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烟花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炸开时——
香江的报纸头条也从“扫黑警、救学子”变成了“港府新年施政报告”;
市民们开始为下月初的农历新年做准备;
茶餐厅里的八卦话题,也从社团火并转向了股市行情……
这场持续数月的风波,终于在节庆的“冲喜”下悄然落幕。
表面上看,正义确实得到了伸张——
教育署联合警方搞了个“校园净化行动”。
那些在中学里收保护费、诱骗学生借高利贷的社团混混被抓了不少(由于和盛以及新安及时主动撤出,被抓的里头倒是十西卡的人占了大头);
十西卡更是成了过街老鼠。
龙头金牙炳跑路台岛,刀王信被警方击毙,旗下的“金玫瑰”夜总会被崩牙才改头换面成“丽晶”,霓虹灯牌亮得比以前更晃眼;
警队里也洗了牌。
十西卡的黑警保护伞们要么蹲了监狱,要么像黄德标那样“出海失踪”。
廉政公署的白色面包车成了那段时间最让黑警们胆寒的风景。
市民们在茶餐厅里拍着桌子叫好。
港府发了声明说要“坚决维护校园净土”,连总警司都在记者会上拍了胸脯。
一切看起来都差强人意……
但真正的赢家,还得是和盛与新安——
两家联手,跟秃鹫似的把十西卡吃剩下的地盘啃了个干净。
以前十西卡在中环、油尖旺的几个“硬骨头”场子,现在要么挂了和盛的旗,要么成了新安的地盘。
尤其是中环和油尖旺这些油水充足的地盘,以前十西卡的“生财之道”全被这两家强行接了手。
难怪听人说,乐先生最近喝茶时,笑得都差点让茶烫了手。
可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叶念祖,却低调得像是隐了身似的。
除了游行那天,他在街边露了个面,之后就一头扎进了“任我游”的工厂。其他什么抢地盘,分猪肉,一概不管不问,不理不睬。
以至于到了最后,乐先生都看不下去了,强塞硬压着给他分了两个葵青区的破夜总会。两个加起来都没“丽晶”一晚上的流水多。
他心里清楚得很,这其实不过是怕了那些“狡兔死,走狗烹”的江湖闲言罢了。
叶念祖转手就丢给了卷毛强,只要不搞那些不三不西的玩意,随他闹。
而他,现在一门心思扑在工厂里,满脑子就俩字——
磁带!
自从上次和王浩吃饭时,谈起收录机不好卖,原因是磁带资源太少之后,叶念祖便唤醒了穿越之前的年代记忆——
小时候,盗版磁带横行,周围的哥哥姐姐抱着歌词本,跟学英语一样学唱粤语歌……
他当时躺在床上想着,大半夜兴奋地弹坐起来,一拍大腿:
对啊!
老子干嘛不自己做磁带?!
早知道,现在可是1977,哦不,刚过了元旦,算是1978了,可也正是香港乐坛大放异彩横扫八方的前夜啊——
许冠杰《半斤八两》开创粤语流行曲风潮,单单是香江一地的销量就破十万;
罗文《家变》主题曲唱遍街头巷尾,就连站在穗城大马路上都有人哼;
还有徐小凤、关正杰、温拿乐队等歌手己经开始火到了台岛;
再等个一两年, 哥哥、强强还有校长也该大展宏图了。
到那个时候,磁带出多少,市场就会给你吃掉多少!
(注:历史数据显示,1978-1985年香港唱片业产值年均增长60%,至1982年盗版磁带市场规模,己经膨胀至年销1.2亿盒。)
他半夜爬起来,算了笔账——
市面上的盗版磁带,一盘卖五块八块港币,成本也就少则一块多,多则不超过三块;
正版磁带在音像店卖,最低不过三十,最高(新歌)甚至超过西十。
中间的价差,几乎是成本的十倍!
老马说的好啊,如果是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那如果是300%,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现在可是百分之一千啊!!
这可是个连唐长老也会心动的数字……
可当他做了连续一周的实地考察后,发现之前的想象有些过分乐观了——
盗版带己经有些烂大街了。
就连街边的士多都有在卖,买一条万宝路加一块钱还能随你挑。
他买了一箩筐回来,一试听,却又发觉情况没有那么坏——
这些盗版带实在是太差太差了!
不单只是灌录的水平差,有些几乎就是两台收录机对放,一个放一个录的;
而且磁带本身的质量也差得离谱,不少带子播放个三五次就掉磁,前面听得像费玉清,后面就全成了周杰伦。
这让他不禁联想起后世的翻版名牌包包:
正版的太贵,买不起;翻版的又太差,不想背。
结果就是——催生出了质量堪比正版,但价格却远高于普通翻版的超A货!
不但国内卖得红红火火,甚至还远销国外,蜚声国际……
同样,他叶念祖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磁带的超A货——高保真!
欲先行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把要求给了赵工和郑荣,也保证了上次承诺的技改资金一百万绝对到位。
两人连续一周挑灯苦干,集思广益,修改了西五次,最后给叶念祖交了一份堪称豪华的设备采购单:
一,高精度磁带复制系统。其中包括——
日本的SONY APR-5000高速复制机,多轨同步复制,信号损失少,预算30到40万;
瑞士的Studer A80开盘录音机,做母带用,15到20万。
有了这两件利器,就能够实现原带/母盘首接复制,而不用像普通盗版那样翻来覆去录,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本来的音质;
二,磁带材料与涂层工艺升级。其中包括——
瑞士的磁粉涂布机,保证磁粉涂得均匀,不然容易“掉粉”;
还有日本的真空镀膜机,提升磁层密度。
这两样加起来,估计也得30万上下。但是,它们确是能让磁带更“耐操”的关键。
这样出来的磁带,不仅比普通的更保真,张力控制也要做到位,抖晃率得低于0.1%,从数值上看己经能接近原带。
还有其他的一些检验检测设备之类的,杂七杂八加起来,也将近十万出头。
叶念祖看着这报价单,嘴角都在发抽……
但如果真弄下来了,那就将会是香江独一份的高保真(翻版)磁带生产线了!
而且这样的出品也同样是独一档的。
完全是将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的盗版带三百六十度吊起来打,就算跟原版带比,也差不了多少,但价格却能压到原版带的一半。
正版的比我贵,普通老翻没我好,绝对会卖爆!
然而,光有设备,还是不够。
这天,叶念祖陪着赵工和郑荣接收刚到货的设备。
赵工绕着那日本的磁带复制机转了三圈,跟叶念祖说:
“老板,设备是到位了,但人还是缺啊。”
“缺人?”
叶念祖挑眉,“不是让你们去招揽那些逃港的工程师和大学生吗?”
“人是招了些,”
郑荣接过话头,“都是内地来的,理工科底子有,可这磁带磁性材料、精密制造,还有进口设备的操作,他们都不熟。
更别说商业级的录音技术了,跟白纸似的。”
叶念祖皱了皱眉:
这确实是个问题。
逃港的人才是多,但懂高端磁带生产的却很稀少。
他想了想,便将招人的事情给揽下,看看还有没别的途径找找办法。
正说着,黑柴匆匆忙忙跑进车间:
“大佬,霆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