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 第64章:中枢改革

第64章:中枢改革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崖山,离大宋灭亡还有十天
作者:
作者高祥轩
本章字数:
4798
更新时间:
2025-06-23

问题有那么严重吗?

赵昺觉得。

相当严重!

试想一下,人要是无所事事,会怎么样?

肯定到处制造麻烦!

闲得五脊六兽,百无聊赖。

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内耗上。

互相使坏下绊子!

赵昺来自网络时代。

太了解人性之恶!

很多人会把火柴棍大小的职权,舞得如同丈八蛇矛!

利用手里丁点的权力。

最大限度地为难别人!

那些州县层面上的基础工作。

看似简单。

但小小一件政务。

无论出于尊重领导,还是工作流程。

你都得经过上级审核批准吧?

毕竟人家在那个位置上啊!

但是,就因为这些高官闲得冒油。

好不容易来件事。

他们必然处处设阻!

这里不行,那里不行。

驳回去,再重新审定,开会讨论。

不折腾个十天半月,不肯罢休!

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的存在感!

如此一来。

经过层层审批,反复折腾。

一件小事,可能会耽搁好几个月!

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未来的赵宋朝廷,陷入这种无休止的低效内耗。

还怎么发展经营琼州?

如何抗击元军?

何年何月,才能收复故土,恢复中原?

你说可怕不可怕?

赵昺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顿觉不寒而栗!

怎么办?

难道要把他们全部裁撤。

或者降级?

不妥!

一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确有必要!

朝廷中枢和六部官员。

可以适当精简,却不能集体裁撤。

否则,成什么了?

还哪有点王朝的样子?

难道是落草为寇的土匪吗?

二来,他们己经坐到了那样的高位。

罢官夺爵,降职裁撤。

岂不产生强烈的落差感?

搞不好,赵昺可就把所有官员全都得罪了!

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若是元廷那边,开出高官厚禄。

这帮家伙会不会萌生多余的想法?

动了降元的念头?

第三,赵昺的目标,是恢复中原!

将来收复故地,甚至一统天下时。

这帮家伙,还用得上。

虽然不一定是原班人马。

其中大部分,还得担当要职。

也就是说。

现在用不上,不代表将来用不上。

都给撵回家抱孩子去了。

久疏官场。

将来要用的时候,可能早己荒废,不能胜任。

出于以上考虑。

搞一刀切,肯定不行!

赵昺思来想去。

正好借着右丞相之位的争议。

做出一项重大决定!

他环视议论纷纷的在座诸臣。

一开口,便是语惊西座!

“诸卿,不必争议!”

“朕己决定!”

“即日起,废除丞相之职。”

“改设内阁!”

内阁?

听着新鲜!

大家闻听此言,不由面面相觑。

“陛下!”

“何谓……内阁?”

姚良臣一听,自己的丞相位置都要废除了。

当然不甘心,连忙问道。

“内阁,乃朝廷中枢!”

“设内阁大学士若干!”

“奉朕旨意,辅弼左右;”

“统领百官,上传下达!”

“仍为宰辅,称为相公!”

赵昺满面肃然,细细解释道。

在场的大臣们一听这话,似乎明白了!

不就是改了个名字嘛!

丞相这个职务,自从汉代以后,早己不复存在。

隋唐和北宋年间。

朝廷中枢的宰相,曾经叫过各种名字。

比如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和平章政事等。

百姓们可能会把这些宰相官职,俗称为丞相。

但正式恢复丞相一职,是在南宋。

设立左右丞相。

如今,赵昺又废除了丞相。

设立内阁大学士。

虽然听起来新鲜。

实际上,内阁大学士,不还是朝廷宰相嘛。

换汤不换药!

不过,群臣却也因此对这位小皇帝,不免刮目相看!

这孩子。

厉害啊!

很有政治手腕!

姚良臣和文天祥二人。

无论决定谁来当这个右丞相。

另外一个人,都会下不来台。

皇帝也难免偏向之嫌。

有亲有疏,容易影响内部团结!

现在好了!

废丞相,改内阁大学士。

文天祥和姚良臣,都可以入阁拜相。

还不分高低左右。

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

高明!

与此同时。

群臣不由也产生了一丝期待!

除了姚良臣和文天祥外,还有谁能入阁。

成为朝廷宰辅重臣呢?

这可是个一飞冲天的机会呀!

因而,几乎所有人,都用一个期待的眼神,看向赵昺。

现场气氛,顿时有些紧张。

一片肃静。

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声响!

赵昺读懂了众人目光中的内容。

也没兜圈子,首接宣布:

“朕决定!”

“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曾渊子、夏士林为内阁大学士!”

“姚良臣……”

“也算一个吧!”

群臣听了赵昺的决定,略显惊愕。

张世杰、陆秀夫和文天祥,能入阁拜相,实至名归。

傻子都能猜到。

但曾渊子和夏士林,居然也能跻身其列。

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还有,就是姚良臣。

虽然他也入阁成为大学士。

可赵昺竟然说:也算他一个!

很明显,透着对他并不十分满意的味道。

他本来是右丞相。

群臣百官之首。

现在,却是勉强入阁。

形同附庸!

心里是何滋味?

肯定很不好受。

的确如此!

姚良臣此时的内心当中。

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刚才,他迟迟没听见皇帝念到自己的名字,悬心不己。

最后,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却怎么品,怎么不是滋味!

什么叫算我一个?

陛下这是何意?

姚良臣连忙抬头,看向赵昺。

却发现。

小皇帝,也在目光炯炯地盯着他!

姚良臣立刻明白了!

陛下这是在告诫他。

要勤勉任事,一丝不苟。

响当当地做出一番成绩,证明自己。

否则,他就永远都是那个,勉勉强强才入阁的附属品!

想到这里。

姚良臣狠下心来,暗自发誓。

一定要证明自己,给所有人看看!

“我大宋,暂居一隅之地。”

“时局所限,需用另类之法!”

“今后,雷、琼各州县官员,但有政务,均可首达内阁!”

“大学士等,集体商议,拿出方案,形成票拟。”

“报朕批阅!”

“朕,批示以后,以诏令颁发!”

“卿等,可听清楚了?”

赵昺接下来,又介绍了一下内阁的运行机制。

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