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幻梦
金陵幻梦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次元 > 金陵幻梦 > 第4章 秀尼妙玉

第4章 秀尼妙玉

加入书架
书名:
金陵幻梦
作者:
卿梦聊聊
本章字数:
683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在那高山之巅的“普云庵”中,女尼妙玉己连续两日,陷入同一个奇异梦境。

梦中,有一女子于时光隧道中艰难穿行,奋力攀爬着山坡。她的模样极为狼狈,汗水顺着姣好的面容肆意流淌,僧袍被扯得破破烂烂,嘴角还带着血迹,正声嘶力竭地呼喊:“宝玉,二哥哥……”

每每从梦中惊醒,妙玉便久久发呆。她身为女尼,对梦境并非一无所知,可这般古怪的梦却实在费解。时光隧道从何而来?那宝玉又是怎样入梦,还被唤作“二哥哥”?更让她面红耳赤的是,梦中女子的形象竟似自己。

妙玉的确在一次“观音娘娘”开光的盛大法会上,与贾府公子宝玉有过一面之缘,还交谈了几句。她不得不承认,这位公子长相清秀灵动,气质超凡脱俗,只是当时也仅在心中留下了浅浅印象。然而此刻,这个梦却搅乱了她本应清净的年轻之心,满心的不解与烦恼挥之不去。思来想去,她决定前往寻找师父“普惠师太”解惑。

“普云庵”静立在高山之上,青灰色的庵墙爬满了枯藤,仿佛岁月在此留下的斑驳痕迹。石阶的缝隙间,几株野草倔强地挤出身子。那朱漆山门己然褪色,半掩着,露出佛堂内幽暗的一角。香炉里积着冷冷的香灰,供桌上的漆皮也被岁月侵蚀,露出了木质的原色。天井中,一株老梅斜斜地倚着,即便花开时,也透着三分寂寥。檐角的铜铃,铃背己然生锈,唯有山风稍大些路过,才会发出一阵沙哑的声响。

经堂的梁上,悬着“大雄宝殿”的匾额,金漆剥落之处,虫蛀的木头出来,恰似老尼们念诵至破的经书。

普惠师太修行深厚,此刻正立于庵前廊下。山风鼓荡着她的灰布僧袍,那身形仿若一只瘦削的纸鸢。她五十余岁的面庞,蜡黄中透着青白,犹如长久浸在香火中的旧纸。眼角的细纹宛如经卷的折痕,朝着鬓边层层叠叠地蔓延。手中的念珠偶尔轻响一声,惊飞了停歇在她肩头的那只红嘴鹦鹉。她行走时微微弓着背,仿佛脊梁上压着一只无形的香炉。一双僧鞋轻轻踏过青苔,比落叶飘落还要轻盈几分。香客们都说,她的眼中似有一口深不可测的古井。

实际上,她己有近三十年的修行岁月,还驯服了一只极为聪慧、能说人话的鹦鹉。晨钟暮鼓日复一日的洗礼,己将她眸中的波澜都敲打成了香灰,静静地堆积在眼底。偶尔抬眉一笑,仍能显露出一股清俗而与众不同的冷艳气质。

今日早课完毕,师太闲来无事,正在庵廊上缓缓踱步。突然,心中一阵心血翻涌,正欲掐指推算之时,肩头的鹦鹉抢先叫了起来:“妙玉来了,妙玉来了!”

虽说同在一庵修行,但妙玉乃是带发修行,师太特意将庵后一间存放庙产的厢房让与她居住。此房坐南朝北,空气流通顺畅,屋内光明干净,实在是个适宜禅修的好地方。师太如此安排,自然有其缘由。

遥想当年,普惠师太与查员外家的千金查小香自幼便是挚友,情谊深厚如同亲姐妹。查小香生得聪慧伶俐,模样娇俏动人,性格活泼开朗,与沉稳内敛的普惠师太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她们时常在查家的花园中嬉笑玩耍,或是在查府后的山林里悠然漫步,彼此分享着心底的小秘密,畅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然而,八年前的一个雪夜,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查小香与她的相公不知遭何人毒手,血染家门。所幸当日,他们年仅七岁的女儿“研玉”被外公接走,才侥幸逃过一劫。

那夜,狂风呼啸,乌云蔽日。普惠师太得知消息后,不顾夜黑风高,连夜赶路。待第二天上午,终于赶到小香家。查家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小香那年仅七岁的女儿研玉更是哭得瘫倒在地。普惠师太见此情景,悲痛万分,仿佛失去了自己的至亲。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原本幸福美满的小香一家,为何会遭遇如此惨绝人寰的横祸。只是以她当时的能力,实在无力缉拿恶凶,思索片刻后,决定还是先报官处理。

三天后,妥善料理完小香家的后事,普惠师太担心小研玉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不利。经其外公做主,将研玉带回庵中,让她带发修行,并赐法名妙玉。

自七岁被普惠师太带回庵中,妙玉心中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此,她一心跟随师太禅经拜佛,刻苦研修佛理。

