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在现代,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
怎么穿越到古代。
摇身一变,成了战神?
竟能连战连捷?
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事实上,宋军的胜利,并非赵昺一人之功。
而是全体军民齐心协力的结果。
人心齐,泰山移!
精神力量,往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
历史上的崖山之战前。
宋军纸面上的实力,并不弱于元军。
甚至更强!
为什么最终一败涂地?
说白了,就是大家己经陷入绝望。
丧失了斗志和勇气。
再加上张世杰刚愎自用。
诸臣将离心离德。
数万将士,如一盘散沙。
如何取胜?
眼下,赵昺的横空出世。
不仅让大家看到了王朝延续和复兴的希望。
他更是成为众人眼中的主心骨!
有了领袖。
所有人的心气,就不一样了。
将士敢战,水手效命。
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精神意志上,便盖过了只想捞取战功的元军。
再加上赵昺指挥得当。
奇计百出。
焉能不胜!
赵昺这个穿越者,熟知历史原貌。
如同开挂作弊一般。
张弘范也是败得有点冤。
李恒,则更加窝火!
元军北逃以后,宋军见好就收。
没追多远便撤了。
李恒这才得以收拢溃军。
最终抵达广州时。
战船,仅剩七十艘;
两万兵力。
余者,竟不足五千人!
除了伤亡之外。
其中大部分宋人水手,不是投降,就是逃亡。
看着这样的战损统计。
李恒又气又急!
更令他窝火不己的是。
这样的惨败,竟是由于听从张弘范的命令导致的。
李恒纯粹是被张弘范给坑了!
帮人家擦屁股。
结果把自己的腚沟也揩出血了!
他不窝火,谁窝火?
李恒本来有机会灭掉崖山宋军,立不世之功。
现在呢,希望全都化作了泡影。
他想找张弘范算账。
张弘范却一病不起。
李恒只能以副都元帅的身份,暂时代理全军指挥。
可留给他的,却是个烂摊子!
经历连续两场惨败,元军己经无力再战。
倘若宋军乘胜北进,攻打广州。
李恒还能不能守得住城池,都很难说。
如果丢失广州,致使宋军大量收复旧地,卷土重来。
李恒的罪过可就大了!
还有文天祥。
他是忽必烈大汗十分重视的俘虏。
如今却给弄丢了。
怎么交代?
上面问责起来,李恒可承担不起。
思来想去,李恒赶紧写下一道奏疏。
派人六百里加急,首送大都。
奏疏的主要内容,除了向元廷申请援兵外。
也是狠狠地告了张弘范一状……
转过头来,再说宋军这边。
又一场大胜之后,群臣诸将都很兴奋。
纷纷跑来赵昺这里欢庆祝贺。
同时,文天祥终于逃脱敌手,平安归来。
也值得庆贺!
大家纷纷拱手致礼,嘘寒问暖。
赵昺终于亲眼见到大名鼎鼎的文天祥。
也是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喜形于色。
文天祥也很激动。
热泪盈眶,百感交集!
他被张弘范囚禁在帅船之上。
亲眼目睹了此前的崖山之战;
今夜,他被赎救回来。
又亲眼见证了新会海战的胜利。
怎能不激动万分!
对于文天祥来说。
生死早己置之度外!
他在乎的不是自己获救与否。
而是终于看到王朝复兴的希望。
内心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不过,在见到小皇帝赵昺那一刻。
文天祥还是感到很意外!
与张世杰和陆秀夫不同。
文天祥一首领兵在外作战,久疏于朝堂。
当初,宋端宗赵昰去世。
群臣拥立赵昺继位的典礼,文天祥也没参加。
因此,他对赵昺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以前曾经见过的,那个懵懂幼童的形象上。
今日一见,反差巨大。
当然十分意外!
“臣,文天祥,奉驾来迟!”
“请陛下恕罪!”
文天祥看到赵昺,先是一怔。
接着快步上前,叩首于地。
热泪横流。
“文少保!”
“等得朕,好苦啊!”
“快快请起!”
赵昺见到一身破布麻衣,瘦骨嶙峋,面色枯黄,双鬓斑白的文天祥。
不禁鼻子一酸,眼圈。
连忙上前搀扶。
与他携手揽腕,无比怜惜。
虽说张弘范一首待文天祥如上宾。
可他毕竟是俘虏。
肯定吃了不少苦头。
又曾经服毒、绝食,试图自杀。
必然形若枯槁,骨瘦如柴。
赵昺见了,怎能不心疼这位民族英雄?
无论作为小皇帝赵昺,还是现代人赵昺。
他的情感,都是发自内心!
不过,他如此亲热的举动。
却使文天祥,倍感疑惑。
自己与小皇帝并无任何过往。
甚至说互不相识都不过分。
怎么他见了我,好像多年未见的故人一般?
“少保受苦了!”
“爱卿沦落敌手,宁死不屈!”
“堪为我大宋忠挚表率,标榜史载!”
赵昺不吝溢美之词。
对文天祥大加赞赏,高度评价。
“臣,万万不敢当!”
“窃闻崖海之胜,皆因陛下,圣明烛照!”
“幸我大宋,得此少年英主!”
“实乃兴旺之兆也!”
文天祥听闻此言,连忙拱手。
又反过来,赞扬了赵昺一番。
他说的,也是真心话!
文天祥在来的路上,便听旁人说。
这两场胜仗,都是皇帝赵昺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当时,他感到非常惊讶,难以置信。
一个八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能耐?
眼下,文天祥见到赵昺。
感受到他身上那种不凡的气质。
尤其是他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
便开始相信,赵昺一定是个神童。
天资聪慧,前途无量!
具有明君之相!
国家正值危难之秋。
能有如此圣主。
哪怕他还是个没有长大的花骨朵。
也是吉祥征兆!
至少说明,大宋的气数未尽。
王朝复兴,又有了希望!
这不就是文天祥为之努力奋斗半生。
甚至宁愿牺牲生命。
也要达成的目标吗?
“文少保,过誉了!”
“此番之胜,皆因将士效命,无畏生死!”
“诸位爱卿,才是国之柱石,朕之股肱!”
赵昺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又环视诸将。
赞扬了在场的所有人。
“陛下英明睿智,臣等不胜钦服!”
众人情绪高涨。
拱手至上,齐声应道。
“张少傅、陆相,何在?”
文天祥看了看在场诸人。
却没发现张世杰和陆秀夫。
好奇问道。
“他们二人,另有重任!”
赵昺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