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金子的包裹送回宋宅,随意的扔在桌上,便快速返回。
宋禾一看见她便将记录的纸张递给她,“姚儿你看爹写的对不对?”
宋之姚接过,认真看了看,“爹写的很好,谢谢爹。”
宋禾开心的笑起来,“那当然,爹好歹是进士,写这个还不是小意思,行了,你忙吧。”
等他走开,宋之姚再次看向面前的纸。
此刻空间里,除了他们一家三口,共有三十六人。
有三户人家是全家老少都在。
一户姓张,老夫妻带着中年的儿子媳妇,还有两个孙子,一家六口,正是她家之前的邻居。
一户姓姜,夫妻二人带着个十几岁的姑娘,一家三口。
一户姓童,是个大家庭,童老头夫妻带三个儿子,儿媳和六个孙子,三个孙媳,一个孙女、两个重孙,一家共二十人。
还有两户是死了男人的,一家是母女俩,另一家是母子俩。
剩下的便是李二和王大夫父子二人。
宋之姚惊讶于童家人如此齐全,显然童老头不是个简单的人,能保住所有人,当真人不可貌相。
既然有疑问,她也不憋着,直接便开口问,“能不能说说,您是如何保全这些家人的?”
“顺从、盲从、能屈能伸、委屈求全、低声下气,只要能保命,我小老儿什么都可以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童老头滔滔不绝,丝毫没有藏私的打算。
“是吗?要是给您机会,是不是我也会没命?”
宋之姚的话立刻让周围安静下来。
童老头诧异的问,“当然不会,姑娘为何会有这种想法?这里虽然还是一片荒芜,但小老儿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五谷丰登,香飘十里。”
“借你吉言。”
吃完饭,宋之姚又取了两袋粮食出来,“从今往后,你们便在一起吃,妇人们洗衣、做饭,男人们砍树,垦地,目前是艰难些,但你们别急,慢慢会好的。”
“我们相信姑娘。”
“好。”
随后宋之姚指了指一直没醒的黑衣人对王郎中说,“王伯伯,人就交给你了,不过你要小心,既然他黑巾遮面,定是不想暴露身份,所以别轻易去摘。”
“知道了。”
王郎中答应一声,便上前给黑衣人检查伤口。
而其余人吃饱喝足后便找地方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日便开始干活。
等只剩下一家三口时,宋禾担忧的看着她,“姚儿,你就不怕他们对你起坏心吗?”
“爹别担心,我发现,在宋宅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去任何地方,若有人心怀恶意,我一定不放过他,所以您别担心我,而且,您看。”
宋之姚召出雷电,“爹,感觉怎么样?”
宋禾难得露出震惊神色,“姚儿,你这是哪学来的?”
“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宋之姚得意的说。
“你能有自保能力,爹就放心了,只是财不露白的道理你要懂,要低调知道吗?”
“爹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当时找不到您跟娘,我是准备进京找外祖父的,现在既然已经救到你们,我不知道是该继续回京还是…”
“你娘已经许久没见你外祖父了,咱们带她回去见见。”
宋禾看向一旁的妻子,给出了意见。
“好,那爹您去睡吧,我去找王伯伯交待些事情。”
“那姚儿要小心。”
“嗯。”
宋之姚去找了王郎中,交待他暂管那些村人,便赶着马车出了空间。
路过黑衣人的尸体时,随手捡起他们的佩剑,又将那些死人全扔出空间,免得脏了她的地。
一切弄妥,她便驾着马车,沿着林边的官道直行,半点都没有因为要独自赶夜路而害怕。
渐渐的,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还夹杂着些红色的朝霞,将天空衬托的更加清澈、高远。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逐渐升高,耀眼的光芒笼照着大地,仿佛给它披上的彩色的锦衣。
在朝阳的映衬下,马车一路急驰,留下滚滚烟尘。
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都是些衣衫破烂,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逃荒百姓。
听到马蹄声,他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马车。
即便胆子很大,宋之姚也被这目光盯的有些发怵。
她知道,人饿起来什么事都敢做,于是不敢有丝毫松懈,反而挥动马鞭,希望马能再跑快些,早点离开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