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 第三十七章 青瓦玄音:巴蜀道观的千年回响

第三十七章 青瓦玄音:巴蜀道观的千年回响

加入书架
书名:
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作者:
巴蜀魔幻侠
本章字数:
7756
更新时间:
2025-06-16

一、云深不知处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青城山的雾霭,天师洞的铜钟便撞碎了千年寂静。钟声沿着九曲石阶滚落,惊醒了石阶缝隙里沉睡的青苔,也唤醒了岩壁上刻着的《道德经》经文。这些由唐代道士镌刻的文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仙人留下的密码,等待有缘人破译。苔痕沿着"道可道,非常道"的笔画蜿蜒生长,墨色字迹与青碧苔色交织,恍若道家阴阳相生的古老哲思具象化在石壁之上。

相传东汉年间,张道陵于云锦山苦修道术,丹成之际,有龙虎现于云端,故而此山后更名龙虎山。但他与巴蜀的渊源更为深厚,听闻蜀地巫鬼作祟,民生疾苦,遂负剑入川。行至青城山时,正遇八部鬼帅兴风作浪,张道陵身披鹤氅,手持阳平治都功印,以五帝鬼神之兵,布起天罡北斗阵。只见他脚踏禹步,口中念念有词:“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刹那间,雷电交加,鬼帅们在金光中节节败退。最终,张道陵将众鬼封印于巨石之下,以剑劈石,化作如今道观里的“降魔石”,又引神泉为“洗心池”,寓意洗净人心邪念 。

池边的老道士总爱给游客讲这段传说,讲到兴起时,会用铜瓢舀起池水,让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这水啊,能洗净尘世的烦恼。”话音未落,便有孩童踮脚去够铜瓢,溅起的水花落在池面,惊散了游动的红鲤,漾开的涟漪又将倒映的飞檐廊角揉成流动的水墨。

沿着蜿蜒的山径上行,老君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八角飞檐上悬着的铜铃,被山风拨弄出细碎声响。相传老子西出函谷关时,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化身为太上老君,巡游西海,点化世人。某次途经青城山,见此地灵气充沛,便留下一缕仙魂守护。每当子夜风起,铜铃自动连成韵律,便是老君在云端吟诵经文。阁内供奉的太上老君像,衣袂间雕刻着流云纹,在烛光摇曳下,竟似要乘风而去。曾有道姑讲述亲眼所见:某个月圆之夜,烛火突然齐明,老君像衣摆上的云纹泛起微光,与窗外月华遥相呼应,恍惚间满室皆云,正应了《庄子》中“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西海之外”的意境。

二、石上春秋

在鹤鸣山道观的后院,藏着一块神奇的"听经石"。据《鹤鸣山志》记载,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在此设坛讲道,西方信徒云集。当时有一顽石,吸收天地灵气日久,竟化作青衣童子,每日混在人群中听经。张道陵察觉其来历后,笑道:"石亦有心,可点化也。"遂授其口诀,令其静修。然童子耐不住寂寞,欲下山游历,张道陵便将他点回原形,只留人形凹陷在石上。每逢初一十五,仍有道士在此诵经,此时的石头表面总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仿佛仍在聆听道法。曾有地质学家前来考察,发现石质里竟嵌着细碎的云母,阳光照射时便会闪烁,恰似道经中"金石为开"的玄妙印证。

另一处奇观是常道观的"三岛石"。传说远古时期,蜀地洪水泛滥,乃因蛟龙作祟。李冰父子治水至此,与蛟龙大战于岷江之上。李冰之子二郎真君,手持三尖两刃刀,脚蹬山河社稷靴,与蛟龙从岷江战至青城山下。蛟龙喷出巨浪,真君以神力劈开山峰,将其镇压于石下。这三块鼎立的巨石,便是当年被劈开的山岩,缝隙间生长着苍劲的古柏,根系如虬龙般缠绕石壁。石壁上斑驳的裂痕,被风雨侵蚀成奇特的纹路,远看如天书般神秘。有胆大的游客伸手触摸,会发现石面冰凉沁骨,仿佛还残留着那场神魔大战的寒意。而在雷雨天,云雾缠绕巨石,远远望去,宛如蓬莱仙岛漂浮云端,引得无数摄影师冒雨守候绝佳机位,这也暗合了《山海经》中“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的记载。

都江堰二王庙的飞檐下,藏着许多精美的木雕。这些清代工匠的杰作,将道家神话故事刻在梁柱之间:八仙过海的飘逸、麻姑献寿的祥和、老子出关的超然。最绝的是正殿前的"九龙木雕",九条金龙在云海中翻腾,龙鳞纤毫毕现。相传此工艺源自鲁班祖师托梦,工匠需在子时取桃木心,以无根水浸泡七七西十九日,再以朱砂点睛,方能让木雕栩栩如生。每当阳光斜照,鳞片会折射出点点金光,恍若真龙现世。曾有老木匠抚摸着木雕感叹:"这刀法,得是在桐油里泡了十年的手艺,才能让木头活过来。"而在道教文化中,龙象征着变化莫测的道,正如《周易》所言:“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三、香火人间

青羊宫的八卦亭,是巴蜀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八角飞檐上的脊兽栩栩如生,亭内地面镶嵌着太极八卦图,游客们总爱沿着卦象行走,说是能沾沾仙气。相传青羊宫原名青羊肆,与老子化胡的传说相关。当年老子西行,过函谷关,留下《道德经》后,化身为道,不知所踪。首至东汉时期,张道陵在此传教,一日忽见两只青羊化作童子,告知他老子将再次显圣。后来人们在此建庙,供奉老子,并塑青羊像以作纪念。如今青羊宫的青铜青羊,单角蜷曲,造型奇异,据说抚摸它不同部位能治愈相应病痛,这正应了道教“万物有灵”的理念。

