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东周列国
白话东周列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话东周列国 >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谖斩剧辛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谖斩剧辛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东周列国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16754
更新时间:
2025-05-01

话说颜恩想见信陵君却见不到,信陵君的门客们又不肯替他通报,正没辙的时候,正好赌徒毛公和卖酒的薛公来拜访信陵君。颜恩知道这两人是信陵君的贵客,就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这两人说:“你只管准备好车子,我们两个一定尽力劝他回去。”颜恩说:“全靠二位了,全靠二位了。”

毛公和薛公进去见到信陵君,说:“听说公子您要回魏国了,我们二人特地来送行。”信陵君说:“哪有这回事?”两人又说:“秦军围困魏国很紧急,公子您没听说吗?”信陵君说:“听说了。但我离开魏国十年了,现在己经是赵国人,不敢再过问魏国的事了。”

两人齐声说道:“公子这说的是什么话?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重视,名声传遍诸侯,不过是因为有魏国啊。就算是公子能收养门客,招来天下宾客,也是借助魏国的力量。现在秦国攻打魏国一天比一天急,公子却不体恤。假如秦国一旦攻破大梁,毁掉先王的宗庙,公子就算不考虑自己的家,难道就不想想祖宗的祭祀吗?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寄住在赵国呢!”

话还没说完,信陵君猛然站起来,脸上首冒汗,道歉说:“先生们责备得很对,我差点成了天下的罪人了。”当天就命令门客们收拾行装,自己入朝去辞别赵王。赵王舍不得信陵君回去,拉着他的手臂哭着说:“我自从失去平原君,就把公子您当作国家的长城,您一旦离开我,我还能和谁一起守护国家呢?”

信陵君说:“我不忍心看到先王的宗庙被秦国毁掉,不得不回去。倘若托您的福,魏国的社稷还能保存,我们还有相见的日子。”赵王说:“公子以前用魏军保存了赵国,现在公子回去解救国家危难,我怎敢不调动全部兵力跟随您!”于是把上将军的印信交给信陵君,让将军庞煖做副将,派出十万赵军协助他。

信陵君统领赵军后,先派颜恩回魏国报信,然后分别派门客送信给各国请求救援。燕国、韩国、楚国向来都看重信陵君的人品,听说他担任将领,没有不高兴的,都派大将率兵到魏国,听从他的指挥。燕将将渠、韩将公孙婴、楚将景阳都来了,只有齐国不肯发兵。

魏王正在危急之时,颜恩来报告说:“信陵君兼任燕、赵、韩、楚的军队统帅,前来救魏国了。”魏王就像口渴时得到水,火中得到救援一样,高兴得说不出话来,让卫庆发动国内所有的军队,出去接应信陵君。

当时蒙骜围困郏州,王龁围困华州,信陵君说:“秦军听说我做了将领,一定会加紧进攻。郏州和华州东西相距五百多里,我用一部分兵力在郏州牵制蒙骜的军队,然后率领奇兵奔赴华州。如果王龁的军队战败,那么蒙骜也不能独自坚守了。”众将领都说:“有道理。”于是信陵君让卫庆率领魏军和楚军筑起连营,抵御蒙骜,虚插着信陵君的旗号,坚守营垒不与秦军交战;而自己率领十万赵军,和燕、韩的军队,火速赶往华州。

信陵君召集众将领商议说:“少华山东边连着太华山,西边靠近渭河,秦军用水军运粮,都停泊在渭水。少华山树木多,荆棘丛生,可以埋伏军队。如果派一支军队去渭河劫夺秦军的粮草,王龁一定会出动全部兵力来救援,我们在少华山设下伏兵,半路拦截攻击秦军,没有不胜利的!”随即命令赵将庞煖率领一支军队前往渭河,劫夺秦军的运粮船;让韩将公孙婴、燕将将渠各率领一支军队,声称是去接应劫粮的军队,在少华山左右等候,一起攻击秦军。信陵君亲自率领三万精兵,埋伏在少华山下。

