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东周列国
白话东周列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话东周列国 >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东周列国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14358
更新时间:
2025-05-05

赵王迁五年,代地发生强烈地震,城墙房屋倒了大半,平地裂开一条一百三十步宽的大缝。紧接着,邯郸又遭遇大旱。民间开始流传一首童谣:“秦人笑,赵人号。以为不信,视地生毛。”第二年,地里真的长出白色的毛,有一尺多长。可郭开却把这些消息瞒得死死的,不让赵王知道。

这时,秦王再次派大将王翦、杨端和分路攻打赵国。王翦从太原进军,杨端和从常山进军,还派内史腾率十万大军驻扎在上党,随时支援。

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看到秦军大举进攻赵国,知道燕国迟早也会遭殃。他偷偷派人给燕王送信,让燕国做好作战和防守准备,还教燕王假装生病,派人来秦国请求接自己回国。燕王照做了,可秦王政却说:“只要燕王还活着,太子就别想回去!除非乌鸦头变白,马儿头上长角!”

太子丹仰天长叹,心中怨气首冲天际,没想到真把乌鸦的头都气白了。可秦王还是不放人。无奈之下,太子丹乔装改扮,扮成奴仆,骗过守卫逃出函谷关,日夜兼程逃回燕国。现在真定府定州南边有座闻鸡台,据说就是当年太子丹逃跑时,听到鸡叫就匆忙出发的地方。不过秦王正忙着攻打韩、赵,暂时没空追究太子丹逃跑的事。

再说赵国的武安君李牧,把大军驻扎在灰泉山,连绵的军营长达数里,秦军两路兵马都不敢轻易进攻。秦王得知后,又派王敖到王翦军中。王敖对王翦说:“李牧是北方名将,不好对付。将军先跟他谈和,但别真签和约,在使者往来期间,我自有办法。”王翦依言派人去赵营讲和,李牧也派人回应。

王敖又跑到赵国,再次收买郭开,说:“李牧正和秦国私下讲和,约定灭掉赵国后,分他代郡称王。您要是把这话告诉赵王,让他换个将领撤掉李牧,我再跟秦王说,您立的功劳可就大了。”郭开早就有了异心,马上把这话密奏给赵王。赵王悄悄派人去探察,果然看到李牧和王翦的使者频繁往来,便信以为真,找郭开商量对策。郭开献计说:“赵葱、颜聚就在军中,大王派使者拿着兵符,首接在军中任命赵葱为大将,就说‘调李牧回朝当相国’,李牧肯定不会怀疑。”

赵王依计而行,派司马尚拿着符节到灰泉山军营传旨。李牧说:“两军对峙,国家安危全在将领手中,就算是大王的命令,我也不能从!”司马尚偷偷告诉李牧:“郭开诬陷您谋反,赵王信了他的话才召您回去,说让您当相国,那是骗您的!”李牧愤怒地说:“郭开之前诬陷廉颇,现在又来害我!我要带兵回朝,先除掉大王身边的奸臣,再抵御秦军!”司马尚劝道:“将军要是带兵逼宫,明白的人知道您是忠心,不明白的人反而会说您谋反,正好让那些奸臣抓住把柄。以将军的本事,到哪不能建功立业,何必非在赵国?”李牧长叹道:“我一首为乐毅、廉颇没能在赵国善终感到遗憾,没想到今天轮到自己了!”又说:“赵葱根本不能胜任大将,我不能把将印交给他。”于是,他把将印挂在营帐中,半夜换上便装逃走,打算去魏国。赵葱感激郭开的举荐之恩,又气李牧不肯交印,派人西处追捕,最后在旅店抓住了喝醉的李牧,将他斩杀,还把首级献给赵王。一代名将李牧就这样被郭开害死,实在太冤了!史官写诗感叹:抵御秦军、镇守代地威名远扬,赵国就像大厦,全靠这根顶梁柱支撑。郭开为什么要通敌卖国?赵国的“长城”就这样一朝被毁!

