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版
资治通鉴白话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汉纪十一(公元前124年-前119年)

汉纪十一(公元前124年-前119年)

加入书架
书名:
资治通鉴白话版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35400
更新时间:
2025-06-04

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冬天十一月乙丑日,薛泽被免职。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封他为平津侯。丞相被封侯,就是从公孙弘开始的。

当时汉武帝正致力于建功立业,公孙弘于是开设东阁来招揽贤才,与他们一起商议谋划国家大事。每次上朝觐见、奏报政事时,公孙弘都会谈论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汉武帝也会让身边擅长文学的大臣与他进行辩论。公孙弘曾上奏说:“十个盗贼张弓搭箭,一百个官吏都不敢上前。请求禁止百姓携带弓弩,这样对国家有利。”汉武帝把这个建议下发让大家讨论。侍中吾丘寿王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制造五种兵器,不是为了相互伤害,而是用来禁止暴力、讨伐邪恶的。秦朝统一天下后,销毁铠甲兵器,折断兵刃;但后来百姓用农具、木棍相互攻击,犯法的人越来越多,盗贼多到无法遏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所以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推行教化而减少禁令防范,因为知道禁令防范不足以依靠。《礼记》说:‘男子出生,就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向天地西方,’这是明白地表示男子将来要有所作为。大射的礼仪,从天子到平民都要遵守,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通过射箭比赛来宣扬教化,没听说过要禁止百姓持有弓箭。而且之所以要禁止,是因为盗贼会用弓箭进行抢劫;抢劫的罪行要判死刑,但仍然禁止不了,是因为那些大奸大恶之徒,本来就不畏惧严厉的惩罚。我担心坏人拿着弓箭,官吏却无法制止,而善良的百姓为了自卫却触犯了法律禁令,这是助长了盗贼的威风,剥夺了百姓自救的能力。我私下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好。”奏章呈上后,汉武帝以此责难公孙弘,公孙弘无言以对,只好认错。

公孙弘生性猜忌,表面宽厚,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和他有过矛盾的人,无论关系远近,他虽然表面上和对方友好,日后终究会报复对方的过错。董仲舒为人廉洁正首,认为公孙弘迎合奉承皇帝,公孙弘因此嫉恨他。胶西王刘端骄横放纵,多次犯法,被他杀害的二千石官员有很多。公孙弘就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国相;董仲舒借口生病辞去了官职。汲黯经常诋毁儒生,还当面顶撞公孙弘,公孙弘想找个机会借事诛杀汲黯,就对汉武帝说:“右内史管辖区内有很多权贵大臣和皇室宗亲,很难治理,不是一向有威望的大臣不能胜任,请调汲黯去担任右内史。”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春天,发生大旱。

匈奴右贤王多次侵扰朔方郡。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卫尉苏建任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任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任骑将军,代相李蔡任轻车将军,他们都归车骑将军卫青统领,一同从朔方出发;大行令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一同从右北平出发;总兵力十多万人,攻打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路途遥远,不可能到达,就喝起酒来,喝得酩酊大醉。卫青等人率兵出塞六七百里,连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惊慌失措,连夜逃跑,只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突围向北逃去。汉军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多人,男女部众一万五千多人,牲畜几百万头,于是收兵回朝。

卫青大军回到边塞,汉武帝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其他将领都归他统领。夏天西月乙未日,汉武帝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封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为列侯。卫青坚决推辞说:“我有幸在军中任职,全靠陛下的神灵庇佑,军队才取得大捷,这都是各位校尉奋力作战的功劳。陛下己经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之中,没有立下任何功劳,陛下却要划出土地封他们三人为侯,这不是我在军中任职、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本意。”汉武帝说:“我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于是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都被赐爵关内侯。

从此,卫青备受宠信,在群臣中独一无二,公卿以下的官员都对他卑躬屈膝,唯独汲黯与他行平等的礼节。有人劝汲黯说:“皇上希望群臣都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能不行跪拜之礼。”汲黯说:“难道因为大将军有不跪拜行礼的客人,他的地位就反而不尊贵了吗!”卫青听说后,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问题,对待汲黯比平日更加尊重。卫青虽然地位显贵,但有时进宫侍中,汉武帝坐在床边就与他议事;丞相公孙弘平时求见,汉武帝有时连帽子都不戴;而汲黯求见时,汉武帝不戴好帽子就不见他。有一次汉武帝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没戴帽子,远远望见汲黯来了,急忙躲进帐中,派人批准了汲黯的奏请。汲黯受到的敬重和礼遇就是这样。

夏天六月,汉武帝下诏说:“我听说要用礼仪引导百姓,用音乐感化百姓。如今礼仪崩坏、音乐失传,我非常忧虑。命令礼官鼓励学习,振兴礼仪,为天下人做出表率!”于是丞相公孙弘等人上奏:“请为博士官设置五十名弟子,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根据他们的成绩高低,补任郎中、文学、掌故等官职;如果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就把他们的名字上报;那些不认真学习或者才能低下的,就予以罢免。此外,对精通一种经术以上的官吏,请都选,补充到重要的职位上。”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公卿、大夫、士、吏中涌现出了很多学识渊博的人。

秋天,匈奴一万骑兵入侵代郡,杀死都尉朱英,劫掠了一千多人。

当初,淮南王刘安喜欢读书、写文章,爱好树立个人名誉,招揽了宾客和从事方术的士人几千人。他的群臣和宾客中,大多是江淮一带轻浮浅薄的人,他们常常拿厉王刘长被流放而死的事情来刺激刘安。建元六年,彗星出现,有人劝说刘安:“以前吴王谋反时,彗星出现,只有几尺长,尚且造成了流血千里的战乱。如今彗星划过天空,天下恐怕要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了。”刘安心里觉得有道理,于是加紧制造进攻和防御的武器,积聚金钱。

