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那就谢谢初九了,你说的的确跟别人不一样,就这泡酒而言,别人就没有说只泡一个月的,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沈初九:“领导,是药三分毒,特别是这种养身的东西,泡一个月有了药性就可以了,时间长了药性肯定是更好的,但是毒性也同样的增加了,有点得不偿失,所以才有这么一说,当然,药补不如食补,主要还是要注意饮食和有规律的生活”。
李怀德:“说起这个食补啊,你们中医不是有那个药膳吗,你能不能发挥一下,那个一食堂何师傅跟你是一个院子的吧,要是有招待的时候用药膳也算是一个特色吧,而且你的川菜五级也是一个特色”。
沈初九:“领导,药膳一般是冬天多一点,到时候有需要我就准备几副药,炖鸡和羊肉加一点,只是这个要因人而异,不同的人脾胃不一样,不敢乱用的,只能在补血顺气上面做一个统一了”。
李怀德:“好的,补血顺气大家都需要,这个能统一,初九啊,那种药酒你有没有,就是男人都需要的那种”。
沈初九:“有倒是有的,不多,领导也知道,现在不允许个人做生意,而且这种药的原材料还比较贵,我现在也没有这个需求,就没有泡很多,明天我送一斤过去,只是,领导别介意我说实话,我没有喝过,不知道效果,以前也没有给别人说我有这个东西”。
李怀德:“一斤吗,好的,我试一下”。
沈初九:“这个酒不能跟其他酒混用,睡前二十分钟饮用,一次五钱别超量”。
李怀德拿出一张票放在桌子上,“好的,我一定注意,那我先走了,哈哈哈,你这个按摩现在就有效果了,挺舒服的”。
领导高兴离去,沈初九拿起票看了一下,揣起来,这张票可有可无的,收音机。
然后,他突然发觉可能惹祸了,回春露要是没有效果还好,反正自己说过了这种药自己没有用过,要是有了效果,这些领导又有需求,以后不好办啊,这不务正业的事情以后不好处理。
中午骑车出去,两个小时将需要的药材补齐,又淘换了两个做药膳的土罐,家里的药柜该启用了,给媳妇准备的药膳就要提前备着。
接下来的三天中午都出去,收获还不小,哈哈哈,也就是淘换了五只老母鸡和两百个鸡蛋,得先把媳妇坐月子的东西备齐了。
秦淮茹生了何天宇的第二十天,王大丫也生了个儿子,取名何雨航,这时候离国庆没有几天了,一下家里多了两个奶娃子,何大清是笑得合不拢嘴,他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院子里一片恭喜声,大家恭喜之余都在想,这个何雨航是何天宇的小叔叔,却小了二十天,以后别漏嘴说出【哥俩好】。
两代人的西个小子相差两岁,这以后有得热闹了,以后何天聪的口头禅会是,“走,我带小叔玩耍去”。
沈初九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
王大丫和秦淮茹都很满意,特别是那三只药膳鸡,这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有的待遇她们俩也享受了,心里感激自己的男人,也感激沈初九。
当然两人心里也有数,老婆婆和儿媳妇同时坐月子是美谈,反正她俩觉得是美谈,也不管别人心里怎么笑话了,无法改变的事情只能开心接受。
王大丫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儿子有了两个,等大清回来好好问一下,要是能去上班吃供应粮,这辈子就值了。
秦淮茹此时的想法是,要生赶快,生完也去上班,这样就有理由请京茹过来带孩子,然后,生活一年半载的就可以给她在城里安家了,嫁进城里是京茹的理想,帮她也是帮自己,姐俩在一起是最好的。
李怀德很开心,一次按摩肩膀不痛了,一通百通浑身舒畅,泡了的十斤药酒己经喝了二十天,睡眠质量提升了不少,那种酒喝了三次,媳妇比他还开心。
偷偷给了老丈人半斤那种酒,提醒着这东西得来不易,不能扩散了,大佬也要巴结自己的大佬,原配的丈母娘是不在了的,新丈母娘才有三十九岁。
然后做了个让沈初九很开心的决定,那就是用两瓶茅子换一斤那种酒,不能白要手下的东西,用钱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老丈人的茅子存货不少,不能浪费了便宜别人,那就等着老丈人开口吧。
国庆这一天王莲君住院了,周敏笑着调侃:“沈主任,你们院子里约好的吧,这是第三个了”。
沈初九:“还早呢,估计这个月还有一个,下个月还有一个,周医生今晚有口福了,我丈母娘在家炖了药膳鸡,补血顺气的”。
周敏:“好吧,那我就沾你媳妇和丈母娘的光了,我也跟着你媳妇补一补,要是,要是吃顺了嘴以后怎么办呢”。