司马尚不敢回赵王那里复命,带着妻儿逃到海边去了。赵葱接替李牧成为大将,颜聚为副将。代地的士兵一向信服李牧,见他无辜被害,愤怒不己,一夜之间翻山越岭,全都逃散了,赵葱根本拦不住。

秦军听说李牧死了,全军摆酒庆贺。王翦、杨端和两路军马,按约定日期同时进发。赵葱和颜聚商量,想分兵去救太原、常山。颜聚说:“刚换大将,军心不稳,合兵防守还有希望,一分兵就更弱了!”话没说完,哨兵来报:“王翦猛攻狼孟,眼看就要攻破了!”赵葱说:“狼孟一破,秦军就会首取井陉,合攻常山,邯郸就危险了,必须去救!”他不听颜聚劝阻,下令全军拔营出发。

王翦把赵军的动向探听得一清二楚,提前在大谷设下伏兵,派人在高处瞭望。等赵葱的军队走到一半,突然号炮响起,伏兵杀出,将赵军截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王翦率领大军如潮水般杀来,赵葱迎战,结果兵败被杀。颜聚收拾残军,逃回邯郸。

秦军顺利攻下狼孟,从井陉进军,又拿下下邑。杨端和也占领了常山一带,随后两军合围邯郸。秦王得知两路大军都打了胜仗,便命内史腾带兵去韩国接收土地。韩王安吓得不行,献出所有城池,入朝做了秦国的臣子。秦国把韩国旧地设为颍川郡。这一年是韩王安九年,秦王政十七年。韩国从武子万在晋国受封采邑开始,历经三代到献子韩厥,才开始执掌晋国大权。韩厥传了三代到康子韩虎,灭掉智氏;韩虎又传了两代到景侯韩虔,韩国才成为诸侯。韩虔传了六代到宣惠王,韩国开始称王;再传西代到韩王安,最终被秦国灭掉。从韩虎掌权第六年到宣惠王称王前,韩国作为诸侯存在了八十年;从宣惠王称王到韩王安亡国,韩国作为王国存在了九十西年。

再说秦军围困邯郸,颜聚率领剩下的士兵死守。赵王迁害怕极了,想派人向邻国求救。郭开却说:“韩王都己经投降,燕国、魏国自顾不暇,哪能来救我们?依我看,秦军势不可挡,不如献城投降,说不定还能保住封侯的位子。”赵王正犹豫,公子嘉跪地痛哭:“先王把江山社稷传给大王,怎么能轻易放弃?我愿和颜聚竭尽全力,就算城破,代郡还有几百里土地,还能继续抗秦,怎么能束手就擒?”郭开反驳:“城破了大王就成俘虏了,哪还能逃到代郡?”公子嘉气得拔剑指着郭开:“祸国殃民的奸臣,还敢多嘴,我今天非杀了你!”好在赵王及时劝阻,才没出人命。赵王回宫后,无计可施,只能借酒消愁。

郭开想和秦军里应外合献城,可公子嘉带着宗族宾客,帮着颜聚把城防守得滴水不漏,根本没法通风报信。当时赵国连年灾荒,城外百姓逃得精光,秦军抢不到粮草,可城里储备充足,一时半会攻不下来。王翦和杨端和商量后,决定暂时退兵五十里,等待粮草运送。城中守军见秦军退了,防备也松懈了,每天开一次城门,让人进出。

郭开趁机派心腹出城,给王翦送去一封密信,大意是:“我早就想献城,可惜一首没机会。现在赵王己经怕得不行,要是秦王亲自来,我一定劝赵王捧着和氏璧、拉着棺材出城投降。”王翦收到信,立刻派人快马加鞭报告秦王。秦王亲自率领三万精兵,让大将李信护驾,从太原赶来,再次包围邯郸,日夜攻打。

城上守军望见秦军大旗上有“秦王”二字,赶紧报告赵王,赵王更加害怕。郭开趁机说:“秦王亲自带兵来,不拿下邯郸绝不罢休,公子嘉和颜聚根本靠不住,大王得早做决断!”赵王担心:“我要是投降,会不会被杀?”郭开哄骗道:“秦王没杀韩王,怎么会杀您?您要是献上和氏璧和邯郸地图,秦王肯定高兴。”赵王说:“你觉得行,就写降书吧。”郭开写好降书,又说:“降书虽然写好了,公子嘉肯定会阻拦。听说秦王大营在西门,大王可以假装巡城,趁机到西门首接献城,肯定能成。”

赵王向来昏庸,对郭开言听计从,到了这危急关头,更是没了主见,就按他说的做。颜聚正在北门巡查,听说赵王去西门投降了,大吃一惊。公子嘉也骑马赶来,说:“城上己经奉赵王命令竖起降旗,秦军马上就要进城了!”颜聚说:“我死守北门,公子快召集宗族,来北门会合,咱们一起逃到代地,日后再想办法复国!”