庵中的岁月静谧而清幽,晨钟暮鼓之声,声声入耳,仿佛在悠悠诉说着佛国的慈悲与智慧。每日清晨,天色未明,妙玉便随着师太起身,来到佛堂,虔诚地焚香诵经。袅袅香烟,缭绕在佛像周围,似将尘世与佛国紧密相连。妙玉双手合十,眼眸低垂,那稚嫩的声音在空旷的佛堂中缓缓回荡。她虽年纪尚幼,却对佛理有着超乎常人的领悟。经文里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种子,在她心中悄然种下善与慧的根苗。

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温柔地洒落在庵后的小院。师太会带着妙玉研读佛经,细致讲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妙玉总是听得全神贯注,每当遇到困惑之处,便会仰起那张纯真无邪的小脸,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向师太虚心请教。师太耐心解答,妙玉则认真思索,往往能举一反三,令师太暗自欣慰赞叹。闲暇之时,妙玉也会跟着庵中的师父们打扫庭院,擦拭佛像。在这一帚一巾的劳作之中,她渐渐领悟到事事皆修行的真谛。每一次清扫落叶,每一次擦拭尘埃,都仿佛是在清扫自己内心的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妙玉对佛理的研修愈发深入。她不再仅仅满足于领悟经文表面的意思,而是能够探寻其中蕴含的人生至理。师太见妙玉己初步参禅有成,便开始传授她佛门功法。妙玉悟性极高,仅仅三年时间,便己步入仙士高宗之境,成为介于仙凡之间的大能之人。

然而,庵外的世界不经意间闯入了她的生活。偶然从香客们的口中,妙玉听闻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那些关于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的故事,在她原本平静的心湖中,泛起了丝丝涟漪。妙玉不禁开始思索,佛与尘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在这青灯古佛旁,又该如何更好地修行。

师太敏锐地察觉到了妙玉的变化,但她并未责备,而是带着妙玉走出庵门,来到尘世的集市。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为了生计奔波忙碌的身影,为了情感或欢喜或悲伤的面容,妙玉心中似有所悟。回到庵中,再次面对佛像,她眼中多了一份坚定与从容。她明白,佛在心中,尘世亦是修行的道场。自己虽身处庵堂,却不能与尘世完全隔绝。她将带着对佛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青灯古佛之畔,继续潜心研修,等待着未来的因果,以慈悲之心,度化有缘之人。

这般边走边思,不多时,亭亭玉立的妙玉己来到师太面前。

“师父!”妙玉轻声唤道,声音中透着亲昵。

师太微笑着应了一声,望着眼前年轻貌美、清秀脱俗又灵动非常的徒弟,打心底感到欢喜,连忙问道:“徒儿不在后厅修禅,找为师所为何事呀?”

“是的,师父!徒儿有事想跟您说。”

“那好吧!”

师太应着,妙玉走上前,亲昵地挽起她的臂弯,两人如母女般,一边漫步,一边轻声交谈起来。

三天后,山顶寺庙的住持“天一大师”来到庵中。一番寒暄过后,天一大师便向师太道明了来意。原来,贾府派人恳请“天一大师”前来游说师太,希望妙玉能前往府中的“拢翠庵”担任住持,管理庵中一应事务,并且可以带一名小尼一同前往。

师太听闻,心中颇感诧异,此事竟似乎与妙玉夜间所梦有所关联。再三思量后,她觉得这或许对妙玉而言,是一个“独自进修禅法”的难得机会。当下,便询问妙玉的意见。

妙玉虽也觉得此事颇为奇怪,但又不好推脱。她心中实在舍不得离开师父,然而传承与弘扬佛法本就是修行之人的毕生使命,况且自己也不能一辈子都留在师父身边。思索片刻后,她点头同意,带着小尼“清灵”一同下山,前往贾府。

二人进入“拢翠庵”后,花费了两天时间打扫、整理,一切准备就绪,便迎来了吉日。

这一日,黄历上赫然写着“开业,祭祀等吉词”,的确是个好日子。贾母早早便将“天一大师”请至庵中主持开光仪式。只见天一大师身着大红袈裟,手持法器,在一片庄严肃穆的诵经声中,为“拢翠庵”举行开光仪式。碍于贾母的情面,大师又忍痛割爱,将一卷珍贵的“贝叶诗文”相赠,作为镇庵之宝留了下来。

仪式完毕,妙玉诵经祈福后,端庄地高坐于蒲团之上,成为了“拢翠庵”新一代的住持。

这天的妙玉,身着皂色缁衣,青丝绾起,刘海抿得整整齐齐,合身的衣物衬得她愈发清秀脱俗,美轮美奂,说是仙女下凡也毫不为过。她这般出众的模样,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莫说男人,就连女人也不禁对着她多看几眼。

在这群围观的女人中,有一位名叫“陌颜”的骑尉夫人,心中更是激动难抑,拉着丈夫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而宝玉,更是看得愣住了,只感觉心率陡然加快,胸中仿佛揣了一只兔子,怦怦跳个不停。

有诗赞曰:

黑发素面粉儿脸,

美眼秀鼻樱桃口。

蒲团高坐晨钟鸣,

香飘尼庵木鱼敲。

柔声诵得鬼落泪,

檀香袅袅情难了。

拢翠庵中秀尼姑,

扙剑仙姝走天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