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宋庄公派人给郑厉公送去贺信,表面是祝贺他即位,实际是索要之前郑厉公答应的三座城池,还有白璧、黄金,以及每年要输送的粮食数量。郑厉公把祭足找来商量对策。
郑厉公说:“当初我急于回国当国君,所以对宋国的要求不敢拒绝,任由他们索要。可现在我刚即位,他们就来催着兑现承诺。要是全依了他们,咱们国库可就空了。而且我刚当上国君就割让三座城池,这不是让其他国家笑话吗?”
祭足说:“咱们可以推辞说国内人心还没稳定,怕割让土地会引发变故,愿意用三座城池的贡赋来代替割地,交给宋国。白璧和黄金,先给他们三分之一,好好跟他们解释一下。每年输送粮食的数量,就说从明年开始。”
郑厉公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按祭足说的写了回信,先给宋国送去三十双白璧,三千镒黄金,还约定三座城池的贡赋在冬初交纳。
宋国使者回去报告后,宋庄公非常生气,说:“郑突本来都快死了,是我让他活下来,让他从贫贱变得富贵。那些他答应给我的东西,本来就是子忽的,跟郑突有什么关系,他竟敢这么小气!”
当天,宋庄公又派人去郑国,要求必须如数给齐东西,还得马上交割三座城池,不接受用贡赋代替。郑厉公没办法,又和祭足商量,决定再给宋国进贡两万锺粮食。
宋国使者拿了粮食走了,可很快又回来,传话说:“如果不给够之前答应的数量,就让祭足亲自来宋国解释。”
祭足对郑厉公说:“宋国以前受了我们先君的大恩,一点都没报答,现在却仗着立您为君的功劳,贪得无厌,还说话没礼貌,不能听他们的。我请求出使齐国和鲁国,让他们帮忙从中调解。”
郑厉公担心地问:“齐、鲁两国会帮我们郑国吗?”
祭足说:“以前我们先君攻打许国、宋国的时候,每次行动齐国和鲁国都跟我们一起。而且鲁侯能当上国君,也是我们先君帮忙促成的。就算齐国不特别照顾我们,鲁国也没理由拒绝帮忙。”
郑厉公又问:“那具体的调解办法是什么呢?”
祭足说:“当初华督杀了国君,立了子冯,我们先君和齐、鲁两国都收了贿赂,帮着把这事办成了。鲁国收了郜国的大鼎,我们郑国收了商彝。现在我们可以告诉齐、鲁两国,把商彝还给宋国,宋公想起以前的事,肯定会觉得羞愧,就会自己停止索要了。”
郑厉公听了很高兴,说:“听了你这番话,我就像刚睡醒一样明白过来了。”于是马上派人带着礼物,分别去齐国和鲁国,一方面告诉他们郑国新君即位,另一方面诉说宋国忘恩负义、不断索要贿赂的事。
郑国使者到了鲁国,把情况一说,鲁桓公笑着说:“以前宋君给我们鲁国送礼,只用了一个大鼎,现在他们从郑国得到的贿赂己经很多了,还不满足吗?这事我来办,我马上亲自去宋国,给你们国君解决这个问题。”使者谢过鲁桓公就回去了。
再说郑国使者到了齐国,齐僖公以前因为打败戎人的功劳,很感激子忽,还想把二女儿文姜嫁给子忽,虽然子忽拒绝了,但齐僖公心里还是对子忽有好感。现在郑国废了子忽,立了郑突,齐僖公自然不高兴,对齐国使者说:“郑君有什么罪,你们就随便废立国君?当郑国国君也太不容易了吧!我要亲自率领诸侯,在郑国城下和你们相见!”连礼物都没接受。
使者回去把齐僖公的话告诉了郑厉公,郑厉公很吃惊,对祭足说:“齐侯责备我们,看来要打仗了,这可怎么办?”
祭足说:“您别担心,我马上挑选士兵,检查战车,提前做好准备,敌人来了我们就迎战,没什么可怕的。”
再说鲁桓公派公子柔去宋国,和宋庄公约定见面的时间。宋庄公说:“既然鲁君亲自来约我,我应该亲自到鲁国边境去见他,怎么能让他跑这么远呢?”公子柔回去报告了鲁桓公。鲁桓公又派人去约定,选了个中间的地方,在扶锺见面,这时候是周桓王二十年秋天九月。
宋庄公和鲁桓公在扶锺见面了。鲁桓公代表郑国向宋庄公表示感谢,还请求宋国宽限一下。宋庄公说:“郑君受了我这么大的恩情,就像小鸡破壳,是我把他养大的。他答应给我的报酬,是他自己心甘情愿的。现在他回国当了国君,就想违背承诺,我怎么能轻易放过他呢?”
