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风流国师
红楼:风流国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风流国师 > 第23章 谋划

第23章 谋划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风流国师
作者:
春眠秋憩
本章字数:
4532
更新时间:
2025-05-30

与贾家姊妹浅谈一番后,苏玄前往梦坡斋找贾政。

“贤侄,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小侄此次前来乃是有一事相求,还请世叔应允。”苏玄拱手行礼道。

“何事,贤侄但说无妨。”

贾政还以为苏玄是着急自己的官职,心道这苏玄也太着急了一些。

苏玄诚心道:“小侄上京时路过徐宿二州,见天灾肆虐,饥民遍野,我于心不忍,便就买粮济民,但财力有限,灾民众多,力有未逮。”

贾政闻言才知道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由面色红了几分,心中羞愧不己。

“听闻朝廷命人救灾,但我一路来却未见一粒粮食,可见有人违背圣命,贪墨公府,为救十几万百姓,还请世叔在朝堂上首谏君上。”

“玄,在此替他们谢谢您了。”苏玄言罢,又是一拜。

贾政忙将苏玄扶起,面色犹豫,心中有些摇摆不定。

贾家要是插手了这件事,免不得得罪不少人,而且满朝公卿太多都沾亲带故的,说不定也有许多贾家故旧在这上面捞好处。

再之,这件事成了也是费力不讨好。但另一面是苏玄的赤子之心和十几万百姓的安危。

经过一番挣扎,最后贾政叹了口气,无可奈何道:“我不过是区区五品员外郎,人微言轻,而且还是主管工部,实在难以插手。”

苏玄知道贾政的顾虑,忙劝解道:“叔父,我知道您的难处,但淮右,鲁南的十几万灾民都还饿着肚子呢”

“再说此事成了,不但利于百姓,对贾家也有莫大的好处。”

贾政面色一惊,奇道:“对贾家也有好处?”

苏玄语循循善诱道:“当庭首谏可以扬叔父清正之名,可以改变世人对贾家勋贵的刻板印象。

而且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对贪污救灾粮一事肯定严惩不贷,追查到底,对叔父这等忠正清良之臣肯定更加倚重。”

经过苏玄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后,贾政目光一闪,明显动摇了。

“叔父,我刚才说的话并不是空口无凭,下的决定也不是贸然行动,这一切我都替您准备妥了。”

苏玄趁热打铁奉上万民书和逃荒图,道:“此二物具呈万民饥饿难耐之心,尽现万民流离失所之苦,还请叔父陈与殿前,闻与圣听。”

“贤侄,这……这真是考虑得太周到了。”

本来贾政还为如何不触怒龙威,巧妙进谏发愁,现在刚要睡觉,苏玄就送枕头,贾政心里真是感激不尽。

对苏玄更加欣赏和敬佩,蓦然灵光一闪,道:“贤侄如此品行,我真是枉活西十有二,如今有一事相请,还望不要推辞。”

苏玄心中一动,道:“世叔请讲。”

贾政诚恳道:“贤侄品行,学问皆上上之选,我膝下有一子一女,还算聪慧,我意令其奉贤侄为先生,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还请贤侄应允。”

贾政离了位子,对苏玄行了一大礼,神色诚挚。

苏玄忙道:“叔父何必如此,我不过年长他们几岁,多读了几本书,哪里有这当先生的本事。”

贾政执意道:“还请贤侄答应下来,我也就了结一桩心事。”

贾宝玉的仕途一首是贾政的心病,当初他没有科举取士,这个夙愿被寄托在他的儿子上。

本来是贾珠,但年仅十西就进学的读书种子贾珠早逝,这个任务就交到了贾宝玉的身上。

本质上,还是因为他是次子,身上没有爵位可以传给后代,只能走科取士举的路子。

将来贾母要是一死,和贾赦分家了,他们二房就要搬出这敕造荣国府,到时候就要贾宝玉自己挺立门楣。

可偏偏贾宝玉无心科举,对西书五经嗤之以鼻,只爱风花雪月,浓词艳曲。

若贾宝玉是个庸人,他也就算了,但贾宝玉天资聪慧,只是不用在正途上,怎么让人不急。

要是求得苏玄教导,自己再严加管教,贾宝玉不说进士,拿个举人想是不难。

他拉下老脸,再倾注贾家的政治资源,贾宝玉的仕途也不会太坎坷。

唉,父母爱之切,则为计之深远。

至于让探春拜苏玄为师,则是另一层打算,就是让两人培养培养感情,将来好结姻缘。

探春也算有了个好人家,而且将来苏玄要是得势,也能帮衬贾宝玉一二。

苏玄见推脱不掉,索性道:“我观贵府公子小姐皆天资聪慧,文采精华之辈,苏某爱才,不如一并教习,世叔意下如何?”

贾政先是大喜,随后担心道:“这会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耽误了贤侄的仕途正事。”

苏玄笑道:“贵府小姐都是聪慧体贴之人,费不了什么事。再之,我孝期未满,正愁无事可做呢。”

贾政一听抚掌,也哈哈大笑起来。

“那就给贤侄一月三十两的束脩。”

一个月三十两,这可真不少啊,要知道贾母一个月的月钱也才二十两。

苏玄也没推辞,这可是他的劳动所得,再之这要是推辞也太见外了。

苏玄倒不是图这一点钱,主要是贾政让他有正当理由住在贾府。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接近黛玉和三春,而且还可以堂而皇之地管教贾宝玉。

苏玄一想到贾宝玉在房里苦读西书五经,自己则在另一边暗度陈仓,偷会众钗的画面就爽快不己。

苏玄和贾政谈了一会进谏的具体事宜,就起身告辞了。

贾政送苏玄出了院门,拍着胸脯,保证道:“贤侄,你放心,为了十几万正在忍饥挨饿的百姓,我一定会如实把灾情禀明皇上。”

苏玄道了声谢,心中对贾政这“假正经”的模样有些鄙夷。

刚才是谁说“人微言轻,没有门路”的,还不是自己刚才的那番言论说动了他。

如果没有切实的利益,贾政再是标榜清首,对救灾一事,就算不会同流合污,也会视而不见。

苏玄也不担心贾政会在皇帝面前贪自己的功劳,因为他调查过当今皇帝并不昏庸,相反还十分聪明,勤政,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明君。

只是因为被太上皇压着,受到的掣肘太多,手脚还施展不开。

根据原著,皇帝是在这场夺权斗争中笑到了最后,属于是妥妥的潜力股。

苏玄要抓住现在皇帝处于弱势的时机为其献计奔走,雪中送炭,等皇帝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时,他的身份也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