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公李世勣与李靖称为大唐双李,常常被李世民赞为“用兵合机,古之名将莫及。”可见他的兵法造诣之高。
江逸风寻到李世勣时,他正在与众多部下商讨这次要如何让薛延陀从此消失。
“见过李大总管,”江逸风行了一个拱手礼。脸上一副不知道寻我前来何事的表情。
“忠勇侯来的正好,素闻陷阵营大名,特请侯爷来赐教一二。”李世勣一脸笑容,过来就拉起江逸风的手,拉到上首位坐下。
“大总管这是准备要以步攻骑?”
“马匹十分不好征集,这次出兵,绝大多数是步卒,以往我们也使一些战阵,但对上骑兵,伤亡还是大了一些,侯爷与吐蕃那一战,步战阵可谓是出神入化,还望不吝赐教。”
看着李世勣与一干众将一脸的诚恳,江逸风也不好推辞,
“近来江某在家中闲来无事,倒是琢磨出一个方阵来,”想想又道:“这阵还未起名,但能用是一定能用。”心想总不能把马其顿方阵这名字报出来吧。
“我等愿闻其详。”身旁一位魁梧,声音洪亮的武将说道。
江逸风看了他一眼,李世勣急忙介绍道:“这位是果毅将军苏定方。”
“哦,原来是苏将军,久仰,久仰。”江逸风冲苏定方拱拱手,
“某不敢当,”苏定方急忙回礼,心想自己何德何能,敢受忠勇侯之礼,之前也不认识,还久仰?于是他脸上出现了受宠若惊之色。
江逸风见苏定方一脸惶恐,也没再对他说什么,只是转身谈起了战阵。
“此阵,极善于开阔之平地施展,重装长矛兵,每人手持长达两丈的长矛或者马槊,后排长矛层层前伸,形成密集的“刺猬阵”。方阵纵深通常为十六排,辅以轻盾兵、弓箭手及骑兵协同作战。
战法主要为,前排士兵持盾防御,后排长矛倾斜刺出形成攻击屏障;骑兵负责侧翼包抄,破坏敌军阵型。
为了加强灵活性,还可以用“斜线战术”“盾阵绞杀”,从多角度冲击敌人,并搭配轻步兵掩护,以求全歼对手。”
江逸风一边说,一边在大总管的桌案上用行军的模具摆出战阵,让众将一目了然。
“此阵精妙,最是适合草原,”李世勣相当满意的拍了一下江逸风肩头,看来,这忠勇侯确实有几把刷子,并非浪得虚名。
江逸风环视一眼众将,便接着讲道:“此阵也极大的弊病,只能在平坦地形展开,崎岖地区易被分割。方阵转向困难,一旦侧翼被骑兵或轻步兵突破,长矛兵难以反击。所以这就得靠轻步兵与骑军来弥补这些缺点。”
众将深以为然,打这起,军中看江逸风的眼光中都是充满了崇敬。
李世勣也安排手下诸将,在行军途中,抽空就要演练一下这战阵,并让行军司马、行军长史和其下的各个军曹备制长矛和所需方盾。
江逸风有空时,也会去训练处指点一二,这也倒让他和各路将领混得很是熟络。
这一日,刚刚操练完休整时,有阿史那思摩派出的信兵前来联系李大总管,于是,众将都被唤到李世勣帐中。
看到众将来到后,李世勣也不废话,“刚得到消息,阿史那思摩按皇上的意思,且战且退,并焚毁沿途草场,也就是说现在的善阳岭一首到黄河以南的路上,薛延陀部的战马很难觅到马草。”
众将看着舆图上的长长一程距离,均感皇上英明,这是要逼薛延陀部下马与唐军作战的节奏。
李世勣环视一圈后,接着讲:“当下的情况是大度设率军追击突厥残部至黄河以南,但未首接交战,双方陷入对峙。现在我命令!”
众将立即站好,注视着李世勣。
“让营州都督张俭率奚族、契丹骑兵,不停的袭扰薛延陀东部防线;让灵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率军巩固防线,威慑薛延陀不敢深入河套地区。其余众将随我向诺真水开拔,联合阿史那思摩一举击溃大度设。”李世勣说完,用手在舆图上的诺真水地区划了一个圈子。
“诺,”信兵领了军令马上分成两组快马去向营州、灵州方向传达。
李世勣看了一眼江逸风:“忠勇侯觉得我军新战阵能投入实战否?”
江逸风老实作答:“都是百战老兵些,这战阵自然是一点就通,无须再训练,只要在对阵时能灵活配合即可。”
李世勣闻言后大喜:“好,传本将命令,拔营,全速向诺真水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