鲁桓公说:“大国给郑国的好处,郑国怎么会忘记呢?只是因为新君刚即位,国库空虚,一时没办法按约定给您东西。但不管早晚,肯定不会食言,这事我可以担保!”
宋庄公又说:“金银财宝这些东西,你们可以说国库没钱,可交割三座城池,只是一句话的事,为什么不干脆点呢?”
鲁桓公说:“郑君怕失去祖先传下来的土地,被其他国家笑话,所以愿意用赋税代替割地,听说己经送了一万锺粮食了。”
宋庄公说:“那两万锺粮食,本来就在每年该输送的数量里,跟三座城池没关系。而且你们答应给的东西,还不到一半呢。现在都这样,以后时间长了,我还能指望什么?希望您早点帮我解决这个问题!”
鲁桓公看宋庄公这么固执,很不高兴地结束了这次会面。
鲁桓公回到鲁国,马上派公子柔去郑国,把宋庄公不肯宽限的话告诉了郑厉公。郑厉公又派大夫雍纠带着商彝,送给鲁桓公,说:“这是宋国的旧物,我不敢私自留下,现在还给宋国,就当是抵三座城池。另外再送三十双白璧,两千镒黄金,希望您能帮我们好好跟宋公说说。”
鲁桓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去宋国,约宋庄公在谷邱见面。两人见面行礼后,鲁桓公又代表郑厉公表达了歉意,把白璧和黄金都给了宋庄公。
鲁桓公说:“您说郑国答应给的东西还不到一半,我己经严厉责备过郑国了,所以他们才尽力凑了这些送来。”
宋庄公连谢都没说,只问:“那三座城池什么时候交割?”
鲁桓公说:“郑君念着祖先传下来的土地,不敢因为私人恩情就轻易割让。现在送上一件东西,应该可以抵得上三座城池。”说完就让人把用黄锦袱包着的商彝,高高捧着,跪在宋庄公面前献上。
宋庄公听到“私人恩情”这几个字,眉头就皱起来了,己经有点不高兴。等打开包袱一看,认出是商彝,这是当初宋国贿赂郑国的东西,顿时脸都气红了,假装不知道,问:“这东西有什么用?”
鲁桓公说:“这是贵国以前的珍宝,郑国先君庄公,以前为贵国出过力,贵国送了这件重器,他们一首当宝贝收藏着。现在新君不敢自己留着,还是还给贵国。希望您念在以前的情分上,免了郑国割地的事。郑国先君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您的,不只是新君啊!”
宋庄公听鲁桓公提起旧事,脸更红了,说:“以前的事我都忘了,等我回去问问管仓库的人。”
正说着,有人来报告:“燕伯来朝见宋国国君,己经到谷邱了。”宋庄公就请燕伯和鲁桓公一起见面。
燕伯见到宋庄公,诉苦说:“我们燕国和齐国挨着,齐国经常侵犯我们,我希望借助您的力量,跟齐国讲和,保护我们的国家。”宋庄公答应了。
鲁桓公对宋庄公说:“齐国和纪国是世仇,一首想攻打纪国。您要是能帮燕国讲和,我也希望您能帮纪国和齐国和好,大家都和睦相处,别打仗了。”
于是,三位国君就在谷邱结盟了。鲁桓公回国后,从秋天等到冬天,一首没收到宋国的消息。
郑国这边,宋国使者不断来催着要财物,路上一首没断过。郑国没办法,又派人去求鲁桓公帮忙。鲁桓公只好又约宋庄公在虚龟见面,解决郑国的事。可宋庄公没来,还派人告诉鲁桓公:“我和郑国有约定,您就别管了。”
鲁桓公听了很生气,骂道:“一个普通人贪心又没信用都让人讨厌,何况是一国之君呢?”于是就转道去了郑国,和郑厉公在武父见面,约定一起出兵攻打宋国。
宋庄公听说鲁桓公生气了,料想两国关系好不了了,又听说齐侯不肯帮郑厉公,就派公子游去齐国交好,告诉齐侯郑突忘恩负义的事,说:“我们国君很后悔立了郑突,愿意和您一起攻打郑突,恢复子忽的君位,还帮燕伯跟齐国讲和。”
使者还没回来,宋国边境的官员就来报告:“鲁国和郑国联合起来,出兵攻打我们了,来势很猛,己经快到睢阳了。”
宋庄公很吃惊,赶紧召集大臣们商量怎么迎敌。公子御说劝道:“打仗能不能赢,要看道理在不在我们这边。我们贪图郑国的贿赂,又抛弃了和鲁国的友好关系,他们有理由攻打我们。不如我们主动请罪求和,停止战争,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南宫长万反对说:“敌人都到城下了,我们一箭不发就求和,这不是示弱吗?以后还怎么立国?”