五点姚芸就来到医院,一手提着药膳鸡,一手是十个白面馒头。
“初九,下班你就回去吧,正举在何师傅家玩呢,今晚我在这里”。
沈初九:“还是我在这里吧,您晚上休息好了明天还要送饭呢,这一段我白天可以悄悄地眯两个小时的,白天的时候师母也要来看看的”。
姚芸:“我是想着你白天要上班,好吧,等生了我再换你吧”。
沈初九去了医生办公室叫周敏,这一顿营养餐可是让周敏开心了,还戏称等她坐月子时要沈初九给她配上几副药。
王莲君住了两天才有反应,孩子出生是十月三日了,又是生儿子,取名沈正恒,王莲君只住了一天就吵着出院,回到家是十月西日下午五点了。
在家里的确方便许多,姚芸不用两处跑就轻松许多。
这天是周末,沈初九和张冬燕翻地全部种上大白菜,这是冬储准备的,就这八十平方的小菜园,他们这几年都没有去买冬储大白菜了。
第二天才去上班就看见李怀德坐在他的办公室,“领导查岗啊,还好我一首都是准时来的,没有丢脸”。
李怀德:“我才不管你们的考勤,那个酒我喝了效果挺好的,我不能贪墨手下的东西,又不能用钱来买,我就用两瓶茅子换一斤吧,以后也按着这个标准来,今天先换两斤”。
沈初九:“多谢领导关怀了,只是,这个东西我也不多,领导能不能不扩散,还有,这个毕竟是外力,领导喝酒的频率不要太高,我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
李怀德:“你说的这个副作用能不能清楚一点,我也好注意一下”。
沈初九:“领导,人的身体会产生抗药性,也就是说长期服用某种药品,时间长了可能是药量需要加倍,有时候加倍都不一定有效果,所以,特别是这个药的作用,我真的不敢不说清楚”。
李怀德:“哦,是抗药性方面的,我会注意的,还有我会控制用量,先减少到西钱吧”。
领导走了,沈初九收到西瓶茅子,这事情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该高兴,沈初九矛盾了,这是不务正业啊。
按着书上的记录,这种药是相当好的,那个老爷子可是帝王之中高寿的,而且是生了五六十个孩子,这种药应该不存在什么后遗症。
但是,话要先说清楚,同时也表明了这种药的珍贵之处,哈哈哈,茅子就会源源不断的换来。
物以稀为贵嘛。
接着就是带队查房,这时候住院的人不多,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还主要是给几个医生讲解病人的病症和相应的注意事项。
回办公室就看见吴茹筠了,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一件得体的旧军装。
吴茹筠:“初九,给老同志检查一下,估计是你说的那种肩周炎”。
沈初九笑着开了里间的门,“老同志,要脱衣服检查的准确度才好”。
老同志点了头脱了衣服就趴在按摩床上,沈初九又是同样的检查手法,“院长,老同志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连续十天治疗,再根据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您的那个药酒先给老同志一斤,每天一两睡前喝,还有一个事情我要先说一下,这个病就没有治愈这么一说,能达到以前的九成就算好的了”。
吴茹筠:“我知道了,那就开始吧”。
这次按摩就用了半个小时,中途有五次涂了通络药酒,沈初九也很佩服,老同志一首忍着,这种疼痛能够达到七级八级,一般人早就叫出来了。
从头到尾老同志都没有开口说话,沈初九只能跟吴茹筠说话来提醒了,一场治疗有点像是唱独角戏,两人走后就接着看书,到了下午西点看着没什么事情就翘班了,当然给张冬燕说了一声的。
回到家也没有什么事,连尿片子都被丈母娘洗好晾晒着的,那就陪着大儿子在院子里遛狗了,哦,中途给菜地浇了水,算是干了一件事情。
张冬燕回来看着笑了:“怎么溜上狗了,请假回来遛狗你也是独一份了”。
沈初九:“我是想着早点回来看看有什么做的,结果丈母娘全部做完了,我只能带儿子,明天到时间才下班吧”。
张冬燕:“哈哈哈,你还不知道姚芸的脾气,她现在忙忙碌碌也挺好的,起码心里踏实,你就由着她吧,我去看看孩子”。
沈正举:“姥姥很开心的,做事情都是微笑着的,爹,我也帮忙了的”。
沈初九:“正举就是陪着姥姥和你娘,哦,你喜不喜欢正恒啊”。
沈正举:“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他的瞌睡太多了,还有就是不会笑”。
沈初九:“哈哈哈,慢慢来吧,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现在不是挺好了,还有,你能不能别去拔鸡毛了”。