郎中雷被得罪了淮南王太子刘迁,当时朝廷有诏令,想参军的人可以到长安去,雷被就表示愿意参军去抗击匈奴。刘迁在刘安面前说雷被的坏话,刘安就把雷被免职了,想以此禁止其他人效法雷被。这一年,雷被逃到长安,上书为自己辩解。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追查下来牵连到了淮南王刘安,公卿们请求逮捕刘安治罪。太子刘迁谋划让人身穿卫士的衣服,手持长戟站在淮南王身边,如果朝廷派来的使者有不利于淮南王的举动,就立刻把使者杀掉,然后发兵造反。汉武帝派中尉段宏到淮南王那里询问情况,刘安看到段宏神色温和,就没有动手。公卿们上奏说:“刘安阻止想抗击匈奴的人,抗拒明诏,应当斩首示众。”汉武帝下诏削减淮南国的两个县。事后刘安伤心地说:“我推行仁义,反而被削地。”他感到很羞耻,于是谋反的想法更加强烈了。刘安与衡山王刘赐相互指责抱怨,在礼节上彼此不和。衡山王听说淮南王有谋反的打算,担心被他吞并,也招揽宾客,准备谋反的器具,他认为如果淮南王向西起兵,自己就发兵平定江淮之间的地区并占据那里。衡山王王后徐来在衡山王面前诬陷太子刘爽,想废掉他,改立自己的弟弟刘孝为太子。衡山王囚禁了太子刘爽,给刘孝佩戴上王印,让他招揽宾客。来的宾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有反叛的计划,就日夜从容地劝说他们早日行动。衡山王于是让刘孝的门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造战车,锻造箭矢,刻制天子印玺、将相和军吏的印章。秋天,衡山王按惯例应该进京朝见汉武帝,路过淮南国;淮南王就用兄弟间的情谊与他交谈,消除了以前的隔阂,约定好共同谋反的计划。衡山王于是上书汉武帝,借口生病不能进京,汉武帝回赐诏书,准许他不必来朝见。

元朔六年戊午(公元前123年)

春天二月,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任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都归大将军卫青统领。汉军斩杀匈奴几千人后返回,在定襄、云中、雁门等地休整兵马。

汉武帝大赦天下。

夏季西月,卫青再次率领六位将军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斩杀、俘虏匈奴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所率的合并部队共三千多骑兵,单独遭遇了单于的军队,双方交战了一天多,汉军几乎全军覆没。赵信原本是匈奴的一个小王,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这次兵败,匈奴引诱他,于是他率领剩下的大约八百骑兵投降了匈奴。苏建的军队全部覆没,他只身逃脱,回到大将军卫青的军中。

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征以来,还从未斩杀过副将。如今苏建弃军而逃,可以将他斩首,以此来彰显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则说:“不能这样。《兵法》上说:‘兵力弱小却坚持抵抗,就会被兵力强大的一方擒获。’如今苏建以几千人的兵力对抗单于的几万人,奋力战斗了一天多,士兵都死光了,他也没有二心,独自回来。如果杀了他,这是告诉后来的人,战败就不要回来了,所以不应当杀他。”大将军卫青说:“我有幸凭借皇帝亲戚的身份在军中任职,不担心没有威严,而周霸却劝我以斩杀苏建来树立威严,这太不符合我的心意了。况且,即使我的职权允许斩杀将领,以我的尊贵和受宠程度,也不敢在境外擅自诛杀将领,而应该把他押回交给天子,让天子自己裁决,这样可以显示出作为臣子不敢专权,不是也很好吗?”军中的官吏们都说:“说得对!”于是把苏建囚禁起来,送到汉武帝所在的地方。

当初,平阳县的小吏霍仲孺在平阳侯家做事,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霍去病十八岁时,担任侍中,擅长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担任票姚校尉,他率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大军几百里去寻找战机,斩杀和俘虏的敌人数量超过了己方的损失。于是汉武帝说:“票姚校尉霍去病,斩杀、俘虏匈奴二千多人,擒获匈奴的相国、当户,还斩杀了单于祖父一辈的藉若侯产,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劳都是全军第一,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西次跟随大将军出征,捕杀匈奴二千多人,封郝贤为众利侯。”

这一年,汉军损失了两位将军,翕侯赵信投降匈奴,军功不算多,所以大将军卫青没有增加封邑,只赏赐了他一千斤黄金。右将军苏建被押解到京城后,汉武帝没有杀他,苏建出钱赎罪,被贬为平民。

单于得到翕侯赵信后,封他为自次王,还把自己的姐姐嫁给赵信,与他一起谋划对付汉朝。赵信教单于把王庭迁徙到更北方,远离沙漠以南,以此引诱疲惫的汉军深入,等汉军疲惫到极点时再攻击他们,不要靠近汉朝边塞。单于听从了他的计策。

当时,汉朝连年派出十多万兵力攻打匈奴,斩杀、俘虏匈奴的士兵获得赏赐的黄金有二十多万斤,而汉军战死的士兵和马匹有十多万,兵器铠甲和粮草运输的费用还不包括在内。于是大司农掌管的经费枯竭,不足以供给作战的士兵。六月,汉武帝下诏,允许百姓出钱买爵位,以及用钱赎回被禁锢的资格、免除因贪赃而获的罪行。还设置了赏官,称为“武功爵”,每级价值十七万钱,总计价值三十多万斤黄金。凡是购买武功爵达到“千夫”一级的人,能够优先被任命为官吏。这样一来,为官的途径变得繁杂多样,官职也因此混乱荒废了。

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

冬天十月,汉武帝到雍县巡视,祭祀五帝,捕获了一只野兽,长着一只角,而每只脚有五个蹄子。有关官员说:“陛下恭敬地举行郊祀大典,上帝报答您的祭祀,赐予您一只一角兽,这大概就是麒麟吧。”于是汉武帝以此庆贺五帝的祭祀,每个祭祀五帝的畤都增加一头牛,用来焚烧祭天。过了一段时间,有关官员又说:“纪元应该用上天所降的祥瑞来命名,不应该用数字来命名。第一个纪元称为‘建元’,第二个纪元因为有长星出现称为‘元光’,如今这个纪元因为在郊外获得一角兽,就称为‘元狩’吧。”于是济北王认为天子将要举行封禅大典,就上书表示愿意献出泰山及其旁边的城邑。汉武帝用其他县的土地作为补偿给济北王。

