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帅府的烛火熬到第三更时,韦昭容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指尖突然顿在一卷军报上。
帐外风雪呼啸,帐内却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她的目光落在案角一封尚未批阅的奏折上,纸色微黄,像极了那日东宫偏殿里那封未拆的信——鹅黄信笺,盖着麒麟踏月的暗印,静静躺在太子未看完的《贞观政要》上。
那一夜,裴砚握着她的手,说他们是生死与共的夫妻。可如今边关告急,他远赴河陇,而她独坐帅府,连梦都不得安稳。
案头铜漏的滴水声在深夜里格外清晰,仿佛是谁在心头一点一点地敲打。
她起身时,绣鞋碾过地上未收的羊皮地图,那是裴砚昨日标注的河陇防线。
烛芯"噼啪"爆响,她对着案角的鎏金香炉暖了暖手,才从妆匣最底层摸出那方鹅黄信笺——出宫时她特意将信藏在鬓边金步摇的暗格里,雪粒子打湿了发梢,却没沾到信笺半分。
拆封的动作很慢,指甲在封口的蜜蜡上划出极细的痕。
当"太子手书"西个墨字跃入眼帘时,她的指尖微微发颤。
信中内容不多,却像重锤砸在胸口:"若非不得己,朕亦不愿如此。"末尾压着的名单上,"韦安石"三字力透纸背,墨迹未干时大概被什么重物压过,边缘洇出淡蓝水痕。
"父亲......"她低唤一声,喉间发紧。
记忆突然涌上来:七岁那年,父亲从河西归来,衣襟上沾着沙粒,蹲下来摸她的头说"昭容要学看地图";十西岁那年,长嫂扶着她跪在灵前,白幡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御医说"韦相心疾突发",可她分明记得父亲前夜还在灯下批改奏折,笔锋刚劲得能划破纸背。
窗棂被夜风吹得轻响。
韦昭容猛地起身,锦缎裙裾扫落半叠文书。
她掀开床底的樟木箱,取出那方刻着"韦"字的铜匣——这是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说"等你想看时再开"。
铜匣里整整齐齐码着父亲的奏折抄本,最上面那封的日期是开元二十九年冬,墨迹泛着陈旧的黄:"李林甫私设天策署,暗桩遍插州府,臣请彻查......"
"叩叩。"
门环轻响惊得她手一抖,奏折"哗啦"散了半地。
王嬷嬷端着参汤进来,见满地纸页,浑浊的眼突然亮了:"夫人这是......"
"嬷嬷,"韦昭容蹲下身捡纸,发间珠钗垂落,"您当年跟着母亲嫁入韦府,可知天策署?"
王嬷嬷的手在托盘上攥出青白,参汤溅在青砖上:"老奴记得,相爷暴毙前三天,曾有个穿玄色锦袍的人夜访。
相爷送他出门时,老奴听见他说'天策署的规矩,知道太多的人......'。"她突然捂住嘴,喉间发出压抑的呜咽,"夫人,当年老奴不敢说啊......"
韦昭容将奏折收进铜匣,指节捏得泛白:"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棋局。"
子时三刻,帅府后堂的烛火映得窗纸发红。
裴砚解下甲胄扔在椅上,锁子甲撞击青砖的声响里,他盯着韦昭容摊开的奏折,眉峰紧拧:"天策署后来改名为影司,太子现在用的就是这套班底。
若你父亲的死与影司有关......"
"太子那封信里的'朕'字,"韦昭容将信推过去,"他还未登基,却提前用了帝称。"她指尖划过"韦安石"三字,"这是在暗示,当年的事他也有份?"
帐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李将军的声音隔着门响起:"大帅,郭将军带人截了辆往长安去的马车,车里搜出影司的飞鹰令。"
裴砚的指节叩在案上,发出闷响:"去告诉郭将军,人先关着,等我问话。"他转头看向韦昭容时,眼底的冷硬褪了些,"昭容,若太子真是影司之主......"
"眼下不宜轻举妄动。"韦昭容抽出张纸,笔走龙蛇写了几行字,"我拟封密信,假意说影司余党藏在东宫,看他如何反应。"她抬眼时,烛火在眼底跳动,"砚郎,我们需要知道他的底线。"
三日后,东宫的请柬送到帅府时,檐角的冰棱正"滴答"落着融水。
太子的帖子用洒金笺写着"庆功宴",韦昭容捏着帖子轻笑:"倒是会挑时候。"
宴厅里燃着沉水香,太子着月白锦袍坐在主位,见二人进来,亲自起身斟酒:"裴将军解了灵武之围,韦娘子献策破了叛军粮道,孤今日定要敬你们一杯。"
酒盏相碰的脆响里,韦昭容望着太子眼角未褪的青黑——这三日他该是没睡好。
她垂眸抿了口酒,辛辣的酒液滚进喉管,突然听见太子说:"你们可知孤为何要留你们在灵武?"
裴砚的手搭在她腰间,掌心的温度透过锦缎传来。
韦昭容抬眼,正撞进太子深不见底的眼底,她轻笑:"殿下怕有人乱了这盘棋。"
太子的酒盏顿在半空,指节微微发紧,半晌才仰头饮尽:"韦娘子果然聪慧。"
散宴时己近三更,雪后初晴的夜空挂着半轮残月。
裴砚解下大氅裹住她,两人踩着积雪往帅府走,靴底发出"咯吱"的响。
"若太子真是影司之人......"裴砚的声音很低,混着白气散在风里。
"那我们就只能另择明主。"韦昭容望着远处未熄的灯火,长安虽失,可河西的烽火台还亮着,朔方的兵卒还在磨剑,"大唐还没亡,砚郎。"
裴砚突然停步,转身将她拥进怀里。
他的甲胄还带着夜露的凉,却比任何暖炉都让她安心:"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在。"
东宫的飞檐在月光下投出狰狞的影。
偏殿的窗纸突然亮起一点火光,个穿夜行衣的人从后墙翻出,腰间的信筒撞在墙砖上,发出极轻的"咔嗒"声。
他猫着腰穿过御花园的梅林,根本没注意到,树后有个裹着灰斗篷的身影,正捏着枚青铜哨,轻轻吹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