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昭容的手指在油布包的硬茧处猛地一顿。
血腥气己经渗入皮革缝隙,混着夜风钻进鼻腔,让她喉头一阵发紧。
她低头看那硬茧——麻线绕三匝,蜂蜡封口,正是她亲手教给幽州死士的暗记。可如今这熟悉的针脚,却像一根刺扎进掌心,疼得她几乎握不住它。
城楼下的火光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映得她脸色愈发苍白。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拆开油布。 月光落在纸上,几行字迹尚未干透,带着新鲜的血味,在纸面晕染开来……
裴砚的声音便在这时响起:“主母?”
他站在几步之外,甲胄上的寒光被月色柔化,映出他眉间的一丝迟疑。
她抬头,目光掠过他唇角那道旧疤,又缓缓移至他紧抿的唇线。
他察觉她的异样,下意识上前一步,低声道:“怎么了?”
此刻这双手正悬在她身侧,指节因克制而泛白。
"是血。"她轻声说,油布包拆开的刹那,铁锈味裹着墨香窜进鼻腔。
信纸边缘的血渍还未完全凝固,在月光下泛着暗褐,像被揉皱的残阳。
裴砚的呼吸一重,俯身时甲叶发出细碎的轻响:"写了什么?"
韦昭容的目光扫过信首的"影司"二字,喉间突然发紧。
那两个字是她七年前在掖庭宫的旧卷宗里见过的——当时她替长嫂整理韦氏要员的档案,偶然翻到父亲与安西都护的密信,末尾盖着个麒麟踏月的暗印。
长嫂发现后慌慌张张烧了卷宗,只说"不过是先皇后的旧暗卫,早散了"。
此刻信纸上的墨迹却在她眼前扭曲。"影司十年前便在幽州设局,安禄山、史思明皆为其扶持......"她念到"傀儡政权"西字时,信纸突然被风卷起一角,险些从指缝溜走。
裴砚迅速抬手按住,掌心的温度透过信纸烙在她手背。
"昭容?"他的拇指无意识她腕骨,那是他紧张时的习惯。
韦昭容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他皮肤:"砚郎,你记不记得开元二十三年,河西节度使王倕暴毙?"不等他回答,她又自顾自说下去,"当时朝里说是急病,可我后来查过,王倕死前三个月,影司的人去过他的私宅。
还有去年被赐死的范阳别驾,他书房暗格里藏着影司的密令......"
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只剩气音:"原来不是偶然。
安禄山起兵,不过是影司推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城楼下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惊得韦昭容浑身一颤。
裴砚立刻将她护在身后,首到看清是自家亲卫打着火把奔来,才松了松紧绷的肩背。
亲卫翻身下马时甲胄相撞,声音撞碎了夜的寂静:"将军,郭大帅、李将军求见,说有紧急军情。"
裴砚转头看她,目光里翻涌着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句:"你随我去。"
帅府议事厅的炭盆烧得正旺,热气裹着松木香扑面而来。
郭子仪的络腮胡上还沾着霜花,李光弼的斗篷半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染血的中衣——显然是刚下战场便赶来了。
"影司?"郭子仪拍案而起,茶盏震得跳了三跳,"某在朔方三十年,竟不知京中还有这等蛇鼠!"
李光弼却盯着韦昭容手中的信纸,指尖轻轻叩着案几:"夫人如何确定这信不是反间?"
韦昭容将油布包推过去:"这缝法是我亲自教给幽州死士的,每个死士入门前都要在我跟前缝三个这样的包裹。"她顿了顿,"且信中提到的影司信物,麒麟踏月印,我在韦氏旧档里见过三次。"
厅内突然静得能听见炭块爆裂的轻响。
裴砚的手搭在她椅背上,指节抵着她后颈:"昭容的判断,我信。"
李光弼突然抽出腰间佩刀,刀锋划过案几,在梨木上刻出深痕:"某这把刀,杀过突厥人、契丹人,今日倒要试试,能不能砍了这些乱国的蛀虫!"
郭子仪扯下斗篷摔在地上,震得烛火摇晃:"要杀便杀个干净!
夫人可有名单?"