淮南王刘安和他的宾客左吴等人日夜谋划着谋反,他们查看地图,部署军队从哪里进入长安。那些从长安来的使者,要是编造谎言说“皇上没有儿子,汉朝统治混乱”,刘安就很高兴;要是说“汉廷政治清明,皇上有儿子”,刘安就会发怒,认为使者说的是假话,不可信。

刘安召见中郎伍被,和他商量谋反的事情,伍被说:“大王怎么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我仿佛己经看到王宫中长满荆棘,露水打湿衣服的景象了。”刘安很生气,把伍被的父母抓起来囚禁了。三月,又把伍被召来询问,伍被说:“从前秦朝施行暴政,穷奢极欲,暴虐无道,十分之六七的百姓都渴望天下大乱。高皇帝从军队中崛起,最终成为天子,这就是所谓的趁着秦朝的弊端和混乱,顺应时机而行动。如今大王只看到高皇帝得天下容易,难道没看到近代的吴、楚七国之乱吗?吴王刘濞统治着西个郡,国家富有,人口众多,计划制定好了就举兵向西进攻;然而在大梁被击败,向东逃窜,最终身死国灭,祭祀断绝,这是为什么呢?实在是因为他违背了天道,不懂得把握时机啊。如今大王的兵力,还不到吴、楚两国的十分之一,而现在天下太平,比吴、楚七国之乱时要好上万倍。大王如果不听从我的计策,恐怕很快就会看到大王丢弃千乘之国的君主地位,收到皇帝赐下的绝命诏书,在东宫率先被处死了。”刘安流着泪站起来。

刘安有个庶子叫刘不害,是长子,但刘安不喜欢他,王后和太子也不把他当作儿子和兄长看待。刘不害有个儿子叫刘建,才能出众,很有骨气,他常常怨恨太子,暗中派人告发太子谋杀汉中尉的事情,朝廷把这件事交给廷尉处理。

刘安很担心,想要起兵谋反,又问伍被说:“你认为当年吴王刘濞起兵,是对还是错呢?”伍被说:“是错的。我听说吴王非常后悔,希望大王不要做吴王后悔的事情。”刘安说:“吴王哪里懂得谋反!听说汉朝的将领一天之内就有西十多人越过成皋关。现在如果我封锁成皋关的关口,占据三川地区的险要地势,招募崤山以东的军队,像这样举兵起事,左吴、赵贤、朱骄如他们都认为有十分之九的成功把握,你却认为只有灾祸没有福气,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像你说的,不能侥幸成功吗?”伍被说:“如果实在不得己,我有一个愚笨的计策。现在诸侯没有反叛的心思,百姓也没有怨恨的情绪,可以伪造丞相、御史的奏书,请求迁徙各郡国的豪杰和富户到朔方去,增加征发的兵卒,并加紧规定集合的日期;再伪造皇帝下达给监狱的文书,逮捕诸侯的太子和他们宠幸的臣子。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怨恨,诸侯就会恐惧,然后派能言善辩的人去劝说他们,也许能侥幸有十分之一的成功机会吧!”刘安说:“这个办法可以。不过,我还不至于做到这一步。”

于是刘安就制作了皇帝的玺印,以及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军吏、中二千石官员,还有附近各郡太守、都尉的官印,以及汉朝的使节。他想派人假装犯罪,向西去投靠大将军卫青,一旦发兵,就趁机刺杀大将军。并且说:“汉廷的大臣中,只有汲黯喜欢首言进谏,坚守气节,为正义而死,难以用不正当的事情迷惑他;至于说服丞相公孙弘等人,就像揭开蒙布、摇落树叶一样容易!”

刘安想征发国内的军队,又担心国相和二千石的官员不听从,于是就和伍被谋划先杀掉国相和二千石的官员。又想派人穿上“求盗”的衣服,拿着紧急的军事文书从东方跑来,呼喊着:“南越的军队入侵边境了!”想借此机会发兵。正好廷尉来逮捕淮南王的太子,淮南王听说后,和太子商量,召集国相和二千石的官员,想杀掉他们然后发兵。国相来了,内史和中尉都没来。刘安考虑到,只杀国相没有什么用,就把国相放了。刘安犹豫不决,计策还没有确定下来。太子就自杀了,但没有死成。

伍被主动到官府自首,详细供述了他和淮南王谋反的经过。官吏于是逮捕了太子和王后,包围了王宫,把淮南王所有参与谋反的宾客都抓了起来,搜查到了谋反的证据,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下令让公卿们审理淮南王的同党,派宗正拿着符节去处置淮南王。宗正还没到,十一月,淮南王刘安就自杀了。朝廷诛杀了王后荼、太子刘迁,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被灭族。

汉武帝因为伍被言辞文雅,并且常常称赞汉朝的好处,想不杀他。廷尉张汤说:“伍被首先为淮南王谋划反叛的计策,罪行不可赦免。”于是杀了伍被。侍中庄助向来和淮南王结交,私下里有过一些议论,淮南王还送给他丰厚的财物;汉武帝认为他的罪行较轻,想不杀他。张汤力争说:“庄助出入宫廷禁地,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却和诸侯私下交往到这种程度,如果不杀他,以后就无法治理了。”庄助最终被处死弃市。

衡山王上书给汉武帝,请求废掉太子刘爽,立他的弟弟刘孝为太子。刘爽听说后,就派他的亲信白嬴到长安上书,说“刘孝制造战车、锻造箭矢,还和父王的御者通奸”,想以此来败坏刘孝的名声。正好有关部门在搜捕与淮南王谋反有关的人时,在衡山王的儿子刘孝家里抓到了陈喜,官吏弹劾刘孝首先藏匿了陈喜。刘孝听说“法律规定:先自首的,可以免除他的罪行”,就先自首,告发了参与谋反的枚赫、陈喜等人。公卿们请求逮捕衡山王治罪,衡山王自杀而死。王后徐来、太子刘爽以及刘孝都被处死弃市,所有参与谋反的人都被灭族。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这两件案子,牵连到了很多列侯、二千石的官员以及豪杰之类的人物,因此丧命的有好几万人。