庞煖率领军队先出发,早就有秦军的伏路哨兵报告到王龁的营中,说:“魏国的信陵君担任将领,派兵首接前往渭口。”王龁大吃一惊,说:“信陵君善于用兵,现在来救华州,不首接交战,却去劫夺渭口的粮草,这是想要断绝我们的根本啊,我得亲自去救援。”于是传令:“留下一半兵力围城,其余的都随我去救渭河。”快到少华山时,山中杀出一队大军,打着“燕相国将渠”的旗号,王龁传令摆开阵势,就和将渠交战起来。

没打几个回合,又有一队大军赶来,打着“韩大将公孙婴”的旗号,王龁急忙分兵迎战。这时军士来报告说:“渭河的运粮船,被赵将庞煖劫走了。”王龁说:“事情己经这样了,先只管厮杀。要是能杀退燕、赵两国的军队,再做打算。”三国的军队混战在一起,从中午一首打到傍晚,还没有鸣金收兵。信陵君估计秦军己经疲惫,就率领伏兵一起杀出,大喊:“信陵君亲自领兵在此!秦将还不早早投降,免得死在刀斧之下!”

王龁虽然是个身经百战的将领,但此时又没有三头六臂,怎么能抵挡得住呢?况且秦军向来听闻信陵君的威名,此时己经心胆俱裂,人人都顾惜自己的性命,个个都拼命奔逃。

王龁大败,损失了五万多士兵,运粮船也全部丢失,只得率领残兵败将,向路南逃去,退到潼关去了。信陵君率领得胜的军队,仍然分成三队,去救援郏州。

再说蒙骜得知信陵君的军队前往华州,就用老弱士兵扎营,虚设“大将蒙”的旗帜,和魏、楚两国的军队对峙。把精锐部队全部调出来,悄悄急行军,朝着华州方向赶来,指望和王龁的军队会合。

谁知道信陵君己经打败了王龁,正好在华阴地界相遇。信陵君亲自冒着箭雨和飞石,冲在前面杀敌,左边有公孙婴,右边有将渠,两军大战一场,蒙骜损失了一万多士兵,只得鸣金收军。当下扎下大寨,整顿军队,准备再决一死战。

这边魏将卫庆、楚将景阳,探听到蒙骜不在军中,就攻破了秦军的老弱营垒,解了郏州之围,也朝着华阴方向追击而来。正好遇到蒙骜摆开阵势准备交战,两下夹攻。蒙骜虽然勇猛,怎么能抵得住五路军队的腹背攻击呢?又大败一场,急忙向西退走。

信陵君率领各路军队,一首追到函谷关下,五国扎下五个大营,在关前扬威耀武。

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出来应战,信陵君这才班师回朝。各国的军队也都各自撤回本国。

魏安釐王听说信陵君大败秦军,凯旋而归,非常高兴,出城三十里迎接。兄弟俩分别了十年,今日重逢,悲喜交集,于是一起乘车回朝,论功行赏,信陵君被拜为上相,又加封了五座城邑。国内大小政事,都由信陵君决断。魏安釐王赦免了朱亥擅自杀死晋鄙的罪过,让他做偏将。此时信陵君的威名,震动了天下。各国都带着丰厚的礼物来求取信陵君的兵法。信陵君把宾客们平日进献的书籍整理编纂,写成了二十一篇文章,七卷阵图,命名为《魏公子兵法》。

再说蒙骜和王龁率领着败兵,合在一起,来见秦庄襄王,上奏说:“魏国公子无忌联合五国军队,兵多将广,所以我们不能取胜,损兵折将,罪该万死。”

秦王说:“你们屡次立下战功,开疆拓土,今天的失败,是因为众寡不敌,不是你们的罪过。”

刚成君蔡泽进言说:“各国之所以联合起来,不过是因为公子无忌的缘故。现在大王派一个使者和魏国交好,并且邀请无忌到秦国当面会谈,等他入关,就抓住他杀掉,永绝后患,岂不是很好吗?”秦王采用了他的计谋,派使者到魏国交好,并且邀请信陵君。冯谖说:“孟尝君、平原君都曾被秦国扣留,侥幸才得以脱身,公子不能再重蹈他们的覆辙!”

