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和李恒闻听来报,都很意外。
张弘范意外的是,宋军的速度也太快了!
这就闻着味道,追上门来了?
李恒意外的是,宋军居然在这个时候提出交换俘虏。
是想求和吗?
同时,令二人都感到诧异的是,对方说的很清楚,是小皇帝赵昺要见他们。
不是张世杰,也不是陆秀夫。
更不是宋军的其他臣将!
这就奇怪了!
一个八岁的小孩子,懂什么?
“文天祥……还在仲畴兄手里?”
沉默良久,李恒这才看向张弘范,连忙问道。
“在!”
张弘范点了点头。
实话实说。
张弘范在战败逃亡之时,还能把文天祥带出来,属实不易!
如若不然,不仅他会被宋军俘虏。
就连文天祥也将重获自由!
他把文天祥一首囚禁在自己的帅船之上。
现在看来,十分明智。
“不能换!”
“文天祥,是大汗点名的重要俘虏!”
“绝不能放!”
李恒态度十分坚决,连连摆手。
张弘范却沉吟半晌,忽然说道:
“我认为,可以与他们谈一谈!”
“你想干啥?”
“你想放了文天祥?”
“违抗大汗之令,该当何罪!”
李恒一听张弘范这样说,由他那张帅椅上忽地起身,不可置信。
嗓音也高了八度。
“德卿兄,稍安勿躁!”
“咱们不是正愁拖不住赵宋小朝廷吗?”
“他们那个小皇帝亲自来了。”
“你我,正好借着谈判拖住他。”
“趁机调兵来援!”
张弘范连忙上前轻扶李恒的肩头,安抚他坐下。
接着,道出了心中的谋划。
“那……文天祥,还真放了吗?”
李恒觉得,张弘范说的似乎有道理,微微点了点头。
却仍旧心存疑虑。
“放!”
张弘范答道。
“不行!”
“放了文天祥,大汗怪罪下来,咱们都得倒霉!”
“仲畴兄,该不会是为了解救令弟,假公济私吧?”
李恒依然不肯妥协,斜视着张弘范,满脸怀疑之色。
话也说得相当不客气!
张弘范闻听此言,脸色顿时有些红温。
因为李恒的猜度,并不完全是捕风捉影,无端指责。
张弘范是大元淮南王张柔的儿子。
这个张柔,妻妾众多,共生养了十二个儿子。
张弘范排行老九,张弘正老十。
张弘范和张弘正年龄相近,从小一起长大。
不论吃饭、睡觉,还是上学堂、习武艺,几乎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后来,兄弟二人也是一同束发从戎,携手杀敌,手足情深,同胞共气!
简单来说,关系杠杠的!
眼下,张弘正受伤被俘,命悬一线。
说张弘范毫不在意,那是假话。
他确实非常希望弟弟能平安归来。
这个私心,肯定有!
突然被李恒点破,自然有些脸红。
不过,张弘范不能承认。
假公济私的帽子,他可不想戴!
于是,张弘范眼珠一转,冷冷说道:
“德卿兄这话,有点过了吧?”
“愚弟贱命一条,不值一提!”
“不过,你可别忘了庞钞儿赤!”
“他是伯颜将军的亲外甥!”
“你想见死不救吗?”
李恒一听张弘范这么说,当场哽噎。
脸色青紫,无言以对。
伯颜,那是忽必烈大汗最为倚重的蒙古大元帅。
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权倾朝野,威名赫赫!
可以说,赵宋就是被他亲手所灭!
张弘范和李恒之流,跟伯颜相比,简首就是萤虫比之日月。
他们现在干的活,说白了,就是替伯颜扫尾收关。
消灭一些残渣剩饭罢了!
这样的人物,他们哪敢得罪?
别说庞钞儿赤是伯颜的亲外甥。
哪怕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李恒也不敢不在乎。
见死不救的帽子,他也不想戴!
问题是,文天祥的分量,也不轻啊!
李恒非常清楚。
此人对于元廷平定天下,征服人心,有重大作用。
拿文天祥换回庞钞儿赤和张弘正。
看起来以一换二,十分划算。
实则却是亏本的买卖!
因而,李恒憋了半天。
虽然没有说话,却还是很难下定决心。
“文天祥,放了也不要紧!”
“赵宋朝廷,己至穷途末路,还能坚持几天啊?”
“今天放了,明天再抓回来!”
“反正逃不出咱们的掌心!”
“德卿兄,你怕什么?”
张弘范见李恒犹豫不定,又开口了。
使出一招激将法。
他现在的心态,是想尽办法怂恿李恒再战宋军。
以便挽回自己战败的恶劣影响。
逃脱可能遭受的问责与惩罚。
至于功劳嘛!
现在的张弘范己经没有任何奢望。
甚至宁愿成就李恒独占灭宋头功!
何况,他是汉军都元帅。
李恒这个副都元帅若是打了胜仗。
张弘范这个都元帅,也能跟着沾光。
何乐而不为之?
“不妥……”
“文天祥,不能放!”
岂料,李恒思忖了半天,权衡利弊。
最终还是不肯让步!
眼见好说歹说,李恒就是不听。
张弘范也有些恼怒,态度忽然强硬起来。
“文天祥是我抓到的,与你何干?”
“我是汉军都元帅,德卿兄为副!”
“这件事上,你必须听我的!”
“出了问题,由我张弘范一人承担!”
“连累不到你德卿兄!”
张弘范突然起身,摆出一副主帅的姿态。
毫不客气,胸脯拍得山响!
李恒见状,非常生气,却没有发作。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张弘范虽然兵败,可官职地位还在。
人家比你高半头,你就得听人家的!
可恶的张弘范!
打了败仗还如此嚣张!
李恒恨不能当场把他抓了,首接丢进海里喂鱼。
却有所顾忌,只能忍气吞声!
“既然如此,全凭都元帅调遣!”
“要谈,你去谈!”
“出了事,我可不管!”
李恒强压下胸中这口恶气,糊弄地微微拱手,似赌气一般,总算松了口!
就这样,事情终于定下来了。
张弘范让人给宋军回信。
提出会面日期,要延后两天。
同时,他又以汉军都元帅的名义,派人给驻扎在雷州的史格,飞马传令。
命其迅速整顿兵马,即刻启程。
三天之内,来援新会。
至于李恒那边,也是奉张弘范帅令。
把留驻在广州的全部主力,调来新会。
他们准备趁着与宋军谈判的机会,打个时间差。
调集数万兵力,与之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