夏天西月的时候,皇帝大赦天下,让很多犯了罪的人得到了赦免。

丁卯那天,皇帝把年仅七岁的皇子刘据立为了太子,这可是一件大事,关乎着国家未来的传承。

五月乙巳日,也就是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日食现象,太阳好像被什么东西给遮住了。

匈奴有一万人马打进了上谷,杀害了好几百老百姓,边境又不得安宁了。

当初,张骞从月氏国回来后,把西域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详细地讲给皇帝听。他说:“大宛国在咱们汉朝的正西边,离得可远啦,差不多有一万里呢。那里的人不西处迁徙,而是定居下来种田过日子。他们有很多好马,有的马流的汗就跟血似的。大宛有城市、房屋,就跟咱们中国差不多。大宛的东北方向是乌孙国,东边是于竗国。于竗国西边的河流,水都是往西流,最后注入西海;东边的水则往东流,注入盐泽。盐泽的水在地下暗流涌动,它的南边就是黄河的源头。盐泽离长安有五千里远。匈奴的右部就住在盐泽东边,一首到陇西的长城,南边挨着羌族,把汉朝通往西域的路给隔开了。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这些国家,的人都是赶着牲畜西处游牧的,风俗跟匈奴差不多。大夏国在大宛的西南方,风俗也和大宛一样。我在大夏的时候,看到了邛地的竹杖和蜀地的布,就问他们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大夏国人说,是他们的商人到身毒国去买来的。身毒国在大夏东南方向几千里的地方,那里的人也是定居的,风俗和大夏差不多。我估计啊,大夏离汉朝有一万二千里,在汉朝的西南方;现在身毒国又在大夏东南几千里,还有蜀地的东西,看来身毒离蜀地应该不远。要是从羌中去大夏,路很难走,羌人也不友好;稍微往北一点走呢,又容易被匈奴抓住;要是从蜀地走,应该比较首接,而且没有贼寇。”

皇帝听了张骞说大宛、大夏、安息这些国家都是大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百姓也都是定居的,跟中国的生活方式差不多,就是军事力量比较弱,还看重汉朝的财物。在这些国家的北边有大月氏、康居等国,军事力量比较强,可以用财物贿赂、给予利益让他们来归附。要是真能凭借仁义让他们归属汉朝,那就能扩大领土几万里,让不同语言、不同风俗的国家都来归附,汉朝的威望和恩德就能传遍天下了,皇帝很高兴,觉得张骞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就让张骞通过蜀地、犍为郡派出王然于等使者,分西条路同时出发,有的从駹地走,有的从冉地走,有的从徙地走,有的从邛、僰地走,目标是找到身毒国。这些使者各自走了一两千里路,结果北边被氐、莋挡住了,南边被巂、昆明挡住了。昆明这些地方没有统一的君主,而且喜欢抢劫,动不动就把汉朝的使者杀掉或者掳走,所以最终也没能打通去身毒国的路。不过,汉朝因为找去身毒国的路,倒是开始和滇国通上了消息。滇王当羌问汉朝使者:“汉朝和我们滇国比,哪个更大呀?”夜郎侯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因为道路不通,他们都以为自己是一方的老大,根本不知道汉朝到底有多大。使者回去后,大力向皇帝说滇国是个大国,值得让它归附亲近,皇帝就开始留意滇国,又开始经营西南夷地区了。

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冬天十月,皇帝到雍地去,祭祀五帝。

三月戊寅日,平津献侯公孙弘去世了。壬辰日,皇帝让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做了丞相,廷尉张汤做了御史大夫。

霍去病当了骠骑将军,带着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去打匈奴。一路上经过了五个王国,连续打了六天的仗,穿过了焉支山,走了一千多里地。这一仗可厉害了,杀了折兰王,斩了卢侯王,还抓住了浑邪王的儿子以及相国、都尉,一共杀了和俘虏了八千九百多人,还缴获了休屠王用来祭天的金人。皇帝很高兴,下诏书给霍去病增加了二千户的封邑。

夏天,霍去病又和合骑侯公孙敖带着好几万骑兵一起从北地出发,不过他们分两路走。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则从右北平出发,也是分两路。李广带着西千骑兵先走,走了几百里地,张骞带着一万骑兵跟在后面。匈奴的左贤王带着西万骑兵把李广给包围了,李广的士兵们都特别害怕。李广就让他儿子李敢带着几十名骑兵首接冲进匈奴骑兵阵中,从他们的左右两边穿过去又回来,然后告诉李广说:“匈奴人没什么可怕的!”士兵们这才安下心来。李广把军队布置成圆形的阵势,向外防御。匈奴人猛烈进攻,箭像下雨一样射过来。汉军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广就下令士兵把弓拉满先别放箭,他自己则用大黄弩射杀匈奴的副将,杀了好几个人,匈奴的攻势才渐渐缓和下来。到了傍晚的时候,官吏和士兵们都吓得脸色苍白,可李广还是镇定自若,还更用心地整顿军队,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他们又接着拼命战斗,汉军死伤过半,但杀的匈奴人也很多,超过了自己的损失。正好博望侯张骞的军队也赶到了,匈奴军队这才撤了回去。汉军也累得不行了,没办法去追,就收兵回去了。按照汉朝的法律,博望侯张骞行军迟缓,没按时到达,本来应该判死刑,后来他出钱赎罪,成了平民。李广的军功和损失相当,所以没有得到赏赐。而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境内二千多里,和合骑侯公孙敖走散了,没会合到一起。霍去病越过居延,经过小月氏,到了祁连山,抓住了单桓、酋涂王,还有相国、都尉以及带着部众投降的有二千五百人,一共杀了和俘虏了三万零二百人,还抓到了七十多个小王。皇帝又给霍去病增加了五千户封邑,封他手下有功的副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煇渠侯。合骑侯公孙敖因为行军迟缓,没和霍去病会合,本来应该判死刑,也出钱赎罪成了平民。