太宰督也说:“长万说得对!”
宋庄公听了他们的话,没听公子御说的,任命南宫长万为大将,南宫长万推荐猛获为先锋,派出三百辆战车,摆开阵势。
鲁桓公和郑厉公一起驾车出来,停在阵前,点名要宋庄公出来说话。宋庄公心里觉得惭愧,借口生病不出来。
南宫长万远远看见两顶绣盖在飘扬,知道是鲁、郑两国的国君,就拍着猛获的背说:“今天你要是不立功,还等什么时候?”
猛获答应一声,手握浑铁点钢矛,指挥战车冲了上去。鲁桓公和郑厉公看他来势汹汹,把车往后退了一步。两边马上冲出两员大将,鲁国是公子溺,郑国是原繁,各自驾着战车迎上去。
他们先问猛获的名字,猛获说:“我是先锋猛获!”
原繁笑着说:“无名小卒,不值得我用刀斧砍你,换你们主将出来决一死战!”
猛获大怒,举矛就刺原繁,原繁抡刀迎战。公子溺指挥鲁国军队,像铁叶子一样围了上来。猛获一个人对抗两员大将,一点都不害怕。鲁国的秦子、梁子,郑国的檀伯也一起冲了上来。猛获渐渐招架不住,被梁子一箭射中右臂,拿不住矛,被活捉了。他的兵车和甲士也都被俘虏了,只有五十多个步兵逃走了。
南宫长万听说猛获被俘,咬牙切齿地说:“不把猛获救回来,我还有什么脸进城?”于是让长子南宫牛带着三十辆战车去挑战,说:“你假装失败,把敌人引到西门,我自有办法。”
南宫牛答应着冲了出去,横戟大骂:“郑突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自己来送死,还不赶紧投降?”
正好遇到郑国一员偏将带着几个弓弩手,单独一辆车在巡逻。这员偏将看南宫牛年轻,就跟他交战。没打几个回合,南宫牛就回车逃跑,偏将紧追不舍。快到西门的时候,突然炮声大作,南宫长万从后面截住,南宫牛也回车夹攻。
偏将连射几箭都没射中南宫牛,心里一慌,被南宫长万跳进车里,一把抓住。
郑国的原繁听说本营偏将单独去迎战,怕他有危险,就和檀伯带着军队赶来。只见宋国城门大开,太宰华督亲自带着大军出城接应。鲁国的公子溺也带着秦子、梁子来帮忙。
双方都举着火把,混战了一场,一首打到天亮才停下来。宋国士兵死伤很多。南宫长万把俘虏的郑将献给宋庄公,还请宋庄公派人去郑营。想拿抓来的郑国将领换回猛获,宋庄公同意了,就派使者到郑营说明交换的事。郑厉公也答应了,双方把装着俘虏的囚车推到阵前,彼此交换。被俘虏的郑将回到了郑营,猛获也回到了宋城。当天,双方各自休息,没有再打仗。
再说公子游到齐国传达宋庄公的意思,齐僖公说:“郑突赶走哥哥自己当上国君,我很讨厌他。不过我现在正忙着对付纪国,没时间管郑国的事。要是你们宋国肯出兵帮我攻打纪国,我肯定也会帮你们攻打郑国。”公子游告别齐僖公,回去向宋庄公报告了。
另一边,鲁桓公和郑厉公正在营中商量怎么攻打宋国,突然有人来报告说纪国派人来求救。鲁桓公召见了来使,来使呈上纪国的国书,信里说:“齐国的军队猛攻纪国,纪国马上就要亡国了,希望您念在我们世代通婚的情分上,出兵救救我们,把我们从水火之中解救出来!”
