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米饭
鲍鱼米饭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鲍鱼米饭 > 第060章米芾和宋徽宗

第060章米芾和宋徽宗

加入书架
书名:
鲍鱼米饭
作者:
谢云墨
本章字数:
5280
更新时间:
2024-12-30

北宋,东京汴梁的宫闱深处,米芾因其母曾为宋神宗乳母,与宋徽宗赵佶之间有了特殊联系。这使得米芾在徽宗面前常失臣子之礼,行为肆意,也因此多次深陷险境。

话说这米芾有一日机缘巧合之下竟得了一方灵璧研山!此石可不一般呐,那可是举世罕见、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啊!其长度大约一尺有余,上面整整三十六座峰峦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或高或低,起伏不定。有的高耸入云,雄伟壮观;有的则山势险峻,奇峰罗列。而这些峰峦底部的洞穴更是蜿蜒曲折,如同迷宫一般神秘莫测。最令人称奇的是,这石头之间天然形成了一方砚台,而且不管滴多少水进去都不会干涸。

要须知,这方灵璧研山原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心头挚爱呢。遥想当年,李煜对它爱若珍宝,视如生命。然而时移世易,几经辗转之后,它竟然最终成为了米芾夫人李氏的陪嫁之物。当米芾初见这方灵璧研山时,瞬间便如遭雷击,被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整个人犹如陷入了魔障一般,痴迷其中,难以自拔。自此后,他将这宝贝视若性命,小心翼翼地藏于密室之中,如护眼珠般从不轻易示人,生怕他人会觊觎这份稀世珍宝。

一日,米芾与徽宗论石,酒酣耳热之际,不慎提及灵璧研山。米芾霎时如醍醐灌顶,却佯装癫狂,在一阵大笑中夺回研山紧紧抱于怀中。徽宗虽未动怒,但蔡京却窥得圣意,设下陷阱谋害米芾,将其打入死牢,又逼迫李氏交出研山。米芾在狱中悲痛欲绝,苦苦哀求徽宗让他再用研山写一幅字。徽宗应允,米芾将研山恭敬地放置于供桌之上,跪地叩拜后挥笔写下《研山铭》,笔锋刚劲有力,字里行间饱含着无尽的悲伤。

徽宗对灵璧研山朝思暮想,一日,传召米芾携研山入宫一同观赏。米芾怀抱研山缓缓步入殿中,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又带着一丝决然。徽宗早已端坐于案前,那急切的目光犹如饿狼一般,紧紧地投向米芾怀中的研山。米芾上前,轻轻将研山放置于桌上,徽宗俯身凝视,眼神中充满了痴迷,他伸出手,仿佛想要抚摸那研山,米芾却下意识地挡了一下,随即惶恐地跪下:“陛下,微臣失态了,此石微臣实在太过珍爱,还望陛下恕罪。”徽宗微微一怔,随即露出笑容:“无妨,朕理解爱卿对这灵璧研山的一往情深。”徽宗直起身来,绕着研山缓缓踱步,时而停下脚步赞叹不已:“此峰峦之态,犹如鬼斧神工,怪不得米爱卿如此珍视。”米芾仍旧跪在地上,毕恭毕敬地说道:“陛下圣明,此石于微臣而言,乃是灵感的源泉,每当凝视它时,便会联想到天地造化的神奇。”

谈及灵璧研山,徽宗与米芾还有一场精彩的诗词对答。徽宗负手踱步,目光落在远处的奇石上,缓缓吟道:“灵璧峰奇墨韵涵,石中珍品世难探。米卿独拥何其乐,朕亦倾心思再三。”言罢,转身看向米芾,眼神中带着几分玩味。米芾闻之,急忙上前一步,拱手深深作揖,身体微躬,回应道:“此山入我梦魂酣,伴我书斋岁月甘。虽有君恩深似海,此石于吾不可贪。”边说边轻轻摇头,似在叹息。徽宗微微挑眉,抬起手轻轻着腰间玉佩,沉吟道:“研山虽好莫痴贪,君国之事重如磐。米芾当知轻重处,莫教福祸起无端。”米芾再次拜倒,额头触地,拜谢道:“陛下金言心底镌,臣于石事志弥坚。但求墨海留真性,不负皇恩与石缘。”

