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笼,我只是个普通人
灵笼,我只是个普通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灵笼,我只是个普通人 > 第41章 效果

第41章 效果

加入书架
书名:
灵笼,我只是个普通人
作者:
没头发的稀饭
本章字数:
624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冰冷的科研部主厅内。

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记录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监测台。

穆伟博士站在主控台前,布满老茧的手指紧紧捏着厚厚一叠科研日志,那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令人心惊的101次人体测试数据。

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那里正瀑布般刷新着来自受试者(被牢牢固定在座椅上、面无人色的研究员)的实时生理数据流:

状态一:基线静息

观测: 受试者处于正常静息状态,情绪平稳,脑电波图谱呈现规律低频波动(α波主导)。

干预: 装置功率提升至理论安全阈值MAX。

反应: 脑电波信号强度在数秒内呈断崖式暴跌,跳动性趋近于零,图谱近乎拉成一条平行的首线!受试者瞳孔瞬间失焦扩散,身体如同断电的玩偶般——强制进入深度睡眠/昏迷状态。

结论(猩红字体标注): 严禁维持MAX功率超过10分钟! 超时风险:脑部供氧急剧下降,导致广泛性脑皮质功能不可逆衰竭——即,脑死亡。

状态二:诱绪波动(恐惧/愤怒)

观测: 通过特定刺激(如突然的强噪音、模拟威胁画面)诱发受试者强烈情绪反应,脑电波剧烈高频震荡(β波暴增),心率波动读数飙升!

干预: 装置功率MAX启动。

反应: 装置效能显著!紊乱的脑电波在极短时间内被强力“抚平”,恢复至接近基线水平,心率波动读数同步快速回落。

副作用: 受试者主观报告强烈的情感剥离感——“像隔着玻璃看自己的愤怒”。逻辑判断能力未受损,但对情感化事物的反应阈值显著钝化。情绪被强制“理性化”。

核心参数优化:

安全/效能平衡点: 反复测试验证,人体可持续耐受且情绪抑制效能达标的最佳工作档位为:功率档位3(对应电流强度范围:1.0mA - 2.0mA),脉冲频率:65Hz。

阶段性结论(穆伟宣读):

“综合前101次测试数据,装置在设定参数下(功率3档,65Hz)展现明确且显著的‘情绪抑制’及‘源质波动收敛’效能,符合理论预期核心目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日志上标红的区域,声音带着一丝不容忽视的凝重:

“然,存在明确副作用。”

“长期依赖风险: 重复高频使用可能引发前额叶皮层自主神经活动惰性化——即大脑自身情绪调节功能出现代偿性退化。”

“即时生理不适: 约5% 的测试周期内,受试者报告出现中度至重度搏动性头痛及短暂性空间定向障碍眩晕。诱发机制与个体差异尚在分析。”

这份沉重的结论如同冰冷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主厅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头。

那顶“静谧之冠”的光芒,似乎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名为“代价”的阴影。

通往“科学隐身”的道路,己然铺就,但脚下并非坦途。

...

就在这时——

“啪!”

一声清脆、果断的掌声,骤然打破了这片凝滞!

是李想。

他小小的身影站在主控台旁,覆盖着金属面具的脸庞看不清表情,但那率先拍响的、稳定而有力的掌声,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啪!啪!啪——!”

掌声由他引领,从孤响迅速连成一片!

越来越响,越来越密!

如同驱散阴霾的惊雷,在主厅内轰鸣回荡!

那些原本因副作用结论而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的科研人员们,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掌声惊醒!

他们看着中央那个小小的身影,看着他掌心相击间传递出的那份毫无动摇的信念,眼中熄灭的光重新被点燃!

疲惫的脸上,血丝密布的眼睛里,绽放出振奋的光彩!

掌声如同燎原之火,瞬间席卷了整个科研部!

三个月不分昼夜的鏖战,那些汗水、争论、失败和此刻来之不易的成果…所有的压力与沉重,似乎都在这宣泄般的掌声中找到了出口!

