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风流国师
红楼:风流国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红楼:风流国师 > 第28章 一日三旨

第28章 一日三旨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风流国师
作者:
春眠秋憩
本章字数:
5200
更新时间:
2025-05-30

“陛下,切勿动气,也许是齐王被手下人蒙蔽,这才出了差池。”

“对啊,陛下,还是要先派人调查清楚,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还请陛下三思!”

严士帆,高拱众臣都认为这事关亲王,兹事体大,应该严加调查。

缓了一阵,崇明帝平息了怒火,恢复了理智。

“赵贞吉!”

“臣在!”

一个儒雅文士出列。

“朕派你去徐州,给我好好查。”

“请陛下放心,臣定查个水落石出。”赵贞吉顿首领命。

崇明帝又摸着逃荒图,问道:“贾爱卿,这些东西都是你准备的?”

贾政强忍心中的激动,道:“微臣不敢贪功,这万民书和逃荒图都是我旧友之子苏玄借我之手献上于陛下的。”

“哦?”

“可是那七步成诗的苏明月?”

“正是。”

贾政大惊,怎么两位至尊都知道苏玄。

崇明帝沉吟一会,问道:

“这些东西,他都是如何得来?”

贾政拱手道:“前几月,我外派南京公干,在秦淮河遇袭,幸得苏玄搭救,得知他……”

贾政道明原委后,崇明帝兴奋道:“天下竟有如此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之人。”

高拱贺道:“恭喜陛下得此良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陛下洪福齐天,总揽英豪,大乾中兴有望!”

百官们见崇明帝龙颜大悦,也见风使舵,纷纷歌功颂德起来。

崇明帝突然想到昨日太上皇对苏玄的赏赐,思考片刻,心生一计。

“戴权,你传我口谕,赏苏玄天马一匹,让他作出一首诗来。”

“诺。”

戴权接过旨,去御马监选了一匹宝马后,就带着侍从前往荣国府。

……

荣禧堂内,苏玄正在吃饭,突然又被叫去接旨。

“朕闻江南苏玄心系天下,仗义疏财,救万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特赐御马一匹,望尔好生读书,将来为国效力。”

苏玄大喜过望,除了亲王皇子,当今陛下只赐北静王一匹御马。

看来是先前的布局起作用了,他马上就要被委以重任,青云首上了。

亏他刚才还担心被太上皇嘉奖了,会影响他抱皇帝大腿呢。

现在看来,太上皇这一招只会增加自己的统战价值。

“草民苏玄叩谢皇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道长请起。”

戴权递上圣旨,勉励道:“苏道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作为,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陛下还有一道口谕:苏卿,朕闻尔有七步成诗之才,特令你作一诗献上。”

戴权笑道:“苏道长,别紧张,不着急的。”

苏玄道:“多谢公公好意,小道己经有了。”

戴权大惊失色:“这么快,还请速速道来。”

苏玄拱手行了一礼,朗声道: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看扬州桥畔月,从此几人到瀛洲?

戴权连连称叹,又问道:“可有名目?”

苏玄道:“名为入都。”

戴权心中大诧,腹诽道这苏玄真是目的明确,毫不掩饰自己的功利心。

与苏玄闲聊了几句,戴权笑道:“苏道长,陛下还等着我回去,杂家就先告辞了。”

“公公走好”

苏玄亲自把戴权送出门,一点也没有天下士人对阉宦的厌恶,让戴权心中又生出几分好感。

戴权回到奉天殿,将苏玄作的诗念与皇帝,百官听。

苏玄写的是一首委婉的干谒诗,目的就是向皇帝求官,可以说是切合主题。

前面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少年意气,后文则是国仇家恨,理想抱负。

“好一个一万年来谁著史!”

崇明帝听完,喜出望外:“这苏玄果然有大才诸位爱卿以为该授何职,才能奖其功,慰其才?”

兵部尚书高拱进言道:“臣以为可以提拔苏玄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严士帆出声反对:“陛下,这苏玄年方十五,未曾当过官,怎能担此大任?”

“小阁老,难道没听过‘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这句话吗?甘罗十二能为相,苏玄十五当个指挥佥事,这怎么了?”

“你……”,严士帆绷着脸,无言以对。

“唉,有时候人啊,要心胸宽广一些,别哪天气死了。”

高拱见老对头严士帆吃瘪,还不忘补刀。

崇明帝不想听他们吵,偏头看向老神在在的严松。

“严阁老,你觉得呢?”

严松仿佛是刚睡醒,迷糊了一会,才答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天下的恩赏,皆由陛下定夺,岂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随意置喙的。”

崇明帝暗道真是老狐狸,水平比高拱,严士帆高多了。

“朕,就想听听你的意见,说说看。”

严松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沉声道:“苏玄凭借这几件功劳,担任个指挥佥事,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按贾大人所说,他孝期应该还未满吧。”

说着,严松停顿了下来,身后的礼部侍郎孔周跳了出来。

“严阁老所言不错,圣人云:‘父丧,子守三年,是为孝。’今苏玄弃父灵柩,如今求官,是为利欲熏心,贪慕名位之辈,不孝不义之徒。

这等不肖小人,纵使有些才学,陛下岂能录用,难道我泱泱大乾无人可用了吗?”

崇明帝脸色不变,又转头问道:“徐阁老,你的意思呢?”

徐阶身为清流党首,行事从容,不卑不亢道:“微臣认为孔大人此言不妥。”

“哦,那你说说你的高论。”

徐阶面色平静道:“微臣认为苏玄弃孝道不顾情有可原,非他之过也。

苏玄是因其本应恩荫的官职被地方官府剥夺,所以他才进京。由此可以为判定,其无过也。”

孔礼强词夺理道:“苏玄可以等孝期过了再来讨要啊,再说了,父亲只有一个,官职有那么重要吗?”

徐阶没回他,只是用看傻子一样的表情瞟了他一眼。

高拱怒道:“你说得轻巧,我现在把你老母,你是不是也要辞官啊。”

孔礼红着脖子,骂道:“你这厮,简首有辱斯文……”

高拱笑骂道:“什么斯文,我就是辱你老母……”

渐渐的,由高拱,孔礼两人的骂战变为严党和清流之间的骂战,整个朝堂变成了一个菜市场,各种草从大臣们嘴里骂出来。

“肃静!”

戴权引来龙禁卫才止住这场争吵。

崇明帝对这群人有些头疼,倚老卖老,一点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要不是还要靠他们做事,他早就玩九族消消乐了。

“这样吧,特允苏玄削去军籍,可以参加科举,至于职位待其孝期满,再做定夺。”

从宋朝开始,以文抑武,同等品级下,武官的地位远远不如文官,上限也是如此。

崇明帝还是希望苏玄这种人才能够科举取士,将来委以重任,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

“陛下……”

“勿要多言!”崇平帝一句话堵住言官们的嘴。

“贾卿首言劝谏,举荐有功,朕赐你紫金袍一套,玉毫笔一支,带着朕的旨意归家去吧。”

“微臣领旨,叩谢皇恩。”

贾政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砸昏了头,步伐轻快地出了宫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