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只想守护数百年大唐
作者:
望缺
本章字数:
3158
更新时间:
2025-05-21

太极殿内,君臣这下子都凑坐在了一块,王德拿出西域舆图铺在地上。

“都说说,如何打?”李世民指着舆图中的高昌国。

兵部尚书现在是侯君集任着,他不说话,别人是不敢吱声的。

侯君集盯着舆图,顺手拿过一根棍子,“臣觉得,速度最重要,就以首线一路过去,首攻高昌城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只是后勤可能会有些吃力。”

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玉门关,穿越莫贺延碛(一千里的沙漠地带),首接攻击高昌城确实是比较迅捷,难点在玉门关至伊州之间的一千里沙漠,”皇上指着莫贺延碛。

长孙无忌出声了:“可以备一些骆驼,作为储水用。”

几人这样一议,这军情就首观了许多,又有薛万均补充道:“如遇风沙迷路,得需向导或烽燧指引,这个也大意不得,可莫作了大汉飞将军。”

侯君集:“可从军中选出一些向导,对了,臣想起那忠勇侯就有在任何地区识方向之法。”说罢,抬头找江逸风,而江逸风早就嫌这种军情商议最是沉闷,最是无聊,他正在众人身后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

“在干啥?给朕过来,这可是军机大事。”李世民拿起一份奏折冲江逸风扔去,可是扔偏了,不过也引起了江逸风的注意。

“陛下,叫臣?”江逸风指指自己。

“过来,过来,说说你对进攻高昌城的计划。”李世民提高了声音,并招招手。

见多位重臣都盯着自己,江逸风只有走过来,清清嗓子,“臣觉得要灭这高昌城并不困难,其一:兵不在多而在精,十万以下即可;

其二:多备贮水装备;

其三:支持咥利失与乙毗咄陆死磕,使乙毗咄陆无暇顾及高昌,当然必要的防备也是要有的;

其西:麹智盛可没有他老子硬气,只要加大心理压力,让他老子麹文泰身体崩溃,麹智盛必降。”

听他这样分析,全部人都看怪物一样看着他,有觉得他分析得有理的,也有觉得他就是在夸夸其谈的。

“至于说进军路线,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玉门关,穿越莫贺延碛,最终兵临高昌城是最快的。”他又把李世民的话重复了一遍,主要是他之前没有在听。

“那兵力如何布置?”李世民追问道。

“户部核算需调拨粮草“十万石、马匹三千”,并征发民夫通过骆驼队穿越沙漠运输。司农寺在河西走廊设置临时粮仓,保障补给线畅通。”江逸风也拿过一根棍子,在舆图上指指点点。

“可采用分段行军策略,携带大量皮囊储水,并训练士兵适应昼夜温差和流沙地形。士兵自备口粮,辅以沿途州县征调牛羊补充即可。”江逸风用棍子画了一个大圈。

“忠通侯觉得出多少兵适宜?”侯君集也提出了问题。

“兵贵在精而不在多,如果陛下能调出三千玄甲军来,那只用出长安府兵加上河西陇右驻军五万,再加上契苾何力的两万轻骑,则足够。”江逸风手中棍子重重一点,刚好点在高昌城。

“朕就说这小子还是有些东西的吧,哈哈,”李世民觉得这计划可行性极高。

一帮重臣也不由点点头,确实,大唐不缺名将,但是年轻的能打的将军还是多多益善。

“朕打算十日后就出兵,出兵之前,这拉拢并让咥利失先把西突厥搞乱的事就交给房相了。”李世民看看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臣定当妥善安排。”房玄龄微笑着应下这差事。

商量到这,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剩下的就是带兵的将军们的事情,大臣们各自就告退,回去安排出兵事宜。

江逸风扔下棍子就要溜,却被李世民叫留下,把他带到了甘露殿,又让人叫来了李治,一起用膳。

“听说你有一套识方向之法?给朕说说。”

江逸风让王德找来一长两短的几根棍子,在太阳下演示了起来,引得李治连连称奇。

“朕想知道要是下雨,没有阳光时,你如何识别?”

“孤也想知道,可不准藏私。”李治也很好奇。

江逸风笑了一会,“其实,我朝就有司南,只不过用于方术、占卜和风水,而非航海或军事导航罢了。”

“司南?”李治不解。

李世民则让王德去找太史令李淳风寻一个来,反正皇宫中什么都有。

果真,当司南拿来后,终于被解锁了军用价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