每逢庙会,这里便成了欢乐的海洋:卖香烛的小贩用带着川音的吆喝招揽顾客:"高香保平安嘞!三支清香表心愿!"算卦先生的铜铃叮当作响,面前摊开的卦书边角卷起,墨迹被岁月晕染得模糊;还有穿着道袍的道士表演玄门武术,招式间尽显仙风道骨,引得围观者阵阵喝彩。其中最精彩的当属"踏罡步斗"表演,道士们模仿张道陵降魔时的步法,在八卦图上疾走,手中桃木剑指天画地,口中念诵《净天地神咒》:“天地自然,秽炁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步法暗含北斗七星之位,据说能沟通天地,辟邪驱鬼。

在梓潼七曲山大庙,文昌帝君的传说代代相传。文昌帝君本名张亚子,东晋时期隐居七曲山,广施善行,救助百姓。传说他曾在大旱之年,以自身修为祈来甘霖,救活无数灾民。玉帝感其德,封他为主掌文运、科举的神祗。庙里的"魁星楼"供奉着执笔点斗的魁星像,每逢考试季,便挤满了祈求功名的学子。有个有趣的习俗:考生们会用红纸写下心愿,贴在魁星像前的祈福墙上,风一吹,千百张红纸翻动,似万千学子在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曾有位老道士回忆,某年高考前夕,一位母亲在墙下守了整夜,只为等一张写着儿子名字的纸条不要被风刮落。而在道教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中,便倡导人们“广行阴骘,上格苍穹”,这也正是学子们祈求庇佑的精神根源。

青城山圆明宫的素斋闻名遐迩。清晨,厨房的炊烟升起时,总能闻到阵阵清香。道士们遵循《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养生理念,用山间的野菜、自种的蔬菜,烹制出一道道美味素斋。最受欢迎的是"老君豆腐",嫩滑的豆腐浇上秘制酱料,配上道观自酿的醪糟,让人回味无穷。食客们围坐在竹桌旁,听着道士讲解饮食中的养生之道:"糙米养脾,野笋润肺,咱们这素斋啊,吃的是天地清气。"说话间,有小道士端来新摘的野莓,红果绿叶衬着粗陶碗,倒比珍馐更惹人垂涎。这与道教追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理念一脉相承,正如《庄子·逍遥游》中所说:“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西、道韵长存

在峨眉山纯阳殿,保存着明代绘制的道教壁画。这些色彩鲜艳的壁画,描绘着吕洞宾度化世人的故事。吕洞宾本是唐末书生,两举进士不第后,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得授金丹之道,遂成八仙之一。壁画中,他身背宝剑,脚踏祥云,或是点化贫苦书生,或是解救受困百姓,剑穗上的八卦图在风中飘扬。画中人物的衣褶线条流畅,眼神栩栩如生,历经数百年岁月,依然鲜艳如初。有专家考证,这些壁画采用了失传的"沥粉贴金"技法,先用特制的胶液勾勒轮廓,再贴上金箔,使得画面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变幻的光泽。某次修复时,工匠发现壁画背面竟藏着明代画师的题诗:"丹砂入画魂,金箔写仙真。莫问人间事,山中日月新。"这与吕洞宾“朝游北海暮苍梧”的洒脱不谋而合。

阆中云台观的晨课,是不可错过的独特风景。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观宇上,道士们身着道袍,手持法器,开始诵经。他们念诵的《早课经》中,既有《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的深邃哲理,也有《护命妙经》“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八方诸神,皆来拥护”的虔诚祈愿。钟磬声、木鱼声、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在山谷间回荡。游客们屏息聆听,只觉心灵仿佛被清泉洗涤,尘世的喧嚣都被隔绝在外。曾有位都市白领在此住了半月,每天清晨跟着道士们做早课,离开时感慨:"在这里,终于听见了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正应了道教“致虚极,守静笃”的修行境界。

在成都城隍庙,每年的"城隍出巡"是最盛大的民俗活动。城隍信仰源于《周礼》中的蜡祭八神,道教将其纳入神系,认为城隍是守护城池之神。出巡队伍中,身着古装的表演者抬着城隍神像,浩浩荡荡穿过大街小巷。队伍最前方是扮成牛头马面的表演者,脸上的油彩狰狞可怖,他们象征着道教中的阴曹地府判官,警示世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紧随其后的是敲锣打鼓的乐师,鼓点震得街边屋檐下的灯笼簌簌摇晃;还有舞龙舞狮的队伍,金龙银狮在人群中穿梭,嘴里不时吐出写着"风调雨顺"的红绸。沿街百姓纷纷焚香叩拜,祈求平安。某个小贩笑着说:"咱们这城隍爷出巡,比过年还热闹!"而在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便强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也正是城隍信仰的核心教义。

暮色降临,各大道观的灯火次第亮起。青城山的宫观在夜色中宛如天上宫阙,灯火沿着山势蜿蜒,似银河倾泻人间;青羊宫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与锦江对岸的霓虹相映成趣,现代与古老在此奇妙交融;鹤鸣山的钟声再次响起,惊起林间归鸟,扑棱棱的振翅声惊破了夜的寂静。这些历经千年的道观,如同散落在巴蜀大地上的明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延续着古老的传说,诉说着道的深邃与神秘。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每个来访者都能在青瓦飞檐间,在晨钟暮鼓中,寻得一片心灵的净土,感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永恒智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