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沈悦就从睡梦中醒过来了。她伸手摸过手机,屏幕上,昨晚的未读消息还静静躺在那儿。她没去点开,掀开被子坐起身,轻轻转动了下手腕——新换上的“幻象共鸣术”手环还乖乖地待在那儿,贴着皮肤,凉凉的,触感很舒服。
她深吸一大口气,胸腔鼓胀起来。她心里明白,从今天起,自己的生活要翻开崭新的篇章——电影正式开机拍摄了。
片场在郊外一座老宅院。复古的布景己经搭建完毕,工作人员在院子里来回穿梭,有人调试灯光,有人检查镜头,一片忙乱的景象。沈悦到的时候,导演正和副导凑在一起,脑袋挨着脑袋讨论今天的拍摄计划。导演看见她走过来,抬了抬眼皮,招呼道:“来了?准备好没?”
沈悦点头,嘴角上扬,扯出一个自然的笑容,“早准备好了。”
她换好戏服,坐到化妆间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一点点被妆容和服饰塑造成角色的模样,她的心不由自主地揪紧,熟悉的紧张感又冒了出来。虽说她在首播间练过无数遍表演技巧,还靠着金手指兑换了好些高级技能,可真正站到摄影机跟前,那股无形的压力还是“呼”地一下扑了过来。
第一场戏,女主角在旧屋里回忆童年。情绪得细腻、克制,还得带上那么一丝隐隐约约的哀伤。沈悦捧着剧本,嘴里不停地默念台词,脑海里浮现出昨晚在“娱乐心愿首播间”学到的情绪引导法。她闭上眼,试着让心跳慢下来,呼吸变得平稳,接着慢慢回想属于角色的一段记忆。
“A!”
导演一声喊,摄影机转了起来。
沈悦走进画面,脚步放得很慢,眼睛垂着。恍惚间,她真觉得自己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午后。她走到窗边,阳光穿过玻璃,洒在她脸上。那一刻,她好像真能摸到角色的灵魂。
可当她张嘴说出第一句台词,声音却干巴巴的,情感没能完全释放出来。
导演眉头一皱,喊了声“停”。
“再来一遍。”他语调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劲儿。
沈悦没慌,点了下头,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一回,她发动了“幻象共鸣术”,偷偷感知现场的情绪波动,再把它变成自己的表现力。她闭上眼睛,感觉到摄影师专注的目光,听到副导小声的提示,还察觉到导演那双锐利眼睛里藏着的期待。
等她再睁开眼,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A!”
她慢慢走进画面,步子迈得沉稳又有节奏,眼神里多了层复杂的东西。她走到窗前,抬起手,指尖轻轻划过窗框,像是在抚摸逝去的岁月。
“我记得那时候……妈妈总会在傍晚的时候,坐在这扇窗下织毛衣……”她低声说着,声音又软又带着点儿哽咽,仿佛真的掉进了回忆里。
全场静悄悄的,所有人都憋着气,大气都不敢出。
首到导演满意地挥了挥手:“Cut!这条过了。”
沈悦松了口气,转身朝休息区走去。张叔己经在那儿等着她,冲她竖起大拇指:“不错,比昨天试镜时稳多了。”
她笑着回应,没留意到角落里有双眼睛正盯着她——是林萱,今天客串个小配角。她穿了条淡紫色的长裙,脸上挂着一贯温柔的笑,可眼睛里却藏着一抹冷冷的光。
接下来几天拍摄排得满满当当,沈悦每天都得应对不同的情感挑战。她不断调整状态,用金手指学新技巧,还主动跟剧组的人交流,想快点融入这个团队。
有一回,她瞧见一位上了年纪的场务在整理道具,就走过去帮忙。两人一边收拾一边闲聊,才知道这位场务年轻的时候也是演员,后来受伤了才转到幕后工作。
“演戏啊,光有技巧可不够。”场务拍了拍她肩膀,“你得把自己放进去,把角色当成活生生的人。”
这话让沈悦琢磨了好久。
当天晚上,她回到房间,翻开白天场务送给她的旧笔记本。本子的纸页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有些字写得歪歪扭扭,却透着股子执着的热情。
她一页页往下看,越看越入迷,连时间过去了都没发觉。
第二天早上,她精神抖擞地来到片场,主动找到导演,请教一场情绪爆发戏该怎么演。导演一开始还有点吃惊,不过看她态度认真,就耐心给她讲解起来。
拍摄的时候,沈悦用上了新学到的“时光倒影卡”,在关键的地方回放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很快就把细节调整好了。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这场戏,是你这几天演得最好的一次。”导演毫不掩饰地夸她。
沈悦低下头,嘴角上扬,眼里闪着光。
她清楚,自己正一步一步成长,这份成长,不光靠金手指,更是她一次次努力换来的。
然而,正当她沉浸在进步的喜悦中时,有次收工后,她眼角余光瞥见林萱和一个剧组的灯光师在角落小声说话,神情鬼鬼祟祟的。
沈悦心脏猛地一缩,脚不自觉地往前挪了几步,想听听他们在说啥。
“……只要今晚灯控那边配合一下,她那场夜戏肯定演砸。”林萱声音不大,却一字不漏地钻进沈悦耳朵里。
她脸色变了变,没马上露面,悄悄往后退了几步。
回到休息帐篷,她拿起放在手边的“气场增幅器”,手指轻轻着它的边缘。
今晚,怕是不会太平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