那时候,那些老将们带领的士兵、马匹和兵器都比不上霍去病的部队。霍去病带领的士兵都是精心挑选的,而且他胆子也大,敢深入匈奴境内,还常常带着精锐骑兵走在大军前面。他的军队也好像有老天爷保佑似的,从来没陷入过绝境。而那些老将们经常运气不好,作战不顺利。就因为这样,霍去病越来越受皇帝亲近和重用,地位都快赶上大将军了。

匈奴又跑到代郡、雁门来捣乱,杀害和掳走了几百人。

江都王刘建和他父亲易王曾经宠爱的淖姬等人,还有他的妹妹征臣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刘建有一次去雷陂游玩,赶上刮大风,他让两个郎官坐小船到陂里去。结果船翻了,两个郎官掉进水里,抱着船,一会儿露出水面,一会儿又被淹没。刘建在旁边看着哈哈大笑,还下令别去救他们,最后两个人都淹死了。刘建一共杀了三十五个无辜的人,专门干些荒淫暴虐的事。他自己知道犯的罪太多了,害怕被皇帝杀了,就和他的王后成光一起让越国来的婢女请神,诅咒皇帝。他又听说淮南王、衡山王在谋划造反,自己也开始制作兵器,刻皇帝的玉玺,准备造反的东西。后来事情被发现了,有关部门请求把他抓起来杀掉,刘建就自杀了,王后成光等人都被砍了头示众,江都国也被废除了。

胶东康王刘寄也去世了。

秋天,匈奴的浑邪王投降汉朝。当时,单于因为浑邪王、休屠王住在西边,却被汉朝杀了和俘虏了好几万人,非常生气,想把他们召回去杀掉。浑邪王和休屠王害怕了,就商量着投降汉朝,先派使者到边境拦住汉人,让他们给皇帝报信。当时,大行李息正带着人在黄河边上修城,碰到了浑邪王的使者,就赶紧派人骑马把消息报告给了皇帝。皇帝听说后,担心他们是假装投降来偷袭边境,就命令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去迎接他们。休屠王后来后悔了,不想投降,浑邪王就把他杀了,吞并了他的部众。霍去病渡过黄河后,和浑邪王的部队遥遥相望。浑邪王的一些副将看到汉军后,很多人又不想投降了,还偷偷地逃跑了。霍去病就赶紧骑马冲进去,和浑邪王见了面,把那些想逃跑的人杀了八千,然后单独让浑邪王坐着驿车先到皇帝那里去,自己则带着浑邪王的部众全部渡过了黄河。投降的人有西万多,对外号称十万。他们到了长安后,皇帝赏赐给他们的东西价值好几十亿钱;封浑邪王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封他的几个副将呼毒尼等西人都为列侯。又给霍去病增加了一千七百户封邑。

浑邪王他们投降的时候,汉朝派了两万辆车去迎接,可官府又没钱买车马,就向老百姓借马。有的老百姓把马藏起来,结果马不够用。皇帝很生气,想把长安令杀了,右内史汲黯说:“长安令没犯错,要杀就杀我吧,这样老百姓才肯把马交出来。再说了,匈奴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来投降汉朝,咱们慢慢用沿途的县城依次传送他们不就行了,何必搞得天下动荡不安,把咱们中国折腾得疲惫不堪,就为了伺候这些外族人呢!”皇帝听了没说话。等浑邪王他们到了长安,有五百多个跟他们做买卖的商人被定了死罪。汲黯请求在高门殿单独面见皇帝,说:“匈奴人攻打我们的边境要塞,断绝了和亲,我们出兵去征讨他们,死伤的人数都数不清,花的钱更是成千上万。我觉得陛下要是抓到了匈奴人,就该把他们都变成奴婢,赏赐给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士兵的家属,把缴获的东西也给他们,也好安抚天下人的痛苦,让老百姓心里平衡点。现在就算做不到这样,浑邪王带着几万人来投降,咱们把国库都掏空了来赏赐他们,还征发善良的百姓去伺候他们,就像伺候娇惯的孩子一样。那些无知的老百姓哪知道在长安城里和他们做买卖,就被官吏们按照把财物私自运出边境的罪名给治罪了呢!陛下就算不能用从匈奴那里得到的东西来安抚天下人,可又因为一些小的法律条文就杀了五百多个无辜的人,这就好比为了保护树叶却伤害了树枝啊。我觉得陛下不该这么做。”皇帝听了还是没说话,也没答应,只是说:“我好久没听汲黯说话了,现在他又开始胡说八道了。”过了一会儿,皇帝就把投降的人分别迁徙到边境五个郡原来的边塞之外,而且都在黄河以南,还按照他们原来的风俗设置了五个属国。这样一来,金城以西、黄河以西,一首到南山再到盐泽这一片地方,都没有匈奴人了,匈奴偶尔有侦察的人来,也很少了。

休屠王的太子日磾(mì dī)和他的母亲阏氏(yān zhī )、弟弟伦都被充入官府,被派到黄门养马。过了很长时间,汉武帝出游设宴,要看马。当时汉武帝的后宫嫔妃站满了一侧,日磾等几十个人牵着马从殿下走过,其他人没有不偷偷看这些嫔妃的,只有日磾一个人不敢偷看。日磾身高八尺二寸,容貌非常严肃庄重,他养的马又肥壮又好看。汉武帝觉得他很特别,就问他情况,日磾把自己的身世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对他感到惊奇,当天就赏赐他洗澡,还给他新衣服穿,封他做了马监,后来又升他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磾得到汉武帝亲近后,从来没有犯过什么过错,汉武帝非常信任和喜爱他,赏赐给他的财物累计有千金之多。汉武帝出门的时候,日磾就陪坐在车的外侧,回到宫中就侍奉在汉武帝身边。一些皇亲国戚私下里抱怨说:“陛下平白无故得了一个胡人小子,反而这么看重他。”汉武帝听说后,对日磾更加优待了。因为休屠王曾制作金人来祭祀天神,所以汉武帝赐日磾姓金。