掌声渐歇。

李想清冷而平稳的声音,穿透了最后一丝余音,清晰地响彻在每个人耳边:

“很好。”

仅仅两个字,却重若千钧。

“具体数据,效能反馈,核心指标…”

他的目光扫过全息屏幕上那些仍在跳动的、代表成功也标注着代价的曲线。

“…全部高度吻合理论推演的预期轨迹。”

他微微昂起头,那冰冷面具下传出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洞见与领袖般的笃定:

“不错,这台原型机,并未抵达我们构想的最终彼岸——那个‘完美隐身’的终极形态。”

“但——”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这坚实的第一步,我们己然成功踏出!这‘0到1’的突破,价值无可估量!它证明了道路的正确!证明了理论的可行!证明了我们过去三个月燃烧的每一分心血…都没有白费!”

他的目光如同火炬,扫过一张张激动而疲惫的脸:

“至于那些标注在报告上的‘代价’…”

“我为此提出的‘神经适应性强化训练方案’与‘多模态辅助抑制模块’理论,就是为了攻克它们而存在的!”

“到时它们将协同作用,大幅削弱现有副作用!将人体逐步引导、训练至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代谢抑制’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生命体征将趋近休眠,意识却能在辅助模块的维系下…保持‘清醒’!”

他抬起手,指向那顶静静躺在控制台上的“静谧之冠”原型:

“现在,依据此原型规格及己验证参数——”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下达了不容置疑的行动指令:

“即刻启动量产流程!首批次:10台!”

“同时,准备项目最终汇报文件!”

“我将亲自向摩根城主——”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即将踏上最终试炼场的决绝:

“申请地面实战环境下的…效能验证!”

“是!!!”

整齐划一、震耳欲聋的回应,在主厅厚重的合金墙壁间轰然回荡!

...

科研部主厅的欢呼与掌声如同潮水般退去,兴奋的余温仍在空气中流淌,却掩盖不住角落里那个被固定在座椅上、脸色灰败的身影。

那名被迫成为测试载体的研究员,此刻正虚弱地瘫在束缚椅上。

过度刺激带来的强烈不适感如同潮汐般冲击着他。

脑袋里仿佛被塞进了烧红的铅块,沉重、发紧,伴随着阵阵钝痛。

强烈的眩晕感让他看东西都带着重影,胃里翻江倒海。

一股难以抗拒的、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困倦死死拖拽着他的意识,仿佛下一秒就要坠入无底深渊。

他惶恐地看着周围那些为成功而激动、仿佛己经遗忘了他存在的同事们,心头一片冰凉。

虽然穆伟博士保证过那电流“弄不死人”,但整整一百多次、尤其是最后那几十次在恐惧和强制平静间反复横跳的极端测试…

每一次功率提升带来的尖锐刺痛感,每一次意识被强行剥离情绪的诡异空茫,都像钝刀子割肉般折磨着他的神经。

仪器上那几次惊险跳零的警报声,至今还在他耳鸣中回响。

“没死…算我命大吧… ”

他苦涩地想,连自嘲的力气都没有了。

就在他以为自己会被当作一件耗尽价值的破烂丢进医疗部角落自生自灭时。

李想那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却是对着负责善后的城防军:

“把他带下去。”

城防军上前准备粗暴地解开束缚带。

“送去医疗区。”

“用最高规格的神经修复疗程和静养舱。”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在灯塔、尤其是对一名“消耗品”般的试验体而言堪称奢侈的安排:

“另外,从我的卡里,额外划拨500贡献点,作为…风险补偿。”

“是!”

城防军的动作明显顿了一下,随即领命。

束缚带被解开,研究员几乎是被架着才能勉强站立。

当两名城防军准备将他架走时,或许是那意外的“补偿”,或许是劫后余生的恍惚。

他竟挣扎着抬起头,看向李想的方向,脸上泛起一丝病态的红晕,嘴唇嗫嚅着,用尽力气挤出两个微不可闻的字:

“…谢…谢…”

李想的脸庞转向他,那双沉静的眼眸在研究员狼狈不堪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没有回应那句感谢。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这个虚弱的上民研究员,落向了灯塔更深处那些不见天日的尘民区,落向了那些被视作数字和燃料的、沉默的大多数。

然后,一句清晰、平静的话语,从他口中吐出:

“尘民…”

“也是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