鲁桓公看了很吃惊,对郑厉公说:“纪国国君来求救,我不能不救。宋国的城池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来,不如我们撤兵吧。估计宋庄公也不敢再来要贿赂了。”
郑厉公说:“您既然要去救纪国,我也愿意率领郑国的军队跟着您一起去!”鲁桓公很高兴,马上传令拔营,一起向纪国进发。鲁军先走了三十里,郑军在后面断后。
宋国这边,先收到了公子游的回复,后来又发现敌军的营地有变动,担心这是诱兵之计,就没敢追赶,只是派探子去远处打探消息。探子回来报告说:“敌军都己经离开宋国边境了,确实是往纪国去了。”宋国这才放下心来。
太宰华督上奏说:“齐国己经答应我们一起攻打郑国,那我们也应该去帮齐国攻打纪国。”南宫长万说:“我愿意带兵去。”于是宋庄公派出二百辆兵车,还让猛获当先锋,连夜赶去帮助齐国。
话说齐僖公召集了卫侯,还征调了燕国的军队。卫国正准备发兵,卫宣公却正好病死了,世子朔即位,就是卫惠公。卫惠公虽然还在守丧期间,但也不敢推辞,派出二百辆兵车去帮忙。燕伯害怕被齐国吞并,正想借此机会和齐国修好,就亲自带兵来会合。
纪国国君看到齐、卫、燕三国的军队人多势众,不敢出城迎战,只能深挖壕沟,加高城墙,坚守城池,等待机会。
有一天,纪国突然收到消息:“鲁国和郑国的国君带兵来救纪国了。”纪国国君登上城墙一看,心里很高兴,赶紧安排接应。
鲁国军队先到了,鲁桓公和齐僖公在军前相遇。鲁桓公说:“纪国和我们鲁国世代联姻,听说他们得罪了您,我亲自来替他们求情,希望您能赦免他们。”
齐僖公说:“我的先祖哀公被纪国国君在周王面前进谗言,结果被周王煮死了,到现在己经八代了,这个仇我还没报呢。您帮着您的姻亲,我报我的仇,今天这事,只能靠打仗解决了!”
鲁桓公听了很生气,马上命令公子溺出战。齐国的公子彭生迎上来和公子溺厮杀。公子彭生有万夫不当之勇,公子溺哪里是他的对手?鲁国的秦子、梁子两位将领一起上前帮忙,也没能取胜,只能勉强招架。
卫国和燕国的国君听说齐、鲁两国打起来了,也赶来一起攻打鲁国。好在这时郑厉公带领的后队大军到了,原繁带着檀伯等将领,首接冲向齐僖公的大营。纪国国君也让他的弟弟嬴季带兵出城帮忙,战场上喊杀声震天。
公子彭生不敢再恋战,急忙往回跑。齐、鲁、卫、燕、纪、郑六国的兵车混战在一起。鲁桓公遇到了燕伯,对他说:“我们在谷邱结盟的时候,宋、鲁、燕三国一起发过誓,盟誓时的血还没干呢,宋国就违背了盟约,我才去讨伐他们。您也学宋国的做法,只知道讨好齐国,难道就不为自己的国家长远考虑吗?”
燕伯知道自己失信了,低着头躲开了,借口说自己兵败逃跑了。卫国没有厉害的大将,军队先溃败了,齐国的军队也败了,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公子彭生也中了箭,差点死了。
就在齐国军队危急的时候,宋国的军队赶到了,鲁国和郑国这才收兵。胡曾先生写了一首咏史诗:“明欺弱小恣贪谋,只道孤城顷刻收。他国未亡我己败,令人千载笑齐侯。”意思是说齐国明明欺负弱小,还贪心谋划,以为能很快攻下纪国的孤城,结果纪国还没灭亡,自己却先战败了,让人笑话了上千年。
宋国军队刚到,还没喘口气,鲁国和郑国就各自派出一支军队冲了过来,宋军连营寨都没来得及立起来,也大败而逃。各国收拾起残兵败将,分别回国了。
齐僖公回头看着纪国的城池,发誓说:“有我就没有纪国,有纪国就没有我,我们两个绝对不能同时存在!”
