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十六年深秋,寒风裹挟着枯叶掠过紫禁城宫墙,将瘟疫带来的死寂愈发渲染得浓重。苏明薇立于城头,望着城外临时搭建的隔离帐篷,眉头紧锁。炊烟寥寥升起,偶尔夹杂着病者的哀嚎,在萧瑟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凄凉。
“娘娘,沈将军求见。”清芷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苏明薇转身,见沈明远一身戎装,风尘仆仆,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泥浆。
“将军这是......”苏明薇目光疑惑。
沈明远单膝跪地,声音中带着焦急:“娘娘,刚刚得到消息,倭人的战船突然改变航线,朝着长江口方向驶去。更蹊跷的是,原本驻守在崇明岛的水师,竟在昨夜全部撤离!”
苏明薇心中猛地一沉。长江口乃是京城的重要屏障,一旦被倭人突破,后果不堪设想。而水师的突然撤离,显然是有人暗中捣鬼。“可查明是谁下的命令?”她急切问道。
“正是新任水师提督赵广。此人半月前突然顶替原提督,背后推荐之人......”沈明远顿了顿,“正是己死的王禹。”
苏明薇倒吸一口冷气。王禹虽死,但他的势力却如同盘根错节的老树,仍在暗处操控着一切。“立刻派人去查赵广的底细,还有,通知长江沿岸守军,务必死守防线!”她当机立断。
然而,事情远比想象的更糟。几日后,一封加急战报传入宫中:倭人战船在长江口遭遇埋伏,损失惨重。正当众人松了一口气时,第二封战报接踵而至——倭人主力早己分兵,突袭了防守空虚的台州湾,沿岸百姓惨遭屠戮,城池危在旦夕。
萧景琰愤怒地将战报摔在地上:“好一个声东击西!赵广,你好大的胆子!”他转身看向苏明薇和沈明远,“两位爱卿可有对策?”
沈明远向前一步:“陛下,末将请求即刻带兵支援台州。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赵广这个隐患,否则后方不稳,前线难以安心作战。”
苏明薇点头赞同,却又想起城中的瘟疫,不禁愁容满面:“可如今瘟疫横行,民心惶惶,若此时调动大量兵力,恐生变故。”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太医院传来消息:有一位游医自称能治瘟疫,正在城外接诊。苏明薇闻言,立刻带人前往。
城门外的隔离区,一位白胡子老者正在为病患施针。奇特的是,被他诊治过的病人,症状竟都有了明显好转。“老先生,此为何病?又该如何根治?”苏明薇急切问道。
老者抬头,目光深邃:“皇后娘娘,此乃人为投毒,并非天灾。那些粮食中被混入了一种南洋毒草,需用天山雪莲与东海珍珠磨粉,以辰时朝露调和,方能解毒。”
苏明薇心中一震。人为投毒,果然是倭人的阴谋。可天山雪莲与东海珍珠皆是难得之物,短时间内如何凑齐?
“娘娘不必忧心。”老者似看透了她的心思,“老衲云游西海,恰好备有一些药材。只是这东海珍珠......”
“此事本宫自会想办法。”苏明薇转身对清芷道,“传旨,让沿海各府即刻搜集珍珠,快马加鞭送入京城。”
解决了瘟疫危机,沈明远终于可以安心出征。临行前,苏明薇将一块刻有“镇国”二字的玉佩交给他:“此乃先皇遗物,望将军平安归来。”
沈明远握紧玉佩,眼中闪过一丝动容:“末将定不负娘娘所托!”
然而,沈明远的军队刚离开京城,便遭遇了埋伏。箭矢如雨点般袭来,士兵们死伤惨重。沈明远挥剑抵挡,心中却明白,这又是倭人的阴谋。可究竟是谁泄露了行军路线?
与此同时,京城内也并不太平。赵广突然发动兵变,以“清君侧”为名,率领水师杀向皇宫。苏明薇站在坤宁宫前,看着远处的火光,握紧了手中的剑。这一刻,她知道,真正的决战,己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