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弓是怎么回事。
相信很多军事和兵器爱好者们,一定知道!
它省力的秘诀,便在于弓身两端的滑轮和偏心轮。
通过滑轮组和偏心轮的作用力。
拉弓者无需使出很大的力量,就能拉开一张强弓!
当然啦!
一个八岁的小孩,想要拉开,也没那么容易。
赵昺刚才,确实有点装腔作势。
演了一场戏!
他表现得异常轻松,其实也捏着一把汗呢!
问题是。
弓能拉开,为什么箭射得那么准呢?
把把命中红心!
因为赵昺小的时候,就是少年射击俱乐部的一员!
现如今的家长,哪有不逼孩子去上兴趣班的?
实际上呢?
那些兴趣,几乎都是家长自己的兴趣。
孩子未必感兴趣!
赵昺的父母,则比较开明。
选择了他真心喜欢的兴趣班。
赵昺也很有天赋。
不仅枪打得准,箭也射得准。
还学过一点武术,起码可以防身。
从小到大,也没人敢欺负他!
谁能想到,穿越的奇迹,突然发生在赵昺的身上。
这些打小在兴趣班里学的一点皮毛本领,派上了大用场!
虽然赵昺属于魂穿附体的情况。
但这些技艺,却没忘。
稍加练习,便能娴熟掌握,与本尊的身体相适应。
那张复合弓。
也是他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第一个“发明创造”!
这个发明创造之所以带引号。
是因为不是赵昺原创,而是他照搬照抄。
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
可以把后世的先进物件,带来这个时代。
当然啦!
古代可没有什么碳纤维材料。
也缺乏合适的金属,制造滑轮!
配件加工,难度不小。
赵昺只是用木料,辅以一些简单的金属部件,改造了一张硬弓。
相比现代复合弓,性能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在宋代。
一露面,便是惊艳全场!
可能有人会说。
宋代,也有复合弓啊!
您可能搞混了一个概念!
宋代确实有一种复合弓,是以木材为弓胎,弓面辅以动物角,弓背辅以动物筋,并用胶粘合。
俗称筋角复合弓!
换言之,它只是材料上的复合,不是机械结构上的复合。
这种弓,确实强劲。
却对射手的素质要求更高!
不是天生神力,都拉不动!
而赵昺制造的这种复合弓,不仅强劲,且十分省力!
如果能大规模制造,武装到部队。
几乎人人都能使用。
甚至成为神射手!
多数情况下,箭之所以射不准,就是因为力气不足。
拉弓都费劲,怎么能射准呢?
有了这种复合弓,再加上刻苦训练。
相信宋军将士的射术水平,会很快赶超蒙古人!
这也是未来能战胜他们的关键一环!
赵昺今天,亮出了复合弓。
就是想让这些黎人开开眼界!
顺便告诉他们一个道理。
天生神勇,确实是难得的素质。
但若有了智慧和技术的加成,更是如虎添翼!
只要大家愿意加入宋军。
都能用上这种神弓!
他这是见人下菜碟,投其所好。
与其讲述一番大道理,不如用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们!
奇怪。
赵昺为什么要当众揭示真相呢?
以八岁幼童之躯,凭借复合弓,故意装作天生神武,岂不更能震慑人心?
很简单!
这个秘密,根本就保守不住!
他早晚要将复合弓普及全军。
到时候大家洞悉真相,恍然大悟。
难免心里嘀咕。
切!
原来如此啊!
陛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如此,岂不适得其反?
还不如现在公开真相,以诚相待!
这不。
那些黎人峒首,虽然洞悉了复合弓的秘密。
却还是不敢轻视赵昺。
甚至十分佩服。
一来,此弓虽然省力,但要射得准,还需要过硬本领。
小皇帝三箭都能命中靶心,可见确实是有真本事的!
二来,能造出这种神弓,需要高超的技艺和聪明的智慧。
小皇帝的发明创造,令人惊叹。
他们岂敢不服?
这些黎人们,捧着这张复合弓。
来回传递,爱不释手!
再看看自己带来的那种竹弓,简首就是天壤之别!
不由更加心动!
有人通过昌多的翻译,当场表示,愿意重金购买。
赵昺却摇了摇头,表示不卖!
想要,唯有一条路。
就是加入宋军!
黎人峒首们闻听此言,还是在犹豫。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曾经吃过大亏!
这些生黎人,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抗拒与汉人接触。
而是与之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被欺负。
没有一点好印象!
宋朝官府,曾经也征集过一些黎人士兵去打仗。
可结果呢?
当官的总把黎人派去最危险的前线送死。
导致大量黎人青壮,命丧他乡,尸骨无归!
无数老人、妇女和孩子,失去了儿子、丈夫和父亲。
鳏寡孤独,悲惨凄凉!
过往种种,早己令这些生黎人对汉人失去信任。
甚至结了仇怨!
赵昺现在,又要把黎人的娃子们带上战场。
他们难免担心,会重蹈覆辙!
有个叫山梁的黎人峒首,性情比较首率。
胆子也挺大。
道明了自己的担忧。
其余峒首,也纷纷点头,随声附和。
赵昺听了昌多的翻译,终于明白他们在犹豫什么。
当场做出三点承诺!
第一,黎人青壮参军以后,将组成一支独立部队。
归皇帝亲自指挥,相当于御林军!
皇帝的御林军,怎么能净往危险的地方钻呢?
黎人也不必担心军官会派他们去送死了!
第二,黎人部队的待遇,与其他汉人军队等同!
军粮军饷,统一标准。
绝不存在区别对待!
第三,打仗总免不了要死人。
赵昺也不敢保证,所有黎人子弟,都能平安归来!
但是,无论战死,还是负伤。
一律抚恤从优!
若能在战场上立下战功,还能封官晋爵,奖赏土地钱粮!
这些生黎人。
或许就能因为自己的子弟在战场上立功,而走出山林。
最终过上不亚于熟黎人的幸福生活!
画大饼,可是赵昺的拿手好戏。
难怪他的外号叫“大饼”!
当然,这是玩笑之言。
赵昺的承诺,给这些生黎人描绘了一张绚美的蓝图。
这些黎人峒首们,个个听得出神。
不由心驰魂往!
他们带来的那些黎人勇士,听了昌多的翻译后,更是当场踊跃报名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