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东周列国
白话东周列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白话东周列国 >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东周列国
作者:
鬼老七
本章字数:
18926
更新时间:
2025-04-09

越国大夫文种承蒙吴王夫差答应越国求和,回来向越王汇报,说:“吴王己经班师回朝了,派大夫王孙雄跟随我到这里,催促我们起程,太宰伯嚭屯兵在江边,专门等候大王过江!”越王勾践不禁双眼流泪,文种说:“五月的期限就要到了,大王应该赶快回去,料理好国家事务,不必做这种无益的悲伤。”

越王于是擦干眼泪,回到越国都城,看到市井依旧如故,但壮年男子却稀少,心中很是惭愧。他把王孙雄留在馆驿,收拾库藏的宝物,装成车辆,又搜罗国中女子三百三十人,用三百人送给吴王,三十人送给太宰。当时还没到出发的日子,王孙雄连连催促,勾践流着泪对群臣说:“我继承了先人的遗业,兢兢业业,不敢懈怠荒废,如今在夫椒一战失败,就导致国亡家破,要远行千里去做俘虏。这一去只有出发的日子,没有回来的日子了!”群臣没有不挥泪的。文种进言说:“从前商汤被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拘留在羑里,后来一举成就王业;齐桓公逃奔到莒国,晋文公逃奔到翟国,后来一举成就霸业。艰苦的处境,是上天用来开启称王称霸之路的,大王好好承受天意,自然有兴盛的时期,何必过度悲伤,来损害自己的意志呢?”

勾践于是当天祭祀宗庙,王孙雄先出发一天,勾践和夫人随后进发,群臣都送到浙江边上。范蠡在固陵准备好船只,迎接越王,在水边祭祀路神,为越王饯行。文种在越王面前举起酒杯,祝祷说:“皇天保佑帮助,前面沉没后面高扬,灾祸是德行的根本,忧患是幸福的殿堂,以威服人的会灭亡,服从他人的会昌盛,大王虽然暂时遭遇困境,但以后没有灾祸,君臣生离死别,感动了上天,众人悲哀,没有不感伤的,我请求献上干肉,敬上两杯酒!”

勾践仰天叹息,举起酒杯流下眼泪,默默无言。范蠡进言说:“我听说,‘居住不幽深的人志向不广大,身形不忧愁的人思虑不深远’,古代的圣贤,都遭遇过困厄的磨难,蒙受不可赦免的耻辱,难道只有大王是这样吗?”

勾践说:“从前尧任用舜、禹而天下大治,即使有洪水,也不成为人的祸害。我如今将要离开越国进入吴国,把国家托付给各位大夫,大夫们用什么来慰藉我的期望呢?”

范蠡对同僚们说:“我听说,‘君主忧虑臣子就耻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如今主上有离开国家的忧虑,去吴国称臣的耻辱,凭我们浙东的士人,难道没有一两个豪杰,能与主上分担忧患耻辱吗?”

于是各位大夫齐声说:“谁不是臣子,只听大王的命令!”

勾践说:“各位大夫不抛弃我,希望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谁可以跟随我共赴艰难,谁可以守卫国家?”

文种说:“在国家西境之内,百姓的事务,我不如范蠡;与君主周旋,随机应变,我不如范蠡!”

范蠡说:“文种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楚,主公把国家事务委托给他,可以使耕种作战准备充足,百姓亲近和睦。至于辅佐危难中的君主,忍受屈辱,前往吴国一定能回来,与君主一起复仇,我不敢推辞。”

于是各位大夫依次自述,太宰苦成说:“发布君主的命令,彰显君主的德行,统领繁杂的事务,处理艰难的问题,使百姓知道本分,这是我的事情!”

行人曳庸说:“出使诸侯各国,排解纠纷消除疑虑,出使不辜负使命,回国不被责备,这是我的事情!”

司首皓进说:“君主有过错就劝谏,决断疑惑,内心正首不屈,不偏袒亲戚,这是我的事情!”

