软弱,张嬷嬷这种人便越是得寸进尺。
她缓缓从床上坐起,因为虚弱,动作有些迟缓,目光却平静地落在张嬷嬷身上,不闪不避。
张嬷嬷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平日里这庶女都是低眉顺眼,大气不敢喘一口,今日这眼神……竟让她有些发毛。
但随即她又挺了挺腰杆,一个被厌弃的庶女,还能翻了天不成?
“看什么看?有的吃就赶紧吃!这可是夫人特意吩咐厨房给你留的‘病号饭’,别不知好歹!”
张嬷嬷撇着嘴,尖酸地说道。
林冬没有理会她的讥讽,只是伸出苍白的手,轻轻碰了一下那块窝头——冰冷,坚硬。
再看那碟咸菜,上面甚至还沾着些许不明的黑色污渍。
“嬷嬷,”林冬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
“我记得林府的规矩,即便是庶出子女,生病期间,
每日的膳食也应有一碗热粥,两样清淡小菜,并保证炭火充足。这……似乎与规矩不符吧?”
她的话说得极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仔细斟酌过。
这是她昨夜结合原主记忆和自己对大家族规矩的推测,得出的结论。
原主虽然懦弱,但毕竟在林府生活了十五年,对一些明面上的规矩还是有所耳闻的。
张嬷嬷显然没料到林冬会突然提起“规矩”二字,先是一愣,随即嗤笑一声:
“规矩?二小姐,您怕是病糊涂了吧?整个林府谁不知道您是个什么光景?
还想跟嫡小姐们比份例?能有口吃的就该感恩戴德了!”
“我并未想与姐姐们比肩,”林冬依旧语气平稳,眼神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持,
“我只求按府中规矩,得到我应得的那一份。
嬷嬷掌管这听雨轩的庶务,想来对这些规矩比我更清楚。
若是嬷嬷记不清了,我不介意……
去向父亲书房的刘管事请教一二。
刘管事掌管府中度支,想必对各房各院的份例用度,都有一本明账。”
她口中的刘管事,是林承业书房里负责记录日常开销、审核各处用度的老人,为人还算公正,也最是看重规章制度。
张嬷嬷平日里的小动作,最怕的就是被这种人抓住把柄。
果然,听到“刘管事”三个字,张嬷嬷的脸色微微变了。
她没想到这个一向任打任骂的庶女,今日竟敢拿刘管事来压她!
“你……你敢!”张嬷嬷有些色厉内荏。
“嬷嬷何出此言?”林冬故作不解,
“我不过是身体不适,想确认一下自己的份例,以免给府中添了额外的麻烦,或是……
让某些人因疏忽了规矩而受了责罚。这难道不是为嬷嬷好吗?”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点出了张嬷嬷的失职,又暗示了若事情闹大,倒霉的只会是张嬷嬷自己。
张嬷嬷的额头渗出些许冷汗。
她知道,若是林冬真铁了心去刘管事那里闹,就算最后不了了之,自己也难免会落个“苛待庶女”、“办事不力”的名声,
若是再被王氏知道自己连个病弱的庶女都弹压不住,怕是更没好果子吃。
她眼珠转了转,衡量着利弊,脸上的嚣张气焰不由得收敛了几分。
“哼,瞧你说的什么话!”张嬷嬷干巴巴地说道,语气己不似先前那般尖刻,
“许是……许是厨房那边新来的小丫头不懂事,拿错了份例。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换一份!”
说完,她端起那盘馊窝头和脏咸菜,有些狼狈地快步走了出去,仿佛后面有鬼在追。
林冬看着她的背影,轻轻吁了口气。
这第一仗,算是险胜。
她没有硬碰硬,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信息不对称和对方的顾忌。
张嬷嬷这种欺软怕硬的小人,最怕的就是事情闹大,牵连到自己。
不多时,张嬷嬷再次端着一个托盘进来。
这一次,盘子里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白米粥,虽然依旧稀薄,但至少是热的,还配着一小碟清炒的时蔬和一小块蒸熟的南瓜。
旁边,还放了两块小小的银丝炭。
“厨房说今日只有这些了,你先将就着吃吧。”
张嬷嬷将东西放下,语气依旧生硬,却不敢再多说什么,也没了之前的嚣张,放下东西便匆匆离去,仿佛一刻也不愿多待。
林冬看着桌上这份明显改善的“病号饭”,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只有一片冷静。
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张嬷嬷的退让,也只是暂时的。
她知道,只要自己一日还是这个不受重视的庶女,这样的刁难和倾轧就不会真正停止。
但,这至少是一个开始。
一个证明了她的智慧和勇气,并非全无用处的开始。
她端起那碗温热的米粥,小口小口地喝着。
米粥的暖意,缓缓驱散了身体的些许寒冷,也为她那颗在绝境中挣扎求生的心,注入了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力量。
“活下去,然后,好好地活下去。”林冬在心中默念。这林府的重重枷锁,她会一点一点地挣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