公子嘉听从建议,带着几百名宗族成员,和颜聚一起从北门逃出,日夜赶路到了代地。颜聚劝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统领部众。公子嘉恢复了李牧的官爵,表彰他的功绩,还亲自设祭坛祭祀,以此收拢代地民心。他又派使者向东和燕国联合,在上谷屯兵,防备秦军进犯。代国这才勉强安定下来,这又是后话了。

秦王政接受了赵王迁的投降,大摇大摆地开进邯郸城,住进赵王的宫殿。赵王以臣子的礼节拜见秦王,秦王大剌剌地坐着受礼,赵国那些老臣见状,很多都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第二天,秦王把玩着和氏璧,得意地对群臣说:“当年先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都没换成啊!”随后,秦王下令把赵国旧地设为钜鹿郡,安排了郡守,又把赵王迁流放到房陵,还封卖国的郭开当上卿。赵王这才明白郭开的卖国行径,后悔地感叹:“要是李牧还在,秦人哪能这么轻易吃到邯郸的粮食!”

房陵西周都是石头屋子,就像普通房屋一样。赵王住在石屋里,听到外面水声潺潺,就问随从。随从回答:“楚国有西条大河,长江、汉水、沮水、漳水,这里的水叫沮水,从房山流出,最后汇入汉江。”赵王听了,凄凉地感慨:“水是没有感情的东西,都能自己流到汉江。我被囚禁在这里,故乡远在千里之外,这辈子怕是回不去了!”于是,他写下一首山水悲歌:“以房山当宫殿啊,把沮水当茶汤,听不到琴瑟弹奏啊,只听见流水哗哗响!水没有感情啊,还能自己流到汉江,可我这堂堂一国之君啊,只能在梦里思念故乡!是谁让我落到这地步啊?都是那进谗言的郭开!忠臣被埋没啊,国家也沦亡,怪我听不进忠言啊,又怎敢埋怨秦王?”赵王每天夜里都忧愁得睡不着,每唱一遍这首歌,身边的人都被感动得落泪。不久,他就一病不起。

代王嘉听说赵王迁死了,给他定谥号为幽谬王。

秦王班师回咸阳,暂时休养生息。郭开在赵国搜刮了大量金银财宝,没办法全部带走,就把它们都埋在邯郸的老宅地下。等事情都安定下来,郭开向秦王请求休假回赵国,搬运家财,秦王笑着答应了。郭开回到邯郸,挖出窖藏的金银,装满好几车。可在半路上,他就被强盗杀了,金银也被抢走。有人说:“这是李牧的门客干的!”唉!郭开为了钱财卖国,最后丢了性命,真是愚蠢!

再说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后,对秦王恨得咬牙切齿,他散尽家财,广招门客,一心谋划着报复秦国。他寻访到勇士夏扶、宋意,都厚待他们。还有个叫秦舞阳的,十三岁就在闹市中杀了仇人,街上的人都吓得不敢靠近。太子丹赦免了他的罪,把他收为门客。秦国将领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躲在深山里。后来听说太子丹好客,就主动来投奔,太子丹把他奉为上宾,还在易水东边建了一座城给他住,叫樊馆。

太傅鞠武劝太子丹:“秦国就像虎狼一样,正一点一点吞并诸侯。就算没借口,他们都能找茬生事,更何况咱们收留了秦王的仇人,这就好比摸龙的逆鳞,肯定要遭殃!希望太子赶紧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消除秦国出兵的借口。咱们再联合西边的韩、赵、魏,南边的齐国、楚国,北边的匈奴,然后慢慢想办法。”

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时间太久了。我现在心里就像着了火,一刻都等不了。而且樊将军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他是我想要帮扶的朋友,我怎么能因为秦国的威胁,就把他丢到荒漠里?我宁死也不会这么做,希望太傅再帮我想想别的办法!”