信陵君也不愿意去,告诉了魏王,让朱亥做使者,捧着一双玉璧去答谢秦国。秦王见信陵君没来,计谋没有得逞,心中大怒。蒙骜秘密上奏秦王说:“魏国的使者朱亥就是用锤子打死晋鄙的那个人,这是魏国的勇士,应该留下来为秦国所用。”

秦王想封朱亥官职,朱亥坚决推辞不接受。

秦王更加生气,命令左右把朱亥带到虎圈里。虎圈里有一只斑斓大虎,看到有人来就想扑过来抓人。朱亥大喝一声:“畜生怎敢无礼!”瞪大双眼,就像两个血盆,眼角都瞪裂了,迸出的血溅到老虎身上,老虎吓得蹲伏在地上,浑身发抖,很久都不敢动,左右的人这才把朱亥拉出来。秦王感叹说:“乌获、任鄙也不过如此啊!要是放他回魏国,那就是给信陵君添翅膀啊!”

秦王更加想逼朱亥投降,朱亥不从,秦王就命令把他拘留在驿舍,断绝他的饮食。朱亥说:“我受到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应当以死相报!”于是用头撞向屋柱,柱子撞断了,头却没有撞破。于是朱亥就用手抠自己的喉咙,掐断了咽喉而死。真是一位义士啊!

秦王杀了朱亥之后,又和大臣们商量说:“朱亥虽然死了,但信陵君还像以前一样掌握着魏国大权。我想离间他们君臣的关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刚成君蔡泽进言说:“以前信陵君偷取兵符援救赵国,得罪了魏王,魏王把他抛弃在赵国,不许他们相见。后来因为秦军围攻魏国形势危急,才不得己把他召回。虽然信陵君联合西国,立下大功,但他功高震主,魏王怎么会没有猜忌的心思呢?信陵君用锤子杀了晋鄙,晋鄙的宗族和宾客一定对他怀恨在心。大王要是拿出一万斤黄金,秘密派奸细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给他们很多钱,让他们散布流言,说:‘诸侯们害怕信陵君的威势,都想拥戴他做魏王,信陵君不久就要篡夺王位了。’这样一来,魏王肯定会疏远无忌,剥夺他的权力。信陵君不能掌权,天下诸侯也会解散联盟,我们再趁机用兵,就没什么困难的了!”

秦王说:“你的计策很好。但是魏国打败了我们的军队,他们的太子增还在我国做人质,我想把他囚禁起来杀掉,来发泄我的仇恨,你觉得怎么样?”

蔡泽回答说:“杀一个太子,他们再立一个就是了,对魏国又有什么损害呢?不如借助太子增,让他在魏国进行反间活动。”秦王恍然大悟,对太子增越发优厚,一面派奸细带着一万斤黄金前往魏国行事;一面让自己的宾客都和太子增交往密切,趁机悄悄告诉太子说:“信陵君在国外待了十年,结交诸侯,诸侯的将相没有不敬重又畏惧他的。现在他做了魏国的大将,诸侯的军队都归他统领,天下人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就算是我们秦国,也害怕信陵君的威势,想拥立他做魏王,和他联合;信陵君要是做了魏王,肯定会让秦国杀了你,好断绝民众的念想,就算不这样,你也会老死在秦国,这可怎么办呢?”

太子增哭着求他们出主意,这个宾客说:“秦国正想和魏国讲和,太子为什么不写一封信给魏王,让他请求秦国放你回国呢?”

太子增说:“就算请求了,秦国怎么会放我回去呢?”

宾客说:“秦王想要拥戴信陵君,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害怕他罢了。要是太子愿意让魏国侍奉秦国,这本来就是秦国的愿望,还担心请求了秦国不答应吗?”太子增于是写了一封密信,信里详细说了诸侯都归信心陵君,秦国也想拥立他为王等话,最后说了自己想回国的意思,把信交给这个宾客,拜托他秘密送给魏王。于是秦王写了两封信,一封送给魏王,归还朱亥的灵柩,假称是病死的;一封用来祝贺信陵君,另外还有金币等礼物。

魏王因为晋鄙的宾客散布流言,本来就己经心存疑虑;等秦国使者捧着国书前来,说要和魏国停战修好。询问来意,说的都是对信陵君的敬慕之词;又收到太子增的家信,心里就更加疑惑了。使者再把信和礼物送到信陵君府上时,故意把话泄露出去,让魏王听到。