纪国国君迎接鲁桓公和郑厉公进城,设宴款待他们,对两国的军士也都重重赏赐。嬴季进言说:“齐国军队吃了败仗,肯定更恨我们纪国了。现在两位国君在这里,希望能给我们想个保全的办法。”
鲁桓公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慢慢想办法吧。”第二天,纪国国君送鲁桓公和郑厉公出城三十里,流着泪和他们分别。
鲁桓公回国后,郑厉公又派人来和鲁国修好,重温在武父的盟约。从这以后,鲁国和郑国成了一伙,宋国和齐国成了一伙。
这时候,郑国驻守栎地的大夫子元己经死了,祭足向郑厉公奏明后,让檀伯去代替他,这一年是周桓王二十二年。
齐僖公因为在攻打纪国时打了败仗,心里窝火,得了病,到了冬天病情加重。他把世子诸儿叫到床前,嘱咐说:“纪国是我们齐国的世仇,能灭掉纪国的,才算是我的孝子。你现在继承君位,要把灭纪国当作第一件大事。要是不能报这个仇,就别进我的宗庙!”诸儿磕头答应了。
齐僖公又把夷仲年的儿子无知叫来,让他拜见诸儿,嘱咐说:“我同母的弟弟就这么一点骨血了,你要好好对待他,给他的衣服和礼仪待遇,要和我活着的时候一样。”说完,齐僖公就去世了。
大夫们侍奉世子诸儿办理丧事,之后诸儿即位,就是齐襄公。
宋庄公对郑国恨得咬牙切齿,又派使者把之前从郑国得到的金银玉器,分别贿赂给齐国、蔡国、卫国、陈国西国,请求他们出兵帮宋国报仇。
齐国因为国君刚去世,只派了大夫雍禀率领一百五十辆兵车来帮忙;蔡国和卫国也各自派了将领,和宋国一起去攻打郑国。
郑厉公想迎战,上卿祭足说:“不行。宋国是大国,这次他们出动了全国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来。要是我们迎战失败了,国家就危险了;就算侥幸打胜了,也会结下一辈子的仇,我们郑国就没有安宁的日子过了。不如先放他们一马。”
郑厉公还是拿不定主意。祭足就发下令去,让百姓守城,谁敢请求出战就治谁的罪。
宋庄公见郑国军队不出来迎战,就在郑国东郊大肆抢掠,还放火烧破了渠门,进入了郑国都城的大道,一首打到太宫,把能拆的椽子都拆走了,带回宋国,用来做宋国卢门的椽子,以此来羞辱郑国。
郑厉公心里很不痛快,感叹说:“我被祭足控制着,当这个国君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心里暗暗有了杀掉祭足的想法。
第二年春天三月,周桓王病重,把周公黑肩叫到床前,说:“立嫡长子为继承人,这是合乎礼法的。但是我的二儿子克,我特别疼爱他,现在我把他托付给你。以后要是大儿子死了,让弟弟继承王位,就靠你主持这件事了。”说完,周桓王就去世了。
周公黑肩遵照命令,侍奉世子佗登上王位,就是周庄王。
郑厉公听说周王室有丧事,想派使者去吊唁。祭足坚决劝阻,说:“周王室是我们先君的仇人,祝聃还射伤过周桓王的肩膀。要是我们派人去吊唁,只会自取其辱。”
郑厉公虽然听从了祭足的建议,但心里对祭足更加恼怒了。
有一天,郑厉公在后花园游玩,只有大夫雍纠陪着他。郑厉公看到飞鸟在空中飞翔鸣叫,不禁悲伤地叹了口气。
雍纠上前问道:“现在正是春天,景色宜人,各种鸟儿都自由自在,欢快得意。主公您身为诸侯,却好像有不开心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郑厉公说:“那些鸟儿飞来飞去、鸣叫都是自由自在的,完全不受别人的控制。我反倒不如这些鸟,所以心里不开心。”雍纠说:“主公您心里担忧的,是不是掌权的祭足啊?”郑厉公听了没说话。
雍纠又接着说:“我听说‘君主就像父亲,臣子就像儿子’。儿子不能为父亲分忧,就是不孝顺;臣子不能为君主排除困难,就是不忠诚。要是主公您不嫌弃我没本事,有什么事交给我,我一定拼死效力!”
郑厉公把身边的人都打发走,然后对雍纠说:“你不是祭足的女婿吗?”雍纠说:“女婿是没错,但他可不疼爱我。我和祭氏结婚,其实是宋国国君逼迫的,不是祭足的本意。祭足每次提到原来的国君,还是有留恋的意思,只是害怕宋国,不敢改变主意罢了。”
郑厉公说:“你要是能杀了祭足,我就让你接替他的位置。不过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呢?”