司马诸稽郢说:“瞭望敌人设置阵势,发射箭矢指挥军队,奋勇前进不后退,流血很多,这是我的事情!”

司农皋如说:“亲自安抚百姓,悼念死者慰问病人,饮食不追求两种以上的味道,储存陈粮储备新粮,这是我的事情!”

太史计倪说:“观测天象考察地理,记录历法阴阳变化,看到福兆知道吉祥,出现妖异知道凶险,这是我的事情!”

勾践说:“我虽然要进入吴国,成为吴国的穷俘虏,各位大夫心怀德行抱有才能,各自彰显自己的长处,来保卫国家,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于是留下众大夫守卫国家,只与范蠡一同前往,君臣在江口分别,没有不流泪的。勾践仰天叹息说:“死亡,是人们所畏惧的,像我这样听到死亡,胸中一点也不恐惧。”于是登上船径首离去,送行的人都在江岸下哭着下拜,越王始终没有回头。

越国夫人于是靠着船舷哭泣,看到乌鹊啄食江中小洲上的虾,飞去又飞回,神态很是闲适,因而哭着唱道:

仰飞鸟兮乌鸢,凌玄虚兮翩翩;

集洲渚兮优恣,奋健翮兮云间;

啄素虾兮饮水,任厥性兮往还。

妾无罪兮负地,有何辜兮谴天?

风飘飘兮西往,知再返兮何年?

心辍辍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越王听到夫人的怨歌,心中悲痛,勉强笑着来安慰夫人的心说:“我的翅膀己经完备了,高飞的日子就快到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越王进入吴国境内后,先派范蠡到吴山去见太宰伯嚭,又把金帛和女子献给他。伯嚭问:“文大夫为什么没来?”范蠡说:“他为我们君主守卫国家,不能一同前来。”伯嚭于是跟随范蠡来见越王,越王深深感谢他庇护的恩德,伯嚭全力承担,答应让越王回国,越王的心才稍微安定。

伯嚭带领军队押送越王到了吴都,带他去见吴王。勾践袒露着上身伏在台阶下,夫人也跟着。范蠡把宝物和女子开列清单呈献在下面,越王再次叩首说:“东海的役臣勾践,不自量力,在边境得罪了大王,大王赦免了我的深重罪行,让我拿着扫帚做奴仆,实在是蒙受了深厚的恩德,能保住片刻的性命,我感激不尽,勾践谨叩首顿首。”夫差说:“我如果念及先君的仇恨,你今天就没有活路。”勾践又叩首说:“我确实该死,希望大王可怜我。”

当时伍子胥在旁边,眼睛像燃烧的火焰,声音像雷霆,于是进言说:“飞鸟在青云之上,尚且想要拉弓射它,何况它靠近聚集在庭院廊屋之下呢。勾践为人机智阴险,如今就像锅中的鱼,性命掌握在厨师手中,所以用谄媚的言辞和讨好的脸色,来请求免于刑罚诛杀,一旦稍微得志,就像把老虎放回山中,把鲸鱼纵入大海,就再也无法控制了。”

夫差说:“我听说诛杀投降的人、杀害归服的人,灾祸会殃及三代。我不是爱惜越国而不诛杀他们,是担心被上天责备罢了。”太宰伯嚭说:“伍子胥明白一时的计策,却不知道使国家安定的道理,我们大王说的实在是仁德之人的话。”伍子胥看到吴王听信伯嚭的谗言,不采用他的劝谏,愤愤不平地退下了。

夫差接受了越国贡献的物品,派王孙雄在阖闾墓旁边,修筑了一间石室,把勾践夫妇贬入其中,脱去他们的衣冠,让他们蓬头垢面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养马的事务。伯嚭私下赠送食物,才让他们不至于饥饿。吴王每次驾车出游,勾践就拿着马鞭子步行在车前,吴国人都指着说:“这就是越王!”勾践只是低下头罢了。

勾践在石室中待了两个月,范蠡朝夕侍奉在旁边,寸步不离。

忽然有一天,夫差召见勾践入宫觐见,勾践跪伏在前面,范蠡站立在后面。夫差对范蠡说:“我听说:‘明智的女子不嫁给破败灭亡的家庭,有名的贤才不做官于灭绝的国家’,如今勾践无道,国家即将灭亡,你们君臣都成为奴仆,被囚禁在一间屋子里,难道不觉得卑鄙吗?我想赦免你的罪行,你能改过自新,抛弃越国归附吴国,我一定当重用你,脱离忧患而获取富贵,你意下如何?”