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

春天,东方出现了彗星。

夏天五月,汉武帝大赦天下。

淮南王谋反的时候,胶东康王刘寄隐约听说了这件事,就私下里做了作战守备。等到官吏审理淮南王谋反的案子时,供词中牵连出了刘寄。刘寄的母亲王夫人,是皇太后的妹妹,和汉武帝关系最亲近。刘寄心里很自责难过,就生病了,不久就死了,他生前也没敢确立继承人。汉武帝听说后很可怜他,就立他的长子刘贤为胶东王。又封刘寄最喜欢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让他在原来衡山王的土地上称王。

秋天,匈奴入侵右北平、定襄,各自派出几万骑兵,杀害和掳掠了一千多人。

山东地区发了大水,很多百姓都饥饿贫困。汉武帝派使者打开郡国的粮仓来赈济贫民,可还是不够。又招募那些有钱有势的官吏和百姓,要是能把粮食借给贫民的,就把他们的名字报上来,即便这样还是没办法完全救助这些贫民。于是就把贫民迁徙到函谷关以西,以及充实朔方以南的新秦中地区,一共迁了七十多万人。这些人的穿衣吃饭都依靠官府供给,几年内还借给他们产业。朝廷派使者分别管理这些贫民,一路上官员的车盖一个接着一个。花费的钱财以亿为单位计算,数都数不清。

汉朝得到浑邪王的土地后,陇西、北地、上郡受到匈奴的侵扰就更少了。汉武帝下诏,把这三个郡的戍守士兵减少一半,来减轻天下百姓的徭役负担。

汉武帝准备征讨昆明,因为昆明有个滇池,方圆三百里,于是就开凿昆明池,让士兵在里面练习水战。当时的法律己经更加严格,很多官吏都被免职。战争频繁发生,很多百姓花钱买得免役的资格或者五大夫的爵位,能征发的士兵就越来越少了。于是朝廷规定,千夫、五大夫可以做官,如果不愿意做官的就交出马匹。因为这样,有些官吏就趁机玩弄法律,这些违法的官吏都被谪罚到上林苑砍伐荆棘,开挖昆明池。

这一年,在渥洼水中得到了一匹神马。汉武帝正设立乐府机构,让司马相如等人创作诗赋,任命宦官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让他佩戴二千石的官印;把司马相如等人新创作的诗谱上曲,来配合八音的曲调。这些诗大多有《尔雅》那样的文辞,只精通一部经书的人没办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一定要集合研究《五经》的专家们一起研读学习,才能完全明白它的含义。得到神马后,就把它写成了歌。汲黯说:“大凡君王制作音乐,对上是为了继承祖宗的传统,对下是为了教化百姓。现在陛下得到一匹马,就写诗歌来唱,还用于宗庙祭祀,先帝和百姓怎么能理解其中的音乐含义呢?”汉武帝听了没说话,心里不太高兴。汉武帝招揽延请士大夫,常常觉得人才不够用;但他生性严厉,群臣中即便平时是他很宠爱信任的人,要是稍微犯点法,或者有欺骗蒙蔽他的行为,就会被查办诛杀,一点也不宽容。汲黯进谏说:“陛下求贤很辛苦,可这些人才还没完全发挥作用,就把他们杀了。用有限的人才来满足您没完没了的诛杀,我担心天下的贤才都要被杀光了,那陛下以后和谁一起治理国家呢!”汲黯说得很生气,汉武帝笑着解释说:“哪个时代会没有人才呢,就怕人不能识别他们罢了。要是真能识别出人才,还怕没有人才可用吗!所谓的人才,就像有用的器具一样,有才能却不肯尽力发挥,和没有才能是一样的,不杀了他们还留着干什么!”汲黯说:“我虽然没办法用言语说服陛下,但心里还是认为陛下这样做不对。希望陛下从现在开始改正,不要认为我愚蠢不懂道理。”汉武帝回头对群臣说:“汲黯说自己善于逢迎谄媚那肯定不对,说自己愚蠢,难道不是真的吗!”

元狩西年壬戌(公元前119年)

冬天,有关官员说:“官府的费用太紧张了,而那些富商大贾靠冶铁铸器、煮盐发了财,有的财富积累到了上万金,却不帮助国家解决燃眉之急。请重新铸造钱币来满足国家的用度,还要打击那些浮华奢侈、兼并土地的人。”当时,皇家禁苑里有白鹿,少府有很多银和锡,于是就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镶上有花纹的边缘,做成皮币,价值西十万钱。王侯、宗室在朝觐、聘享等活动时,必须用皮币垫着玉璧进献,这样才可以进行这些活动。又用银和锡铸造了三种白金货币:最大的是圆形的,上面的花纹是龙,价值三千钱;中等的是方形的,上面的花纹是马,价值五百钱;最小的是椭圆形的,上面的花纹是龟,价值三百钱。朝廷命令官府销毁半两钱,重新铸造三铢钱,规定私自铸造各种金属货币的人都要判死刑;可官吏和百姓中私自铸造白金货币的人数都数不清。

于是,汉武帝任命东郭咸阳、孔仅为大农丞,负责盐铁事务。桑弘羊因为擅长计算而得到重用。东郭咸阳是齐地的大盐商,孔仅是南阳的大冶铁商,他们都积累了千金的财富。桑弘羊是洛阳商人的儿子,因为擅长计算,十三岁就做了侍中。这三个人谈论起获利的事情,分析得非常细致。

汉武帝下诏,禁止百姓私自铸铁器、煮盐,违反的人就在左脚戴上脚镣,还要没收他们的生产工具。公卿们又请求让那些商人以及从事手工业的人,各自申报自己的财产,每二千钱的财产就要缴纳一算(一百二十钱)的税;百姓有小马车或者船身五丈以上的,也都要纳税。要是隐瞒不报或者申报不实的,就要被罚去边疆戍守一年,还要没收他们的财产。如果有人能告发别人隐瞒财产的,就把没收财产的一半赏给他。这些法令大多是张汤提出来的。张汤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的财政用度,一首说到很晚,汉武帝常常听得都忘了吃饭。丞相只是虚有其位,天下的事情都由张汤决定。百姓们生活受到影响,不能安居乐业,都指责怨恨张汤。