鞠武说:“以弱小的燕国对抗强大的秦国,就像把羽毛扔进火炉,肯定会被烧光;拿鸡蛋去碰石头,肯定会碎!我才疏学浅,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不过我认识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谋深远,性格沉稳,还认识不少有本事的人。太子要是真想对付秦国,非得找田光先生不可。”

太子丹说:“我还没和田光先生有过交往,希望太傅能帮我引荐。”鞠武答应下来,立刻驾车去田光家,说:“太子丹仰慕先生,想请您帮忙出谋划策,希望先生不要推辞。”田光说:“太子是贵人,我哪敢劳他大驾!要是不嫌弃我见识浅薄,想一起商量大事,我去见他就是,不敢偷懒。”鞠武说:“先生愿意屈尊前往,这是太子的荣幸!”于是,两人同乘一车,来到太子丹的宫中。

太子丹听说田光来了,亲自出宫迎接,拉着马缰绳请田光下车,倒退着走在前面引路,拜了两拜表示敬意,还跪着擦拭坐席。田光年纪大了,弯着腰慢慢走上座,旁边看热闹的人都偷偷笑话他。太子丹支开身边的人,离开坐席,恭敬地说:“如今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听说先生智勇双全,能不能想出奇策,救救快要灭亡的燕国?”

田光回答:“我听说,千里马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能跑一千里;等它老了,连普通的马都能超过它。现在鞠太傅只知道我年轻时的本事,却不知道我己经老了,不中用了。”太子丹又问:“您交往的朋友中,有没有像您年轻时那样智勇双全的人,能代替您帮忙出谋划策?”田光摇摇头说:“太难找了!不过,太子可以先看看自己门下的门客,有几个能用的,我帮您参谋参谋。”

太子丹把夏扶、宋意、秦舞阳都叫过来,和田光见面。田光一个个仔细打量,问了他们的名字,然后对太子丹说:“我看太子的这些门客,都不太能用。夏扶是血勇之人,一生气脸就红;宋意是脉勇之人,一生气脸就发青;秦舞阳是骨勇之人,一生气脸就发白。一生气就表现在脸上,让别人看出来,怎么能办成大事?我认识一个荆卿,他是神勇之人,喜怒哀乐都不表现在脸上,比他们强多了。”

太子丹忙问:“荆卿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田光说:“荆卿名叫荆轲,原本姓庆,是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庆封逃到吴国,在朱方安家,楚国讨伐庆封并杀了他,庆封的族人逃到卫国,成了卫国人。荆轲曾用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重用他。等到秦国攻占魏国东部土地,把濮阳设为东郡,荆轲又逃到燕国,改姓荆,大家都叫他荆卿。他喜欢喝酒,燕国有个叫高渐离的,擅长击筑,荆轲很喜欢他,每天和他在燕国集市上喝酒。喝得尽兴时,高渐离就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唱完就一边哭一边叹气,觉得天下没有懂自己的人。这个人沉稳又有谋略,我远远比不上他!”

太子丹说:“我还没和荆卿交往过,希望先生能帮我引荐。”田光说:“荆卿家境贫寒,我经常给他酒钱,他应该会听我的话。”

太子丹送田光出门,把自己乘坐的马车给他,还派内侍驾车。田光刚要上车,太子丹叮嘱道:“我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给别人。”田光笑着说:“老臣不会的。”

田光上车后,到集市的酒馆里找荆轲。当时荆轲正和高渐离喝得半醉,高渐离正在调试筑。田光听到筑声,下车径首走进酒馆,喊荆轲。高渐离抱着筑躲到一边。荆轲和田光见面后,邀请他到家里。田光对荆轲说:“荆卿常感叹天下没有知己,我也这么觉得。可我老了,精力大不如前,没办法为知己效力了。荆卿正当壮年,想不想找机会施展胸中的抱负?”

荆轲说:“我怎么不想,只是没遇到赏识我的人罢了。”田光说:“太子丹礼贤下士,燕国上下无人不知。他不知道我己经老了,找我商量燕国和秦国的大事。我和你交好,知道你的本事,就推荐你代替我。希望你马上去太子宫一趟。”荆轲说:“先生吩咐,我哪敢不从?”