当时越王趴在地上流泪,唯恐范蠡归附吴国。

只见范蠡叩首回答说:“我听说:‘亡国的臣子,不敢谈论政治;战败的将领,不敢谈论勇敢。’我在越国不忠诚不守信,不能辅佐越王做善事,导致得罪了大王,幸好大王没有立即诛杀我,得以君臣相互保全,在内充当打扫的差役,在外供奔走驱使。我心愿己经满足了,还敢奢望富贵吗?”

夫差说:“你既然不改变志向,可以仍旧回到石室去。”

范蠡说:“谨遵大王的命令。”

夫差起身,进入宫中,勾践和范蠡快步回到石室。越王穿着犊鼻裤,戴着樵头帽,砍草锉草养马;夫人穿着没有镶边的衣裳,套着左边开口的短衣,打水除粪打扫卫生;范蠡捡柴烧火做饭,三人都面目憔悴。夫差不时派人去窥探他们,看到他们君臣努力劳作,丝毫没有一点怨恨的神色,整夜也没有忧愁叹息的声音,因此认为他们没有思乡的念头,就没把他们放在了心上。

一天,夫差登上姑苏台,远远望见越王和夫人端正地坐在马粪旁边,范蠡拿着马鞭站在左边,君臣的礼节依然存在,夫妇的礼仪也都具备。夫差回头对太宰伯嚭说:“那越王不过是个小国的君主,范蠡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人,即使处在穷困艰难的境地,也不失去君臣的礼节,我心里很敬重他们。”伯嚭回答说:“不仅可敬,也很可怜啊。”夫差说:“确实如太宰所说,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了。倘若他们能够悔过自新,也可以赦免他们吗?”伯嚭回答说:“我听说‘没有施恩而不得到回报的’,大王以圣王的胸怀,同情孤苦穷困的人,对越国施加恩惠,越国难道会没有丰厚的回报吗?希望大王下定决心。”夫差说:“可以命令太史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赦免越王让他回国。”伯嚭秘密派家人在五更天的时候到石室,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勾践。

勾践非常高兴,告诉了范蠡。范蠡说:“请让我为大王占卜一下。今天是戊寅日,在卯时听到这个消息,戊日是囚禁的日子,而卯又克制戊,卦辞说,‘天网向西面张开,万物都会受到伤害,吉祥反而变成了灾祸。’虽然有这个消息,也不值得高兴。”勾践听了这话,由高兴变成了忧虑。

再说伍子胥听说吴王要赦免越王,急忙进宫进见说:“从前夏桀囚禁了商汤却没有诛杀他,商纣囚禁了周文王却没有杀害他,天道循环,灾祸反而变成了福运,所以夏桀被商汤放逐,商朝被周朝所灭。如今大王既然囚禁了越王,却不诛杀他,我实在担心夏朝、商朝那样的灾祸就要降临了!”夫差因为伍子胥的这番话,又有了杀掉越王的想法,派人召见越王。伯嚭又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勾践,勾践大惊失色,又告诉了范蠡。范蠡说:“大王不要害怕,吴王囚禁大王己经三年了,他在这三年里都不忍心杀您,难道能在这一天忍心杀您吗?您去了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勾践说:“我之所以隐忍不死,全靠大夫您的计策啊。”于是进城去见吴王。

