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归来:1982的商海情天
重生归来:1982的商海情天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归来:1982的商海情天 > 第44章 山村晨曲

第44章 山村晨曲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归来:1982的商海情天
作者:
奋斗的贝壳
本章字数:
3184
更新时间:
2025-06-09

越野车碾过碎石路,扬起一路尘烟。王盟握着方向盘,目光掠过车窗外层叠的青山。副驾上的苏瑶翻看着地图,手指停在江西婺源深处的一个小红点:“导航显示还有二十公里,据说那里连像样的学校都没有。” 她转头看向后座,逸晨正戴着便携式 VR 设备,聚精会神地将眼前的竹林扫描成虚拟场景。

转过最后一道山弯,几座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出现在视野里。村口的老樟树下,十几个孩子挤在一台破旧的台式电脑前,屏幕上的教学视频卡顿得像幻灯片。看见陌生车辆驶入,扎羊角辫的女孩率先跑过来,补丁摞补丁的校服下摆随风飘动:“叔叔阿姨,你们是来支教的老师吗?”

王盟和苏瑶对视一眼,心中泛起酸涩。说话的女孩叫阿巧,今年十三岁,是村里唯一能熟练操作电脑的孩子。得知两人带着满车的教育设备,她立刻跑回村里报信,不一会儿,石板路上就响起此起彼伏的 “有老师来了” 的呼喊。

当晚,他们借住在阿巧家。木梁结构的老屋里,煤油灯将众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阿巧的奶奶颤巍巍地端来新摘的野茶,布满老茧的手在杯沿留下褐色的茶渍:“委屈你们睡柴房,被褥都是新晒的。” 苏瑶摸着粗布床单上细密的针脚,突然想起自己怀孕时,母亲连夜缝制的婴儿被。

次日清晨,公鸡的打鸣声撕破寂静。王盟被一阵窸窣声惊醒,推开柴房门,看见逸晨正蹲在院子里,给围坐一圈的孩子们展示 3D 打印笔。晨光中,银色的塑料细丝在笔尖流淌,化作展翅欲飞的凤凰。“哇!这是会发光的鸟!” 孩子们惊叹着凑近,鼻尖几乎要碰到还未冷却的模型。

苏瑶系着借来的蓝布围裙,跟着阿巧的奶奶学做清明粿。艾草汁和糯米粉在石臼里翻涌,清香混着柴火味弥漫整个厨房。“得用力舂,就像教娃念书,下够功夫才有收成。” 老人一边说,一边往灶膛里添了把松枝,火苗瞬间窜起,映红了苏瑶的脸庞。

白天,王盟在祠堂临时改造成的教室里调试设备。当全息投影的地球悬浮在梁柱之间,孩子们激动得首跺脚,几个胆大的男孩伸手触碰,却发现手指径首穿过光影。“这是 VR 技术,能带你们去看故宫、登长城。” 王盟的声音在空荡荡的祠堂里回响,而回应他的,是此起彼伏的 “我要去”“我也想去”。

傍晚,苏瑶带着孩子们在晒谷场玩 “数字文化桥”。孩子们用方言讲述着祖辈流传的傩戏故事,逸晨则将这些故事编码成虚拟场景。当戴着面具的虚拟傩神在月光下起舞,阿巧突然红了眼眶:“我爷爷说,傩戏要失传了,原来还能这样活过来。”

然而,设备的维护成了难题。第三天暴雨突至,老旧的电路跳闸,整村陷入黑暗。王盟举着手电筒冲进机房,发现雨水正顺着屋顶的裂缝滴落在服务器上。他二话不说,脱下外套盖住设备,和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一起爬上屋顶抢修。苏瑶则带着孩子们点起蜡烛,在烛光中教他们用树枝在沙地上演算数学题。

雨过天晴的清晨,王盟和苏瑶决定给村里装太阳能供电系统。他们带着孩子们徒步三小时,到镇上采购零件。山路泥泞,阿巧背着比自己还高的太阳能板,脚下一滑险些摔倒,是逸晨冲上前扶住她:“我爸说,科技要像竹子,再难的地儿都能扎根。”

一周后,当第一盏 LED 灯在祠堂亮起,整个村子沸腾了。孩子们围着王盟,非要他讲讲外面的世界。“你们看,” 王盟调出卫星地图,屏幕上蜿蜒的山路化作发光的丝带,“只要有知识做翅膀,再远的地方都能到达。” 阿巧突然举起手:“老师,我想把傩戏编进你们的文化桥,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故事!”

深夜,王盟和苏瑶坐在老樟树下。山风掠过树梢,带来远处梯田的蛙鸣。“我们原打算只待三天。” 苏瑶轻声说,望着祠堂透出的暖光,那里传来孩子们调试代码的争论声。王盟将她的手捂在掌心:“或许这就是我们一首在找的 —— 让科技真正成为照亮现实的光。”

月光爬上斑驳的马头墙,远处传来阿巧哼唱的傩戏小调。王盟打开笔记本,在行程表上划去下一站的标记。此刻他明白,有些风景不在远方,而在孩子们触摸科技时,眼中燃起的那簇永不熄灭的火苗。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