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杰竟然会这样说。
令赵昺有些不可思议!
他自己就是北方汉人。
居然认为。
北方汉人女子,不适合作为大宋后妃。
“何以见得?”
赵昺疑惑问道。
“北地沦入胡虏之手,数百年矣!”
“胡汉通婚嫁娶,血脉今非昔比!”
张世杰肃然以对。
听那口气,可不像开玩笑。
仿佛忽然化身遗传学专家。
赵昺见状,差点气乐!
却也很快反应过来,理解了张世杰的用意。
赵昺是个现代人。
当然对于这种血统论毫不在意。
可在古人心里。
这还真就是个事!
“独孤、长孙二氏,皆是胡人!”
“照爱卿之意……”
“李唐王朝,非我华夏正宗?”
赵昺淡淡一笑。
举出唐代的例子,反驳了张世杰。
众所周知。
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鲜卑人;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原姓拓跋,也是鲜卑人。
因而,李唐王朝的皇帝身上,都有鲜卑血统。
难道就能因此否认他们是中华正宗?
不是汉人江山?
荒唐嘛!
“李唐,虽为正宗,却不比大宋!”
“我大宋皇帝,不与异族通婚。”
“血统纯正,汉人一脉!”
没想到,张世杰居然还有话说。
义正词严,有理有据。
“李唐幅员万里,疆域广阔,为历朝历代之最!”
“我大宋鼎盛之时,亦不能收复幽云,更无经营西域之功!”
“即便血统纯正,又能如何?”
赵昺一句话就把张世杰噎了回去。
他了解古今历史,信手拈来。
却实在搞不懂,张世杰的优越感从哪来的!
“呃……这……”
张世杰沉吟半晌,却无言以对。
他是个明白人。
自然清楚。
大宋虽然富庶,却国力衰微。
几无寸土之功。
“我中华民族,以文明延续。”
“而非血脉!”
“北地之民,书我中华文字,说我中华语言,奉行孔孟之道,子曰诗云……”
“怎可视为异类?”
“何况,父系传承,乃为正宗!”
“怎可偏执于母系?”
“少傅,多虑耳!”
赵昺作为现代人,对此类问题的认知,自然比张世杰更加通透。
一番话说得他哑口无言。
“史氏,仅为其一!”
“朕己令曾渊子物色黎人女子,入宫为妃!”
“乃以姻亲之道,行民族融合之实!”
“收服黎人之心,稳定雷、琼!”
紧接着,赵昺又向张世杰透露了另外一个打算。
饶有意味地看着他,目光炯炯。
张世杰闻言,当场一怔。
似乎有所疑虑,却又无从反对。
沉默许久,这才拱手言道:
“陛下圣明……”
“然陛下染指军权,亦不合祖制!”
张世杰明显是第一个话题说不过赵昺。
又话锋一转。
赵昺一听这话,恍然大悟!
好哇!
这老家伙终于露出真章了!
他是嫌我染指军事指挥权!
事实上,宋代皇帝不是不管军事。
而是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枢密院和三衙。
枢密院和三衙的长官作为臣子,当然要听皇帝的旨意。
却享有很高的自主权!
而且,基本上都是由文官来担任。
太祖、太宗那时候还好。
因为他们是马上天子,还能执掌军权。
可是发展到后来。
尤其是到了南宋时期。
皇帝对于军权的控制,就越来越弱了!
不可否认。
宋代军制,虽然初衷是为了防止出现如唐代那样的地方藩镇。
却导致了军力孱弱。
强干弱枝的军事体系。
更是几百年间,打不过北方胡狄,屡屡吃败仗的重要因素之一!
赵昺作为穿越者。
对此有着深刻清醒的认知。
如今。
上天给了赵昺一次改变历史的机会。
他自然要对这种存在问题的军制,下手动刀。
其实,赵昺并不想要一上来就大权独揽。
他深知什么事情,都不能急。
得慢慢来!
因而,史格这支骑兵部队,只是一次试验。
倘若成功。
他再渐渐掌控所有军权。
却没想到,张世杰竟如此敏感。
还没怎么样呢,就提出了反对!
“骑兵,乃特殊军种!”
“且为新附之军。”
“非朕亲领,难以放心!”
“爱卿,又多虑了!”
赵昺轻轻摆手。
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张世杰脸上的反应。
随后又接着说道:
“朕曾有言。”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江山沦丧,己至末路!”
“若仍循旧制,则败亡不远!”
“变法,才是出路!”
“望少傅今后,多多配合于朕。”
“君臣同心共勉!”
“切不可妄谈祖制,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赵昺忽然板起脸来。
一番言论,似有批评张世杰之意。
同时,他也话里话外地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
那就是早晚要实行变法!
变法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宋代就有。
即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不过。
这些变法虽然客观上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可实行变法之人的下场,却都不咋样。
于是,在许多古人看来。
变法就是瞎胡闹!
张世杰脾气固执。
十有八九,也是个反对变法的顽固派。
赵昺必须现在就敲打敲打他。
以免将来这老家伙跳出来,反对自己的改革措施!
不过,只有敲打可不行。
赵昺还得把话找回来。
他趁张世杰还没来得及提出反对之前,又总结说道:
“一切,皆为恢复故土,重整河山!”
“待到诛除北虏,克复中原。”
“祖制嘛,或可复耳!”
“爱卿,勿忧!”
赵昺这话,等于给张世杰吃了一颗定心丸。
以承诺安抚其心。
张世杰闻听此言,心情十分复杂。
他既能理解赵昺所言,认为有些道理。
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这孩子的每一个做法,似乎都在为长远打算。
为了江山社稷。
并不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
可自己心里,咋就那么别扭呢?
“报——”
“禀陛下!”
“元军李恒部,水师战船一百五十余艘,己达雷州外海!”
“苏殿帅请旨,与之一战!”
君臣二人正谈话间,禁军护卫忽然来报。
“传旨苏刘义!”
“敌不动,我不动!”
不料,赵昺竟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卫士称诺而退。
“陛下,何不与之一战?”
张世杰连忙问道。
“呵呵,要起风了……”
赵昺微微一笑,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