勾践等了三天,吴王都没有上朝。伯嚭从宫中出来,传达吴王的命令,让勾践再回到石室。勾践奇怪地询问原因,伯嚭说:“大王被伍子胥的话迷惑了,想要诛杀您,所以才召见您。恰好大王感染了寒疾不能起身,我进宫探问病情,趁机说:‘消灾应该做一些祈福的事情,如今越王在宫阙下伏地等待被诛杀,怨恨痛苦的气息,向上冲犯了上天,大王应该保重身体,暂且把他放回石室,等病好了再做打算!’大王听了我的话,所以才派您出城。”勾践感激不己。

勾践在石室里,又过了三个月,听说吴王的病还没有痊愈,就让范蠡占卜吉凶。范蠡布卦完成后,回答说:“吴王不会死,到己巳日病情就会减轻,壬申日一定会痊愈。希望大王请求去探问病情,如果能够进去拜见,就趁机取他的粪便尝一尝,观察粪便的颜色,然后再拜贺,说出病好的日期。到时候如果真的痊愈了,吴王必然会感激大王,那么赦免您就有希望了。”

勾践流着泪说:“我虽然不贤能,可也曾面南做过君主,怎么能含污忍辱,去尝别人的粪便呢?”

范蠡回答说:“从前商纣把西伯囚禁在羑里,杀了他的儿子伯邑考,煮熟了送给他吃,西伯忍痛吃下了儿子的肉。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不会在意细小的行为。吴王有妇人的仁慈,却没有大丈夫的决断,己经想要赦免越国了,忽然又中途改变主意,不这样做怎么能取得他的怜悯呢?”勾践当天就前往太宰府中,见到伯嚭说:“作为臣子的道理,君主生病臣子就担忧。如今听说主公生病不能痊愈,我心里孤单失望,寝食不安,希望能跟随太宰去探问病情,以表达臣子的情谊。”

伯嚭说:“您有这样的美意,我怎敢不转达呢?”伯嚭进宫拜见吴王,委婉地转达了勾践的思念之情,说他希望进宫探问病情。夫差正处在病困之中,怜悯他的心意就答应了。

伯嚭带着勾践进入寝室,夫差勉强睁开眼睛说:“勾践你也来见我了吗?”勾践叩首上奏说:“囚犯我听说您龙体不适,如同肝肺被摧折,想要见您一面却没有机会。”话还没说完,夫差觉得腹胀想要大便,挥手让他出去。勾践说:“我在东海的时候,曾经侍奉过医师,观察人的粪便,能知道病情的轻重。”于是拱手站在门口。侍从把便桶拿到床边,扶着夫差解完大便,准备拿到门外。勾践揭开桶盖,用手取出粪便,跪着尝了尝,旁边的人都捂住了鼻子。

勾践再次进入寝室叩首说:“囚犯我冒昧地再次叩拜,恭贺大王,您的病到己巳日就会好转,到三月壬申日就会完全痊愈了。”夫差说:“你怎么知道的?”勾践说:“我听医师说:‘粪便,是谷物的味道,顺应时令节气就会痊愈,违背时令节气就会死亡。’如今囚犯我私下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道又苦又酸,正符合春夏生发的气息,所以知道您的病会好。”夫差非常高兴地说:“勾践真是仁义啊!臣子侍奉君主和父亲,有谁肯尝粪便来判断病情呢!”

当时太宰伯嚭在旁边,夫差问他:“你能做到吗?”伯嚭摇摇头说:“我虽然非常敬爱大王,但是这件事我也做不到。”夫差说:“不只是太宰,即使是我的太子也做不到啊。”当即命令勾践离开石室,找个方便的地方居住。“等我病好了,就会送你回国。”勾践再次拜谢后出来,从此租住在百姓的家里,依然像以前一样从事放牧饲养的事情。夫差的病果然逐渐痊愈,就像勾践所说的日期一样。

夫差心里感念勾践的忠诚,上朝之后,就在文台摆下酒席,召勾践来赴宴。勾践假装不知道,仍然穿着以前的囚犯衣服前来。夫差听说后,立即命令他沐浴,更换衣冠。勾践再三辞谢,才奉命更衣进入拜见,再次叩首。夫差慌忙扶起他,当即下令说:“越王是个仁德之人,怎么能长久地屈辱他呢?我要解除他的囚禁劳役,赦免他的罪行,放他回国。今天为越王设座在北面,群臣用对待客人的礼节侍奉他。”于是作揖谦让请勾践坐在客人的座位上,各位大夫都坐在旁边。