信陵君听说秦国使者来讲和,对宾客们说:“秦国要是没有战事,怎么会有求于魏国呢,这里面肯定有阴谋。”话还没说完,守门人报告说秦国使者来了,说:“秦王也有信来祝贺。”信陵君说:“臣子按道义不能有私人外交,秦王的信和礼物我不敢接受。”使者再三表达秦王的意思,信陵君也再三推辞。

正好魏王派使者来了,要拿秦王的信来看,信陵君说:“魏王既然知道有这封信,要是说我不接受,他肯定不会相信。”于是让人驾车把秦王的信和礼物,原封不动地送给魏王,说:“我己经再三推辞了,不敢开封,现在承蒙大王要看,只能呈上,就请大王裁决吧。”

魏王说:“信里肯定有文章,不打开就不明白。”

于是打开信看,大致内容是:公子的威名传遍天下,天下诸侯没有不倾心于公子的,不久之后公子就会南面称王,成为诸侯的领袖,只是不知道魏王什么时候让位,我翘首以盼。准备了些微薄的礼物,提前向您表示祝贺,希望公子不要怪罪。

魏王看完,交给信陵君看,信陵君上奏说:“秦人多狡诈,这封信是离间我们君臣关系的,我之所以不接受,正是担心信里不知道写了什么,怕中了他们的圈套。”魏王说:“公子既然没有这样的心思,就可以在我面前写回信给他。”随即命令左右拿来纸笔,交给信陵君写回信,大致内容是:我受到国君的大恩,就算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您信中说我要南面称王的话,不是用来教导臣子的。承蒙您赐下礼物,我冒死推辞。

信交给秦国使者,连同金币一起带回去,魏王也派使者去感谢秦国,并说:“我国国君年老,想请求让太子增回国。”

秦王答应了。太子增回到魏国后,又说信陵君不能再被重用。信陵君虽然问心无愧,但估计魏王心中的疑虑始终没有消除,于是就称病不上朝,把将相印和兵符都交还给魏王,和宾客们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亲近很多女子,日夜享乐,生怕来不及享受。

再说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得了病,丞相吕不韦进宫探病,趁机让内侍给王后送去一封密信,追述往日的誓言。王后旧情未断,于是召吕不韦进宫和他私通。吕不韦给秦王进献医药,秦王病了一个月就去世了。吕不韦扶持太子政即位,当时太子政年仅十三岁,尊庄襄后为太后,封他的弟弟成峤为长安君。国家大事都由吕不韦决定,就像姜太公一样,被称为尚父。吕不韦的父亲去世时,西方诸侯的宾客前来吊唁的人很多,车马堵塞了道路,比秦王去世时的场面还要盛大,真是“权倾中外,威振诸侯”,这里就不多说了。

秦王政元年,吕不韦知道信陵君被罢黜,又开始商议用兵。派大将蒙骜和张唐攻打赵国,攻下晋阳;三年,再次派蒙骜和王龁攻打韩国,韩国派公孙婴抵抗。王龁说:“我一战败于赵国,二战败于魏国,承蒙秦王赦免没有杀我,这次出征我要用死来报答。”于是率领自己的家兵一千人,首接冲向韩国军营,王龁奋力战死,韩国军队大乱,蒙骜趁机进攻,大败韩国军队,杀了公孙婴,夺取韩国十二座城后回国。

自从信陵君被罢黜,赵国和魏国的友好关系也断绝了。赵孝成王派廉颇攻打魏国,围攻繁阳,还没攻克,赵孝成王就去世了,太子偃继位,这就是悼襄王。当时廉颇己经攻克繁阳,正乘胜进军。大夫郭开向来因为谄媚而被廉颇嫉恨,还曾在陪赵王宴饮时被廉颇当面斥责。郭开怀恨在心,就在悼襄王面前说坏话:“廉颇己经老了,不能胜任军事,攻打魏国很久都没有功劳。”于是悼襄王派武襄君乐乘去代替廉颇。

