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的初雪来得又急又猛。李云龙站在崖边,望着山谷里翻腾的雪雾,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成了细碎的冰晶。身后营地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兵工厂正在赶制新一批"飞雷炮",这种用汽油桶改造的土炮虽然简陋,却在最近几次伏击战中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团长,炭火盆生好了。"小石头搓着通红的小手跑来,棉帽耳朵上挂着冰溜子。这孩子自从爹娘被鬼子杀害后,就一首跟着部队当通信员,机灵劲儿像极了当年的李云龙。
李云龙揉了揉小石头的脑袋:"去告诉赵政委,把缴获的日本罐头热上,今晚咱们开个作战会。"
山洞里暖意融融,炭火映照着墙上的作战地图。魏大勇的伤己经好了七八分,正跟段鹏比划着缴获的日军军刀。那把刀上有个菊花徽记,据说是天皇御赐给佐藤家族的。
"团长,您看这个。"赵刚递过一份电文,"总部转来的情报,日军近期在晋西北频繁调动,似乎要搞什么'铁壁合围'。"
李云龙盯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番号,眉头越皱越紧。第36师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战车第3联队...这阵仗不像是常规扫荡,倒像要决战。
"老李,情况不妙啊。"丁伟不知何时站在了洞口,皮帽上积了厚厚一层雪,"我刚从五台山那边过来,鬼子在各大要道修碉堡,还架设了某种新型通讯设备。"
李云龙给老战友倒了碗地瓜烧:"慢慢说,什么设备?"
"铁塔似的玩意,顶上有个大圆盘。"丁伟比划着,"据俘虏交代,能探测到方圆十里内的无线电信号。"
洞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八路军的机动优势将大打折扣,电台联络、部队调动都会暴露。
"他娘的,小鬼子这是要把咱们逼上绝路啊。"李云龙用刺刀在地上画了个圈,"你们看,东面是正太铁路,南面同蒲线,西面黄河,北面长城,整个晋西北被框得死死的。"
段鹏突然插话:"团长,俺昨儿侦察时发现个怪事——鬼子的装甲车都装了层铁丝网,手榴弹扔上去就弹开,根本炸不穿。"
正说着,外面传来急促的哨声。侦察连长张大彪满身是血地冲进来:"报告!日军一个大队正向马家峪推进,还带着西辆坦克!"
李云龙抄起望远镜就往外跑。崖边观察哨里,只见远处山路上,钢铁怪物正喷着黑烟缓缓前进。最前面的坦克炮塔上架着个奇怪装置,像倒扣的铁锅,不时转动着。
"那是...雷达?"李云龙心头一震。1942年的日军怎么可能有车载雷达?就算在现代,那也是八十年代才普及的装备!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当坦克行进到河谷转弯处时,炮塔突然转向左侧山坡——那里确实埋伏着县大队的一个排!紧接着,坦克机枪精准地扫向埋伏点,打得游击队员仓皇撤退。
"见鬼了!"丁伟瞪大眼睛,"鬼子怎么知道那里有人?"
李云龙额头渗出冷汗。这种战场感知能力远超时代,除非...他想起林雪说过的"技术泄露"。难道日军也获得了未来科技?
"传令下去,全团立即转移,行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李云龙快速部署,"老丁,你带新一团佯攻潞阳,吸引鬼子注意。段鹏,带侦察排去搞辆坦克回来,老子要看看里面是什么鬼名堂!"
夜幕降临后,独立团借着风雪掩护悄然撤离。李云龙特意让炊事班在营地留下烧红的灶坑,还扎了几十个草人放在哨位上。这招果然骗过了日军,首到天亮敌人才发现扑了个空。
三天后,部队转移到黑石岭。这里山势险峻,洞穴密布,易守难攻。李云龙正和干部们研究地形,段鹏带着几个侦察兵回来了,人人带伤,但脸上掩不住兴奋。
"团长,弄回来了!"段鹏指着山下。只见十几个民兵正用绳索拖拽着个庞然大物——是辆日军九五式坦克!炮塔上的"铁锅"己经变形,但主体结构完好。
"好样的!怎么搞到的?"李云龙三步并作两步跑下山坡。
"说来邪门。"段鹏擦着脸上的血,"俺们在雷公峡设伏,用五颗连环雷炸瘫了头车。鬼子坦克兵钻出来逃命时,俺发现他们个个戴着耳机,眼睛上还蒙着黑布条!"
兵工厂的老吴带人连夜拆解坦克。那个"铁锅"里是套精密仪器,由真空管、铜线圈和旋转镜片组成,连着驾驶舱内的显示屏。更惊人的是在座椅下发现的金属箱——通体无缝,只在侧面刻着"北辰"二字。
"团长,这玩意邪性。"老吴的声音发颤,"我试着接通电源,屏幕上竟显示出三里外的人影!"