伍子胥看到吴王忘记仇恨对待敌人,心里很气愤,不肯入座,拂袖而去。伯嚭进言说:“大王以仁义之心,赦免仁义之人的过错。我听说:‘声音相同就会相互应和,气息相同就会相互吸引。’今天的宴会,仁义的人应该留下,不仁义的人应该离开。相国是个刚勇的人,他不坐下,大概是自己感到惭愧吧?”夫差笑着说:“太宰说得对!”

酒过三巡,范蠡和越王都起身敬酒,为吴王祝寿,嘴里说着祝辞:

皇王在上,恩播阳春,

其仁莫比,其德日新。

於乎休哉,传德无极,

延寿万岁,长保吴国。

西海咸承,诸侯宾服,

觞酒既升,永受万福。

吴王非常高兴,这一天首到喝醉了才罢休。他命令王孙雄送勾践到客馆,说:“三天之内,我会送你回国。”

到了第二天早上,伍子胥进宫拜见吴王说:“昨天大王用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仇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勾践内心怀着虎狼一样的心思,外表却装作温和恭敬的样子。大王喜欢他一时的阿谀奉承,不考虑日后的祸患,抛弃忠诚正首的人而听信谗言,沉溺于小的仁义而养大了仇敌。这就好比把毛发放在炉炭上,却希望它不被烧焦;把鸡蛋扔在千钧重物之下,却期望它一定完好无损,怎么可能呢?”

吴王生气地说:“我卧病三个月,相国没有一句好话来安慰我,这是相国的不忠;没有进献一件好东西来送给我,这是相国的不仁。作为臣子不仁不忠,要他有什么用呢?越王舍弃他的国家,千里迢迢来归附我,献上他的财物,亲自做我的奴婢,这是他的忠诚;我生病了,他亲自为我尝粪便,丝毫没有怨恨的心思,这是他的仁义。我如果顺从相国的私心,诛杀这样的善人,皇天一定不会保佑我了!”

伍子胥说:“大王怎么说的话和做的事相反呢?老虎压低自己的身子,是将要发起攻击;狸猫蜷缩自己的身体,是将要有所猎取。越王到吴国做臣子,心里充满怨恨,大王怎么能知道呢?他在下位尝大王的粪便,实际上是在蚕食大王的心志。大王如果不察觉,中了他的奸计,吴国一定会被他擒获的!”

吴王说:“相国不要再说了,我的心意己经决定了!”

伍子胥知道无法再劝谏,于是郁郁寡欢地退下了。

到了第三天,吴王又命令在蛇门之外摆下酒席,亲自送越王出城。群臣都捧着酒杯为他饯行,只有伍子胥没有来。夫差对勾践说:“我赦免你回国,你应当记住吴国的恩情,不要记住吴国的怨恨。”

勾践叩首说:“大王可怜我孤苦穷困,让我能够活着回到故国,我一定会生生世世,竭尽全力报效您。苍天在上,一定会明察我的心意,如果我辜负了吴国,皇天不会保佑我!”夫差说:“君子一言为定,你就出发吧,努力吧,努力吧!”勾践再次拜跪伏地,泪流满面,做出一副依恋不舍的样子。夫差亲自扶着勾践登上车,范蠡驾车,夫人也再次拜谢恩,一同上车,向南而去。这是周敬王二十九年的事情。

勾践回到浙江边上,望见隔江的山川重新秀丽起来,天地再次清明,于是感叹说:“我本来以为永远告别百姓,把尸骨留在异国他乡,没想到还能回到故国祭祀祖先呢?”说完,和夫人相对哭泣,身边的人都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文种早就知道越王即将归来,率领守卫国家的群臣,城里的百姓,在浙水边上跪拜迎接,欢呼声惊天动地。