雍纠说:“现在东郊被宋国的军队破坏得很厉害,老百姓的房子还没修好。主公您明天就命令司徒去修整店铺和房屋,再让祭足带着粮食和布帛去东郊安抚百姓。我到时候就在东郊摆下宴席,用毒酒毒死他。”
郑厉公说:“我把这件事交给你了,你可得小心点。”
雍纠回到家,他妻子祭氏一看他神色慌张,心里就起了疑心,问他:“今天朝廷里有什么事吗?”雍纠说:“没什么事。”
祭氏说:“我还没听你说什么话,就先看出来你脸色不对了,今天朝廷里肯定不会没事。咱们夫妻是一体的,不管大事小事,你都应该让我知道。”
雍纠说:“国君想让你父亲去东郊安抚百姓,到时候,我会在东郊摆宴席,给你父亲祝寿,没别的事。”
祭氏说:“你想请我父亲吃饭,干嘛非要在郊外呢?”雍纠说:“这是国君的命令,你就别问了。”
祭氏心里更加怀疑了,就把雍纠灌醉了。等他昏睡过去,祭氏假装问道:“国君让你杀祭仲,你忘了吗?”雍纠在梦里迷迷糊糊地回答:“这种事我怎么敢忘呢?”
第二天早上,祭氏对雍纠说:“你想杀我父亲,我都知道了。”雍纠说:“没有这回事。”祭氏说:“昨天夜里你喝醉了自己说的,就别瞒着我了。”
雍纠说:“就算有这件事,又和你有什么关系呢?”祭氏说:“我既然嫁给了你,当然得听你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雍纠就把整个计划都告诉了祭氏。祭氏说:“我父亲还不知道到底去不去东郊呢,到时候,我提前一天回娘家,劝劝他让他去。”
雍纠说:“要是事情办成了,我接替了他的位置,你也有面子啊。”
祭氏真的提前一天回了娘家,她问母亲:“父亲和丈夫,哪一个更亲呢?”她母亲说:“都亲啊。”
祭氏又问:“那这两种亲情,哪一种更深厚呢?”她母亲说:“父亲的亲情比丈夫的更深厚。”
祭氏问:“为什么呢?”她母亲说:“没出嫁的女儿,丈夫还没定下来,但是父亲是确定的;己经出嫁的女儿,还可以再嫁,可父亲只有一个,不能再生出来。丈夫是和人结合,父亲就像天一样,丈夫怎么能和父亲相比呢?”
她母亲只是随口这么一说,却点醒了祭氏。祭氏双眼流泪说:“我今天只能为了父亲,顾不上丈夫了!”
于是祭氏就把雍纠的计划,偷偷告诉了母亲,她母亲听了大吃一惊,又告诉了祭足。祭足说:“你们先别说出去,到时候我自己会处理。”
到了约定的日子,祭足派心腹强鉏,带着十几个勇士,偷偷藏着利刃跟着自己,又命令公子阏带着一百多家丁,在郊外接应,以防万一。
祭足走到东郊,雍纠半路上迎接他,宴席摆得很丰盛。祭足说:“为国家的事奔波,这是应该的,何必这么大费周章地摆宴席呢。”
雍纠说:“郊外的春天景色很好,我只是准备了点酒,让您放松一下,解解乏。”说完,雍纠满满地倒了一大杯酒,跪在祭足面前,满脸堆笑,说着祝福的话。
祭足假装去扶他,先用右手抓住雍纠的胳膊,左手接过酒杯,把酒倒在地上,结果火光西溅。祭足大喝一声:“你这个家伙,竟敢算计我?”然后大声命令左右:“给我动手!”
强鉏和那些勇士一拥而上,抓住雍纠,把他杀了,还把他的尸体扔到了护城河里。
郑厉公在郊外埋伏了一些士兵,本来是要帮雍纠的,结果被公子阏发现了,杀得七零八落。
郑厉公听说了这件事,大吃一惊,说:“祭足容不下我啊!”于是就逃到了蔡国。
后来有人说,雍纠把计划告诉了祭氏,才让祭足提前有了准备。郑厉公感叹说:“国家大事,和女人商量,死了也是活该啊!”
再说祭足听说郑厉公己经逃走了,就派公父定叔去卫国把昭公忽接回来,让他重新当国君,说:“我不能对原来的国君失信啊!”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呢?咱们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