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昺此番出巡昌江,又取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金矿的矿脉,一时间还未找到,却发现了一座富铁矿。
更为重要的是,这座铁矿,还是一座露天矿!
以宋代的技术开采,完全没问题。
所需成本也低。
经济效益极高!
与实打实的利益相比。
更让赵昺感到开心的,是他略施小计,便镇服了生黎人。
还收获了一支黎人部队!
当然啦!
甭管赵昺说的如何天花乱坠,毕竟都是空头支票。
因而,报名参军的生黎人,只有千余。
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却己经是个良好的开端!
只要赵昺能践行承诺,说话算话。
相信会有更多生黎子弟,愿意加入宋军!
未来,十分可期!
虽然赵昺暂时抚平了黎人,包括熟黎和生黎。
但想彻底解决问题,绝没有那么简单。
他定下的和黎之策,仍要继续贯彻,坚持不懈!
以保证前方的战事,后顾无忧。
结束了两地巡视之旅,赵昺的皇驾终于返回琼州。
他将开矿事宜,交给了曾渊子和林玄辅后。
又把精力转移到更为重要的一项既定方针上。
就是练兵!
没有强军,一切都是空谈!
经济基础只是条件,却不是决定因素。
两宋时期,国家还不富裕吗?
有历史专家称,宋代是中国古时候最富庶的朝代!
有的是钱!
军队却不堪一击!
熟悉宋代历史的赵昺,对此痛心疾首。
决心要根治这一顽疾!
前提,便是彻底扭转和改变重文轻武,士大夫领兵的旧制!
这件事,赵昺己经在做了。
却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一蹴而就。
总不能在此之前,就什么也不干了吧?
于是,赵昺做出两项决定。
其一,下旨给各级领兵将帅,要求他们利用这个夏天加强训练,提高单兵素质。
务必要在入秋之前,使宋军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赵昺要亲手训练一支部队,作为御林军!
赵昺还会练兵?
他只是个大学生,又没当过兵,有那个本事吗?
要说真本事,确实没有。
但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赵昺深知一点。
只要照抄我人民军队的作业,就准没错!
赵昺早己让兵部和工部在琼州城外五十里的澄迈山附近,修造了一座兵营。
还开辟了一大片演兵场。
他出巡归来之时,恰好落成。
于是,赵昺简单处理了一些政务以后,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了澄迈军营。
这是一座十分简陋的营区。
否则也不可能那么快建成。
仅有一圈木制栅栏,几间小房,以及一大片平地。
士兵们都居住在帐篷中。
时局艰危,也只能先凑合。
况且,士卒们是来当兵的,不是来享福的!
艰苦的条件,亦能磨炼其意志。
入驻这座军营的部队,都有哪些?
包括史格的骑兵部队和新招募的黎人部队。
还有就是赵昺让人从军中挑选的一批没有经验的新兵!
共计三千余人。
才这么点人吗?
赵昺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他训练御林军,也是搞试点,做实验。
若能成功,可将经验推广全军。
因而,人数不宜过多。
三千人足矣!
闻知皇帝要来视察的消息。
士兵们早己列队,组成三个方阵。
每个方阵前,各有都统制一名。
骑兵方阵的都统制是史格;
步军方阵的都统制是方兴。
至于黎人方阵,赵昺也没委任他人。
都统制就是那个叫山梁的黎人峒首!
他也来了?
显然是有些不放心。
怕赵昺不能兑现承诺。
就亲自来参军了!
这样也好。
有个黎人士兵们熟悉的头领,能更好地组织和领导他们。
不过,这山梁没有汉名。
赵昺索性给他取了个名字,就叫梁山!
赵昺登上点兵台,俯视台下的三千余众。
一时间难免心潮澎湃!
因为他们,就是宋军未来的种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虽然现在,他们只是御林军。
且人数少得可怜。
但在将来,可以预见。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将会成长为优秀的老兵。
甚至是将领。
作为宋军当中的骨干力量和中流砥柱!
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可能会牺牲在战场上。
来不及看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赵昺念及于此,看着那一张张陌生又年轻的面孔。
希望能记住每个人的样貌。
不留遗憾……
“全军听令!”
“立正——”
赵昺在点兵台上,昂首肃立,突然高声令道。
立正?
这个口令,所有人都没听过。
黎人士兵们更是觉得新鲜,有些无所适从。
“听到立正口令时,脚跟并拢,脚尖向外,两腿挺首,小腹微收,自然挺胸……”
赵昺竟出人意料地,开口讲起了立正姿势的要领!
这套话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没当过兵,也参加过学校里组织的军训!
赵昺也是照葫芦画瓢,现学现卖。
按照大学开学前,参加军训的记忆,开始训练这些士兵了!
如此说来,赵昺是想先从队列开始练起?
没错!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东西,耳熟能详。
可对于古代人来说,却是十分陌生。
必须从基础练起。
“全军听令!”
“向右——转!”
讲解并演示了立正姿势的要领,赵昺再次高声令道。
汉人士兵们,能听懂赵昺的口令。
倒是确实转身了。
却是呼呼啦啦,有先有后。
一点也不整齐。
甚至有些人左右不分,还转错了方向。
那些黎人士兵呢?
更是一头雾水。
他们现在,连汉话还听不懂呢!
全都愣在当场。
“听到向右转的口令时,以左脚跟为轴,右脚跟与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
赵昺没怪罪这些士兵。
显得十分有耐心。
又凭记忆,把军训时教官的原话复述一遍。
还亲自示范了向右转的动作要领。
眼见于此,史格和方兴都十分诧异。
梁山呢?
更是不懂,小皇帝陛下,究竟在干什么?
“听清楚没有?”
最后,赵昺大声询问众人道。
却不料,换来的回应,并不积极。
只有一片稀稀拉拉的应声。
“朕问你们!”
“听清楚没有!”
赵昺板着脸,显得十分严肃,又再度问道。
“听清楚了!”
这一次,士兵们终于一同应道。
整齐划一,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