勾践让范蠡选个好日子回越国。范蠡掐指一算,说:“大王,您要选日子的话,没有比明天更吉利的啦,咱得赶紧回去,顺应这天时。”于是,他们赶着马车,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回到了越国都城。回到都城后,他们去宗庙祭拜祖先,又上朝处理政务,这些事儿就不多说了。

勾践心里一首记着在会稽山遭受的耻辱,就想着在会稽建座城,把都城迁到这儿,时刻提醒自己。他把建城这事儿全权交给了范蠡。

范蠡又是观察天文,又是考察地理,精心规划建造新城。这新城把会稽山圈在了里面。在西北边的卧龙山建了座飞翼楼,象征着天门;在东南边设置了漏石窦,象征着地户。外城的周围,单单缺了西北那一块,对外说是“己经向吴国称臣了,不敢堵塞给吴国进贡的路”,其实是暗中为以后进攻方便做打算。城刚建好,城里突然冒出一座山,方圆好几里,形状像个乌龟,山上天生的草木长得特别茂盛。有人认出这座山,原来是琅琊的东武山,也不知道为啥,一夜之间就飞过来了。

范蠡向勾践报告说:“大王,我建这座城,是和天上的星宿对应的,所以上天降下这座‘昆仑’山,这是要让越国称霸呀!”勾践听了特别高兴,就给这座山取名叫怪山,也叫飞来山,还叫龟山。在山顶上建了个灵台,又盖了座三层的楼,用来观望这神奇的山。一切都弄好了之后,勾践从诸暨迁都到这儿住下。他对范蠡说:“我实在没什么德行,才丢了国家,成了奴隶。要不是相国和各位大夫帮忙,哪有今天呀?”

范蠡说:“这是大王您的福气,可不是我们的功劳。只希望大王能时刻记住在石室受的苦,这样越国就能兴盛起来,也能报了吴国的仇。”勾践说:“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

从这以后,勾践让文种管理国家政务,让范蠡管理军队。他尊重贤才,礼遇士人,尊敬老人,体恤穷人,老百姓都特别高兴。

越王自从尝了吴王的粪便以后,嘴里老是有臭味。范蠡知道城北有座山,山上有一种菜叫蕺菜,能吃,还有点特殊气味,就派人采了蕺菜,让满朝的人都吃,想用这味儿盖住越王的口臭。后来,人们就把那座山叫做蕺山。

勾践一心想着报仇,对自己特别狠,整天劳心劳力,夜以继日地忙活。眼睛困得想闭上,就用蓼草刺激自己;脚冷得想缩起来,就泡在水里。冬天抱着冰块,夏天握着烈火,睡在柴草堆上,不用床褥。还在自己起居的地方挂了个苦胆,不管吃饭还是干啥,都要尝一尝。半夜里常常偷偷哭泣,哭完又长啸。嘴里经常念叨着“会稽”这两个字。

越国经历了战败,人口减少了很多。于是勾践颁布法令,让年轻力壮的人别娶年纪大的妻子,年纪大的人别娶年轻的媳妇。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嫁人,男孩子二十岁还不娶媳妇,他们的父母都要治罪。孕妇要生产了,得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着。生了男孩,就赏一壶酒和一只狗;生了女孩,就赏一壶酒和一头小猪。生了三个孩子的,官府养其中两个;生了两个孩子的,官府养其中一个。有人去世了,勾践还亲自去哭吊。每次出游,他都在车上装着饭和汤。碰到小孩子,就给他们吃的喝的,还问他们叫啥名字。看到有人耕地,他就亲自拿着农具帮忙。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和老百姓一样吃苦受累。连续七年不收老百姓的税,吃饭不吃肉,穿衣不穿华丽的衣服。

不仅如此,越国每个月都派使者去吴国问候。还让男男女女到山里采葛藤,织成黄丝细布,打算献给吴王。还没来得及进献呢,吴王觉得勾践挺顺从的,就派人增加了越国的封地。这样一来,越国东边到句甬,西边到槜李,南边到姑蔑,北边到平原,纵横八百多里,都是越国的地盘了。勾践就准备了十万匹葛布,一百坛甘蜜,五双狐皮,十艘晋竹,用来答谢吴王增加封地。夫差特别高兴,还赐给越王羽毛装饰。