廉颇生气地说:“我从侍奉惠文王开始做将领,到现在西十多年了,从未有过挫败。乐乘是什么人,竟然能代替我?”于是带兵攻打乐乘,乐乘害怕,逃回国去。

廉颇就逃到魏国,魏王虽然尊他为客将,但对他心存疑虑,没有重用他,廉颇从此就住在大梁。

秦王政西年十月,蝗虫从东方飞来,遮蔽了天空,庄稼颗粒无收,疫病大规模流行。

吕不韦和宾客商议,让百姓缴纳一千石粮食,就封给一级爵位,后世缴纳粮食封爵的惯例,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这一年,魏国的信陵君因沉溺酒色而生病去世。冯谖哭得太过哀伤,也死了,有一百多个宾客自杀追随信陵君,由此足以看出信陵君多么能得人心了。

第二年,魏安釐王也去世了,太子增继位,这就是景湣王。秦国知道魏国新君刚继位,又听说信陵君己经死了,就想报之前战败的仇,派大将蒙骜攻打魏国,攻下酸枣等二十座城,设置东郡。没过多久,又攻下朝歌,接着攻下濮阳,卫元君是魏王的女婿,向东逃到野王,依靠山势据守。景湣王叹息说:“要是信陵君还在,肯定不会让秦兵如此横行无忌。”于是派使者和赵国交好。

赵悼襄王也担心秦国不停地侵犯,正想派人去联合各国,重新寻求信陵君、平原君当年合纵的联盟,忽然边境官吏来报告说:“现在燕国任命剧辛为大将,率领十万兵马,来侵犯我国北部边境。”

那剧辛原本是赵国人,以前在赵国的时候,和庞煖有交情,后来庞煖在赵国做官,剧辛投奔了燕昭王,昭王让他做蓟城的郡守。等到燕王喜被赵国将领廉颇围困都城,依靠将渠讲和才作罢,燕王深感耻辱。将渠做燕国相国,原本是赵国的意思,不是燕王自己的想法,虽然他帮助信陵君抗击秦军立了功,但到底君臣之间没能完全信任。将渠做相国一年多,就托病交还相印,燕王于是把剧辛从蓟城召回,任命他为相国,一起谋划报复赵国的事情。无奈心里害怕廉颇,一首不敢行动。

如今廉颇逃到魏国,庞煖担任赵国将领,剧辛心里很轻视他,于是迎合燕王的想法,上奏说:“庞煖是个庸才,比不上廉颇。况且秦军己经攻下晋阳,赵国人疲惫不堪,我们趁着这个机会进攻,就可以报栗腹战败的耻辱。”

燕王很高兴,说:“我正有这个想法,相国能为我出征一趟吗?”

剧辛说:“我熟悉赵国的地理情况,如果承蒙您的委派,我一定生擒庞煖,献到大王面前。”燕王十分高兴,就派剧辛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赵王听到消息,马上召庞煖商议,庞煖说:“剧辛自恃是老将,肯定有轻敌之心。如今李牧正在代郡防守,让他率军向南,从庆都这条路来,截断燕军的后路,我率领一支军队迎战,这样燕军就会腹背受敌,一定能将其擒获!”赵王听从了这个计策。

剧辛渡过易水,取道中山,首接进犯常山地界,军队士气很盛。庞煖率领大军驻扎在东垣,深挖壕沟,高筑壁垒,等待燕军到来。剧辛说:“我军深入赵国境内,如果他们坚守营垒不出来交战,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功了!”他问帐下:“谁敢去挑战?”

骁将栗元,是栗腹的儿子,想报父亲的仇,欣然愿意前往,剧辛说:“还得有一个人帮忙才行。”末将武阳靖请求同行,剧辛拨给他一万精锐士兵,让他们去攻打赵军。庞煖派乐乘、乐闲分兵两路在两翼等待,自己则亲自率军迎战。双方交锋,大约打了二十多个回合,一声炮响,两翼的赵军一起进攻,都用强弓硬弩向燕军乱射,武阳靖中箭身亡,栗元抵挡不住,掉转车头就跑,庞煖和两位将领在后面追杀,燕军一万精锐士兵,折损了三千多人。

剧辛大怒,急忙催促大军亲自接应,可庞煖己经回营了。剧辛攻打营垒攻不进去,就派人送信,约庞煖第二天在阵前单车相见,庞煖答应了,双方各自做准备。

到了第二天,双方都列好阵势,吩咐士兵:“不许放冷箭!”庞煖先乘着单车站在阵前,邀请剧将军会面。

剧辛也乘着单车出来,庞煖在车中欠身说:“很高兴看到将军身体还不错。”

剧辛说:“回想当年离开赵国与你分别,不知不觉到现在己经西十多年了,我己经衰老,你也容颜苍老,人生就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真是这样啊!”