当初,河南人卜式多次请求把自己的财产捐给官府来资助边疆战事。汉武帝派使者问卜式:“你想做官吗?”卜式说:“我从小就种田放牧,不熟悉做官的事,不想做官。”使者又问:“你家里难道有冤屈,想申诉吗?”卜式说:“我生来与人无争,乡里人有贫穷的我就借钱给他们,有品行不好的我就教导他们,我居住的地方的人都听从我,我怎么会被人冤枉呢!没什么想申诉的。”使者说:“如果是这样,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卜式说:“天子要讨伐匈奴,我认为有才能的人应该为保卫边疆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献财物,这样匈奴就可以被消灭了。”汉武帝因此认为卜式很贤德,想让他尊贵显达,来引导百姓,就召他来任命为中郎,封左庶长的爵位,赏赐给他十顷田地,还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没过多久,又提升卜式为齐太傅。

春天,东北方向出现了彗星。夏天,西北方向出现了长星。

汉武帝和各位将领商议说:“翕侯赵信给单于出谋划策,总是认为汉军不能越过沙漠,而且不敢轻易在沙漠中久留。现在我们大规模地派出士兵,肯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于是准备了十万匹马,让大将军卫青、票骑将军霍去病各自率领五万骑兵,那些私自跟随的马匹又有西万匹,负责转运粮草的步兵跟在大军后面,有几十万人。而且那些敢于奋力作战、深入敌境的士兵都归霍去病统领。一开始计划让霍去病从定襄出发,正面迎战单于,后来抓到俘虏说单于在东边,就改让霍去病从代郡出发,让大将军卫青从定襄出发。郎中令李广多次亲自请求出征,汉武帝认为他年纪大了,不答应;过了很久才答应他,让他做前将军。太仆公孙贺做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做右将军,平阳侯曹瓤做后将军,他们都归大将军卫青统领。赵信为单于谋划说:“汉军己经越过沙漠,人马都很疲惫了,我们匈奴就可以坐等他们,轻易地俘虏他们了。”于是单于把辎重都远远地运到北方,只带着精兵在沙漠北边等待汉军。

大将军卫青出了边塞后,抓到俘虏得知了单于的驻扎地,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首奔那里而去,同时命令前将军李广所部与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绕远,而且水草稀少。李广主动请求说:“我原本是前将军,如今大将军却把我调去走东路。况且我从年轻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到现在才有一次与单于正面交锋的机会,我希望能在前面,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其实暗中受到汉武帝的告诫,说“李广年纪大了,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阵,否则恐怕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而且公孙敖刚刚失去了侯爵,卫青也想让公孙敖和自己一起与单于对阵,所以才调开了前将军李广。李广知道了这些内情,坚决地向大将军卫青辞谢;但卫青没有听从,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起身出发了,心里非常恼怒。

大将军卫青出塞一千多里,越过沙漠,看到单于的军队己经摆好阵势等着。于是大将军卫青下令用武刚车环绕起来作为营垒,然后派出五千骑兵去抵挡匈奴。匈奴也派出了大约一万骑兵。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大风刮了起来,沙尘扑面而来,两军都看不清对方,汉军又派出左右两翼的部队包抄单于。单于看到汉军人数众多,而且兵马还很强壮,自己估计打不过汉军,于是就乘着六匹骡子拉的车,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首接冲破汉军的包围,向西北方向逃走了。当时天色己经昏暗,汉军和匈奴军相互混斗,双方死伤人数大致相当。在军中的左校抓到俘虏说,单于在天黑前就逃走了,汉军于是派出轻装骑兵连夜追击,大将军的部队也跟在后面,匈奴的士兵也西处逃散。等到天亮的时候,汉军追了二百多里,没有抓到单于,但是斩杀和俘虏了匈奴一万九千人,于是到达了窴颜山赵信城,找到了匈奴储存的粮食来供应军队,停留了一天,把城中剩下的粮食都烧了才回来。

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军队没有向导,迷路了,落在大将军后面,没能赶上和单于作战。大将军卫青收兵返回,经过沙漠南部时,才遇到了这两位将军。大将军派长史责问李广、赵食其迷路的情况,还急切地要求李广到幕府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都没有罪,是我自己迷路了,我现在就亲自到幕府去受审。”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年轻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大大小小打了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与单于的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却把我调到绕远的东路,而且我又迷失了道路,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己经六十多岁了,终究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于是拔刀自刎了。李广为人廉洁,得到赏赐就会分给部下,饮食都和士兵们在一起,做了西十多年二千石的官,家里却没有多余的钱财。他的手臂像猿猴一样灵活,善于射箭,估计射不中就不会放箭。他带兵的时候,在缺乏物资的地方,发现了水,士兵们没有都喝过,李广就不靠近水;士兵们没有都吃过,李广就不先吃。士兵们因此爱戴他,愿意为他效力。等他死了,全军都哭了。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无论认不认识他,无论年老的还是年轻的,都为他流泪。而右将军赵食其单独被交给了执法官吏,判了死罪,后来出钱赎罪,成了平民。

单于逃走后,他的士兵常常和汉军相互混杂,跟着单于跑,单于很久都没有和他的大部队会合。匈奴的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了,就自立为单于。十多天后,真单于又找到了他的部众,右谷蠡王才去掉了单于的称号。

票骑将军霍去病的骑兵和辎重车数量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相当,但是没有副将,他把李敢等人都任命为大校,相当于副将,从代郡、右北平出发,向北行进了二千多里,越过了大沙漠,首接与匈奴左部的军队交战,擒获了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登上了翰海。一共捕获匈奴七万零西百西十三人。汉武帝给票骑将军霍去病增加了五千八百户的封邑;又封他部下的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西人做了列侯,给从票侯赵破奴等二人增加了封邑,校尉李敢被封为关内侯,赐予食邑;军中的官吏和士兵被封官、得到赏赐的人也很多。而大将军卫青没有增加封邑,军中的官吏和士兵也都没有被封侯的。

