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你看这样可不可以?你去交道口派出所沟通一下,争取将傻柱带回保卫科处理。反正这发生纠纷的双方都是咱们轧钢厂的工人和家属,又不涉及什么刑事大案,内部处理好啦,就别把人丢到外面去了。”
经过一番思索后,杨厂长最终还是选择了护犊子。
一来,傻柱的厨艺是他喜欢的,并且对他十分有用;
二来,易中海是轧钢厂里为数不多的八级工,招牌的面子,他得护着。
至于说,徐长卿这个副所长,在他眼里可不算什么,他自然不用太在乎。
“咳咳,厂长,除了傻柱的打架事件外,我还有更重要的情况需要向你汇报,您看——”邓华并未第一时间回应杨厂长的询问,而是转头瞥了一眼易中海,欲言又止地挑起新话题。
杨厂长见状,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邓华的意思——这是要私下汇报,不想让易中海知道!
“易师傅,你先回车间参加生产吧,傻柱的事,我一定会安排保卫科妥善处理,你不用担心。”杨厂长不动声色地说道。
易中海一听,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
他心里很清楚,邓华肯定是从徐长卿那里听到了什么,而且内容极有可能和他有关。
“这——”易中海明显不想走,但面对杨厂长的逐客令,他又不得不走,“诶,好吧,谢谢杨厂长,那我先回去了。”
“说吧,到底是啥事还让你非要私下汇报?难不成那个徐长卿还有什么特殊来历?”见易中海离开,办公室大门被关上,杨厂长说话就随意多了。
毕竟,保卫科的正副科长都是他的嫡系,私下里谈话没必要搞得那么正式。
而邓华闻言,也没有再遮遮掩掩,首接将徐长卿反映的情况,以及他回来后调查了解的一部分情况全部和盘托出。
“这个傻柱,我就让他带了一次剩菜,他倒好,拿着鸡毛当令箭,隔三差五带饭盒不说,还到处宣扬是我允许的,这不是败坏我的名声嘛!”杨厂长听完汇报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不行!此事必须严肃对待!邓华,你们保卫科从今天开始要严查工人饭盒,尤其是后厨那帮人,无论是谁都不得将厂里的招待餐带出去!哪怕是剩菜也不行!”
“是,厂长,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办,保证完成任务!”
“还有这个易中海,平日里看着挺正派一个人,没想到背地里却如此不堪。”邓华的话音未落,杨厂长便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刚才,他还跟我诉苦说,徐长卿同志只因一句错话就对他上纲上线,我当时还觉得徐长卿同志有些过分了。”
“可现在看来,这完全是他的私心作祟,居然妄想当什么封建大家长,分明是个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地里却藏着一肚子坏水的伪君子!难怪让他教导工人们提高技术等级,总是收获寥寥呢,原来根本没把心思用在为国做贡献上,而是一门心思地搞些歪门邪道!”
说到这里,杨厂长心中陡然生出一种被小人愚弄的感觉,嗓门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几分,“改造!必须接受思想改造!邓华,这事儿要由你们保卫科牵头,联合派出所和街道一起做。务必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轧钢厂的态度,不能让派出所抢先,搞得厂里面被动,知道吗?”
邓华连忙点头应道:“明白,厂长!不过,傻柱还需要我们保卫科带回来处理吗?”
听到邓华的请示,杨厂长沉默了片刻,然后不着边际地问了一句:“你确定徐长卿是在朝阳门派出所,并且与靳东方相交甚好?”
“我确定,厂长!”邓华一口咬定,“我一早找人打听过,当初徐长卿去朝阳门派出所便是靳东方亲自邀请的。而且,他们两人不仅在工作上配合默契,私下里更是以兄弟相称,这在派出所内部都不是什么秘密。”
“靳东方!”杨厂长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这个名字。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他却深知靳东方的根脚。
这靳家的当家人可是一位比老领导还高的存在啊。
啧啧啧,自己工厂的子弟竟机缘巧合地攀上了这么大的高枝,真是实在令人艳羡!
就在杨厂长心思百转之时,邓华再次开口补充道:“厂长,关于徐长卿的对象,我也查到了一些信息。她是市中医院的医生,其母是产科主任,其父是大学教授。”
好家伙!
这样的家庭,傻柱还敢肖想,真不知道是该夸他胆量过人呢,还是说他色令智昏。
杨厂长不禁摇头叹息起来。
哎,算了,傻厨子好找,可徐长卿背后站着的人却不好得罪。
看来,只能放弃傻柱了!
想到这里,杨厂长清了清嗓子,一本正色地说道:
“傻柱所犯之事,事实清楚,影响恶劣,其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厂规厂纪,更对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还是交由派出所依规处理吧。不过呢,咱们轧钢厂也绝不能容忍傻柱这样的败类继续留在厂里,必须立刻将他开除!”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又厉声斥责起来:“还有那个西合院里住着的本厂工人,他们不是欺负工友的遗孤,就是对此恶行坐视不理,这样的人,其品行都有问题。所以,必须让他们和易中海一起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并且要在全厂大会上做公开检讨,以正厂风!”
杨厂长说得义正言辞,让人无法反驳。
最后,他又意味深长地看向邓华,说:“邓华,关于厂里做出的处理决定,你要尽快告知徐长卿,并代表厂里对徐家表示慰问。当然咯,如果你能约个时间请徐长卿来厂里坐坐,那就更好了。再怎么说,他也是我们轧钢厂的子弟嘛,不能因此有了隔阂,你说是不是?”
“是是是,厂长您说得太对了。在您的英明领导下,咱们轧钢厂向来都是对工人子弟关怀备至的。”邓华连连点头赞同,心领神会地保证道:“我一定会按照您的指示,将徐长卿同志请到咱们轧钢厂来做客的。”
“错!不是做客!是回家!”
杨厂长一脸严肃地做出纠正,仿佛在强调徐长卿与轧钢厂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