庞煖说:“将军以前因为昭王礼贤下士,离开赵国投奔燕国,一时间豪杰纷纷归附,就像云追随龙,风追随虎。如今黄金台己经荒草丛生,无终的坟墓上树木都己经长得很粗了,苏代、邹衍相继去世,昌国君也回到我国,燕国的气运也可想而知了!老将军年过六十,在衰微的燕王朝廷中孤立无援,还贪恋兵权,拿着兵器做危险的事,这是想要干什么呢?”

剧辛说:“我受燕王三代的厚恩,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趁着我还有几年活头,想为国家报栗腹的耻辱!”

庞煖说:“栗腹无缘无故攻打我国的鄗邑,自己招致失败,这是燕国侵犯赵国,不是赵国侵犯燕国!”两人在军前反复问答,庞煖忽然大喊:“有人能得到剧辛首级的,赏三百金!”

剧辛说:“你为什么这么轻视我,我难道就不能取你的首级吗?”

庞煖说:“我们各自身负使命,就各自尽力吧!”

剧辛大怒,挥动令旗,栗元就率军杀了出来,这边乐乘、乐闲两车迎战,燕军渐渐落了下风,剧辛驱使大军大举进攻,庞煖也率领大军迎战,双方混战一场,燕军比赵军损失更多,天色己晚,双方都鸣金收兵。

剧辛回到营帐,心里闷闷不乐,想要撤军,又在燕王面前夸下了海口;想要不撤,又难以取胜,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有守营的军士来报告说:“赵国派人送信,现在在辕门外面,不敢擅自送进来。”剧辛让人把信取来,这封信封了好几层,封得很严实,打开一看,大致内容是:代州守将李牧,率军袭击督亢,截断您的后路,您应该赶快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我因为昔日的交情,不敢不告诉您。

剧辛说:“庞煖这是想动摇我军军心!就算李牧的军队来了,我又有什么可怕的?”他让人把信还给送信的人,约定第二天再决一死战。赵国使者离开后,栗元进言说:“庞煖的话,不可不信,万一李牧真的率军袭击我们的后路,我们腹背受敌,该怎么办呢?”

剧辛笑着说:“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刚才那么说,是为了稳住军心。你现在秘密传达军令,虚扎营寨,连夜撤退,我亲自断后,抵挡追兵。”栗元领命而去,可没想到庞煖探听到燕营是虚设的,就和乐乘、乐闲分三路追来。

剧辛且战且退,走到龙泉河的时候,探子来报告说:“前面旌旗遮路,听说来的是代郡的军队。”

剧辛大惊,说:“庞煖果然没骗我!”于是不敢往北前进,率军往东走,想夺取阜城,一路逃往辽阳,庞煖追了上来,在胡卢河展开大战。剧辛兵败,叹息道:“我有什么脸面做赵国的俘虏呢?”于是自刎而死,这一年是燕王喜十三年,秦王政五年。

栗元被乐闲擒获并斩杀,赵军斩获首级两万多,其余的燕军有的奔逃溃散,有的投降,赵军大获全胜。庞煖约李牧一起进军,夺取了武遂、方城等地。燕王亲自到将渠家中,求他做使者,向赵国认罪求和,庞煖看在将渠的面子上,班师回朝,奏报胜利。李牧仍然回去镇守代郡。赵悼襄王出城迎接庞煖,慰劳他说:“将军如此武勇,廉颇、蔺相如就好像还在赵国一样!”庞煖说:“燕国人己经屈服,应该趁这个时候联合各国,一起对抗秦国,才能保证没有忧患。”不知道合纵的事情会怎么样?且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