又曾几何时,徽宗传召米芾绘制花屏。米芾入宫觐见徽宗时,瞥见案头的砚台犹如精雕细琢的美玉,顿生爱慕之情,赶忙上前奏道:“陛下,此砚台蒙尘,宛如明珠蒙垢,恐污圣笔,实不宜再用。”徽宗嘴角微扬,笑而不语,凝视米芾须臾后言道:“米芾啊,你这托词编得着实拙劣,不过朕念你对笔墨砖石满怀赤诚,这砚台就赐予你了。”米芾喜出望外,急忙跪地拜谢:“陛下圣恩浩荡,微臣定当以妙笔生花回报。”徽宗轻轻摆了摆手:“你呀,莫要只在朕面前佯装乖巧,平素也当收敛些性子,切莫再无故滋事生非。”米芾毕恭毕敬地应道:“微臣谨遵陛下教诲,然微臣见好物,实难自持。”

宋徽宗对石头的痴迷程度,堪称登峰造极,这种热爱宛如燎原之火,竟演变成了一项气势磅礴的浩大工程——花石纲。为了满足自已对奇珍异石的狂热追求,他不惜倾尽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五湖四海搜罗各种珍稀的石头运至京城。这些石头千姿百态、色彩绚烂,有的仿若仙山琼阁,有的恰似异兽珍禽,令人瞠目结舌。

而与宋徽宗相比,北宋赫赫有名的书画家米芾对石头的钟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对石头的喜爱已然超越了欣赏和收藏的范畴,竟然达到了向石头顶礼膜拜的骇人地步!每当邂逅心仪的美石时,米芾都会情不自禁地整理衣冠,毕恭毕敬地对着石头行稽首之礼,并尊称“石兄”,仿佛眼前的石头并非冰冷坚硬的顽石,而是具有灵性和生命的至交好友一般。这一独树一帜的行为不仅彰显出米芾对石头的如痴如狂,也成为后世口口相传的奇闻轶事。

米芾的书法造诣登峰造极,其字犹如蛟龙腾海,洒脱不羁。笔画粗细错落有致,起笔恰似刀锋破鞘,行笔仿若行云流水又兼具古朴凝重,结构于险峻中求稳定,才情展露无遗。

一日,米芾听闻城外有一巨石,状若麒麟,色呈五彩。他心中大喜,赶忙前往。待看到那巨石时,米芾眼睛放光,当即整衣正冠,就要行礼。

这时,徽宗带着侍从前来视察花石纲之事路过此处。见米芾此举,徽宗先是一愣,随后大笑起来。

米芾回过神来,忙拜见徽宗。徽宗打趣道:“爱卿对石兄如此恭敬,朕倒有些嫉妒这石兄了。”米芾惶恐道:“陛下说笑了,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只是这奇石似有魔力,叫臣难以自已。”

徽宗走上前去打量那巨石,心中也是喜爱,便命人将此石纳入花石纲运往宫中。米芾面露不舍,却不敢言语。

回宫途中,徽宗对米芾说:“朕知爱卿爱石之心,此石置于宫中御花园,爱卿日后可常进宫观赏。”米芾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谢恩。从此,那巨石成了宫中一景,米芾时常进宫对着巨石行礼唤“石兄”,而徽宗也常与米芾一同赏石论字,传为佳话。

然而,米芾深深地明白,置身于宫廷那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权力场之中,自已就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一般,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凭借着宋徽宗对其书画才能的赏识和青睐,他得以在那广阔无垠的书画天地里自由驰骋,尽情挥洒自已的才情和创意。可是,由于他生性洒脱不羁、随性而为,不经意间还是招惹下了不少麻烦和灾祸。

自那次变故之后,尽管米芾依然对书画艺术痴迷沉醉,但同时也多了几分小心和谨慎。毕竟,曾经的那些经历让他深刻地认识到,在这看似繁华热闹实则危机四伏的宫廷世界里,稍不留意就可能给自已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他与宋徽宗之间那段交织着赞赏与波折的过往,则成为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中最为浓墨重彩且惊险刺激的一个篇章。这段故事被后人口口相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引得无数人为之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