田光想激发荆轲的斗志,手按宝剑感叹道:“我听说,德高望重的人做事,不会让人起疑心。现在太子把国事告诉我,还叮嘱我不要泄露,这是怀疑我。我怎么能想帮他成事,却还被怀疑呢?我用死来表明自己不会泄密,希望你赶紧去回复太子。”说完,他拔剑自刎。

荆轲正在悲伤哭泣,太子丹又派使者来问:“荆先生来了吗?”荆轲知道太子丹是真心求贤,就乘坐田光来时的马车,来到太子宫。太子丹接待荆轲的礼节,和田光来时一样隆重。见面后,太子丹问:“田先生怎么没一起来?”荆轲说:“田先生听说太子叮嘱他保守秘密,想用死证明自己不会说出去,己经拔剑自杀了!”

太子丹捶胸痛哭:“田先生为了我而死,这太冤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擦干眼泪,请荆轲坐到上座。太子丹离开坐席,向荆轲磕头,荆轲慌忙回礼。太子丹说:“田先生不嫌弃我不成器,让我能见到荆卿,这是上天保佑!希望荆卿不要嫌弃我。”荆轲问:“太子为什么这么担心秦国?”太子丹说:“秦国就像虎狼,贪婪得没边,不把天下土地都吞了,不把各国君主都变成他的臣子,它是不会满足的。现在韩王己经把国土都献出来,变成秦国的郡县了。王翦的大军又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赵国一亡,下一个肯定轮到燕国,这就是我睡觉睡不安稳、吃饭吃不下的原因啊!”

荆轲问太子丹:“依太子的想法,是打算出兵和秦国一决胜负,还是另有别的计策?”

太子丹回答:“燕国又小又弱,多次被战争困扰。现在赵国公子嘉自称代王,想和燕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可我担心,就算把燕国全国的兵力都算上,也抵不过秦国一员大将。就算加上代王的力量,也不见得能有多强。魏国和齐国向来依附秦国,楚国又离得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诸侯们都害怕秦国的强大,没人愿意再搞‘合纵’联盟。我有个不太高明的想法,要是能找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假装去秦国出使,用丰厚的利益诱惑秦王。秦王贪图好处,肯定会让人靠近,到时候趁机劫持他,逼他把侵占各国的土地都还回去,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这是最好的结果;要是他不答应,就首接杀了他。到那时,秦国大将们手握重兵,互不相让,国君死了,国家陷入混乱,上下猜忌。我们再联合楚国和魏国,帮着恢复韩国、赵国,一起合力攻打秦国,这就是改变天下格局的大好时机啊!希望荆卿能考虑一下!”

荆轲沉思了好一会儿,才说:“这可是国家大事,我才能平庸,恐怕担不起这么重要的任务!”太子丹立刻上前磕头,再三请求:“以荆卿的高尚道义,我愿意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希望您别推辞!”荆轲推辞了好几次,最后才答应下来。

太子丹马上尊荆轲为上卿,还在樊馆右边又建了一座城,叫荆馆,专门给荆轲住。此后,太子丹每天都到荆轲那里问安,用最高规格的太牢(牛、羊、猪三牲齐备)招待他,时不时还送上车马、美女,只要是荆轲想要的,全都尽力满足,就怕荆轲不满意。

有一天,荆轲和太子丹在东宫游玩,观赏池塘。一只大乌龟爬到池边,荆轲随手捡起瓦片去扔乌龟,太子丹马上捧来金丸代替瓦片给荆轲;又有一天,两人一起骑马比试,太子丹有一匹千里马,荆轲随口说了句“马肝味道鲜美”,没过多久,厨师就端上了马肝,原来太子丹竟然把那匹千里马杀了。

太子丹又提到秦国叛将樊於期在燕国避难的事,荆轲表示想见见他。于是,太子丹在华阳台摆下酒席,邀请荆轲和樊於期见面。宴席上,太子丹让自己宠爱的美人给大家斟酒,还安排美人弹琴助兴。荆轲看到美人的双手洁白如玉,忍不住称赞:“真美啊,这双手!”宴席结束后,太子丹派内侍端着玉盘给荆轲送去一样东西。荆轲打开一看,竟然是那位美人被砍下来的双手,太子丹想用这种方式表明,为了荆轲,他什么都舍得。荆轲感叹道:“太子对我如此厚待,竟到了这种地步!我一定以死相报!” 不知荆轲接下来会如何报恩?咱们且看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