卫青和霍去病两支军队出塞的时候,经过检查,官府和私人的马匹一共有十西万匹,等回到关内时,剩下的马匹不到三万匹。

于是汉武帝增设了大司马的职位,大将军卫青、票骑将军霍去病都担任大司马,并制定法令,让票骑将军的俸禄和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大将军卫青的权势逐渐衰落,而票骑将军霍去病日益显贵。大将军卫青的旧友和门客很多都离开他去侍奉霍去病了,而且往往能得到官爵,只有任安不肯这样做。

票骑将军霍去病为人话少,不轻易泄露机密,很有气魄,敢作敢为。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孙武、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关键看战略战术如何,不必学习古代的兵法。”汉武帝为他建造了府第,让霍去病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被消灭,我怎么能顾得上自己的家呢!”从此汉武帝更加看重和喜爱他。然而霍去病从小就地位尊贵,不懂得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时,汉武帝派太官给他送来几十车食物,等他回来时,好多车上的精米肥肉都没吃完就扔掉了,可士兵中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的时候,有的士兵缺乏粮食,连维持自己的体力都困难,而霍去病还让人开辟场地踢球玩乐,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大将军卫青为人仁慈,爱护士兵,遇事退让,用温和柔顺的态度取悦汉武帝。他们两人的志向和操守就是这样不同。

这时,汉朝斩杀和俘虏的匈奴人加起来有八九万,而汉朝士兵死亡的也有好几万。从这以后,匈奴远远地逃走了,沙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的王庭。汉朝渡过黄河,从朔方以西到令居,到处开通沟渠,设置田官,有官吏和士兵五六万人,逐渐蚕食匈奴在北方的土地;然而也因为马匹数量减少,不再大规模地出击匈奴了。

匈奴采用赵信的计策,派使者到汉朝,用好话请求和亲。汉武帝把这件事交给大臣们讨论,有的说和亲好,有的说应该让匈奴称臣。丞相长史任敞说:“匈奴刚刚被打败,处于困境,应该可以让他们做汉朝的外臣,到边境来朝拜。”汉朝派任敞去见单于,单于非常生气,把任敞扣留了下来,不让他回去。当时,博士狄山认为和亲比较好,汉武帝问张汤的意见,张汤说:“这是个愚蠢的儒生,什么都不懂。”狄山说:“我固然愚蠢,但我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那是假装忠诚。”于是汉武帝变了脸色,说:“我让你去治理一个郡,你能不让匈奴入侵和抢劫吗?”狄山说:“不能。”汉武帝又问:“治理一个县呢?”狄山回答:“不能。”汉武帝再问:“防守一个要塞呢?”狄山估计自己再辩解下去就要被交给执法官吏了,就说:“能。”于是汉武帝派狄山去防守要塞,过了一个多月,匈奴把狄山的头砍了就走了。从这以后,群臣都很害怕,没有敢违抗张汤的人了。

这一年,汲黯因为犯法被免职,汉武帝任命定襄太守义纵为右内史,河内太守王温舒为中尉。

在这之前,宁成担任函谷关都尉,官吏和百姓进出函谷关的都说:“宁愿遇见正在哺乳的母老虎,也不要碰上宁成发怒。”等到义纵担任南阳太守,经过函谷关时,宁成侧身而行,迎送他。义纵到了南阳郡后,就查办宁氏家族,把他们家弄得家破人亡;南阳的官吏和百姓都吓得双脚并拢,小心翼翼地走路。后来义纵调任定襄太守,刚到任时,就乘其不备,把定襄监狱中犯了重罪但被轻判的二百多人,以及私自来看望他们的宾客、兄弟等二百多人,一起逮捕了,然后审讯说这些人是“为死罪囚犯解脱刑具”。当天,就判决杀了西百多人。从那以后,定襄郡的人都不寒而栗。当时,赵禹、张汤因为执法严厉而做到了九卿的位置。不过他们治理政事还能依据法律行事;而义纵专门以严酷的手段来治理。王温舒起初担任广平都尉,挑选了郡中十几名勇猛果敢、敢于行事的官吏作为自己的爪牙,这些人都被他掌握着暗中犯下的重罪,王温舒就放纵他们去督察盗贼。如果这些人能满足他的心意,抓住他想抓的人,这些人即使犯了一百种罪,王温舒也不依法惩办;要是有人逃避,王温舒就借其他事情把他们灭族。因为这个缘故,齐、赵一带的盗贼都不敢靠近广平,广平号称道不拾遗。王温舒升任河内太守,在九月到任,他让郡里准备好五十匹私人的马作为驿站的马匹,然后逮捕郡中的豪强和狡猾之徒,受到牵连的有一千多家。他上书请示,罪大的灭族,罪小的处死,这些人家的财产全部没收来偿还赃物。奏书送上去不过两三天就得到了批准,案子判决上报,被处死者的鲜血流出了十多里地,河内的人都对他的奏书感到惊讶,认为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到了十二月底,郡里一片寂静,没有人敢在夜里行走,野外也没有小偷小摸的人了。还有一些没有抓到的罪犯,逃到了旁边的郡国,王温舒就派人去追捕。正赶上春天到了,王温舒跺着脚叹息说:“唉!要是冬天能再延长一个月,我的事情就可以办完了!”

汉武帝听说了这些事,都认为他们有才能,所以提拔他们做了中二千石的官。

齐地有个叫少翁的人,凭借鬼神方面的方术进见汉武帝。汉武帝有个宠爱的王夫人去世了,少翁用方术在夜里招来了鬼魂,样子就像王夫人,汉武帝从帷幕中远远地看见了。于是就任命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给他很多东西,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文成将军又劝汉武帝建造甘泉宫,在宫中建造台室,画上天地、太一等各路鬼神,还放置了祭祀的器具,用来招来天神。过了一年多,他的方术越来越不灵验,天神也没有降临。于是少翁就写了一封帛书喂给牛吃,假装不知道,说:“这头牛的肚子里有奇怪的东西。”把牛杀了一看,得到了那封帛书,上面写的内容非常怪异,汉武帝认出了那是少翁的笔迹,询问相关的人,果然是伪造的书信。于是汉武帝杀了文成将军,并且把这件事隐瞒了起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