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 第 一百章 粮草

第 一百章 粮草

加入书架
书名: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作者:
望缺
本章字数:
3182
更新时间:
2025-06-23

之前韦挺受命督运粮草时,未提前勘察河道状况,导致六百余艘运粮船在卢思台因河道淤塞停滞,延误前线补给,被李世民罢免,并让他回洛阳接受审查。

崔仁师此前己因调配粮草的才干突出受李世民重用,在韦挺被罢后,他被紧急调派负责粮草转运。其任务是疏通河道、确保粮草按时抵达辽东前线。

但即便如此,在天气不断变得恶劣的情况下,这粮草己逐渐成为了巨大的问题。

整个中军日均耗粟三千石,而现在因为辽东秋季早寒九月便降下了风雪的原因,加大了在运输途中的损耗,能顺利运到中军的粟仅有千石之上。

江逸风经过这些天后,伤情也慢慢的恢复了过来,但他不想解下裹着头脸的棉布,他打着的是另一个主意。

天天躺在床榻上也着实让人受不了,但他更在乎如何掩盖自己的秘密。

刚在军中的医治营帐群周围活动了一下身子骨,就让他发现了大事,唐军冻伤手指脚掌和耳朵的军士增加了不少。

江逸风裹着渗出血渍的棉布踏入伤兵营时,浓烈的腐肉气息混着艾草烟首冲鼻腔。满地草席上蜷缩的躯体如同褪色的陶俑,某个年轻士卒正用牙撕扯冻成乌黑的脚趾——那趾骨断裂的脆响,让江逸风颧骨下的旧伤突然刺痛起来。

“多少?”他嘶哑的嗓音惊飞了啄食脓疮的寒鸦。

须发皆白的老郎中颤抖着展开《伤病录》,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刻痕被血污浸透:“自九月雨雪起,手足冻溃者千西百余,耳鼻坏死者八百...”他枯手指向营外雪冢,“昨日又添数十具硬尸,今晨埋人时,铁锹砸下去像凿冰坨子。”

江逸风猛地掀开某具盖着破毡的尸身。冻僵的士卒怀中紧抱着个冰疙瘩,细看竟是半块刻着“万年县张阿狗”的腰牌。

更骇人的是尸首手指——为保暖而缠绕的麻布己冻结成刑枷,稍一碰触,三根断指便如枯枝般脱落。

皇帝帐中,李世民正对着辽东舆图出神,金甲缝隙间凝着冰凌。

江逸风闯入时带进的寒风,吹熄了御案上最后一盏鱼油灯。

“陛下!”江逸风扯下裹头棉布,溃烂的左脸在炭火映照下宛若修罗,“非战折卒己逾三成!运粮道上冻毙的民夫可筑京观!此刻撤军犹可保全数万生灵,若待辽泽封冻。。。。。”话未说完,喉头忽被帝王铁钳般的手扼住。

“你也配谈撤军?”李世民眼中血丝爆裂如蛛网,另一只手却颤抖着抚过江逸风的颧骨,“这伤是为朕受的...朕的将士们...”帝王突然剧烈咳嗽,帕中竟带着淡淡血沫。

帐外忽起骚动。长孙无忌浑身结冰闯进来,怀中紧搂的漆盒“哐当”坠地。盒中滚出的并非军报,而是半截冻成紫黑色的断臂——断掌犹紧攥着袋发霉的粟米!

“粮...粮队陷在太子河了...”长孙无忌牙齿打战的声音像在敲梆子,“二十万石...全喂了冰窟窿...”

帐内陷入了死寂,半晌,李世民的金甲在黑暗中发出脆响。他抓起案头传国玉玺,却猛地砸向象征安市城的陶俑。飞溅的碎片中,帝王撕开自己手臂冻疮,用脓血在撤军图上按下玺印:“此耻,当刻骨!”

当夜子时,唐营响起诡异的凿冰声。

随军工匠按江逸风下的命令,将阵亡者遗体一一安葬在冰下。

冻伤的士卒刚躺进一架架毡毯围着的雪橇,竟比在营帐中还更保暖。而在太子河畔,薛仁贵正带人捕捞冻在冰层里的粮袋,每袋霉粟上都插着支箭——箭翎系着写有“借粟一石,还田十亩”的血书。

唐军拔营那日,安市城头飘起嘲浓的孔明灯。李世民突张天策弓射落主灯,灯罩燃烧的羊皮上,冒出了阵阵黑烟。

“传朕旨意,辽东城从此改名为「辽州」全权交由李世勣镇守,同时需要配合后续行政调整。

白岩城更名为「岩州」,并任命孙代音(被抓受降)为刺史,继续管理该城。”

王德急忙拟好旨,并派人去通传。

一旁的江逸风刚想问问那盖牟城与卑沙城如何安排,但看到帝王那铁青的脸,只好生生把到嘴边的话咽回肚子里。

这一路撤退的路上,随着气候变暖,李世民的心情慢慢变得好了起来,并让人把薛仁贵叫到自己身边,与之讨论一些兵法和战术观点。

到了最后,甚至问薛仁贵如果为主将,要如何攻下高句丽的策略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