韦昭容从袖中取出一卷纸,展开时能看见边缘被反复的毛边——这是她近三年来暗中调查的结果,每一个名字都浸着她的血和泪。"这是影司在京中核心,"她的指尖停在"太子"二字上,"包括储君。"
厅内的温度仿佛骤降十度。
郭子仪的络腮胡抖了抖,李光弼的刀当啷坠地。
裴砚的手在她后颈收紧,几乎要掐出红痕,却终究没说话。
韦昭容抬头看他,目光里带着三分恳请:"我要去东宫。"
"不可!"裴砚的声音像淬了冰,"太子若真是影司的人,你这一去......"
"若他不是呢?"她打断他,"砚郎,储君若不知情,我们需要他的支持;若他知情......"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案上的佩刀,"总要试试他的底线。"
子时三刻的东宫静得反常。
韦昭容的绣鞋碾过青石板,声音像被棉花裹住了。
值夜的宦者见她来,连通报都免了,只垂手引她去了偏殿——太子早候在那里,案上的茶盏还腾着热气。
"韦夫人深夜来访,可是为了白天的话?"太子的声音平和,眼底却浮着一层阴翳。
韦昭容在他对面坐下,故意将信纸的一角露出袖外:"殿下可知'影司'?"
太子的茶盏顿在半空,茶水溅在素白的袖口,晕开深色的斑。
他抬头时眼底清明,倒像是真被问懵了:"影司?
莫不是夫人说的掖庭旧卫?
早散了二十多年的......"
"那这是什么?"韦昭容突然抽出信纸拍在案上。
月光透过窗纸照在"傀儡政权"西字上,像一把淬毒的刀。
太子的手指扣住案几,指节泛白。
韦昭容盯着他的眼睛——那是双极漂亮的丹凤眼,此刻却像被乌云遮住的月亮,明灭不定。
"夫人可知,"太子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孤当太子这十五年,见过多少人的血?
李林甫的、杨国忠的,连阿瞒(注:指寿王李瑁)的......"他的声音突然低下去,"影司若真想扶傀儡,孤这个太子,何尝不是他们的棋子?"
韦昭容的呼吸一滞。她原以为太子会否认,却没料到他会坦诚至此。
"夫人今夜来,是要孤的命?"太子伸手摸向腰间的玉牌,那是调兵的信物,"还是要孤的人?"
韦昭容起身,袖角扫过案上的茶盏,发出清脆的响。"殿下若想坐稳龙椅,"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有些事,必须亲自清理。"
她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玉牌坠地的闷响。
太子终究没喊人,只在她跨出殿门时说:"明日早朝,孤会请旨彻查户部。"
出了东宫,北风卷着雪粒子劈头盖脸砸下来。
韦昭容裹紧披风,却见街角的槐树下立着道黑影——是裴砚,甲胄上落了层薄雪,像尊白玉雕的战神。
"如何?"他的声音带着化不开的担忧。
韦昭容摇头:"他或许不是主谋,但绝不是无辜的。"她将手塞进他温暖的掌心,"但他愿意查。"
裴砚握紧她的手,转身往帅府走:"今夜我己命亲卫封锁西门,你列的名单里,有三个的府邸被围了。"他的声音里有刀出鞘的冷锐,"郭大帅带人审,李将军守城门,漏不了。"
"罪状我拟好了,"韦昭容摸出怀里的纸卷,"贪墨军粮、私通边虏、结党营私......总有一款合适。"
裴砚突然停步,转身将她抵在槐树上。
雪粒子落进他的甲缝,融化成水,顺着脖颈流进她的衣领。"昭容,"他的额头抵着她的,"我不怕死,不怕打仗,就怕你......"
"我在。"韦昭容吻住他的唇,咸涩的雪水混着他唇角的血味。
她想起他十六岁代父从军时写的家书:"砚郎不求青史留名,唯愿护得一人周全。"那时她还在韦府学女红,哪里知道,这"一人"后来会是她。
天快亮时,两人在城外小亭对饮。
裴砚的酒盏碰在她的瓷杯上,发出清越的响:"今日之后,影司的人会恨死我们。"
"但我们也终于能站在光里了。"韦昭容仰头饮尽杯中酒,辛辣的酒液烧得她眼眶发热,"砚郎,你说我们算不算......"
"生死与共的夫妻?"他替她说完,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漫出来。
月光落在两人交叠的酒盏上,像块温润的玉璧。
韦昭容望着远处渐亮的天光,突然想起东宫偏殿案头那封未拆的信——鹅黄的信笺,盖着麒麟踏月的暗印,静静躺在太子未看完的《贞观政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