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后的一个傍晚,宋之姚正在书房查看地图,赵红英匆匆进来,“庄主,南边来了一队人马,看样子像是官兵!”
宋之姚心头一紧,“有多少人?”
“至少百人,打着刺史府的旗号。”
宋之姚迅速思考,刺史府为何突然派兵来此?是发现了她的动作,还是…
“传令下去,所有人按预定计划隐蔽,护卫队暗中戒备,但不要轻举妄动。”
她沉声吩咐,随后站起身向外走,“我亲自去会会他们。”
当宋之姚带着周明远和赵红英到达庄子大门时,官兵己经列队等候。
为首的是一名三十出头的将领,面容刚毅,眼神锐利。
那将领见她出来,目光在她身上来回扫视,将她上下打量她一番,突然笑道,“久闻庄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本官金陵刺史府马舟,奉刺史之命,特来求见。”
宋之姚心中一凛,金陵刺史乃是朝廷重臣,为何会注意到一个小小的庄子?也不知道这人是前朝官员,还是…
“既然来了,不如进庄一叙。”
她不动声色地侧了侧身。
马舟却摇头,“不必了,本官奉命传话,刺史大人听闻庄主收容难民,治理有方,特赐粮百石,布五十匹,以资鼓励。”
宋之姚没有动作,周明运却小声道,“庄主,刺史突然送赏赐来,背后必有深意。”
果然,他话音才落,马舟便压低声音道,“刺史大人还有一句话,乱世将至,能者当出。”
“庄主…这不是赏赐,而是试探,甚至是…招揽。”
“我知道。”
宋之姚抬起头,迎上马舟探究的目光,神情没有丝毫的变化,她知道,在这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哪怕庄子再小,人再少,也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他们早己引起了那些有心人的注意,以后…怕是不会太安稳。
她没有立即回复马舟,而是答应会好好考虑。
这么回复,本是想借机拖延时间,哪知没过两天,庄子就出了事。
半夜时分,庄子上突然起了火,本是天干物燥之际,又是好梦正酣,火光冲天时,大部分庄民都己经入睡,被惊醒后,便纷纷抓起水桶往外冲。
庄民们拼命救火,可堆在空地上的麦垛还是被烧了大半。
站在焦黑的麦垛前,宋之姚脸色阴沉。
“庄主,是刺史府的人。”
周明远低声道,“怕是咱们不答应,他在警告我们。”
宋之姚沉默好一会才开口,“从明天起,庄子上多设几个哨口,夜里也多些人轮值,善后的事也交给你。”
“是~”
周明远得了令,便去处理事情,宋之姚回了屋,脸色阴沉,敢烧她的东西,看来,她得给那些人点颜色看看。
这场火,对庄民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心思坚定的倒还好,可有些人,整日里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
甚至有人开始怀疑、质疑,“我们真的能活下去吗?”
不仅如此,短短时间,便有流言传出,“听说庄主私藏粮食,自己吃得饱,不管我们死活!”
“官府说了,只要举报庄主,就能进城领粥!”
赵红英听到这些话,气得发抖,她清楚记得,庄主之前也是和大家吃一样的粥,甚至常常把自己的份让给那些孩子。
于是她对宋之姚说,“庄主,有人在挑拨离间。”
宋之姚点头,“我知道。”
“姑娘,那咱们怎么办?”
苗苗年岁小,性子也急,忙开口询问。
“人心若散了,庄子便就完了,之前的努力也会白废,所以…”
她抬头望着星空,眸光坚定,“得让他们看到希望。”
“希望?该怎么做?”
“苗苗…”
周玲轻唤一声,打断苗苗的追问。
宋之姚并没有计较,而是摆摆手,“都散了吧。”
等人走了,她走到床榻边坐下,目光望向窗外的明月,眼神变得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