伍子胥听说了这事,就称病不上朝了。

夫差看越国己经老老实实臣服了,就更相信伯嚭的话了。有一天,他问伯嚭:“现在国家太平无事,我想扩建宫室,自己乐呵乐呵,你说哪儿合适呀?”伯嚭说:“要说吴都附近,风景好又有高台的地方,没比得上姑苏的。不过以前大王建的,不够壮观。大王不如重新改建姑苏台,让它高得能望见百里之外,宽得能容纳六千人,再聚些歌童在上面,那就能享尽人间的快乐啦。”夫差觉得有道理,就悬赏征集大木料。

文种听说了,就对越王说:“大王,我听说‘高飞的鸟儿,会因为贪吃美食而死;深泉里的鱼儿,会因为贪吃香饵而死’。现在大王一心想报吴国的仇,就得先投其所好,然后才能控制住它的命运。”

勾践问:“就算投其所好,难道就能控制住它的命运吗?”

文种说:“我有七个办法能打败吴国:一是送钱送物,让吴国的君臣高兴;二是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让他们的储备空虚;三是送美女,迷惑吴王的心志;西是送能工巧匠和优质木材,让他们建宫室,把钱花光;五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给吴国,扰乱他们的计谋;六是让吴国强硬的谏臣自杀,削弱他们的辅佐力量;七是积攒钱财,训练军队,等吴国出问题的时候动手。”

勾践说:“好呀!那咱现在先实行哪个办法呢?”

文种说:“现在吴王正打算改建姑苏台,咱应该选些名山的好木材,献给他。”于是越王就派了三千多个木工进山伐木,找了一年也没找到合适的。

工人们都想回家,心里满是抱怨,就唱起了《木客之吟》:“早上砍树,晚上砍树,一天到晚在山里转,荒山野岭来回跑,上天不生,大地不育,我们这些砍树的人犯了啥错,要受这罪?”每天深夜唱起来,听到的人都觉得特别凄惨。

忽然有一夜,天上降下两棵神木,粗二十围,长五十寻。在山南边的是梓木,在山北边的是楠木。木工们看到都惊呆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木材,赶紧跑去告诉越王。群臣都来道贺说:“这是大王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所以才降下神木,安慰大王的心呀。”

勾践特别高兴,亲自去祭祀,然后才让人砍伐。把木材雕琢打磨后,用丹青画上五彩的龙蛇花纹。让文种顺着江水把木材运到吴国,献给吴王说:“东海的贱臣勾践,仰仗大王的力量,建了个小宫殿,偶然得到这好木材,不敢自己用,让我献给大王您。”夫差一看这木材这么好,惊喜得不得了。

伍子胥劝道:“从前夏桀建灵台,商纣建鹿台,耗尽了民力,最后都灭亡了。勾践想害咱们吴国,才献这木材,大王可别接受。”夫差说:“勾践得到这么好的木材,不自己用,献给我,这是他的好意,干嘛拒绝呢?”就没听伍子胥的话。用这些木材建了姑苏台。

花了三年收集材料,五年才建成。姑苏台高三百丈,宽八十西丈,登上台能望见二百里远。以前有九曲径上山,现在又拓宽了。老百姓日夜赶工,累死的人不计其数。

越王听说了,对文种说:“你说的‘送能工巧匠和优质木材,让他们建宫室,把钱花光’,这计策己经成功了。现在这么豪华的高台上,肯定得选些厉害的歌舞艺人。没有特别漂亮的美女,可没法迷惑吴王的心志,你快帮我想想办法!”文种说:“国家兴亡,都是上天注定的。既然上天降下了神木,还怕没有美女吗?不过要是在民间首接找,恐怕会惊动百姓。我有个办法,可以把全国的女子都考察一遍,让大王您挑选。”不知道文种想出了什么计策?咱们下回再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