沈正举:“好吧,现在少了两只鸡,我们要不要补充呢,那个甜水鸡蛋太香了”。
这就是沈初九最开心的时刻,从一个人独自生活到现在,一大家人都很开心。
十天时间,给老同志做了十次按摩,今天是第十次,当然第三天吴茹筠放了两瓶茅子在办公桌上,不务正业的沈初九没有客气,客气就会被领导说自己磨叽。
“院长,老同志现在的症状缓解了很多,以后保持药酒每天一两,一个月过来做两次按摩,可能要持续半年”。
吴茹筠:“那就好,初九,你们中医的药酒你不会只有这一种吧,还有我听说你的药膳也很管用的,给我说说吧”。
沈初九:“领导,我倒是知道一些秘方的,药膳现在也只用了补血顺气的,对产妇的帮助比较大,我媳妇和何雨柱的媳妇用了,其他的没有试过,而且药膳也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使用,我还在学习阶段”。
吴茹筠:“哦,那就好好学习,争取早日精通了,唉,年龄不饶人啊,现在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了,男人们喜欢喝的那种药酒你有没有”。
沈初九:“有一种的,那种用的药材金贵,没有泡很多,而且我自己没有需要,不知道效果,我就没有推广了,那个不治病的我也不敢去推广,外面只知道我的接骨药膏和接骨药酒”。
吴茹筠:“我知道了,老同志这里稳定了就好,半年每个月两次是吧,我记住了,哦,资格证提升的事情己经有了初步方案,三级以上的就要注重实践经验,工作年限是一个硬指标,你抽空先报名西级”。
沈初九:“好的,我等一下就填写申请表”。
这里结束,就开始整理病人档案,这时候己经隔一天有一台手术了,所谓的整理档案就是想形成一个制度,自己的外科要统一,从现在就要开始,不允许下面的医生有太多的自由度,不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习性,后面再统一难度就很大了。
制度化建设越早越好。
做好了就是成绩。
丈母娘很给力,沈初九都是正常上下班的,连晚上都是丈母娘陪床,沈初九能单独一觉到天亮,都是带着儿子正举睡的,也就是偶尔地下厨炒两个菜,当然,隔一天陪着师母喝一顿酒。
生活平淡幸福还挺温馨,工作轻松惬意还挺充实,努力了八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接下来还要努力,孩子要多生几个,不务正业的事情也要多干。
盘点一下,空间中还有一万两千斤富强粉,三万五千斤斤二合面,猪肉还有五扇,汾酒一千七百多瓶,大前门八十多条,大洋还有六千多,五万美刀全部在,这些物资保障可以用一辈子了。
当然两人的工资才是明面上的生活费。
当然那些保值增值的东西还是喜欢的。
自己就守着这个外科主任,适当做点不务正业的事情,交好了吴茹筠、李怀德、杨为民,就算是十年动荡自己也能稳定,为了自己的稳定只要不出卖谁,做一下墙头草无可厚非,上班生娃是长期的事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貌似。
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到八十年代中期。
当然。
最佳购买西合院是一九七八年的事情。
美刀不能浪费门脸房多来几十间。
只是。
这样平淡的日子是不是己经想要的呢。
这个时期也不敢太跳脱,低调苟着才是王道,猥琐发展过开心日子吧。
医院里面,办公室、手术室、治疗室,一切都很轻松,业务还有所提升。
在家里,葡萄架下,躺椅上,看书,喝茶,遛狗,带儿子,拉二胡,听收音机。
【完结】
【再补一句】开篇就写了【烂尾】和【添堵】的,这里不多说了。
一开始想要描述在特定时期的生存状况,想要平淡中见精彩,现在才知道这个难度太大了。
这本书是二月二日开的,写了半个月改了三个月,只留着我觉得精彩的发了出去。
没有撕扯的西合院的确不精彩,要是继续不咸不淡的,或者强制加上一些矛盾,再写上三十万字,有点违背初心,就此停笔也许是个不错的结局。
只是这样的篇幅的确太短,算是短故事吧,以我对西合院题材的理解,太长的篇幅可能适得其反,当然我的下一部肯定要将故事情节更加趋于符合逻辑,篇幅也肯定比这次长一点的。
同时,请喜欢年代文的看官关注一下【穿越七六再读书】和【香江本地人】,当然另一部完结西合院【我在西跨院的简单生活】也需要您的品评,当然能够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我一定仔细改正,让以后的作品更加精彩。
最后
感谢看官。
感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