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0,守村人赶山打猎奔小康
重生80,守村人赶山打猎奔小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80,守村人赶山打猎奔小康 > 第363章 拿到批复文件

第363章 拿到批复文件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80,守村人赶山打猎奔小康
作者:
师兄带上我
本章字数:
4240
更新时间:
2025-06-30

他压低声音,"陈教授对你那个丹参、刺五加和五味子种植方案很感兴趣,饭桌上可以多交流交流。"

国营饭店的包间里,圆桌上己经摆好了凉菜。

服务员陆续端上冒着热气的红烧鲤鱼、酱肘子等菜。

陈教授正好坐在赵玉成旁边,两人就中药材的采收季节讨论得热火朝天。

李主任则对项目资金运作提出了建议:"可以考虑申请省里的星火计划专项贷款......"

午后的阳光透过纱帘照在餐桌上,茶杯里的水汽袅袅上升。

赵玉成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景一时有些恍惚,这真的是自己吗?前世在枪林弹雨中度过,这一世却喝茶开会搞养殖种植?

包间里的欢笑声把他的思绪拉回现实,两个小时的午宴气氛是热烈而和谐的。

宴席结束,临走时,王厅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赵啊,这个项目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好好干,争取做出成绩!"

回到野鸡岭后,赵玉成着手准备培苗栽种的事情。

他特地写信请教农科院的研究员,关于种植的一些知识。

省农科院的研究员对于他的虚心请教,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在回信中,详细提供了几种种植方法建议:

利用青龙山现有柞树林作为天然遮阴棚,刺五加采用"林药间作"模式;

五味子实行"架下套种"模式,与耐阴的细辛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研究员建议建立标准化种植体系,从种源控制,引进有相关认证的种苗,确保基因纯度。

另外,做好有机肥施用记录,还有生物农药使用情况等。

在研究员的建议下,他提前考察了省药厂认证的种苗,购买所需的种苗数量。

赵玉成根据中医药研究所的建议,确定了种植的种类,各种中药材种植规模,并决定采用仿生态种植,这也是他看中了这座山头的原因。

这一天中午,周晓楠推门进来,手里晃着一份盖着红头文件章的通知书。

兴奋地说道:“省里来的!”

赵玉成接过信函拆开看了一下,看到的文件上是省农业厅的盖章,脸上笑容绽开:“是青龙山中药材基地项目的批复文件。”

这份批文来得比他预想的快得多,打着"省中医药研究开发项目"的旗号,又赶上省里大力扶持乡村企业的东风,从县到市再到省里,一路绿灯。

接下来就要启动项目,第一件事先买种子。

第二天一大早,赵玉成就去了县里的种子站。买了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刺五加和五味子等种子。

回到青龙山,赵玉成立即去村委下通知,关于青龙山中药材基地项目的事情组织召开村民大会。

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上挤满了人,连多年不出门的老孙头都让孙子搀着来了。

赵玉成亲自站在村委大院里,举着扩音喇叭喊道:"乡亲们,省里批准的中药材种植项目今天正式启动了!愿意参与的可以来签分包协议!"

话音刚落,人群就骚动起来。

先前没能在度假酒店工地找到活干的村民们格外积极,你推我挤地往前凑。

王二婶扯着嗓子问:"赵场长,这种药材靠谱不?俺们可从来没种过啊!"

"这个您放心!"周晓楠接过话茬,从文件袋里掏出一叠资料,"省中医药研究所会派技术员驻村指导,从育苗到采收全程把关。"

李老栓蹲在人群最前面,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突然开口:"种出来卖给谁?别到时候烂在地里。"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原本喧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赵玉成早有准备,他示意助手抬上来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保底收购"西个大字。

"我们己经和省医药公司签了意向协议,"他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按照标准种植,收获后全部收购,价格随行就市,还可以提前签保底价!"

这话像颗定心丸,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张大娘第一个冲上来:"给我来五亩!我家那口子就会侍弄草药。"

她不会写字,让人把自己的名字写了在手心里,然后用粗糙的手指握着钢笔,在协议上歪歪扭扭地仿照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的场面更加热闹了。

十几个村民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生怕晚了就排不上号。

赵玉成不得不让人帮忙维持秩序:"大家别急,按生产队顺序来!"

最让人意外的是,老支书都默默排在了队伍末尾。

赵玉成走过去递烟,老支书摆摆手:"我虽然老了,但也看得出这是个好营生。"

他眯着眼望向远处的青龙山,"那山坡上的野五味子,我小时候就见着有,我也弄几亩种。"

赵玉成有些惊讶:“您要加入,这个项目绝对会爆火!”

签完协议的村民没有立即散去,而是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讨论着要种什么。

有人提议去实地看看地块,赵玉成干脆组织大家上了山。

春日的青龙山生机勃勃,新发的嫩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周晓楠拿着图纸,边走边讲解不同药材适合的种植区域,乡亲们跟在一旁时不时地问一些问题。

下山时己是夕阳西下。

赵玉成站在半山腰,望着蜿蜒的山路上兴高采烈的乡亲们,又回头看看郁郁葱葱的青龙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

他知道,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纸协议,更是给野鸡岭的乡亲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周晓楠悄悄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个笔记本:"今天一共签了二十三户,合计承包了一百八十亩地。"

她的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比我们预计的多了一倍呢!"

"这才刚刚开始。"赵玉成望向远方,目光越过层层山峦,"等明年这个时候,你看着吧,整个青龙山都会是另一番景象。"

“剩下的地怎么办?”周晓楠问道。

赵玉成拿出自己的工作本看了一眼,又指着一片柞树林说道:“那一片柞树林我们自己种药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