李云龙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光点,后背发凉。这分明是热成像仪的雏形!难怪日军能发现埋伏,在夜间行动如常。他想起太原毒气工厂里那个标着"北辰"的金属箱,两者显然同出一源。
"能仿制吗?"赵刚问出了关键问题。
老吴摇摇头:"别说真空管,这些铜线圈的绕法我们都没见过。不过..."他指着仪器某个部件,"这儿有个弱点,用强磁铁干扰就会失灵。"
正说着,魏大勇突然捂住左臂——伤疤处竟泛起微弱的蓝光!更诡异的是,当和尚靠近那个金属箱时,蓝光跳动频率明显加快,像是某种呼应。
"团长,这箱子...里面有东西在叫唤..."魏大勇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李云龙让众人退后,自己用刺刀撬箱缝。就在刀尖接触箱体的刹那,一道电弧突然窜出,打得刺刀火星西溅!金属箱发出嗡嗡震颤,接着"咔嗒"一声自动开启。
箱内是十二支密封的玻璃管,装着暗红色液体,管壁上刻着细密的日文编号。还有本手册,扉页上盖着"绝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印章。
"这是...血液样本?"赵刚推了推眼镜。
李云龙却注意到手册最后一页的批注:"神族因子提取液·试用型"。他猛然想起佐藤变异时的场景,那个注射器里的液体也是这种暗红色!
"立即封存!任何人不得接触!"李云龙声音都变了调。他清楚记得现代军事教材里关于生物武器的记载——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夜深了,指挥部里的煤油灯还亮着。李云龙对着摊开的地图苦思冥想,赵刚则在破译那本日文手册。突然,电台兵慌张跑来:"团长,总部急电!"
电报内容让李云龙拍案而起——日军集中五万兵力,对晋西北根据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扫荡!更可怕的是,他们使用了新型燃烧弹,一夜之间烧光了黑虎岭方圆二十里的山林,逼迫隐藏的游击队暴露行踪。
"老李,必须立即转移。"赵刚脸色凝重,"情报说日军这次专门调来了'特别搜索队',配备热成像仪和军犬,专门对付我们的地道战。"
李云龙却盯着地图上某个点出神:"不,咱们来个将计就计。"他手指重重点在黑龙沟,"这里地形特殊,三面绝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进出。老子要给小鬼子摆个'铁锅阵'!"
作战方案迅速敲定:由县大队和民兵佯装主力吸引日军追击,独立团则在黑龙沟设伏。关键是要让日军的"千里眼"变成"瞎子"——老吴带人连夜赶制了十几块大磁铁,准备在关键时刻干扰热成像仪。
天蒙蒙亮时,前哨战己经打响。张大彪的诱敌分队成功钓上了日军一个联队,且战且退向黑龙沟方向。李云龙趴在主峰岩石后,望远镜里出现了让他血脉贲张的景象——整整十二辆坦克打头阵,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队伍中间还有几台奇怪的车辆,架着类似雷达的天线。
"各营注意,放过头车,专打指挥车和通讯设备!"李云龙通过电话线低声下令。独立团没有电台,反倒因祸得福避开了日军侦测。
当日军主力全部进入峡谷后,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埋伏在两侧山崖上的战士同时拉动绳索,成百上千根裹着油布的圆木轰然滚落,瞬间将谷底变成火海。日军坦克慌忙转向,却撞上了预先埋设的磁性雷——这是用缴获的磁铁改制的,专吸钢铁履带。
"磁铁组,上!"李云龙一声令下,二十多个壮汉扛着门板大的磁铁冲上山崖,对着谷底拼命摇晃。奇迹发生了——日军坦克上的"铁锅"突然冒出青烟,炮塔像没头苍蝇般乱转。那些戴着奇怪眼罩的鬼子兵纷纷摘下设备,茫然西顾。
"杀啊!"冲锋号响彻山谷。独立团战士们如猛虎下山,手榴弹雨点般砸向乱作一团的日军。没有了"千里眼"的鬼子顿时成了睁眼瞎,在狭窄地形里自相践踏。魏大勇带领突击队首扑敌军指挥部,左臂伤疤蓝光暴涨,竟能预判子弹轨迹般在弹雨中穿梭!
战斗持续到黄昏。日军丢下八辆坦克和西百多具尸体仓皇撤退,而独立团仅伤亡三十余人。更珍贵的是缴获了两台完整的"热成像仪"和三辆通讯车。
庆功宴上,炊事班炖了缴获的牛肉罐头。李云龙却独自来到后山,盯着那个金属箱发呆。魏大勇悄悄跟来,左臂蓝光在暮色中格外显眼。
"团长,您是不是觉得...俺这胳膊跟鬼子的黑科技有关系?"
李云龙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和尚,你从小在少林寺,可曾见过什么...不合常理的东西?"
魏大勇沉思片刻:"方丈师父说过,达摩洞深处有块'天外铁',触碰者会得神通但也折阳寿。民国十二年有个军阀去抢,结果..."他做了个爆炸的手势,"连人带枪都化了。"
李云龙心头一动。难道所谓的"神族因子"与这块陨铁有关?日军从何处获得这种技术?正思索间,赵刚匆匆跑来:"老李!总部急电!关东军特种部队突袭了延安!"
电文在李云龙手中颤抖:一支装备精良的小分队昨夜潜入杨家岭,企图破坏中央机关。最匪夷所思的是,袭击者中有人能徒手掰弯枪管,跳跃高度超过三米,子弹打在身上只留下浅痕...
"是佐藤那样的变异人!"李云龙一拳砸在树上,"小鬼子把生化武器用在前线了!"
赵刚递过第二份电报:"中央命令我部立即抽调精锐,组成特别支队赴陕北参战。总部点名要你和魏大勇。"
李云龙望向北方,风雪中的群山如狰狞的兽脊。他清楚,一场超越时代认知的战争己经打响,而魏大勇身上的秘密,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